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悲壯的抗爭—王松《雙驢記》的精神啟示-文學論文

作者:郝淑艷、李芳峰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1-25人氣:2641

這篇小說講述了飼養(yǎng)員馬杰和兩頭驢黑六、黑七的故事,重點放在馬杰與黑七的“斗爭”上。黑七親眼目睹了同伴黑六被馬杰殘忍屠殺的整個過程,便一心要為黑六報仇,于是它充分發(fā)揮驢的智慧與馬杰展開了一系列的較量,雖然較量的結果以黑七的慘死而告終,但黑七死時那與馬杰同歸于盡的極端方式是發(fā)人深省的。在小說的結尾,作者寫道:“這時的黑七仍站在大雪里,身上只剩了一具灰褐色的骨架。這骨架還在冒著一縷縷堅硬的青煙,看上去如同金屬的一般,就那樣硬挺挺地站立在雪地里?!贝藭r,黑七作為一個堅韌不屈的斗士,它悲壯的抗爭姿態(tài)令人們肅然起敬。作品也由此呈現(xiàn)了巨大的張力,引我們去追問:在這場人與牲畜的斗爭中,人真的勝利了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馬杰雖然獲得了形式上的勝利,但在和黑六黑七的斗爭中,卻迷失了善良的人性和對人以外的生命的尊重,伴隨著“形而下”的勝利而來的,是人類道德品質的深度沉淪,那堅硬挺立的動物骨架,無情的嘲弄著勝利的蒼白。作者借這篇小說從兩個方面表現(xiàn)了自己的道德價值立場:一是人性的折射指向,對美好、善良人性的深切呼喚;二是對生命的尊重維度,對人以外的生命形式的平等看待。

首先是人性的折射指向?!拔膶W是人學,寫動物不過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表現(xiàn)人、體察人性,每一位讀者都能從作品中的動物身上反觀自身,并受到強烈的精神感染與道德洗禮,無疑這才是‘動物敘事’的存在意義與真實使命之所在?!盵②]作者是有感于當下人性的迷失,以驢的故事引人深思。小說的對象是驢,而作者的落腳點卻是對人性的剖析。作者是把黑七作為特殊的人性形象與人類馬杰相互觀照,在反復觀照中透析出人性的高尚與卑劣。

在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中,驢一直以身份不明、地位低微的牲畜形象出現(xiàn)在作家們的筆下,“笨驢”、“犟驢”、“驢肝肺”… …,人們對驢的偏見陰影般籠罩著驢,因此,在馬杰眼中,黑七也“不過是一頭驢”,而對這種畜牲“就要采取虐待的方式”,絲毫不休恤動物的感情,

 他“得意”于自己高超的鞭技使村里的牲畜“都很怕他”,在他與黑六黑七的一次次交鋒中,只要遇到反抗他便采取更加慘忍的方式去鎮(zhèn)壓,他在弱小的驢子面前逞兇,失去的不僅僅是對動物的憐憫之心,因為“能否人道地對待動物,也是能否人道地對待他人的一種心理投射。換言之,對動物的態(tài)度也直接決定著一個人人性的優(yōu)劣?!盵③]從這一點來說,馬杰無論如何都不能和重情重義的黑七相提并論。作者筆下的驢集中了人類身上所應具備的一些美好品德。為同伴復仇的黑七確實非同小可,它成了會思考、會謀劃,講義氣、重感情的生靈。它有自己的心靈空間,有思想,會笑、會悲傷;有心計,并且堅韌、執(zhí)著,完全具備了“人性”的特征。而激發(fā)黑七“人性”的,正是自高自大的馬杰。當馬杰殺黑六時,他忽略了黑七的存在。于是,黑七一直在旁邊觀看馬杰屠宰黑六,看到同伴的死,它眼睛“濕潤”,尾巴也“直挺挺撅起”,它不僅為黑六的死而傷心,同時也為自己的命運擔憂、緊張。出于復仇和自保之心,它便開始了自己艱難的反抗。當它的抗爭取得了勝利的時候,它會“笑”對馬杰??吹綁ι蠏熘暮诹钠r,它會伸出舌頭親切的去舔舔。這一“笑”一“舔”將對馬杰的嘲笑和對黑六的深情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出來。雖然黑七每次的勝利都會招致馬杰更加殘酷的對它肉體上的折磨,但它決不屈服,不低頭,始終保有頑強的戰(zhàn)斗力。但畢竟動物的智慧遠沒有人類復雜,在一次勞動中,馬杰看穿了黑七的“用心”,報復沒有成功,黑七的前腿卻被折斷了。黑七被拉回知青集體戶,再次看到了墻上黑六的皮,它又一次想觸摸,但因為太高而夠不著,這時“它的眼里似乎蒙著一層霧氣,接著就有一些像淚水一樣的渾濁液體流淌出來”,它自感自己的失敗沒能為黑六報仇,而斷了腿的“驢”更失去了它的價值,人們不會白養(yǎng)一只不會干活的牲畜,那么,它的結局一如黑六:被馬杰屠宰,它也一樣逃不出馬杰的虐殺。它與黑六作最后的告別,“執(zhí)著地朝墻上看著,四個蹄子像是釘在了地上”,而在這傷心欲絕的關頭,馬杰依然不去理會黑七的悲痛,他用韁繩狠狠地抽打黑七的臉,痛疼中的黑七突然回過頭來,“盯住馬杰”,它的“盯”憤怒于馬杰的不通情理和肆意凌辱,于是,它的仇恨也凝聚到了最高點,也就有了全篇最為悲壯的一幕復仇:夜晚,黑七看到馬杰在火堆旁喝酒,就故意推倒柴油,在柴油中滾動使全身吸滿了油,然后它吃力的站起來,一瘸一拐地向馬杰走去,它高抬的前腿也“似乎在揮舞著一只拳頭”,它毫不遲疑的在火堆上一躍而過,帶著全身的雄雄烈火向馬杰撲去,馬杰知道了黑七的意圖,于是不顧一切的狂奔,直到黑七無法再跑,而不能再跑的黑七“睜大兩眼瞪著驚魂未定的馬杰,那條傷腿仍在一下一下地用力揮動著”。黑七至死都未放棄對馬杰的報復,當它以“玉石俱焚”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抗爭時,它悲壯的姿態(tài)猶如一面鏡子,照出了人性的丑陋:對弱小者的任意欺凌。作者借黑七隱喻性的歌頌了人性中重情重義、堅韌不屈的一面,而借馬杰無情的嘲諷了人性中陰暗殘忍、自高自大的一面,表達了作家改善人性的強烈愿望。通過這篇作品,作者讓我們看到了:在人們心性迷失極為嚴重的時代,尋找美好人性和高尚的道德品格對于重塑精神家園的重要性。

其次是對生命的尊重維度。從這一角度來考察,主要基于人與動物平等這一主題。動物和人一樣,也有生存的權利,人類要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基礎之上,上升到去尊重萬物的生命?!罢峭ㄟ^對其他生命的體驗,我們感受到了整個世界的存在,結束了作為個別的存在,使我們之外的生命的生存涌入我們的生存之中,從而使我們的存在獲得了一種比所有生命都更為寬廣的緯度”。[④]人類應從尊重一切生命形式的角度出發(fā),承認動物也具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動物的生命也不容忽視和侵犯。在這部小說中,馬杰一開始就堅決地劃清了人與畜的嚴格界線,在它眼里的“驢”,就是牲畜,就應該受到人類的奴役,當牲畜反抗時,也理所當然的要受到嚴厲的懲罰。在工作的分配上,他低估黑六的價值,認為黑六“不能只管配種,也要參加其它的勞動”。當黑六反抗新的工作時,他“兇悍的”企圖用鞭子制服黑六。在面對黑七的數(shù)次抗爭時,他更是花樣翻新,百般折磨。他讓黑七吃剛從冷水里撈出的烤白薯,外冷內燙的白薯把黑七嘴里全燙起了水泡。他把黑七的反抗視為對自己的“折磨”,要好好與黑七算算帳,他用了大半夜的時間去鞭打黑七,并警告黑七要牢牢記住教訓,而這樣的毒打并沒能讓黑七害怕,相反“黑七反而平靜下來”,再次瞇起眼睛嘲笑馬杰的行為。馬杰當然不屑于黑七的嘲笑,他抱定了要與黑七“走著瞧”看誰“笑”到最后的心思。后來,在黑七干重活時,馬杰只讓它吃些樹枝水草,喝污濁的塘水,使黑七很快瘦了下來,而黑七的精飼料都被他拿去換了酒菜。當別人勸他不要對黑七太過分時,他全不當一回事。馬杰的這種態(tài)度,將人類對其它動物的輕蔑和驕狂暴露得一覽無余。人類長期以來對大自然中的其它萬物都抱著功利主義的態(tài)度,“人類總是理所當然地把大自然當作滿足自己的資源,不承認種種自然生命的內在價值?!盵⑤]而人與動物共同生存于這個世界上,“不僅人類有生存的權利,其他動物也有生存的權利,只有以敬畏生命的心善待每一個存在于地球的生命,我們全類也才能長久地生存下去?!盵⑥]作者在對馬杰肆意踐踏黑六黑七生命尊嚴的書寫中表達了對生命的無比尊重和關愛。這種對世間萬物一視同仁的道德情懷是值得每一位讀者深思的。人類不應該只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時也應尊重自然中的其它生命形式。其實,當人類在尊重其它有價值的生命的同時,人類本身也獲得了對生命價值認識上的高度提升。而當人類學會懷著悲憫之心去愛護和尊重一切生命之時,生命的本真價值才會異常絢麗而奪目,人的存在才會在與宇宙大生命的呼應中顯示出更深刻的意義。

“在作家筆下林林總總的動物形象的塑造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孕育其中的是被作家所賦予的多重文化內涵,為我們深刻體會與領悟該敘事類型提供了重要的契機與保障?!盵⑦]通過對作家王松《雙驢記》內涵的解讀,我們獲得了對人性問題的深度挖掘,以及對生命價值的無比尊重,它與新世紀以來出現(xiàn)地眾多動物敘事小說一起,“促使中國的動物敘事逐漸匯入世界動物敘事的潮流,并因中國當下特定的文化語境與時代主題,煥發(fā)出了獨特的魅力與光彩?!盵⑧]

 


[①] 陳佳冀:《時代話語的另類表達—新世紀文學中的“動物敘事”研究》,《南方文壇》,2007年第6期

[②] 陳佳冀:《追本溯源:“動物敘事”的尋根之旅—新世紀動物小說的一個考察維度》,《小說評論》,2009年第1期

[③] 王源:《從人類中心到生態(tài)中心:論世紀初中國動物小說的新突破》,甘肅高師學報,2010年第15卷第1期

[④] 何懷宏主編:《生態(tài)倫理—精神資源與哲學基礎》,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頁

[⑤] 汪樹東:《為動物而哀歌:生態(tài)意識與葉廣芩小說》,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2月,第26卷第6期

[⑥] 王永祥:《開掘沈從文創(chuàng)作中的生態(tài)資源》,載《生態(tài)批評視域下的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王喜絨等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8月,第253頁

[⑦] 陳佳冀:《追本溯源:“動物敘事”的尋根之旅—新世紀動物小說的一個考察維度》,《小說評論》,2009年第1期

[⑧] 陳佳冀:《追本溯源:“動物敘事”的尋根之旅—新世紀動物小說的一個考察維度》,《小說評論》,2009年第1期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