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民間故事的價值與傳播策略
民間故事還可以被稱作是古經、學古,它廣泛存在于社會生活之中,在方方面面影響著民眾生產生活。我國發(fā)展歷史悠久,因而在歷史的長河中積累了形形色色的民間故事,這些民間故事除了具有娛樂功能之外,還能起到傳授知識、塑造思想的作用,即使是放在當代社會,民間故事仍然具有其存在的價值。德國哲學家瓦爾特·本雅明說“無論在何種情況,民間故事和童話的忠告都是極有助益的?!薄巴ㄟ^聆聽故事,人們知道了現在的生活是對過去的延續(xù),更加理解當下生活的意義和合理性。”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有很多民間故事都在潮流文化中被湮沒,這讓民間故事的傳承受到阻礙。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護和傳播民間故事,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民間故事傳播策略的研究力度,讓民間故事能夠被更多國人聽到,并使他們受到民間故事中文化內涵的熏陶,這樣也有利于促進我國文化藝術事業(yè)的長久發(fā)展。下面主要就中國民間故事的價值和傳播策略進行探討。
一、中國民間故事的傳播價值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加劇了外來文化的入侵程度,尤其是對于辨別是非能力薄弱的少年來說,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使得他們對于外來文化更感興趣。但是我國歷史源遠流長,很多流傳下來的民間故事都極具研究價值,并且也能在思想、道德、哲理等方面給人們帶來正面影響,所以說民間故事有著很大的傳播價值。
(一)有助于引導人們樹立健全人格
對于一個人來說,健全的人格十分重要,所謂人格指的就是個體在面對外界事物的時候,其自身的內部傾向和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性格、興趣、動機、價值觀、能力等。無論是對兒童還是青少年、成年人來說,健全人格都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對其今后成長和發(fā)展有著積極意義。而民間故事不僅趣味性很強,還有引導人們樹立健全人格的作用。首先,民間故事中的人物特征都很鮮明,而且榜樣性也較強,這對普通民眾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業(yè)余愛好,潛移默化中民間故事的引導作用就能體現出來。例如民間故事《鬼子谷的傳說》《白鳥朝鳳》《平升借尖斗還》等,通過刻畫一個個善良正直、樂于幫助他人的主人公形象,來告訴讀者在為人處世過程中應該做到忠厚、真誠、勤勞,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福報。其次,民間故事還擅長用對比手法,比如把善人、惡人、勤勞、懶惰等人物特征在同一個故事中描述出來,在鮮明對比下,可以起到告誡讀者做人要踏實、勤勞、善良,從而無形中就會影響著讀者與聽眾,而且他們還會將這些良好品質傳遞給周圍的人,所以說民間故事中所蘊藏的價值觀教育意義重大,有助于引導人們樹立健全人格。
(二)有助于宣傳倫理道德
和諧社會的構建需要所有民眾能夠堅守正確的倫理道德,所謂倫理,指的就是涉及到人性、人倫關系的原則的總括,道德指的就是用來調節(jié)人際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結,倫理和道德不僅對民眾來說十分重要,同時也影響著和諧社會的建設。在中國民間故事中,很多故事內容都涉及到倫理道德的建設問題,通過描述形象鮮明的故事人物,再結合人物的所作所為,就能將一些簡單的道德理論內涵傳遞出來,對聽故事的人來說,則可以從中感悟很多道理。比如民間故事中關于孝道的故事有很多,像《王祥臥魚》《戲彩娛親》等,這些民間故事的重點都是在宣揚親情、孝道,血緣關系對人們來說是無法割舍的,基于血緣關系視角下產生了很多家庭傳統(tǒng)倫理觀念,千百年來人們都在堅持傳承這些美德,作為子女應該孝敬父母、尊重長輩,作為學生應該尊敬師長,作為國人應該熱愛祖國,這樣有助于構建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恩格斯說民間故事的使命包括“同圣經一樣培養(yǎng)他的道德感,使他認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權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氣,喚起他對祖國的愛?!钡请S著網絡技術的進步,信息傳遞速度加快的同時,也有很多違反倫理道德的新聞被傳播出來,給傳統(tǒng)美德的宣傳工作帶來很大挑戰(zhàn),尤其是對于正確價值觀尚未形成的學生來說,容易對他們的思想造成沖擊,從而做出一些害人害己的事情。鑒于此,相關部門更應該做好民間故事傳播工作,挖掘其中傳統(tǒng)的優(yōu)秀倫理道德思想內容,逐步擴大優(yōu)秀民間故事的影響力,從而可以引導更多人樹立正確的倫理道德觀。
(三)有助于保護和傳播當地歷史文化
我國發(fā)展歷史悠久,且地域遼闊,每個地區(qū)的歷史文化特色也各不相同,從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民間故事。80年代開始的全國民間故事搜集整理大潮形成了以地方為單位的《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和以民族為單位的《少數民族民間文學叢書·故事大系》,深入挖掘了全國各地和各個民族的民間故事。這些故事囊括了本地和本民族的歷史文化知識,涉及家庭、生產、社會、生活、品格、健康等多個方面,所以提高民間故事傳播力度,也有助于加強對本地歷史文化的宣傳,使得后人能夠更加了解本地的歷史文化。比如《孟姜女哭長城》《西湖龍井的傳說》《魯班造傘的傳說》等,這些民間故事中不僅蘊藏著一段歷史,還涉及到地域特色、情感、民俗等,所以民間故事在傳播本地歷史文化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另外,民間故事中有不少神仙傳說、動植物傳說、生活故事等,無論是介紹民俗知識,還是解釋地方名稱發(fā)展由來,都不會讓聽眾感覺到枯燥無聊,因為故事性的知識傳播對人們來說更有吸引力,使得人們可以在一個相對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就能學到很多歷史知識,既達到寓教于樂的教育目標,又起到了歷史文化宣傳作用,從而能夠讓更多后人接觸到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并且也可以有效緩解由外來潮流文化產生的壓力,大幅提高民眾的文化自信。
(四)有利于民眾提升自我
基于人們經濟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的社會背景下,民眾也越來越重視自我提升,希望提高自己的文化內涵。民間故事的存在,不僅可以讓民眾用來消遣閑暇時光,還能從中有所啟迪與感悟,從而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多思考與規(guī)劃。比如有很多有名的寓言故事,像《守株待兔》《揠苗助長》《掩耳盜鈴》等,都是通過一個簡短的故事來告誡人們深刻的人生哲理,讓民眾在消除疲勞的同時還能有所收獲。再者還有《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等愛情故事,主要表達古代人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向往和贊美,還有對封建禮儀的反抗憎惡,引導聽眾進行自我檢討,讓他們意識到應該主動摒棄腐朽的傳統(tǒng)思想,堅守正確的道德觀念,因此民間故事對個人思想境界的提升有著積極意義。
二、中國民間故事的傳播策略
經過上訴分析,可以得知民間故事涉及到多個領域,其中蘊藏的思想、文化、哲理、知識等對于現代人來說仍然有著很大的借鑒價值。而且民間故事起源于民間,對民眾來說既容易理解也樂于接受,同時民間故事還有很大的研究價值,不僅能在民眾中間發(fā)揮引導作用,還能成為宣傳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媒介,所以相關部門應該做好對中國民間故事的保護和傳播工作,讓更多人能夠聽到精彩的民間故事,感受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一)加強對先進信息技術的運用
自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開展以來,數字圖書館陸續(xù)出現在全國各地,主要用來保護和宣傳本地的歷史文化。不過數字技術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數情況下只能用于掃描錄入圖片文字資料、攝像資料轉錄等,如果出現文字資料信息失真或者殘缺等問題,就無法向民眾完整的講述民間故事。實踐表明,民間故事的存儲與傳播需要同時有文本和音頻、視頻等信息的支撐,從而才能有效保留民間故事的語言特色和民間故事的生命力。所以民間故事的傳播可以和先進的信息技術相結合,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保留民間故事的完整性,比如在民間故事傳播過程中可以引入VR技術,VR 技術的工作理念就是給參與者創(chuàng)造一個還原度很高的場景,這樣參與者就能以第一人稱的主觀視角來感受民間故事講述的場景和描繪的情境,當參與者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民間故事所創(chuàng)造的氛圍之后,便能有效加深參與者對民間故事的理解與記憶。比如在國家博物館的智慧博物館項目中,就引進了VR技術,這樣文物也有了生命力,可以讓觀眾近距離感受文化歷史。另外在民間故事講述項目中,專門使用數字化技術保留了民間故事講述人的講述行為,這樣觀眾就能聽到原汁原味的民間故事,在VR技術的幫助下還能夠最大限度地還原民間故事發(fā)生地的語言特征等。今后還可以運用這種方式來保存各個地方和民族的民間故事講述人的講述行為,從而就能讓更多人感受到民間故事的文化魅力。
(二)強化與新媒體的合作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基礎上,也促進新媒體的誕生,新媒體具有傳播信息快、傳播信息量大和傳播形式多樣化的優(yōu)勢,相較于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更加受現代人歡迎,所以在現代社會中開展民間故事傳播工作時,也可以與新媒體相結合,這樣有助于拓展民間故事傳播范圍。首先,民間故事傳播可以進行適當創(chuàng)新,將其與影視、歌曲、游戲、網文等媒介結合,從而可以達到擴大傳播范圍的效用,例如經典的民間故事《白蛇傳》就經常出現在一些影視劇、游戲等媒介中,在保留民間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還進行了改編,不過這也更加符合現代人的觀看需求,其中也有不少人受到影視劇、游戲等的影響,轉而專門去查閱了《白蛇傳》民間故事。由此看來,在新媒體的幫助下民間故事的受眾群體也有所增大。[6]其次,民間故事傳播還可以和短視頻平臺相結合,現在移動互聯網正式進入了可視化、碎片化的時代,相比閱讀文本,短視頻逐漸成為一種受眾更廣的娛樂形式,所以民間故事傳播也可以借助短視頻這一渠道來提高傳播度和影響力。就民間故事《白蛇傳》來說,當地文化部門可以圍繞這個民間傳說來制作一些視頻,并與西湖美景相結合,這樣隨著播放量的增加,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白蛇傳》民間故事的由來以及西湖的文化內涵,從而有助于實現民間故事的傳播目標。
(三)和我國教育事業(yè)相結合
由于民間故事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對個人成長和發(fā)展也有積極意義,同時民間故事傳播需要有更多年輕人作為基礎,這樣民間故事的傳播范圍才會越來越大,傳播時間也會更加長久,因此民間故事傳播活動應該走進校園,讓在校學生近距離接觸民間故事內涵,這對學生的今后發(fā)展也有積極意義。一方面,在教材中應該適當增加民間故事內容,無論是語文教材還是專門的文學讀本,都可以引入有教育價值的民間故事,這樣既能豐富教學內容,又能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另一方面,學校應該定期舉辦一些民間故事傳播文化活動,不管是朗誦,還是詩歌、情景表演,都有助于民間故事的傳播,像《孔融讓梨》的故事就可以運用情景表演的方式演繹出來,這樣可以讓更多學生學會謙讓的美德。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到當地博物館、文化館等地方去進行參觀學習,從而能讓學生學習更多關于本地的歷史文化知識,也能提高學生對民間故事中文化習俗、倫理道德等內容的理解,進而民間故事就能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為未來民間故事的傳播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民間故事既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也記錄著歷史的變遷和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在當代社會,民間故事的存在能夠起到引導民眾樹立健全人格、宣傳倫理道德、保護歷史文化和自我提升的作用,據此應該加強對民間故事的傳播力度,比如可以通過實施與先進信息技術、新媒介、教育事業(yè)相結合的策略,使得民間故事傳播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發(fā)展特征,從而可以讓更多人感受到民間故事的魅力所在,達到提高國民文化自信的目標。
本文來源:《黃河.黃土.黃種人》:http://www.12-baidu.cn/w/xf/26540.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