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教師課堂動機策略研究
直接決定英語教學成功性的主要因素就是動機,對學生積極學習的主動性和擁有知識的程度有直接影響。不過,學習動機并不是沒有一點改變的,而是具有變化性的。并且學習英語是要長時間堅持的過程,在學習中,會產生一些妨礙因素,比如學習乏味以及環(huán)境的影響等,難免會使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動搖,還很可能導致學習動機降低。[1] 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們要做的就是加強學習動機,學生才會長期地堅持下去。老師使用動機教學策略可以看成是帶動學生學習英語主動性的一個關鍵因素,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集中性和學習效果。英語作為一門需要長期堅持學習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動機策略顯得非常重要。
一、外語學習動機
在英語教學中,老師帶領學生參加各種類型的學習活動,這些學習活動能夠有助于教師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過,動機理論中僅僅是在整體上去解釋學生是怎樣理解和堅持有關的教學活動。在英語學習動機理論的發(fā)展下,有些學者更注重動機理論在實踐課堂中的指引作用,同時進行了以實際課堂為對象的分析探究,研究出了有助于實際教學的方法。這幾年來出現(xiàn)了許多與動機教學策略有關的研究,這些研究不光是對動機教學方案在課堂中的運用性和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同時還用實際的數(shù)據(jù)證實了動機教學方案與學習動機的某些關聯(lián)。我國的相關研究是把重點置于動機教學策略在課堂上的使用性和重要性,認為老師應該合理地使用動機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不過,這些研究卻忽略掉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動機教學方案與學習動機是不是有關聯(lián)?
雖然大部分研究人員都認為運用動機教學策略對提升學習動機是有利的,但是卻缺乏實驗證明的數(shù)據(jù)來肯定這一理念。換一種方式來說,唯有通過實踐來證實動機教學方案和學習動機真的存在某種聯(lián)系,這一項研究活動才具有真實意義。但是,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實踐證明卻沒有幾個。
二、研究設計
通過對動機教學策略的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和老師之間也許會對某些策略的認識形成不同的觀點,這是因為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最能直接體驗到動機教學策略的運用,很大一部分決定了這種策略的運用效果。另外,使用動機教學策略不光會對學習動機產生相應的影響,還會對課堂教學產生一些影響。這次的研究是以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為對象,詳析出使用動機教學策略與外語學習動機以及課堂教學存在什么關系。需要研究的問題有:(1)動機策略與AMTB情感變數(shù)及課堂教學是不是有一定的關系?(2)動機教學策略是否得到廣泛使用?(3)AMTB情感變數(shù)等這種原因對課堂教學有什么影響?
2.1受試
參加調查的學生主要來源于400名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其中男女各200名。他們分別來自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生化工程、電子信息等6個專業(yè)。
2.2數(shù)據(jù)來源
本次調查的數(shù)據(jù)來源量化問卷,與我國大學外語課堂的正實施的實踐設計相結合,同時按照預先推測的數(shù)據(jù)結果進行了改動。[2] 這次調查由3個部分構成:其一,研究二十五項動機教學策略的使用性。其中十四項是以老師為指引方向,重點是在于語言練習的教學方案;另外十一項是以學生為指引方向,重點是在于語言溝通能力和培養(yǎng)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案;其二,十二項研究學生AMTB情感變數(shù);其三,一共有三項,考察學生的課堂活動。
2.3數(shù)據(jù)收集
在實施調查之前,對相同群體進行了預檢查。然后依照測試結果對調查做出一些修改。開始實驗時,把測試內容發(fā)給以上的400名學生。測試完后,收回全部問卷,其中有效測試卷有380份。
2.4數(shù)據(jù)分析
輸入全部數(shù)據(jù)進行詳細分析。先對動機教學方案的運用和AMTB情感變數(shù)以及課堂教學活動的聯(lián)系進行分析。再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整理出有關數(shù)值,來掌握運用動機教學策略的廣泛性。最后采用路徑分析方法計算出AMTB情感變數(shù)對課堂教學的影響。
二、激發(fā)學習動機的措施
2.1因材施教, 扎實基礎與提高能力并重
在大學英語教學里某相關規(guī)定表示,“在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應該具備較高水平的聽、說、讀、寫以及翻譯能力,讓他們可以用英語進行交流。”可以這樣說,“可以用英語進行交流”才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然而,大部分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不能夠正確發(fā)音,不能很自然的開口進行交流,就會對后面環(huán)節(jié)的培養(yǎng)造成一定的困難,學生因此而缺少信心,所以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一定的阻礙?,F(xiàn)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上主要是把學生作為中心,而這一部分學生就會容易出現(xiàn)害怕、討厭學習的心理,給學習動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現(xiàn)在大學英語的課程安排上,把聽說方面的練習作為主要課程的安排很少,再加上本來就缺少課外學習的訓練,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必須克服基礎薄弱的困難,去符合規(guī)定的水準,這對學生、老師都是一項嚴峻的挑戰(zhàn)。所以,需要我們的老師在一定的教學時間內結合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有針對性的教學,所以要做到以下兩點:
(1)整合教材教案,各個課程相互配套
老師們應該互相配合,合作教學,學生可以在某一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能夠在另外一個課堂上進行深化。
(2)課堂聯(lián)系課外,兩個課堂相互配套
老師要想辦法把課堂內外結合起來,只憑課堂上的訓練遠遠不能加強學生英語溝通水平,應該運用多種方法來強化課堂效果,從課堂上向外伸展,帶動學生的主動性。
2.2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溶合性學習動機, 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第一,改變教學模式,提高學習興致。例如,提出一個問題,學生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答案。這樣的教學方法,給課堂帶來了很濃的學習氛圍,能夠開闊學生的思維,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致很有幫助。
第二,完善教學內容,提高學習信心。老師們可以多收集一些英語的口語交流方式和有趣的教學素材,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里。這種接近生活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即學即用,提高學生自信和學習主動性。[3] 另外,還要經常開展一些英語對話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實際的語言學習氛圍。比如開設一些像“生活英語”、“購物英語”等幾乎接近真實生活的英語課程,經過這種方式的學習,培養(yǎng)他們在平常生活中運用英語交流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致,加強學生的學習動機理論。
四、結語
這次的調查結果顯示,動機教學策略是英語教學里的關鍵所在,相關研究人員和英語老師應該對此加以重視。從學生的立場而言,在初始有良好的學習動機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會影響學習動機,在這樣的情形下,運用動機教學策略能夠改善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到達預期的學習目標。對英語老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恰當使用各種動機方式不單單可以調整學生的學習動機,還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相反,學生的學習欲望更高以及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能夠促進老師深層次地改善教學模式。[4] 實際上,假設學生和老師在英語課堂中相互配合,可以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不必要的困難。所以,大學英語老師應該盡可能地發(fā)揮動機策略在教學中的潛在效果,來激勵學生們的學習。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www.12-baidu.cn/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