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鋼琴教學中民族音樂教育之主體意識探微

作者:柏迎春來源:《魅力中國》日期:2021-05-08人氣:701

雖然我國鋼琴教育已經(jīng)有所成績,但大多院校在教學中是運用西方鋼琴教育體系,這就與我國所希冀的民族教育相差甚遠。教師在鋼琴教學當中有效結合民族教育,不但能夠有效傳播民族音樂,也可以給鋼琴專業(yè)學生的學習構造良好條件。

一、鋼琴教學中增加民族音樂教育的意義

(一)有利于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我國民族音樂在經(jīng)歷過長久的歷史洗禮后,存在有內容美與形式美的特征,民族音樂能夠將一個時代的文化生活、政治與經(jīng)濟都做出有效反饋,使得風土人情可以得到良好呈現(xiàn),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此前的社會觀念,學生接受民族音樂教育可以明顯增強其民族感[1]。近些年我國已有較多具有民族風格的鋼琴作品,民族音樂能夠對鋼琴樂器實施改編,改編后不但可以讓傳統(tǒng)的民族內容得到有效傳承。同時民族音樂也能夠讓鋼琴作品有了更多的表現(xiàn)形式,可以讓更多人通過鋼琴作品來了解民族文化。

(二)有利于促進中國鋼琴教育發(fā)展

現(xiàn)在我國有較多鋼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單一運用國外作品,若一個孩子從小到大都在本土長大,成長過程中從未接觸過國外鋼琴作品,卻在突然間要他去學習國外鋼琴作品時,孩子有可能會失去學習鋼琴作品的興趣[2]。而當鋼琴教學中融合了孩子所熟悉的民族音樂時,孩子的連貫性、認知性都會顯著增強,從而讓孩子可以愿意學習鋼琴,進而有效促進我國的鋼琴教育。

二、鋼琴教學中民族音樂教育中增強學生主體意識的策略

(一)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民族情感

鋼琴演奏可歸屬到藝術的范疇,藝術需要情感的表達,聽眾是否能夠被打動需得看鋼琴演奏人員有無豐富情感,同時學生是否具有豐富的民族情感會極大的影響到其學習樂趣,只有學生對鋼琴演奏充滿興趣,學生才可以主動的學習鋼琴,因此鋼琴教學中需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民族情感。教師在開展鋼琴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滲透與民族自信心相關的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當中受到有效熏陶,使得學生可以樹立起傳承和弘揚民族音樂的責任[3]。同時教師在開展鋼琴作品創(chuàng)作教學時,教師能夠向學生推薦具有濃厚民族精神的鋼琴作品,并對中外的鋼琴歷史進行有效分析,盡可能讓學生的鋼琴創(chuàng)新靈感得到充分激發(fā)。

(二)有效拓寬鋼琴民族化課程內容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增添“中國鋼琴音樂文化美學”、“中國鋼琴音樂基礎知識”等內容,同時在基礎理論教學當中向學生講解一些具有民族調性的知識。教師在開展鋼琴教學時,不管是向學生教學哪一個鋼琴曲目,鋼琴教師都需要將該鋼琴曲目涉及到的人文知識以及歷史背景知識告知學生,使得學生能夠先對鋼琴曲目有粗略的學習印象[4]。然后鋼琴教師能夠憑借自身基礎音樂理論知識,向學生講解中國鋼琴、蕭與古箏等樂器所具有的特征,使得學生能夠懂得更多的民族音樂元素,促使學生喜愛鋼琴民族音樂學習。

(三)優(yōu)化鋼琴教育課后評價體系

知識的獲取需要學生長期積累,且學生需要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不斷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對每一個知識點都有深入的理解,以此來讓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力得到有效鞏固。學校在開展鋼琴教育時,需要對鋼琴教育課后評價體系進行不斷優(yōu)化,學校能夠將鋼琴知識納入到學生日??己伺c期末考試當中,在考核當中需要強調學生鋼琴演奏的意境,并注重學生樂句的運用度、音色的圓潤度[5]。同時學校還能夠不定期的舉辦不同主題的鋼琴比賽,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鋼琴比賽當中,讓學生為比賽而多加演練鋼琴民族曲目,從而讓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調動,使得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得到充分體現(xiàn),確保鋼琴教育與民族音樂教育的質量有充足的保障。

三、結語

總結以上內容可知,鋼琴教學當中合理結合民族音樂教育,可以讓我國民族文化取得良好的傳承與弘揚,并有利于促進中國鋼琴教育發(fā)展。為了讓學生對鋼琴學習的主體意識得到顯著增強,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民族情感,有效拓寬鋼琴民族化課程內容,并且有效優(yōu)化有效拓寬鋼琴民族化課程內容,從而提高鋼琴教學效率與質量。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www.12-baidu.cn/w/wy/25805.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