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影片《雷雨》的獨特表現形式
《雷雨》是中國現代杰出的戲劇家曹禺的著名作品之一,創(chuàng)作于1933年。當時的曹禺還是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的學生,《雷雨》是他的處女作。戲劇《雷雨》不管是在故事層面、戲劇效果,還是在人生哲理上,都給了我們深深的震撼,非常值得我們閱讀和賞析。李健吾評價《雷雨》說:“說到《雷雨》,我應當告白,虧了它,我才相信中國確乎有了近代劇?!边M入現代以來,戲劇《雷雨》繼續(xù)在舞臺上綻放光彩,并且還有不少人把《雷雨》改變成電影、電視劇,例如1984年孫道臨改編的同名電影《雷雨》,1997年李少紅改編的同名電視劇《雷雨》,2006年張藝謀以《雷雨》版本改編的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等等,這些影片都在當時產生了極大地反響。本文主要通過對孫道臨改編的《雷雨》進行深入的分析,展現影片所具有的獨特表現形式。
一、影片《雷雨》的簡介
1984年由曹禺所著同名話劇改編的電影《雷雨》上映,導演是著名表演藝術家孫道臨。影片在當時的反響特別的大,有不少人批評指責,也有不少人贊譽欣賞。下文就將對影片《雷雨》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首先,孫道臨導演改編的《雷雨》基本上忠于原著。影片的結構和戲劇的結構基本相似,戲劇《雷雨》中使用的是典型的閉鎖式結構,比較嚴格地按照古典的三一律來結構劇情。影片中的故事也都是發(fā)生在一天之內,除了出于電影化的需要插入了一些閃回鏡頭外,影片敘事順序也與原著大體相同。影片的主要劇情是:主人周樸園是一個煤礦主,他和他的續(xù)妻蘩漪、大兒子周平、小兒子周沖都居住在天津,年輕的蘩漪沖破封建家長制的束縛不顧一切的與周平相愛。但是周平對這種亂倫關系感到悔恨,為了逃避就戀上了侍女四鳳,四風并且懷了身孕。四鳳的母親有一天來到四鳳工作的地方,發(fā)現原來她就是周樸園的前妻、周平的親生母親。在這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四鳳知道了他心愛的人竟是自己同母異父的哥哥,就沖了出去,和跑出去找他并且也愛慕他的周沖一塊被雷電擊斷的電線電死,周平聽到四風和周沖相繼死亡的消息后,也在書房開槍自殺,一場家庭悲劇就此上演。影片的故事結構也是采用的閉鎖式的結構,把場景主要設定在了周公館內。而且影片的亮點在于運用了不少的閃回鏡頭,讓影片看起來不那么的呆板。其次,在人物的塑造上,影片中對蘩漪的“雷雨”性格稍微有了些適當的抑制和收斂。這樣處理其實也是符合曹禺的本來意圖的。蘩漪畢竟是生活在那個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交替的時代,她并沒有脫離時代背景而成為一個超凡脫俗的人,必定會受到當時那個時代的影響。影片表達的主題和原著也是相似的,都是為了揭示中國資產階級的封建殘余,控訴封建家長制度和倫理秩序的罪惡。其次,影片雖然在結構、主題和人物塑造上和原著保持一致,但是影片在藝術上沒有更好的區(qū)分電影和戲劇的差異。由于過于忠實于原著甚至拘泥于真實而顯得過于死板,電影化的程度顯得不夠。影片沒有突破戲劇的舞臺的空間固定性和時間延續(xù)性,因而就沒有營造出具有巨大彈性的銀幕空間和銀幕時間,而他們恰恰是電影藝術的巨大魅力所在。
二、《雷雨》中的音樂表現形式
一部好的電影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包括故事情節(jié)與敘事結構、鏡頭語言、音樂節(jié)奏和配樂、鏡頭畫面等等。
首先,孫道臨改編的《雷雨》在1984年上映之后,受到很多人的批評。影片《雷雨》在故事情節(jié)和敘事結構上基本的和原著保持一致,但是電影和戲劇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過于忠實原著,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彈力不大,會使電影顯得呆板,失去電影本來應該有的魅力。改編時應該把戲劇《雷雨》從舞臺上請下來,讓電影走入生活。不能再把電影的空間在局限在“周公館”里了,應該調整充實一下,增加一些背景和邊緣人物介紹,讓電影看起來更加的真實。
其次,雖然這部影片在敘述結構上受到很多人的批評,但是這部影片還是有很多的可取之處的。這部影片十分重視音響效果和音樂的節(jié)奏在環(huán)境刻畫和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上的作用。這里面使用了不少的音樂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在場景轉換和襯托人物心情時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讓故事的發(fā)展和人物心情的轉變更加的符合觀看者的心理。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雙排鍵電子琴在電影音樂中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雙排電子琴是在上世紀80年代由日本傳入我國的,當時我國剛剛改革開放,各種電子產品都不斷的涌入我國。當時的電子琴音色美妙,很快被大家所接受。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對新生活充滿了向往,當然也包括新的電子樂器、新的音樂,雙排電子琴正迎合當時人的需要,帶給人們一種夢幻般的,心馳神往的感受。雙排電子琴很快的就出現在國內的一些音像社和電影中。影片《雷雨》中就使用了包括雙排鍵在內很多比較先進音樂演奏。電影藝術當中,配樂演奏作用不可小視,不同樂器能夠表達出不同思想感情。它不單為劇中人物賦予生命活力,還賦予其獨有的心理傾向。雙排健電子琴在《雷雨》的獨特表現形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雷雨》這個著名的雙排鍵電子琴曲主要是由典型的單三部曲式構成的,主要的構成形式是由中板和四分之三拍構成的,整個的曲子是以每四個小節(jié)作為一個樂句的,共包含了三十二個小節(jié),A段是E小調,主要是由一個主和弦開始的,下行音階式的旋律和音律緩緩進行,第四小節(jié)以主和弦的構成音而上升一個八度,從而形成一個音樂的小高潮,接著曲子的旋律和音律繼續(xù)在一個下行的音階區(qū)域徘徊和來回移動,整個曲子的和聲由主和弦經過下屬和弦與屬7和弦,從而曲子的這個段以一個主和弦結束;B段轉E大調,主旋律開始前的三個小節(jié)主要重復的是A段的主旋律和韻律構成模式,但是這以后的曲子的調值發(fā)生了變化和發(fā)展,主要是由于伴奏和和聲的細致安排和設計,使得整個的曲子的色彩對比上十分的鮮明和分明,讓人有一種精神上的強烈震撼和沖擊,旋律在三度和聲的伴奏下顯得越來越優(yōu)美動聽和扣人心弦;最后一個段落則是再現了A段的主旋律和韻律,而且整個的情緒表現也趨于平緩和穩(wěn)定,使得樂曲在非常平靜的情況下結束,給人以藝術上的享受。第二,《雷雨》這個著名的雙排鍵電子琴曲的調值的變化使得整個的曲子抑揚頓挫,而且富于曲折變化,讓人們在聽覺上產生了強烈的震撼效果,讓人們在聽到這首曲子的時候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而且這個曲子調值和和聲的變化還可以促進整個曲子更好的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藝術形式,從而使得《雷雨》整個曲目的藝術表現力更加的強大,進而給人以更加優(yōu)美和全面的藝術和音樂上的享受和體驗,從而進一步促進了雙排鍵電子琴曲式向著更加廣泛的方向發(fā)展和前行。曲式的變化不僅可以促進整個藝術表現力的提高,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個曲目的整體構成和藝術震撼力以及思想性的提升,從而也可以更好的展現曲目所表現的意境和氛圍,給人以精神和藝術上的雙重體驗和享受,使人的審美上的感覺進一步得以提升和擴展,從而給人以音樂上的完美享受。第三,《雷雨》從多層次將音樂特質表現出來,對演奏技巧進行著重突出,將連音、倚音、顫音做有機融合,對旋律悠揚音型進行譜寫,作品內容清晰又注重強調表現力,通過作品的質樸讓人們產生親切感,我們也可以說的作品是富有矛盾性的,既通俗誠摯又富含高尚及典雅美感,將音樂語言美學意境含蓄表達出來。音符間高度可謂是錯落有致,邏輯嚴謹。第四,《雷雨》將戲劇作品歌唱性及技巧性有機融合于一處,將技巧魅力充分詮釋出來。通過連音,倚音,顫音完美詮釋當中,將樂曲推往巔峰,所以讓聽眾陶醉其中且怡然自得,感受連音連貫,顫音均勻,倚音裝飾。第五,《雷雨》音樂作品當中往往會使用兩連兩顫風格特征。于大篇幅當中形成鮮明對比同一時間,小篇幅當中也存在戲劇性對比,讓樂曲于矛盾沖突當中將特有魅力表現出來。
總結
綜上所述,1984年由孫道臨改版的電影版《雷雨》,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關注,不僅僅是因為影片《雷雨》在故事情節(jié)、人物塑造和主題風格與原著保持基本的一致,突出了原文原汁原味的風貌,而是因為影片《雷雨》在電影中還運用了很多新的表現手法,在音樂處理和畫面布置上都別致一格。尤其是運用了在那個年代流行的雙排鍵電子琴,雙排鍵電子琴音色美妙,可以演奏不同風格的樂曲。不管是古典的還是現代的,西洋的還是中國風的,它都能把他們很好的融合為一體。雙排電子琴的強大的表現力,能夠感染每一個觀眾,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雙排鍵電子琴在音樂的表現力上也能給人很大的聽覺沖擊,能很好的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表現的淋漓盡致。影片《雷雨》不僅給人們提供了一場視覺盛宴,影片中雙排電子琴的運用也讓影片《雷雨》的音樂效果很好的表現出來,是影片《雷雨》的獨特表現形式,也給人們提供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聽覺盛宴。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