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勤工助學崗評價體系改革提升勞動教育育人實效的路徑
勤工助學崗是高校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實踐陣地,通過對該崗位實施多元評價體系改革,能直接在勞動教育場景性、過程性、全員性、精準性上得到質的提升,對于解答當下高職院校勞動教育重“結果”輕“過程”,重“技能”輕“素養(yǎng)”,重“形式”輕“經驗”具有著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完善的評價體系能夠一定程度上保障教育成效的質量。
一、研究背景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加強勞動教育,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的勞動教育觀念。從具體實施上看,部分院校往往將勞動教育完全等同于學分教育,評價體系大多沿用課程評價方式,比如“百分制”、“等級制”,忽視了學生在受教育中的素養(yǎng)內化過程,往往使得學生“急功近利”,使得勞動教育變成了短期教育,缺少過程性的培養(yǎng)。從文獻資料上看,部分學者已闡明了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評價存在的問題包括“評價主體的局限性、評價方式的單一性和評價內容的空泛性”[1]、包括“評價體系非職業(yè)化、評價主體單一、評價內容簡單、評價工具不足”[2]、“價值取向偏差、評價指標單一、多主體協(xié)同不足、學生參與度不高、評價結果運用不充分以及持續(xù)改進質量文化尚未形成”[3]、“勞動教育目標的工具化、勞動教育內容的淺層化、勞動教育實施的限制化、勞動教育評價的形式化”[4]等突出問題。
評價標準改革在高職院校勞動教育過程中具有非凡的現(xiàn)實意義,可以避免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形式泛化、勞動教育功能窄化和勞動教育價值矮化的局面。勤工助學崗位有學生一站式社區(qū)、各職能部門等校內固定崗位,也有校外實習企業(yè)、產業(yè)基地等校外實踐崗位;有偏向公益性勞動、安全值班等提供志愿服務的崗位,也有網(wǎng)站維護、播音主持、電子維修等提供勞動技能性崗位;有學工助理、教學助理等教輔性管理型崗位,學生在勤工助學崗位接受勞動實踐教育,是勞動教育理論必修課的有效延拓,從勤工崗位的類別上也較為契合五方協(xié)同的育人評價體系[5]。
二、多元評價體系對勞動教育的積極作用
1. 多場景評價能體現(xiàn)勞動育人的全員性
筆者多元評價體系構建的思路來源于新冠病毒防控對于校園學生的影響,部分勞動教育崗位受限于疫情防控而存在縮減的情況,大量學生志愿者此時活躍于社區(qū)服務,其中也不乏學生逆行者前往雷神山、火神山醫(yī)院開展建設,還有不少學生留在了企業(yè)一線實習,而還有一部分學生選擇了留在家里開展日常生活勞動。為適應勞動教育實施主體的變化,將社區(qū)、企業(yè)、家庭等場所補充到評價體系中勢在必行。通過實施多元的評價主體,使得學生在不同的生活、工作場景接受了勞動教育,讓社會、家庭、學校等層面形成了育人合力,體現(xiàn)了勞動育人的全員性理念。如前文所述,勤工助學崗的勞動場景較為多樣,實施主體涵蓋面廣,契合了多元評價體系的改革思路。
2. 多主體評價強調了勞動育人的全面性
按照職業(yè)教育規(guī)律和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規(guī)律,將勞動教育的實施部署項目
化、集成化、任務化,將第一課堂、第二課堂有效融通,理論學習與課后實踐融合并進,形成適應時代要求的學校、學院、班級勞動教育學分任務清單,清單由多元主體設計實施,架構出反映學生真實勞動知識、能力、素養(yǎng)的勞動教育學分任務清單,最終通過評價多階段量化來提高勞動育人的全面性。比如學生入校后先接受勞動教育理論模塊學習,隨后在勤工助學崗接受實踐模塊學習,兩個階段評價主體不同,結合起來共同構成多階段量化結果。
3. 多維度評價能實現(xiàn)勞動育人的精準性
社會分工決定了勞動崗位的專業(yè)化程度越來越高,教育實施主體的多元化能體現(xiàn)各自承擔的社會職責與專業(yè)知識,也能更細致的分解勞動教育評價指標,比如通常將高校勞動教育評價的內容及指標劃分為三級指標,不同的指標應由對應的教育實施主體來開展評價,更有利于推動評價的精準性,圖1為勞動教育評價指標分解示意。
勞動教育評價 一級指標 | 勞動教育評價 二級指標 | 勞動教育評價三級指標 (結合不同勤工助學崗位,可擴展三級指標) | 主要教育實施主體, 評價渠道 |
勞動觀念 | 勞動認知 | 能對勞動過程、勞動成果、勞動關系、勞動價值、 勞動作用、勞動者地位形成正確認識 |
學校,通過勞動教育理論課評價方式考核
|
理解勞動是人類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 | |||
理解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內涵 | |||
正確認識職業(yè)教育與勞動教育之間的關系 | |||
勞動情感 | 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
學校、服務對象、教育對象, 通過他評和自評結合的方式考核
| |
形成學習、參與、體驗勞動的濃厚興趣和熱情 | |||
形成對勞動成果的成就感、自豪感與幸福感 | |||
勞動態(tài)度 | 樹立積極勞動、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態(tài)度 | ||
積極愉快地參與勞動,樹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 好逸惡勞為恥的勞動觀 | |||
領會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 動最美麗的道理 | |||
勞動知識和 技能 | 勞動知識 | 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等 | 學校、教育對象,通過勞動法規(guī)、實習實訓前置理論課程的方式考核 |
基本的勞動法律與勞動保障知識 | |||
專業(yè)勞動知識 | |||
勞動技能 | 日常生活勞動技能 | 家庭、服務對象、教育對象,通過生活勞動實踐考核 | |
職業(yè)性勞動技能 | 社會,通過企業(yè)實習、企業(yè)職場訓練營實踐考核 | ||
志愿服務勞動技能 | 社會、服務對象,通過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考核 | ||
勞動精神 | 工匠精神 | 執(zhí)著專注、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 | 社會、服務對象,實施過程性考核 |
勞模精神 | 愛崗敬業(yè)、爭創(chuàng)一流、艱苦奮斗、不怕困難、淡泊 名利、甘于奉獻的精神 | 服務對象,實施過程性考核 | |
創(chuàng)新精神 | 在勞動過程中主動學習、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敢 于批判、開拓創(chuàng)新、砥礪奮進的精神 | 教育對象、服務對象,實施過程性考核 | |
勞動習慣和 品質 | 勞動習慣 | 自覺勞動、安全勞動、協(xié)作勞動 | 家庭、學校、社會,實施過程性+結果性考核 |
勞動品質 | 自覺主動、認真負責、誠實守信、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珍惜勞動成果、勤儉節(jié)約 | 服務對象,主要采用他評方式開展 |
圖1 勞動教育評價指標的多元分解實例[6]
三、以勤工助學崗位為例,搭建新時代勞動教育評價體系的邏輯思路
某高職有26個教學單位和部門設置了勤工助學崗,傳統(tǒng)崗位涵蓋了教師助理、實訓室管理員、學生一站式社區(qū)網(wǎng)格員、校園文明監(jiān)督隊、校園記者、食堂幫廚、圖書館管理員等115種身份,過往推行的是“用工部門-學生”的扁平化的評價方式僅適用于校內單一場景,無法推廣到校外崗位,且學生的素養(yǎng)提升難以持續(xù),因此此模式下開展勤工助學工作評價存在缺乏嚴謹規(guī)范的考核,考核指標單一,難以做到不同崗位的差異化考核與評價的問題,并且獎懲監(jiān)督措施缺失,勤工助學崗位學生干好與干壞沒有差別,沒有形成有效激勵。為加強陣地育人實效,學院除開辟足量的校內勤工助學崗位之外,也鼓勵學生參與社區(qū)治理、鄉(xiāng)村振興、企業(yè)實習等校外勤工助學崗。本研究采用的“五方協(xié)同”評價體系可以適應新時代勞動教育需求,更好地提升勞動教育實效,實現(xiàn)教育層面的“知行合一”,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將勞動素養(yǎng)評價過程融入勞動素養(yǎng)教育全過程,并通過多元主體場景評價、全員全過程評價的閉環(huán)模式形成學生良好的勞動素養(yǎng)。每年春秋兩學期勤工助學用工部門(校內和校外)會制定崗位職責、編制崗位勞動教育清單,學生在勤工助學崗位接受崗位職責培訓的過程中形成勞動技能,通過履行勤工助學崗位職責持續(xù)內化勞動素養(yǎng),再通過用工部門、服務對象、自評相結合的勞動評價方式修正勤工助學崗位職責,重新編制崗位勞動教育清單,通過第三方評價可進一步指導學校制定政策,在資源保障、師資建設、課程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上達成機制的可復制性和易推廣性。圖2為構筑多元育人評價模式的示意圖,該體系的最大特點是評價結果可反饋,評價效果可追溯,評價機制可自洽。
四、通過柯式模型來實證研究評價體系改革和育人實效的相互關系
柯氏四級培訓評估模型是應用廣泛的培訓評估工具,由國際著名學者唐納德教授在1959年提出。主要內容是level1 反應評估,一般在培訓過程中評估,評估被培訓者的滿意程度。level2 學習評估,一般在培訓結束時評估,測定被培訓者的學習獲得程度。level3 行為評估,一般在培訓后1-2個月內評估,考察被培訓者的知識運用程度。level4 成果評估,一般以年度為單位評估,計算培訓產出的經濟效益。該模型體現(xiàn)了教育評價的過程性、增值性、結果性、綜合性的特點,較為契合本文論述的勞動教育評價改革目標。
勞動教育評價的成果可體現(xiàn)在知識成果(學生了解的知識)、素養(yǎng)成果(學生具備的素養(yǎng))、技能成果(學生掌握的技能)、績效成果(學生的成長)、投入收益率(時間與成果的關系)這五個方面。將柯氏四級培訓評估模型柯分別對應勞動教育的成果評價如下圖3所示。知識成果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評估和行為評估階段,由勞動教育實施主體開展,比如信息技術中心可評估學校機房勤工助學崗位學生對于勞動崗位基礎知識(網(wǎng)絡設備管理標準、機房環(huán)境標準、6S管理要求)的掌握情況。素養(yǎng)成果主要體現(xiàn)在反應評估、學習評估、行為評估階段,由教育實施主體、第三方評價主體(班主任、社會機構、服務對象)開展,比如形成的信息化素養(yǎng)(網(wǎng)絡工程項目實施能力、信息檢索能力、數(shù)字化服務能力)評估。技能成果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評估、行為評估階段,由勞動教育實施主體、第三方評價(專業(yè)教師、企業(yè))開展,可評估勞動崗位基本技能(網(wǎng)絡設備維護步驟、6S管理步驟)??冃С晒饕w現(xiàn)在行為評估、成果評估階段,由第三方評價(麥可思公司、家庭、社會)開展,可評估學生在勞動觀念、勞動知識和技能、勞動精神、勞動習慣和品質上的變化趨勢。投入收益率主要體現(xiàn)在成果評估階段,由學校層面開展,可評估勞動教育制度保障、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經費投入、優(yōu)秀學生成長、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和勞動教育競賽等維度上的數(shù)據(jù)支撐。
實施多元評價改革半年后,學院委托麥可思編制了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跟蹤評價報告(2022),從數(shù)據(jù)上看,大一至大三學生總體勞動教育參與度達到了86%,滿意度均在95%以上,有99%的學生認為勞動教育對自己有幫助,特別在勤工助學崗位的參與度上整體提升5%。
五、結語
基于勤工助學崗位開展勞動教育成效研究,可驗證引入多元評價體系后,學校層面更易發(fā)揮主導作用,構建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形成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跟蹤-評價-反饋-修正”的閉環(huán)機制;家庭層面更易在勞動教育中起到基礎性作用,形成勞動教育日常化的機制;社會層面更易將先進的生產經驗融于勞動教育,作為其它層面勞動教育的補充;教育對象層面可將自我評價與他評結合,讓學生在接受勞動教育過程中提高自我學習能力,強化激勵與產生內生動力,引導學生深度參與勞動;服務對象層面可進一步彌補評價的單一性,相較于其它評價會更客觀。
探索協(xié)同育人機制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前提,也是推動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推進“五育融合”和全員育人走深走實的必然要求,當前,協(xié)同育人是我們在新時代中面臨的較新課題,特別是在勞動教育方面還缺少卓有成效的體系和框架,形成定位清晰、機制健全、聯(lián)動緊密、科學高效、協(xié)同高效的五方協(xié)同育人機制值得進一步深入探索。
本文來源:《上海輕工業(yè)》http://www.12-baidu.cn/w/kj/30978.html
- 淺談質量檢測對品質生活的重要意義
- 舞蹈表演中情感表達與肢體語言的運用
- 淺析達斡爾族舞蹈的文化生態(tài)發(fā)展
- 現(xiàn)代語境下雜技與舞蹈的融合探究
- 紅色文化融入高中舞蹈課堂的思政教育路徑探究 ——以《紅色娘子軍》舞蹈片段為例
- 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高三網(wǎng)球專項教學策略研究
- 競技網(wǎng)球運動專項體能特征及訓練策略分析
- 彌合銀發(fā)數(shù)字鴻溝的“溫江路徑”:生態(tài)化框架下的公平與效率平衡——以成都市溫江區(qū)為例探析銀發(fā)經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
- “碳中和”“碳達峰”背景下對制造企業(yè)環(huán)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研究
-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yè)改革重要論述的內在邏輯與實踐路徑
- 別被這個老掉牙的報紙理論版投稿郵箱誤導了!最新核實91個報紙理論版投稿郵箱通道,一次集齊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