原位形成碳酸鈣協(xié)同納米纖維素對老化紙張脫酸增強的研究
紙質(zhì)文獻是人類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具有學術(shù)性、藝術(shù)性、歷史性等多重價值屬
一般通過增加襯紙或添加高分子材料等方式來提高紙質(zhì)文獻整體的機械性
通過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丙酸鈣與碳酸鈉循環(huán)霧化在紙張內(nèi)外能夠原位形成碳酸鈣,并能達到較好的脫酸和抗老化效果。為了使脫酸后的紙質(zhì)文獻獲得更好的機械強度和抗老化性能,在確保不影響紙質(zhì)文獻外觀的前提下,本課題采用壓力霧化的手段,利用丙酸鈣及碳酸鈉在紙張中原位形成的碳酸鈣作為脫酸劑,利用納米纖維素作為增強劑,探討了不同處理方式與納米纖維素濃度對紙質(zhì)文獻脫酸增強效果的影響;并通過人工加速老化和防霉性能測試評價處理后老化紙張的抗老化性能和防霉性能。
1 實 驗
1.1 實驗材料
丙酸鈣和碳酸鈉均購自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纖維素納米晶體(CNC)購自天津木精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將CNC懸浮液pH值調(diào)至7.0。紙樣為自制模擬老化紙(將濾紙浸泡在4 g/L硫酸鋁水溶液中5 min后自然晾干,濕熱老化72 h。pH值4.32,定量80 g/
1.2 實驗方法
原位形成碳酸鈣脫酸工藝:先將未處理紙樣放入真空干燥箱40℃預干燥12 h,然后采用0.1 mol/L丙酸鈣及0.1 mol/L碳酸鈉霧化處理(用量均為1 mL/面)。脫酸后放入真空干燥箱,用毛氈壓平,40℃真空干燥12 h。最后,將其置于恒溫恒濕箱(23℃,RH50%)中24 h以平衡水分并測試其物理性能。
CNC增強處理工藝如
1.3 人工加速老化實驗
根據(jù)ISO 5630—3∶1996標準,對處理后的紙張和未處理的紙張進行老化實驗,以評價其抗老化性能。處理前后的紙張在80℃和RH 65%條件下濕熱老化3~30天。
1.4 性能表征
使用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SU5000)觀察處理前后紙張表面形貌,觀察紙張內(nèi)部形貌時,利用膠帶揭取表層紙張。
根據(jù)GB/T 1545.2—2003,使用pH計(雷磁 PHS-3C)采用冷抽提法測定紙張pH值。根據(jù)GB/T 24998—2010測定紙張堿存儲量。根據(jù)GB/T 12914—2008,使用抗張強度儀(L&WCE06)測試紙樣抗張強度;根據(jù)GB/T 455—2002,使用撕裂度儀(L&W009)、耐折度儀(FRANK-PTI)測定紙張的撕裂度及耐折度;根據(jù)GB/T 1548—1989,利用銅乙二胺法測定紙張聚合度;采用白度儀(Elrepho 070)測試紙樣色差等。
1.5 防霉性能測試
紙張樣品的防霉實驗由廣東省微生物檢測中心按照GB/T 24346—2009進行。紙張樣品用4種霉菌(Aspergillus Niger黑曲霉,Trichoderma Viride綠色木霉,Penicillium Funiculosum絲狀青霉,Chaetomium Globosum球形毛霉)混合接種培養(yǎng)28天。培養(yǎng)結(jié)束后取出樣品,采用肉眼觀察及顯微鏡觀察的方法,并依據(jù)GB/T 24346—2009結(jié)合霉菌生長覆蓋面積對紙樣的防霉效果進行評價。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不同處理方式對老化紙張的影響
通過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丙酸鈣、碳酸鈉壓力霧化處理老化紙張后,鈣離子及碳酸根離子在水相條件下能夠形成碳酸鈣晶核,并在紙張表面及內(nèi)部不斷聚集生長成為球形微米級碳酸鈣粒子。因該脫酸方法良好的紙張滲透性可以實現(xiàn)較好的脫酸存堿效果。通過SEM觀察老化紙經(jīng)不同處理后的表面及內(nèi)部形貌,研究了不同處理方式對脫酸劑滲透分布及對紙張表面及內(nèi)部形貌的影響,結(jié)果如
圖1 經(jīng)不同處理后老化紙表面及內(nèi)部SEM圖
Fig. 1 Surface and interior SEM images of aged paper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s
通過對5組處理樣及空白樣進行3天濕熱老化實驗,對比了不同處理方式在老化前后對紙張的脫酸增強效果,結(jié)果見
圖2 不同處理方式對老化紙張機械性能影響
Fig. 2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ged paper
2.2 納米纖維素濃度對老化紙張增強效果的影響
基于先脫酸后增強的兩步法工藝,進一步考察納米纖維素濃度對增強效果的影響。納米纖維素濃度過低會導致大量的水分引入紙張,不利于后續(xù)的干燥。過高濃度的納米纖維素不適用于霧化噴涂等處理方式,且納米纖維素處理成本也會很高。
圖3 不同CNC濃度對老化紙張機械性能影響
Fig. 3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NC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ged paper
2.3 人工加速老化測試
前面通過不同處理方式和納米纖維素濃度的優(yōu)化,發(fā)現(xiàn)采用先脫酸后增強兩步法的處理手段及濃度1.0 wt%的CNC處理的老化紙張表現(xiàn)出良好的脫酸增強效果。因此,對該處理條件下處理的紙樣進行了連續(xù)30天濕熱老化實驗,考察該處理工藝的長期抗老化效果,參考國家標準GB/T 24423—2009《信息與文獻文獻用紙耐久性要求》,采用撕裂指數(shù)來表征其物理性
圖4 老化紙張濕熱老化30天撕裂度及聚合度的變化
Fig. 4 Changes on tear strength and DP of aged paper in 30 days wet heat aging
2.4 防霉性能測試
霉菌也是紙質(zhì)文獻的重要威脅,其分泌的酸性物質(zhì)會引發(fā)纖維素水解造成強度下
圖5 防霉測試圖片
Fig. 5 Picture of mold resistance
3 結(jié) 論
本課題通過在紙張中原位合成碳酸鈣脫酸,并協(xié)同納米纖維素增強,主要研究了不同處理方式和納米纖維素濃度對老化紙張?zhí)幚硇Ч挠绊?,以及處理樣的抗老化和防霉性能?/span>
3.1 先利用丙酸鈣及碳酸鈉原位合成碳酸鈣脫酸,后增強兩步法老化前后的綜合增強效果最佳。
3.2 使用濃度1.0 wt% CNC壓力霧化處理老化紙張,定量增加1.5 g/
3.3 經(jīng)過原位合成碳酸鈣脫酸處理及1.0 wt%納米纖維素協(xié)同增強的處理樣在30天濕熱老化過程中,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抗老化性能和穩(wěn)定的堿存儲量。30天濕熱老化后處理樣撕裂指數(shù)為未處理樣的13.5倍,聚合度為未處理樣的4.8倍。堿存儲量高出未使用納米纖維素組35%。
3.4 老化紙張在經(jīng)過脫酸增強處理后具有優(yōu)異的防霉性能,防霉級別達到最高級0級。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shù)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gòu)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