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教育論文 > 正文

追求有效教學 煥發(fā)課堂活力

作者:金霞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7-04-01人氣:735

有效教學是一種教育理念,更是課堂教學的生命。如何以有效的教學方式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成為廣大教師迫切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本文主要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更新教學觀念,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一) 目標主體化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設計好整個教學過程,預定好教學結果,雖然確立教學目標時也考慮了學生的知識水平,但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作用更多的是“傳到授業(yè)解惑”,并且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清楚本節(jié)課的學習要了解什么、掌握什么,如果沒有了目的性,哪怕過程再精彩,效率也不會高。如教學《沉香救母》時,教師先預設好教學目標:能準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了解“一…就…”的句式;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沉香為了救母不怕困難的精神。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要向學生明確并細化,先讓學生了解每個目標的具體要求,根據目標的要求查補漏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從而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過程主體化

過程主體化是指在教師引導下,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習內容的過程,既要凸顯教師的主導性,還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目的是讓學生在探索中主動學習,不再程式化的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如教學《第一朵杏花》時,預定的學習目標中有“準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細化目標,通過具體的活動引導學生達成目標,如可以采用默讀、自由讀方式熟悉課文,讀的過程中畫出生字詞,并借助查字典或者與身邊同學交流或向教師請教等方式讀準字音;教師再指導學生朗讀,通過同桌糾錯方式再讀;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樣的教學過程,教師主要是引導學生自主的達成目標,而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選擇切合自身的方式去讀課文,再通過教師的引導進行加強,從而朗讀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主構建知識,從而提高效果。

二、結合生活實際,拓寬課堂教學內容

(一) 開發(fā)課程資源

現(xiàn)行的語文教材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緊密,如教學《冰花》、《大海睡了》時,學生比較熟悉文中的事物,教材中又有形象的插圖,很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再如教學《蒲公英》時,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到生活中尋找各種植物種子,弄清楚這些種子都是靠什么傳播的,這樣結合生活中多樣的資源,能大大拓展語文課程教學資源,有助于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好語文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開展語文活動

語文教學僅僅局限于課堂是不行的,語文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要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拓寬語文教學內容。首先開展趣味化的語文活動。如詩歌朗誦會、故事會、辯論會、成語接龍等,這些活動能面向全體學生,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其次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語文教師要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如社會調查、觀看電影、生產實踐等,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觀看魅力的自然風光,親歷生活,既能開闊視野,又能陶冶情操,還能積累寫作素材,達到這樣的效果,課堂教學是很難做到的。

三、營造良好氛圍,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一) 轉變教師角色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不是教學的權威,課堂是學生的課堂,不是教師的獨角戲,因此,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角色,從灌輸者、權威者轉變?yōu)橐龑д?、合作者。如教學《微笑著承受一切》時,面對“天大的不幸”桑蘭能微笑著承受,對此學生較難理解。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生活中遇到困難,我們該怎樣面對?等話題進行交流,學生交流后再與桑蘭進行對比,從而引導學生感悟到桑蘭面對不幸仍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這種感悟是學生討論后獲得的,不是教師灌輸的,影響會比較深刻。

(二) 鼓勵學生質疑

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多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要做的工作就是聽、記,不懂的地方也不主動問,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的興趣削弱。如果學生學習中遇到問題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必會增加學習興趣。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引導學生在探究中自行解決問題,從而增強自信心,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

四、創(chuàng)設適宜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一) 用多媒體再現(xiàn)情境

新課改的實施,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引入情境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能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教學《三亞落日》時,不僅要讓學生感受三亞落日的美,還要讓學生通過三亞落日的美感受到祖國河山的美。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課文中提到的美麗圖片,在學生的驚嘆聲中播放三亞落日的視頻,引導學生直觀的感受三亞落日的美。讓學生沉浸在美景中時,教師趁機問:看到如此瑰麗的三亞落日,你有什么感受?三亞落日是祖國大好河山的一部分,由此你想到了什么?這樣引導學生層層深入,由三亞落日之美升華到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二) 用音樂渲染情境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能采用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必會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更快的進入特定的情境中,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如教學《孔子游春》時,可以給學生播放古典的古箏樂,引導學生在優(yōu)雅的古箏樂中感受我國古代文化。教學《二泉映月》時,只靠朗讀與教師講解,學生難以理解文中“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蘊含的情感,也難以理解教學《游子吟》時,可以給學生播放音樂《燭光里的媽媽》,讓學生體會母愛的偉大,隨著如癡如醉的音樂感悟詩中的精神,很容易感動學生,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還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總之,新課改下,學生的發(fā)展是首要問題,小學語文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教改,不斷調整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的發(fā)展與興趣結合起來,從而煥發(fā)課堂活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www.12-baidu.cn/w/wy/63.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京師(新鄉(xiāng))律師事務所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