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幫助孩子克服入園焦慮-教育論文

作者:謝麗麗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5-07人氣:947
怡怡是個兩歲3個月大的托班女孩,她一直與父母\爺爺奶奶共同生活,怡怡的所有事情都由奶奶作主。
開學第一天,奶奶抱著怡怡來園。老師去迎接,怡怡大聲哭鬧不肯下來,好不容易才把她接過來,老師抱著她哄著她,但一直未能阻止她聲嘶力竭的哭聲,還不肯讓老師坐下來,老師累得手臂酸疼。奶奶早早來接孩子,并告訴老師:怕孩子累,在家也是天天抱她的。
第二天,怡怡一到幼兒園依然大哭。奶奶心疼地對老師說:昨天肯定哭得很厲害,晚上孩子吼嚨發(fā)炎了,今天千萬別讓孩子哭了。老師抱著怡怡安慰她,引導她觀賞熱帶魚,并放下怡怡同她一起玩照哈哈鏡、鉆小房子,有趣的活動讓怡怡的哭聲小了點。但還時不時地往老師身上爬,讓老師抱,朝奶奶離去的方向哭叫。十分鐘過去了,放心不下孩子一直悄悄在幼兒園門外張望的怡怡奶奶返回來,抱起孩子心疼地對老師說:“別讓孩子站著,孩子會累的。”又早早地把孩子抱回家了。
第三天,老師告訴提早來接的怡怡奶奶,老師一直抱她哄她,她還是哭得很厲害,什么玩具都不要,還不許其他小朋友靠近老師,一直朝著大門口喊奶奶。怡怡奶奶心疼不已:“應該給孩子喝點開水,一直哭會把喉嚨會哭啞的。”
兩三個星期過去了,其他孩子哭鬧現(xiàn)象明顯減少,都漸漸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了,只有怡怡還是一到幼兒園就大哭,有小伙伴靠近她,她就狠狠地抓、推,老師怎么哄她都不管用,直哭到奶奶來接為止。
二.案例分析
怡怡的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稱為過度焦慮。
過度焦慮的本質(zhì)就是不信任、不安全感。造成怡怡這種過度焦慮的原因是什么呢?
1.家庭因素。心理學研究表明: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對他們過分保護、過度照顧,致使孩子缺乏信心,心理成熟度低,成為引起孩子過度焦慮的潛伏因素。母親缺席易讓孩子產(chǎn)生不信任、不安全感。家庭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環(huán)境。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不當,會給孩子造成很多心理障礙。在與怡怡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怡怡在家一直由奶奶全面照顧,兩歲多了從未離開過奶奶半步,只要一見不到奶奶就會哭鬧,直到奶奶出現(xiàn)。爸爸媽媽一批評孩子,就會遭到奶奶的訓斥,形成了孩子一切依賴奶奶的心理。
2.環(huán)境因素。從整個人生的心理發(fā)展來看,幼年是心理發(fā)展的敏感期。托兒期亦稱為先學前期,是一個人的高級心理活動逐漸出現(xiàn)和各種心理活動逐漸齊全的時期。怡怡已經(jīng)兩歲3個月了,還出現(xiàn)這樣明顯的過度焦慮,嚴格意義上講是一種由不正確的自我暗示引發(fā)的心理障礙。是受環(huán)境影響所致。奶奶的代替使父母的教育長期退位;來幼兒園后,老師怕得罪家長,迎合怡怡奶奶給老師的意志強加,使得孩子原來長期不當?shù)慕甜B(yǎng)方式得以繼續(xù)。奶奶對老師的過度要求,既束縛了老師的手腳,也給處于心理發(fā)展敏感期的孩子以錯誤暗示:奶奶會心疼我哭,就會來把我抱回家。于是,哭——成了她面對新環(huán)境的唯一方式。兩歲多的孩子離開家庭,離開朝夕相處的親人,本來都會有陌生感,這時候更需要家長用十分信任的態(tài)度,把孩子交給老師,任何不放心的態(tài)度、言行都會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長此下去,必將對孩子造成更為嚴重嚴重的心理影響。因此,怡怡的過度焦慮,引起我的高度重視。
三.個案干預(心理輔導)
心理輔導是幫助她解決過度焦慮的最佳途徑。我在幫助怡怡過度焦慮心理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從師愛入手,建立與孩子的信任關系
1.多親近孩子。每次怡怡來園,我總是迎上去說“謝老師奶奶在等你呢。”“今天跟謝老師奶奶一起玩什么呢?”隨即陪在她身邊玩娃娃家,邊與她親切交流邊模擬在家的生活情景。讓她對我有親近感。
2.多鼓勵、多表揚。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揚。微笑、贊許都會使孩子焦慮的情緒變得輕松。我會及時發(fā)現(xiàn)她每一滴細小的進步,用小蘋果、小紅花進行表揚鼓勵。
3.鼓勵她與小伙伴一起游戲。皮亞杰認為:游戲能讓兒童感覺到熟悉的人和物的存在。在游戲中所發(fā)生的人際互動,可以使兒童感覺到安全,滿足內(nèi)心深處的欲望,撫平負面情緒,學到新的生活或人際問題。
(二)實施家園合作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園合作。我們主動與怡怡的奶奶、爸爸媽媽交流,傳達新的教育理念,指導在家庭教育中必須父母共同參與,統(tǒng)一要求,母愛歸位,讓奶奶多放手讓孩子與父母相處。還特意請婦保醫(yī)院專家來園進行指導講座。及時利用接送交談、電話家訪,邀請家長參與自制玩具等,使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配合。
四.效果評估及追蹤措施
通過近一學期的輔導,怡怡情緒明顯穩(wěn)定,來園不再哭鬧,還主動與奶奶愉快道別。愿意跟小伙伴一起游戲,一起唱歌跳舞。每次奶奶來接都會開心地告訴奶奶,今天老師又表揚我了,說我乖。還稚氣十足地念兒歌給奶奶聽:“小鳥自己飛,小魚自己游,小狗自己跑,我會自己走,不要奶奶抱。”
這次輔導讓我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長期性,并且意識到,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我們應該充分發(fā)揮各方面的有利優(yōu)勢,取得家庭的積極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鐘志農(nóng)教授在培訓班里告誡我們:輔導的力量不在于施加規(guī)范、教導和指令,而在于提供一種支持、引導和幫助,建立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
1.積極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認真探討兒童心理發(fā)展敏感期理論的現(xiàn)代學說。
2.進一步與家庭密切合作,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在成長路上遇到的困惑,及時引導、幫助孩子,使孩子更健康地成長。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