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教育論文 > 正文

對高中語文古代詩歌鑒賞的一般方法探討

作者:申樂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7-05-16人氣:891

一.把握詩歌詩眼

作者往往通過一首詩的詩眼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和內心情感,抓住反映整首詩主旨的關鍵字眼和詞語,往往這些就是一首詩歌的靈魂,能夠清晰的反映作者的思想。要想抓住古代詩歌的詩眼,首先,需要對詩歌的某些字眼本意、語境等進行理解,在語言環(huán)境中去領悟一些詩眼的效果和妙處所在。其次,要把握住詩歌的主旨中心思想,來幫助概括詩眼在表達上的效果。如“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悠然見南山”的“見”字,使詩歌生動形象。

二.觀察意象,分析內涵

意象在詩歌中是一個極為廣義的概念,它既可以指事物,也能夠代指一種環(huán)境,一種氣氛。意象就如同我們往常所說的借物抒情,通過借由一些具體的事物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思想情感。例如詩人往往會用“孤鴻”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失離孤獨之苦。阮籍在《詠懷詩》中寫道:“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痹娙送ㄟ^孤鴻這一意象表達自己內心的那份孤獨和落寞感,夜晚無法入眠,坐起去彈琴,聽見野外還有孤鴻的哀叫聲,一種悲傷之感涌上心頭,想想自己現(xiàn)在的處境是那么的相似,便更加傷感憂愁,作者通過孤鴻這個意象充分詮釋了自己內心的那份心境。

三.了解背景,知情感

所謂的背景,是詩人在寫這首詩時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家庭政治背景等多方面內容。我們在欣賞古代詩歌的時候,要充分了解背景,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詩歌,感受詩人的內心情感,古人在寫詩的時候,往往會借景抒情,我們可以抓住這一特點讓學生在鑒賞時,首先將描寫景物的詩句找出來,然后再去體會所寫景物的情感,是喜悅還是悲傷,從而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

詩人的生活經歷往往與詩人的作品息息相關,所以在理解詩歌大意的時候往往要注重聯(lián)系詩人的生活背景,這樣才能夠更加準確的把握詩人所想表達的內容。蘇軾在寫《浣溪沙》這首詞時就是在被貶于黃州的時候所寫的,這對于蘇軾來說,是自己人生政治生涯中一個重大的打擊,但蘇軾并沒有因為這次打擊而退縮,而是積極樂觀的去面對,可以在這首詞中看出即便在逆境中也依然坦然接受,勇敢面對的精神狀態(tài),上闋描寫自然景觀,下闋寫出自己樂觀豁達的心情,不再沉迷于落寞的感傷中。看似淺顯,卻值得回味。再如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這首七言絕句選自《陸游集》卷二十六。陸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罷官后,閑居家鄉(xiāng)山陰農村。此詩作于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當時詩人已經68歲,雖然年邁,但愛國情懷絲毫未減,日夜思念報效祖國。詩人此時對于國家的收復具有強烈的愿望,但詩人意識到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可能無法實現(xiàn),于是就在一個大雨磅礴的日子,觸景生情,只有在夢中去實現(xiàn)自己國家收復后的愿望了,感情深沉悲壯,凝聚了詩人所有的愛國主義激情。

所以我們在賞析詩歌時,要充分了解詩歌的背景,這樣才能精準的把握詩人真正想表達的情感。

四.重視注釋

有些詩歌在詩歌后都會有注釋,閱讀這些注釋有助于了解與詩歌和詩人的相關情況,以便更好的把握作品內容。李白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痹姼璧淖⑨尀槔畎自诹鞣诺穆吠局杏鲆娏俗约憾嗄晡匆姡寄合氲呐笥?。通過閱讀注釋我們可以知道此詩的寫作背景,通過背景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心情十分愉悅,所有的意象都很美好,雁兒高飛,花好月圓,都體現(xiàn)了詩人內心的喜悅。

五.分清各種風格流派

不同的詩人在創(chuàng)作詩歌時讀會帶有自己的寫作特色和風格,李白詩歌風格就會偏于熱情豪放,而且想象豐富,語言輕快;陶淵明的詩歌恬靜平和,怡然自得;王維的詩歌往往詩中有畫,意境唯美。古代詩歌按流派來分,分為現(xiàn)實主義流派和浪漫主義流派,浪漫主義強調的是抒情,想象具有創(chuàng)造性,文學表現(xiàn)情感真實;而現(xiàn)實主義則是對生活的模仿,有再現(xiàn)的特征。白居易、陸游等是現(xiàn)實主義的典型代表,屈原、李白等是浪漫主義的典型代表。詞按流派可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蘇軾、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品氣勢磅礴、感情激昂高亢;秦觀、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作品往往感情十分細膩,纏綿委婉。

六.熟練掌握各種修辭手法

古代詩歌往往會運用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例如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辭手法,同一種事物還可以不同的比喻;借代,含蓄、委婉,表達特定的感情;夸張可以突出事物的某一特征,便于更好的抒情,增強感染力;同感,將人類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感官溝通起來,突顯食物的特點。古詩詞的常用修辭還有借代、設問、反復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在平時注意和學習的。

七.結束語

以上提到的只是古代詩歌鑒賞的一般方法的幾種,還有很多技巧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詩詞的鑒賞能力,能夠更好的把握詩歌的內涵和寓意,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日積月累的,不僅僅是知道這些方法,還要學會靈活運用。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www.12-baidu.cn/w/wy/63.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