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印象派對中國油畫的影響

作者:胡曉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6-11-17人氣:3501

印象主義繪畫在中國的傳播途徑大致有三條,一是借道日本對中國藝術家和理論界的影響;二是中國藝術家直接到歐洲(主要是巴黎)學習所接受的影響,以及中國畫家到蘇聯(lián)學習時,部分畫家間接所受到的影響; 三是藝術家、文化人和美術理論家對包括印象主義在內的西方近代藝術的翻譯介紹。當然在傳播的過程中,藝術展覽的舉辦,圖書、畫冊、期刊的出版,藝術教育,以及現(xiàn)代藝術社團的活動等,作為傳播的媒介,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20世紀初,中國美術初涉西方,正值印象派發(fā)展的尾聲和有著很大影響的時期,可以說印象派繪畫對于中國油畫發(fā)展有很大影響。幾乎所有早期油畫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印象派的影響。

中國近現(xiàn)代藝術家李叔同遠赴日本學習西洋畫,擅長寫實,他于1911年作的《自畫像》很明顯受到當時的印象派和點彩派的影響。他雖然是最早接受印象派影響的中國美術家,但真正推廣和實踐印象派藝術的是繼他之后的留日學生,如關良、陳抱一、劉海粟等。

其中劉海粟是印象派、后印象派的重要推介者。雖然劉海粟本人不曾接受西洋畫的系統(tǒng)訓練,但他在對日本作短期訪問后,立即滿懷激情地推崇西方繪畫的新浪潮。他的早期油畫從構圖到光色處理,顯然是對法國印象派畫家的摹仿和追隨。1919年6月,劉海粟撰寫《西洋風景畫史略》介紹了印象派。從海外歸來的衛(wèi)天霖、吳冠中等人的作品,一直保持著與印象派藝術上的聯(lián)系。 

1949年新中國誕生,蘇聯(lián)對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批判,改變了中國理論家對印象派的看法———印象主義是資產階級藝術的頹廢流派,是資本主義文化沒落的結果,印象主義是形式主義的最后避難所,蘇聯(lián)和人民民主國家的美術家們正在同藝術中的印象主義的復活進行堅決斗爭。這一類觀點成為中國美術界難以擺脫的陰影。 國人帶著對西方資本主義的排斥,對這種恍惚的視覺和外光表現(xiàn)不能接受,對于傳統(tǒng)藝術的狹隘理解掩埋對印象派本身的藝術價值。當時藝術創(chuàng)作大多是以通俗的寫實風格描繪革命斗爭和新時代的人民生活,評論家和觀眾都以是否逼進生活來判斷作品的優(yōu)劣,印象主義個性化的語言無法得到合理的理解。

反右運動結束到1964年之間,是文化、思想比較寬松的階段。上海出版了《印象派的繪畫》,林風眠為這本畫冊撰文,對印象派的產生、發(fā)展、藝術特點和代表性畫家(馬奈、德加、雷諾阿、莫奈)作了正面介紹。約翰·雷華德的《印象畫派史》也于1959年在北京翻譯出版,這本書是在中國出版的有關印象派的最完整的著作。 

1964年開始的對“修正主義”的批判,開始了對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全盤否定,印象派和所有現(xiàn)代藝術成為文化大革命的打擊對象。60年代前期公開發(fā)行的一幅毛澤東穿著淺灰衣服的畫像,由于略具光影效果而被江青指控為“印象派”,隨即停止發(fā)行。

在文革期間,偏激的意識占據人們的思維,“即一種狹隘話了的社會主義現(xiàn)實傳統(tǒng),在加上同樣狹隘的極左思想方式”。以契斯恰柯夫素描體系為基礎的素描方法得到推廣,卻切斷了與印象派的聯(lián)系,色彩單調,風格和創(chuàng)作方式停留在西方古典主義。其藝術語言單一而趨同,扼殺了藝術的特性。

印象派在中國的復蘇是在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后。1977年3月,“法國19世紀農村風景畫作品展覽”在中國舉行,其中有少量印象派畫家的作品。1979年夏天,“法國印象主義繪畫圖片展覽”在北京中山公園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完整地公開展出印象派作品。雖然人們看到的是印刷品而非原作,但它標志著中國的文化生活的新階段,公眾終于有機會一窺被妖魔化的印象派真面目。

20世紀80年代,中國正值改革開放,印象派才逐漸真正走入中國。人們面對眼前筆觸鮮亮的色彩,不再像以往那樣橫加排斥,中國美術界開始認真的思考印象畫派藝術的真正的價值,將這些作品載入畫冊,這是了不起的思想解放。90年代后,中國油畫由單一現(xiàn)實主義發(fā)展為多元并存的局面,強調個體性,開始進行不同繪畫風格的實驗。

1982年是印象派擴大影響的一年:馬奈、西斯萊、莫奈、畢沙羅、雷諾阿、莫里索、方丹 拉圖爾、德加、圖魯索 勞特瑞克、塞尚、高庚、凡高等人的數(shù)十件作品在北京進行展覽。這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畫家第一次在中國集體亮相。吳甲豐的專著《印象派的再認識》也于次年出版,這本為印象派正名、恢復名譽的專著,洗刷了強加于印象派頭上的“不實之詞”。中國觀眾終于能夠以正常的心態(tài)看待這一百年以前就存在的藝術流派了。

印象派在中國的復蘇標志著中國文化藝術發(fā)展的新階段。其實,現(xiàn)在重新回過頭再來看,印象派繪畫在當時能夠引起這樣大的反響,主要是當時特殊的社會背景。在經歷了一場浩劫之后,無論是藝術家還是一名普通觀眾都希望出現(xiàn)一個破舊立新的格局。而印象主義無疑恰如其分地充當了這一角色。在此后出現(xiàn)的西方當代藝術思潮的風行,才真正開始促使中國繪畫進程一改現(xiàn)實主義模式的迅速變化。

總得來說,印象主義繪畫早期對中國油畫有影響,但主要是對個別畫家的影響,并沒有形成一股繪畫趨勢。到了20世紀中后期,印象主義繪畫對中國的影響則比較大。幾乎所有的畫家都喜歡用色彩來表達,而以前則是用明暗來表達的。新一代所學習的寫生基本上都是印象主義的繪畫理論。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