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選修課《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教材的開發(fā)與整合
一、找準切點,靈活融通
選修與必修的差別是必修重基礎和普及,選修要提高和發(fā)展。因此選修課對學習的要求自然更高一些,課堂的容量自然更多一些。新教材分必修和選修,并且強調二者的緊密聯系,師生就更要把握其內在的關聯,加以整合融通,用必修促進選修,用選修深化必修,彼此促進,相互提高。按照通行課程計劃,唐宋八大家散文的課時是10周共36學時??紤]到高中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在如此短時間內集中學習,學時很容易出現審美疲勞。比較好的解決方法是盡早切入,和必修課程融會貫通,在必修部分學習時就增加唐宋八大家散文的部分篇目,給學時創(chuàng)造接觸的時機。
學必修課時就可以用唐宋八大家散文作為拓展資料與輔助教材,即使將來不選這門課,也可以在平時的學習中完成了部分選修任務。學生如果將必修教材中的唐宋八大家散文與教師補充的選修課中的唐宋八大家散文建立起聯系,到了學習選修課程的時候,肯定會對已經熟悉的內容情有獨鐘,在具體的研習和探究過程中,一定會加倍地投入。以選入唐宋八大家散文篇目最多的蘇教版為例,必修一:講《勸學》時補充《進學解》,講《師說》時補充《原毀》,講《赤壁賦》時補充《后赤壁賦》;必修二:講《六國論》時補充《桐葉封弟辯》;必修三:講《鴻門宴》時補充《留侯論》;必修四:講《秋聲賦》時補充《豐樂亭記》;必修五:講《陳情表》時補充《瀧岡阡表》。這樣必修教材中的大多數文言文就與選修課唐宋八大家散文建立了聯系。
當然要注意的是在補充相關篇目時要求不能太高,還應以必修課文的鑒賞探究為主,融通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即可,以激發(fā)興趣、拓寬知識面為主,否則會加重學生負擔,事與愿違。
二、突出重點,選中有選
新一輪高中新課改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建立集基礎性、時代性與選擇性為一體的高中語文新課程。選擇性是一個重要特征,這就是說新課程給予師生從個人的興趣、基礎和特長出發(fā)獨立選擇的權利,為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在必修課中,每個專題和模塊內部也都有不一樣的學習資料,供師生選擇,這在此前的課程體系中是很少見的。以蘇教版必修二中的“慢慢走,欣賞啊”這一專題為例,其中第一模塊 “一花一世界”的題目下就寫明:“請從下列 A、B 兩組材料中任選一組,分別鑒賞散文的意境之美和細節(jié)之美?!毙碌恼n程標準對“詩歌與散文”的“教學建議”是“在一定的閱讀量的基礎上,精心選擇重點,加以鑒賞研讀”。
唐宋八大家散文選修教材的難度較大,容量不小,但只有 10 周左右的時間,而高中生古文鑒賞的基礎還顯薄弱,假如每一篇都精講細析,多加揣摩,深入品味,最終只能是貪多而嚼不爛,連最最基本的朗讀體驗這一目標都實現不了,也就遠離了高中語文開設選修課的目標。如果用傳統(tǒng)方法和傳統(tǒng)經驗來教的話,教材內容肯定教不完的。教師教選修課時一定要先克服“不敢選”、“怕遺漏必要的知識點”的傳統(tǒng)思想,精心選擇重點篇目詳加研習。目前各版本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選修教材都標明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這也是在提醒教師與學生在研習教材的過程中,一定要靈活處理,有取有舍,可以突出重點,選中有選。
三、重組篇目,構建專題
這里說的篇目重組,是指打破教材原有的編排體例,對所選篇目重新進行組合,圍繞一個人文話題,深入文章核心,探析思想內容,構建新的專題,充分挖掘唐宋八大家散文的文化底蘊與精神內涵,再現其中靈活創(chuàng)新的筆法和充滿睿智的思想。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和發(fā)散性的思維能力,還能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整合探究的能力。這種做法可以在講解新內容時使用,也可以在復習課時加深理解、融會貫通時采用。
選修教材原有專題有其優(yōu)勢和目的所在,如以作家為專題,可以對某位作家的各類作品及其風格詳盡、全面地研讀,并對作家的人生歷程和思想發(fā)展有系統(tǒng)的了解。而構建人文專題可以從學生成長需要出發(fā),汲取唐宋八大家散文中傳統(tǒng)文化的人文觀念,對作品中相關的文化內涵挖掘、梳理和整合,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對優(yōu)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獲得新的體驗和發(fā)現,獲取精神的滋養(yǎng)。
這樣做,還能創(chuàng)設新的語文學習情境,與當今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必修教材人文話題的基礎上,從唐宋八大家散文中汲取高尚情操,促進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和人格完善,從而實現課程目標中“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的內容。以蘇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選修教材版為例,筆者構建的人文專題大致有以下幾個:《留侯論》、《朋黨論》、《桐葉封弟辯》可以構建為“獨到的見解(或發(fā)人之未發(fā))”;《原毀》、《朋黨論》、《張中丞傳后敘》、《段太尉逸事狀》構建為“君子的高度”等。
這種組元法,只是對文本組合的一種解讀,切不可禁錮了學生的多樣思維,更不可強加給學生。老師可以提出初步建議,具體專題的構建,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相信學生定會發(fā)掘更多的專題,從中汲取更多的精神食糧和文化滋養(yǎng)。
總之,新課標在編寫教科書的建議部分也明確提出:語文教師要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發(fā)揮個體優(yōu)勢,參與課程建設。筆者認為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學會對教材進行適當的開發(fā)與整合,語文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應該是教材的建設者,唯有如此才能為提高教學效果奠定堅實的基礎。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