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柳暗花明——論語文課堂之巧妙設疑

作者:李樞密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6-10-25人氣:795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在中學語文的課程學習,也是如此。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對于教學老師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而這個問題也直接影響了老師的教學質(zhì)量和水平。有效提問,進行巧妙設疑的方法,無疑在提起學生興趣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設疑要合理

設疑要合理,即是指設疑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發(fā)散性思維為目標。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發(fā)揮出來,是我們教師在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運用在設疑問題上,就是要求老師設疑要合理。

首先,要求老師在提問上,要避免空泛,設疑上要注意層次。應該由淺到難,有計劃的,有步驟的進行提問和設疑,而不是忽視學生自身情況,在學生對課堂學習還沒有深層次的掌握基礎上,就要求學生進行整體性的領悟。比如,在《敬畏生命》一文中,我們要分層次對學生進行設疑和提問,由易到難。第一,在該文章中,表現(xiàn)作者心理活動的話語有哪些?第二,表現(xiàn)作者感情的語言有哪些?第三,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理活動和感情?第四,作者是如何看待生命這個詞語的?等等。

其次,設疑要合理還要求老師設疑要經(jīng)常變化。不是我們經(jīng)常聽到老師的所謂“該文章有幾段?怎么給文章劃分段落?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等等之類的話語。而是要學會結合文章特點和學生情況,讓學生學會發(fā)散性,跳躍性的思維方式。比如,在《囚綠記》一文中,啟發(fā)學生去尋找一些有關綠的記載,作者是怎么描述綠的。通過該描述,我們從文章背后看到作者對綠的感情色彩是什么。作者對綠又寄托了怎么的深刻含義。這樣做就可以很自然的將學生的思維引入到比較深層次的思考上。

再次,我們還應該注意,在設疑時要新穎。切記不能老一套的提問方式,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沒有新鮮感,自然也引不起學生的興趣和對文章的注意力。比如,我們在學習《棗核》一文時,為了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我們事先用一則比較能表達類似感情的歌曲《我的中國心》來作為切入點,一上課,就先讓學生們把這首歌唱一篇,接著提問在該首歌曲中表達的是什么樣的感情。隨后問問學生,他們自己是怎么理解這些感情的。這樣的提問方式和設疑事先為文章的學習做個鋪墊,很好的讓學生融入到課程的學習中。

二、設疑要適當

設疑要適當,要求我們在進行設疑時,要明白在教學課程中,什么地方該設疑,什么地方不該設疑,什么地方應該突出強調(diào)設疑,什么地方應該一筆帶過。我們不可能在文章的每一段落都進行設疑,也不可能在每一段落都不設疑。關鍵是我們要在合適的地方做恰當?shù)脑O疑。

首先,在課程開始時,進行設疑,目的是讓學生進入課程氣氛。比如,我們可以采用幽默、懸念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講朱自清的《背影》文章中,老師可以類似提出一些問題,在你們的心目中,父親的背影是什么樣子的?有沒有留意過自己父親的背影?父親的背影會讓我們聯(lián)想到什么呢?文章中作者對父親背影的理解又是怎樣的呢?跟我們心目中的父親背影有什么區(qū)別嗎?通過這些提問,讓學生首先結合自己的情況,聯(lián)想到自己父親背影的樣子,觸景生情,然后在借助該感情讓學生進入到文章的學習中,去深刻的理解作者對父親的一種感情,相信學生們對該篇文章的學習一定會異常的刻骨銘心。

其次,在課程的關鍵處或難點處,進行設疑,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真實意思。我們都知道,在學習每篇文章時,都會有文章的難點和非難點。而老師教學的關鍵也就在于將這些難點,淺顯易懂的讓學生明白和領悟。如果僅僅是生硬的將課程給學生灌輸,帶來的結果只能是學生的死記硬背。要想達到學生心有領悟,在這個關鍵時刻,就需要老師運用一點技巧來達到教學的目的。比如,我們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章時,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如何才能讓學生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呢。老師在這個時候,不妨用提問的方式,進行設疑,讓學生發(fā)動自覺性,自己去找問題的答案。老師可以問,我們知道作者在百草園的生活是開心的,快樂的??墒亲髡邔θ稌菔鞘裁锤星槟?,是開心的還是不開心的?通過提問,學生會從文章中尋找作者的此種感情,最終發(fā)現(xiàn)作者并不喜歡去三味書屋,但是那些童年往事,也確實給作者留下了很多回憶。

再次,在課程的疑問處進行設疑,目的是解決學生心中的疑惑。比如,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老師可以從該句語言中發(fā)問,為什么不寧靜?這種心境與作者筆下的景物描寫協(xié)調(diào)嗎?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現(xiàn)實?等等。通過類似問題的提問,促使學生認真學習,從課文中找到答案,解決自己心中的疑惑。

三、設疑要適時

設疑要適時,就是老師在進行提問和設疑時,要選好時機,避免盲目性,以此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我們知道,學生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里,不可能時時刻刻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聚精會神,這就要求老師在合適的時機提出設疑,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習剛開始的階段,學生普遍是比較專心的,精力也比較充沛。但是到了學習的中間階段,學生往往都比較容易疲憊,這時候也易思想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老師要掌握住學生學習的這個特點,避開學生思想不集中的時間,在合適的時機進行提問和設疑,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有位老師在講《變色龍》一文時,一開始就問,作者為什么要以變色龍為題目?警官在處理狗咬人的事件上是如何變化的?在提出了這兩個問題時,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很快便融入到了課文的學習中。通過簡短的時間便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墒请S著時間的推移,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注意到學生的注意力明顯不如之前,開始出現(xiàn)開小差等分散的現(xiàn)象,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老師趁此機會又提出了第三個問題,警官在處理狗咬人事件時,不變的是什么,變化的又是什么?變色龍這個文學形象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社會意義?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從中學習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啟發(fā)?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問,很快抓住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大家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你一句我一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隨著更加深刻,文章的重點和難點,也在這樣的學習氣氛中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又比如,我們舉一個反面例子。在文章《拿來主義》一文中,老師問,文中窮青年最后得到了一個大宅子,作者運用的論證方法是什么?學生回答到,例證法。老師慌忙說,不對。你們再想想。通過老師這樣的說詞,學生們不知道如何回答。我們說,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可以問,例證法所舉的例子具有什么特點?本文中這個譬如是一件真實的事例,還是虛構的事情?學生才恍然大悟,例證法所舉的例子通常都是現(xiàn)實中比較典型的事例,而文章中這個譬如并不是真實的例子,而是作者虛構的。學生立刻回答,是比喻論證。通過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不要急于去否定學生,也不要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啟發(fā)學生去思考問題。

因此,在課堂學習中,老師在什么時候進行設疑,在什么時機告訴正確答案,就顯得極為的重要。不過,更重要的是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文的內(nèi)容,選準時機,巧妙的進行提問和設疑,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結語

伴隨著新課標的推廣,老師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更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巧妙設疑的方法,不僅能促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而且還克服了老師死板教條的教學模式帶來的危害,學生喜歡學習,老師喜歡講課,此種景象是我們一生所追求。合理的、適當?shù)?、適時的進行提問和設疑,是對老師的基本要求,也是學生愛好學習的基礎和前提。老師恰到好處的設疑,最終能達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