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理白族話的使用對普通話學習的影響
普通話作為我國民族共同語的規(guī)范化形式,不僅是一種語言交流工具,更是文化、信息的載體。在語文教育過程中,普通話的學習和使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都離不開普通話。然而,在少數民族地區(qū),由于少數民族語言的使用,導致很多學生不能較好的學習和使用標準的普通話,學生在普通話發(fā)音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主要通過對大理白族學生的普通話進行測量與評價,分析大理白族語言的使用對普通話學習的影響。
一、白族語言的使用對普通話學習影響之表現(xiàn)
根據測試成績和調查數據表明,白族學生的普通話發(fā)音失誤主要涉及聲母、韻母、聲調、變調幾個方面。
(一)表現(xiàn)在聲母方面
白族學生在普通話聲母發(fā)音方面主要存在平翹舌不分和“n”、“l(fā)”不分的問題,其中,平翹舌不分的現(xiàn)象較為突出。
1、平翹舌
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在使用普通話的過程中,有95﹪的學生存在平翹舌不分的問題,且出現(xiàn)平翹舌發(fā)音錯誤的學生,其表現(xiàn)也各不相同,具體表現(xiàn)如有:(1)不會讀翹舌音,一律都讀平舌音;(2)翹舌音發(fā)音不準確,平翹舌音混淆;(3)會讀翹舌音,但平翹舌音混淆。
2、“n”、“l(fā)”
事實上,白族語言的使用對聲母“n”、“l(fā)”的發(fā)音影響并不明顯,這種影響程度遠沒有平翹舌發(fā)音的影響突出。
(二)表現(xiàn)在韻母方面
白族學生在普通話發(fā)音過程中,韻母發(fā)音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多,且較為復雜,主要表現(xiàn)如下:
1、復韻母
在普通話的13個復韻母中,“ai”韻母的發(fā)音是白族學生在說普通話過程中的弱項,普遍學生存在發(fā)音不到位、把“ai”韻母與“ei”韻母混淆的現(xiàn)象,或直接把“ai”韻母讀為“ei”韻母,導致發(fā)音錯誤。
2、卷舌元音韻母
普通話中有卷舌元音er韻母,但白族學生在讀這個音時,一部分學生因卷舌不到位出現(xiàn)卷舌音發(fā)音不明顯的現(xiàn)象,形成發(fā)音缺陷;而較大一部分學生則直接把“er”讀為“e”。
3、鼻韻母
(1)前鼻韻母
在發(fā)音過程中,除很少學生能夠準確的讀出八個前鼻韻母外,大部分學生的發(fā)音都出現(xiàn)了不同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見下表:
前鼻韻母發(fā)音誤讀 | ||||||||
前鼻韻母 | an | en | ian | in | uan | uen | üan | ün |
誤讀① | a | ei | ie | i˜ | ua | uei | üe | ui |
誤讀② | ã | e˜ |
|
| uã | ue˜ |
|
|
(2)后鼻韻母
根據測試錄音表明,幾乎沒有學生能夠準確的發(fā)出鼻輔音ng。具體表現(xiàn)如下:
后鼻韻母發(fā)音誤讀 | ||||||||
后鼻韻母 | ang | eng | ong | iang | ing | iong | uang | ueng |
誤讀① | an | en | ou | ian | in | iou | uan | uen |
誤讀② | ã | e˜ | u | ia | i˜ |
| uã | ue˜ |
(三)表現(xiàn)在聲調、變調方面
1、上聲
上聲聲調發(fā)音錯誤的現(xiàn)象在單字考察中較為明顯,如“考”的調值應為214,但大多學生直接讀為35;還有部分學生則是上聲字調值不夠,214的調值只讀到21或211。
2、輕聲
根據測試結果分析,幾乎所有學生都沒有意識到輕聲音節(jié),而直接以單音節(jié)的聲調發(fā)音。
3、兒化音
從普通話水平測試結果來看,學生誤讀的主要表現(xiàn)有:(1)把兒化詞誤讀為三個音節(jié),如把“樹葉兒shù yè r”讀為“shù yè ér”;(2)能夠讀出兒化詞,但由于發(fā)“r”這個音時卷舌不到位,導致讀音缺陷,兒化音不明顯或不自然。
二、白族語言的使用對普通話學習產生影響之成因
(一)普通話學習的時間晚、基礎差
根據調查分析表明,白族學生使用普通話的年齡普遍較晚,幾乎都是在接受學校教育以后才真正開始使用普通話,且都是在熟練掌握白族語言的基礎上進行普通話學習的。因此,白族學生在普通話學習過程中,受本民族語言發(fā)音習慣影響較大。
(二)普通話使用范圍狹窄
根據調查結果分析,白族學生使用普通話的時間較少,嚴重缺乏使用普通話的語言環(huán)境,普通話的使用幾乎只局限于課堂上。然而,課堂上又存在“聽得多、說得少”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白族學生使用普通話的時間少之又少。在使用對象上,白族學生使用普通話的對象較為單一,即只有老師和說普通話的陌生人??梢姡鬃鍖W生使用普通話的頻率和范圍極小,相對的,使用白族話的頻率和范圍較大,久而久之,不僅導致白族學生難以提高普通話水平,還有可能導致學生缺乏使用普通話交流的信心,形成說普通話的心理障礙,根據調查問卷顯示,就有15﹪的學生說普通話怕被人笑話。
(三) 普通話的學習途徑存在問題
在被調查的學生中,絕大部分學生直接通過學校教育進行普通話學習。且結合普通話使用情況表來看,學生只有在課堂上才開口說普通話,因此,即使公共媒體發(fā)生作用,也僅僅只是在聽力上的普通話訓練,學生很難自覺地通過公共媒體進行普通話的對比學習。由此可見,學生學習普通話的途徑過于單一。
(四) 普通話教學存在問題
從以上白族學生學習及使用普通話的情況分析上看,課堂教學過程是學生學習、使用普通話的主要過程。然而,實際情況是,授課教師基本都是以白族語言為母語的白族人,教師本身的普通話同樣受本民族語言的影響,普通話水平并不高,不僅不能很好的指導學生學習,甚至可能會對學生的普通話發(fā)音造成誤導。其次,在課堂教學上,普通話是教學的言語媒介和信息載體,而非教學內容本身,學生無法系統(tǒng)的學習普通話。且由于完成教學任務的意識掩蓋了普通話學習的意識,導致學生直接忽視了普通話的學習和提高。
三、提高白族學生的普通話水平之方法
(一)提高授課教師的普通話水平
基于白族學生學習和使用普通話的現(xiàn)實,我們知道,白族學生能否使用標準普通話的關鍵,在于與授課教師的交流,授課教師的普通話水平較大程度的影響學生普通話的發(fā)音。因此,對白族地區(qū)的教師進行定期的普通話考察與培訓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先從教師抓起,提高教師的普通話水平,才能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指導和影響。
(二)開發(fā)普通話學習課程
根據白族學生普通話學習的現(xiàn)狀分析,在白族地區(qū)開發(fā)普通話學習課程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過專門地普通話課程學習,學生才能有效認識到自身的普通話發(fā)音問題,在專業(y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改正發(fā)音錯誤,改善發(fā)音缺陷,切實提高普通話水平。需要指出的是,該課程應當以普通話讀和說的訓練實踐為主,而不應當淪為聽或寫的形式,最終成為虛設。
(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
普通話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嚴重缺乏,是導致白族學生普通話發(fā)音存在諸多問題的重要原因,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更多使用普通話的機會,是提高白族學生普通話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普通話作為一種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言語工具,具有突出的實踐性。因此,普通話學習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多用普通話。如學校應當制定相應的制度,強制學生在學校中用普通話與師生交流,在師生間倡導使用普通話,營造學說標準普通話的良好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和積極性。此外,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則應當積極做好普通話的推廣工作,加強宣傳力度,提供有效支持。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www.12-baidu.cn/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