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目前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問題的具體手段
針對高職英語教學中出現的上述問題,學校和教師應該共同努力,來提高英語閱讀的教學質量。
1.轉變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高職英語閱讀教學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教師在講臺上一直講,學生在下面被動接受的狀況。在信息現代化的大背景下,在全球微課和慕課資源豐富的今天,教師可以在進行閱讀授課的時候改變傳統(tǒng)的“由下到上”的方法,而采用基于翻轉課堂的學生自主學習模式,即課前給大家跟閱讀技巧相關的教學視頻,讓學生自學并完成布置的作業(yè)。課上由學生分組對完成的任務進行陳述,師生共同討論,最后教師點評并幫助同學答疑解惑。教師的角色只是引導者、啟發(fā)者和協(xié)助者,而不是以前的主宰者。這種教學模式會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使得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和課堂的參與者,真正的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大幅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課堂的學習效率。
2.加強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積累
閱讀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詞匯量,而高職學生的特點是全班學生英語水品普遍參差不齊。因此,教師應該因材施教,對于英語基礎不好的同學,多加關注,通過引導幫助這一群體鞏固英語基礎知識和語法常識,逐步趕上其他人的步伐。同時,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給學生講解一些跟英語詞匯記憶相關的方法,如詞根詞綴法、復合法、轉化法等構詞方法,幫助學生更輕松的牢記單詞,提高自信。
3.增加對西方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介紹
有的同學經常會抱怨在讀一篇文章的時候每個詞都認識,但就是不能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意思。這主要是由于缺乏對當地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了解造成的。每種語言就是當地文化的載體和體現。脫離文化而孤立的學習單詞和語法是無法真正的掌握一門語言的。比如西方人認為狗是人類的朋友,因此英語中的‘dog’是褒義詞,而中文中的“狗”一詞是貶義詞。如果學生不理解這其中的差別的話,就很可能錯誤的理解文章中作者想表達的意思。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