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全面加強黨校教師隊伍建設——以中共通遼市委黨校為例
新時代下,對黨校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提出不同要求
(一)講政治
黨校教師之所以稱之為黨校教師,是因為黨校教師嚴格遵循黨的政治路線,黨校教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旗者、護旗者。一方面,黨校教師要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另一方面,在具體的教學和科研活動中,要堅持黨性原則,遵循黨的政治路線。作為身在教育一線的黨校教師,無論是在三尺講臺還是身居科研一線,都要將講政治放在首位,使黨校教師真正做到為黨服務的思想理念。
(二)講學習
黨校教師承擔著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使命,一定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專業(yè)素養(yǎng),而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這就要求黨校教師將經典著作進行深入分析研讀,同時,要有一種“本領恐慌”的意識,將持續(xù)不斷的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精神追求乃至生活方式。
(三)講能力
黨校教師要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和對實踐問題的深刻把握,有較高的運用理論分析問題和提出解決問題思路的能力。黨校學員主要是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閱歷的領導干部,這就需要黨校教師加強對各種社會思潮的辨析和引導。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立場和方法對于辨別各種社會思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黨校教師應學習、深思將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立場和方法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充分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得出科學準確的結論。同時應學會提升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高效指導學生學習。
(四)講品行
黨校教師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因此必須具有高尚的品行。然而黨員干部的靈魂需要黨校教師來塑造。此外,黨校教師要做到言傳身教,用行動來影響帶動學員。
當前黨校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困境
(一)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
第一,年齡結構不合理。35歲以下教師與50歲以上教師占比約為65%。由于年齡和身體原因,一些長期從事干部教育經驗豐富的黨校教師正在逐年淡出黨校講臺,而新青年教師數(shù)量有限且很難再短時間內勝任黨校的教學科研工作,所以出現(xiàn)了中青年教師斷層的現(xiàn)實情況。第二,學科和專業(yè)分布不合理。在全部教師隊伍中,與工商管理和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律等專業(yè)資深教師數(shù)量較少且教學水平不高。目前,各個學科出現(xiàn)體系不健全、專業(yè)分配不合理的現(xiàn)狀,這種現(xiàn)狀的產生是師資專業(yè)性薄弱的關鍵,出現(xiàn)“樣樣通,樣樣不精”的尷尬局面。
(二)教學能力有待提升
全市黨校教師在工作中都具有高度的敬業(yè)精神和責任意識,學員滿意度較高。但黨校教師各個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和完善。各級黨政干部外出學習和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他們可以參加全國各大黨校、干部學院乃至通過網絡進行遠程教育培訓。通過對比,往往更容易看到本地培訓的短板和不足。
(三)外出學習存在困難
通遼市黨校每年都在有計劃的安排教師外出參加培訓、學習、交流等活動。但是由于培訓需求大與培訓資源有限之間的矛盾,授課任務重與授課教師有限之間的矛盾,這就導致教師外出學習、參加科研和學術交流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難,每年外出學習人數(shù)占全體教教師人數(shù)不足50%,而這部分數(shù)據(jù)中又包括部分教師一人多次培訓的情況。
(四)咨政作用難以發(fā)揮
科研咨政作用發(fā)揮的卻不盡如人意。一方面,由于各位教師平時授課與科研任務較多,這就造成教師社會存在的問題并沒有深入思考、分析;另一方面,目前,各學科教師并未有深入到社會生活的一線,因此,教師對于社會中存在的問題理解不透徹,在社會問題的分析和判定方面教師的基礎知識還有所欠缺。此外,教師并不熟悉政府的決策方式個運行模式,在這種條件下,提出的建議往往會出現(xiàn)“理想主義”“不接地氣”等問題。最終,智庫咨政建言功能未得到充分發(fā)揮。
新時代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
(一)在思想政治上嚴格要求
1.戰(zhàn)略地位要突出
黨校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主陣地,黨校教師應該有擔當和使命意識,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發(fā)揮好黨校理論宣傳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意識形態(tài)的主動權。
2.角色定位要準確
黨校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做好理論宣傳工作,傳遞黨的聲音,這就是要堅持一切教學和科研活動堅持黨性原則,堅持黨的政治路線;就是要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就是要做到“科學研究無禁區(qū),黨校講壇有紀律”。
(二)在隊伍結構上不斷優(yōu)化
1.實施“人才引進”計劃
實現(xiàn)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的好是未來充實壯大黨校教師隊伍的關鍵。因此,需要用政策支撐,定期招聘高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開辟一條引進青年教師的新途徑。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一批熱愛黨校事業(yè)、愿意扎根基層黨校的優(yōu)秀高校畢業(yè)生加入黨校系統(tǒng),這既能滿足教師隊伍的需求,同時也能緩解專職教師擔任其他行政工作的局面。
2.搭建“金字塔”形隊伍
首先,年齡50歲左右的老教師占據(jù)“金字塔”的“塔尖”,發(fā)揮引領作用,以多年的教學經驗、豐富實踐經歷以及較強的科研能力來帶動中青年教師。其次,年齡在40歲左右中青年教師居于“金字塔”的“塔身”,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教學以及科研等領域重點傾斜,打造“名師工程”、“名課工程”。最后,年齡在30歲左右的青年教師成為“金字塔”的“塔基”,作為教師隊伍的后備人才進行培養(yǎng),循序漸進的階梯式培養(yǎng)和個性化培養(yǎng),不斷充實教師隊伍。
3.開發(fā)社會資源
在政策允許的條件下,可以大力選聘政治素質過硬、理論水平較高、社會實踐經驗豐富、善于課堂講授的黨政領導干部、企事業(yè)單位領導人員、高校的專家學者、先進典型模范、等擔任黨校兼職教師,形成機構合理、專兼職比例適當?shù)母咚刭|師資隊伍。
(三)在素質能力上不斷提升
1.提高教學能力
提高教學能力有三方面。第一是要抓好學習培訓。為了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各級黨校需進行自身專業(yè)優(yōu)化和結構改善。從而培養(yǎng)一批高尖技術科研人才。同時,各級黨校也應適應大規(guī)模干部培訓和理論創(chuàng)新的需要。此外,在面對學科發(fā)展不同,應作出有計劃的安排中青年到學科優(yōu)秀院校先行學習。第二抓好進修提高。嚴格遵循效能原則,保證教師中有3/5選擇的工作是在教研一線,有1/5進修提高、攻讀學位,而剩余的1/5是調查研究、掛職鍛煉。三是抓好自學崗位。想要自學好崗位,就要使教師獲取更多科研資源。目前,教師獲取更多科研資源可以通過加強對學校圖書資料的建設、遠程教學網站建設、黨校網絡課堂建設等方式。
2.提升科研水平
積極主動地進行理論探索和研究。一是要明確科研方向。黨??蒲泄ぷ鲬獓@提高教學水平和為地方黨委政府提供決策服務為兩大方向。所以要堅持圍繞地方黨委和政府的工作中心,堅持以應用性研究為主,堅持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學術教學內容。二是要創(chuàng)造科研環(huán)境和氛圍。各級黨校可以建立科研基地,發(fā)揮集體備課和集體研討的作用,可以定期以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為主題進行理論研討。尤其可以與地方對接,利用其優(yōu)勢為科研課題的研究獲得一手資料。
3.提高實踐能力
選派教師掛職鍛煉、深入基層,以基層問題為導向,使教師勤于了解和思考社會實際問題。國家應有計劃、有組織的安排中青年教師深入基層、掛職鍛煉或者到黨政綜合部門任職鍛煉。為了深入了解熟悉基層現(xiàn)實情況,需要組織教師深入開展城鎮(zhèn)、社區(qū)、國有企業(yè)、新經濟組織等進行社會調查,使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和科研活動中,能夠密切聯(lián)系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實際。
(四)在成長平臺上不斷拓寬
1.制定成長計劃
對于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要突出個性化和差異化,為青年教師培養(yǎng)搭建平臺。例如通遼市黨校當前推行的“一對一”“老帶新”結對培養(yǎng),發(fā)揮學科帶頭人和老教師的示范引導作用??蓪⑶嗄杲處煹某砷L進步情況納入骨干教師的年度崗位考核目標,切實的做到責任到人,并且形成長效機制。
2.完善獎懲機制
建立不定期抽查和定期評估制度,可以根據(jù)學員滿意度等指標對課程進行評估并設置獎項,調動教師授課的積極性,在師資隊伍中形成良性競爭。比如設置“好課季度獎”、“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獎”“教師授課攻堅獎”、“青年教師說課優(yōu)秀獎”“教學思路拓展創(chuàng)新獎”等,探索實施多元化、差異化、動態(tài)化的獎懲激勵機制。
黨校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因此,黨校在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洹畻澆诺膬?yōu)秀黨員干部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而打造一支政治強、業(yè)務精、作風好的教師隊伍既是黨校事業(yè)長青的根本所在,也是適應新時期下干部教育培訓的內在要求。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www.12-baidu.cn/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