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芻議高中語文閱讀中的“套路意識”培養(yǎng)

作者:伍琦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7-03-28人氣:781

學生在拿到一篇文章閱讀時,先要簡單分辨是什么體裁,詩歌、戲劇很容易分辨,散文和小說辨別時有時有些難度。如果一篇文章既像小說又像散文,這就要看是否虛構(gòu),虛構(gòu)的是小說,真實的則是散文。蘇比如,魯迅先生的《一件小事》、《社戲》、《故鄉(xiāng)》等課文鑒賞,學生倘若不去鑒別體裁,就很容易錯誤地把它當做散文來鑒賞。因為文中有諸多類似散文的東西,也有散文真實的因素。只有通過鑒別,明白其是小說,接下來的鑒賞才不會誤入歧途。而《拿來主義》一課,將其鑒定為雜文后,再去分析形式和內(nèi)容就容易多了。

找到了方向后,學生就可以對號入座,運用自己在閱讀中總結(jié)出的個人化的各種體裁的鑒賞套路,對不同體裁的文章應該注重鑒賞什么了然于胸。

1.形式意識

首先,在套路總結(jié)中應該面對的,是文章的結(jié)構(gòu)形式或者說是文章的思路或構(gòu)思。各體裁都有自己相對穩(wěn)定的形式套路,如詩歌的形式是押韻、對仗、駢散結(jié)合等,散文的形式是情、景、人、事的自由排序,小說注重情節(jié)、線索等的穿插,戲劇是舞臺限制下的小說,等等。有了形式意識,文章在學生眼中就如庖丁刀下的“牛”,可游刃有余地控制。

在鑒賞詩歌時,最核心的是要把握情景關系:先景后情(借景抒情)、情景不分(情景交融)、先情后景(以景結(jié)情),人物形象和抒情的關系、敘事和抒情的關系、物和抒情的關系等。其中,寫景最核心的是意象組合意境,可以影響思路的表現(xiàn)手法有對比、襯托、抑揚、照應、情景關系等。

在鑒賞散文時,有觀點性的論述類文本,用議論文的思路進行分析就可以了,中心論點加分論點和論證、論據(jù);抒情性文本要分清直接抒情類和間接抒情類,間接抒情類的介質(zhì)要明了景、人物形象、敘事,把握其和情感的關系;雜文類文本應首先展示丑惡現(xiàn)象,其次分析現(xiàn)象、展開批判,最后提出改善性建議的固定思路。如《拿來主義》就是最典型的雜文思路,首先展示錯誤的做法“閉關主義”、“送去主義”,然后進行批判,最后提出“拿來主義”。

小說是注重以人物為中心的情節(jié)和線索,有多少主要人物就有幾條線索,有多少條線索就有多少個情節(jié)、多少個高潮,找到每條情節(jié)線索的高潮,其余的開端、發(fā)展、結(jié)局也就清楚了。如魯迅先生的《祝?!?,主要人物有“我”和“祥林嫂”兩個,必定有兩條線索和有兩個情節(jié),找到影響兩個人物生命歷程的最關鍵處即高潮所在,其余的就迎刃而解了。此外,敘事角度也是小說形式的重要一環(huán),一般分三個角度,即第一人稱、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

2.主題意識

在套路總結(jié)中,第二個面對的當是內(nèi)容分析中的主題分析。主題分析是內(nèi)容分析中方向性的東西,而主題和寫作目的是相通的,有什么樣的目的,就有什么樣的主題。

詩歌的主題主要有:①寫景抒情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的抒情詩歌。古代有些詩人由于不滿現(xiàn)實,常常寄情于山水,通過描繪江湖風光、自然風景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這類詩常把將要抒發(fā)的情感寄寓在描寫的景物之中,這就是常說的寓情于景,其風格是清新自然。②詠物言志詩。詩人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描摹,以寄托詩人自己的感情,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zhì)或理想。③即事感懷詩。因一事由而引發(fā)詩人的感慨,如懷親、思鄉(xiāng)、念友等。④懷古詠史詩。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fā)滄桑變化的感慨。⑤邊塞征戰(zhàn)詩。通過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抒發(fā)或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其風格悲壯宏渾,筆勢豪放。分析詩歌的主題最主要的是根據(jù)思路去找抒情的關鍵句,將人所言之“志”與“景”、“物”聯(lián)系起來,找出其相似性特點,進而確定情感與主題。

散文主題的分析和詩歌相似。對能直接找到答案的散文,可通過分析的思路直接找到抒情的句子來感知和總結(jié);對含蓄、不能直接找到答案的散文,就要通過分析去感知。具體來看,論述類散文的主題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文學類散文的特點是:寫人的文章,由“人”及“義”;寫事的文章,由“事”及“理”;寫景的文章,由“景”及“情”。對實用類文本,要尋找有用信息和信息所要達到的目的。

小說主題指作者在作品中通過描繪現(xiàn)實生活圖畫、塑造藝術形象顯示出來的、貫穿一部小說始終的基本思想,又稱主題思想或中心思想。對小說主題的分析,主要依靠的是以人物為中心的人物形象所體現(xiàn)出來的作者的寫作目的。比如,通過分析《祝?!芬晃牡膬蓚€中心人物形象“我”和“祥林嫂”可以知道,魯迅先生塑造了“彷徨者”和“悲慘人”的形象,主題自然就是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舊中國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

3.作者意識

在套路總結(jié)中,需要面對的還有文章的作者。文本的字里行間無不體現(xiàn)著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獨運匠心,因此學生首先要做的是跟隨作者的思路去揣摩作者、迎合作者,并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欣賞作者,也就是“一切皆真善美的境界”,尊重文本,不輕易否定,將自己與作者融為一體。詩歌閱讀中的困難要遠遠大于其他體裁,特別是新詩和含蓄的詩歌,可以循著跳躍的、噴涌的情感與作者一起風花雪月,一起抽象情感,感知哲理性的意境與思想。比如,舒婷的《致橡樹》一詩中通過“橡樹”、“木棉”兩個形象呼喚女性正確的愛情觀。作者否定了“攀援的凌霄花”、“癡情的鳥兒”、“泉源”、“險峰”、“日光”“春雨”等形象,告訴女性朋友不要做錦上添花的附屬品,要爭取平等但又區(qū)別于男性的地位。

因此,鑒賞優(yōu)美的、天成的語言,聯(lián)想文字之外的廣闊境界,是閱讀鑒賞階段最美的事情。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www.12-baidu.cn/w/wy/63.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