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識圖譜的大數據視域下高校網絡輿情研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span>作為社會主義時代新人的培養(yǎng)主陣地,高校意識形態(tài)教育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身處異常發(fā)達的網絡與大數據時代,作為當前社會輿情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網絡輿情問題已成為影響高校校園安全與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意識形態(tài)教育工作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特別是進入大數據時代,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物聯(lián)網等技術的蓬勃發(fā)展,高校師生網民通過多種渠道發(fā)布見解、觀點與評論,高校網絡輿情顯現(xiàn)出規(guī)模與復雜性同步急速上升的趨勢,與此同時,可分析和使用的數據大量增加,高校網絡輿情治理面臨著海量數據、信息選擇性傳播、輿論話語權分散三大挑戰(zhàn)。針對目前高校網絡輿情情況,抓住大數據技術為高校網絡輿情治理帶來的變革機遇,建立“大數據”視野下的新型網絡輿情治理觀,通過對既往的研究做可視化分析,總結當前學術界對高校網絡輿情的研究概況,進而圍繞新形勢下高校網絡輿情出現(xiàn)的新特點、新動向、新變化,提出符合技術發(fā)展、時代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背景的高校網絡輿情研究策略。
一、高校網絡輿情
高校網絡輿情指的是高校師生在互聯(lián)網上發(fā)表的基于熱點事件以及關乎自身利益的事件的帶有一定態(tài)度、情感及偏向的言論等。國內對于高校網絡輿情的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其含義、特點、發(fā)展、挑戰(zhàn)等進行探討的定性研究,較缺乏定量研究。本文以CNKI期刊全文數據庫和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為檢索平臺對2007-2022年以來的文章進行主題檢索,檢索詞為:“‘網絡輿情’和‘高?!颉畬W校’或‘大學生’”,共檢索到1930篇文獻。同樣以此檢索平臺,將檢索主題改為“高校網絡輿情”和“大數據”,共檢索到137篇文獻,以大數據作為主題進行高校網絡輿情研究只占到7.0%。此外,高校網絡輿情研究的首個公開出版的學術成果,是2007年《黑龍江高教研究》第4期發(fā)表的《網絡輿情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應對》。而對大數據技術發(fā)展背景下高校網絡輿情研究的相關成果則是出現(xiàn)在2014年,在《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發(fā)表的《論高校網絡輿情監(jiān)測數據的管理與歸檔》。由此可見,基于大數據視角對高校網絡輿情的研究是近年來一個新的研究熱點與視角,雖然研究成果不豐富,但已經有不少學者就此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
為了更加清晰地描述近年來大數據視域下高校網絡輿情研究的聚焦熱點與理論前沿問題,本研究應用知識圖譜研究方法,以CNKI數據庫中2007—2022年高校網絡輿情研究文獻為對象,利用CiteSpace可視化應用軟件,對近幾年國內相關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與研究,通過對該研究領域近年來學術成果產出量發(fā)展趨勢、研究熱點關鍵詞、主題詞時區(qū)視圖等內容進行分析,將有助于對該領域研究內容與趨勢有一定的把握,以進一步發(fā)現(xiàn)未來的研究方向,從而科學引導大學生思想和行為,有效把握高校網絡輿情。
二、文獻統(tǒng)計分析
2022年11月,筆者以CNKI期刊全文數據庫和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為檢索平臺進行主題檢索,檢索詞為:“‘高校網絡輿情’和‘大數據’”,共檢索到137篇文獻。通過數據清洗,得到有效的相關論文共計130篇。依據相關文獻量的年度統(tǒng)計,可從時間維度了解大數據視域下中國高校網絡輿情研究的發(fā)展狀況。相關研究的年度文獻量分布所示。2014年首次出現(xiàn)大數據視域的中國高校網絡輿情方面的研究文獻,隨后呈現(xiàn)平穩(wěn)增長的趨勢。
高校網絡輿情是網絡輿情研究的一個部分,大數據視域下網絡輿情研究已經是當前網絡疫情研究的一個聚焦點。筆者同樣以CNKI期刊全文數據庫和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為檢索平臺進行主題檢索,檢索詞為:“‘網絡輿情’和‘大數據’”,檢索時間截止到2022年11月,共檢索到1106篇文獻。2011年以來,大數據視域下網絡輿情研究呈現(xiàn)急速增長的趨勢。可以看出,與大數據視域下網絡輿情研究相比,相關高校網絡輿情研究在近幾年內成果不多,不過,隨著大數據視域下網絡輿情研究的深入,部分學術思想得到進一步擴展,部分研究方法得到深入探索,相信大數據視域下高校網絡輿情研究也將成為諸多學者關注的熱點。
三、研究主題分析
關鍵詞和主題詞可以概括反映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我們可以通過分析某一研究領域關鍵詞和主題詞的出現(xiàn)頻率,描述出該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并且揭示出該領域的研究趨勢的演變和發(fā)展以及各個階段的熱門話題。在知識圖譜的分析中,某一領的研究主題和研究熱點都可以通過關鍵詞的分析得出,在通過 Citespace軟件所構建的關鍵詞貢獻網絡圖片中,每一個節(jié)點代表著一個關鍵詞,節(jié)點大小代表關鍵詞出現(xiàn)頻率的高低。可知,高校、網絡輿情、大數據、高校網絡輿情、大數據時代、網絡輿情引導、突發(fā)事件、新媒體是中心度較高的關鍵詞。
關鍵詞時間線圖譜可以清晰地描述出某個研究熱點持續(xù)的時間以及該領域研究熱點的演化趨勢。
可知,圖中關鍵詞大學生網絡輿情的節(jié)點最大,說明該詞為這一領域的研究熱點,并且該詞也是研究領域的中心關鍵詞,且該關鍵詞位于時間軸最前端,說明該領域是基于這一關鍵詞開始探究。圖譜右側為關鍵詞聚類標簽,在演進過程中分為高校、高校網絡輿情、輿情分析、網絡輿情、大學生、自媒體、大數據時代、突發(fā)事件、師生群體、網絡輿情引導共十個聚類??梢钥闯觯嗄陙韺W者們對于該主題的研究集中在這十個方面,相應地,每一個主題聚類中,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具體研究主題上的變遷。以高校網絡輿情這一聚類為例,該領域研究的起始時間發(fā)生在2015年,在研究過程中,出現(xiàn)了教育輿情研究、監(jiān)察體制、數據分析、學生教育管理、發(fā)展路徑、用戶情感分析、治理現(xiàn)狀、智能算法、輿情監(jiān)管、用戶畫像等研究主題的變遷。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學者已經開始重視大數據視域下進行教育輿情研究。當前進行的研究內容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充分闡述了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輿情的復雜性;二是應用大數據等技術,分析高校網絡輿情的主要特征,以及其生成與傳播機制;三是從輿情監(jiān)測與分析和輿論引導兩個層面出發(fā),探討高校網絡輿情治理途徑。
四、研究述評及未來展望
(一)既往研究述評
網絡輿情研究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性,隨著社會動態(tài)的發(fā)展與社會結構的改變,它呈現(xiàn)出不斷變化的趨勢。高校網絡輿情研究也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熱點課題,因而,對此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與實踐意義。但綜合目前的研究來看,該研究總體還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未來還有更廣闊的研究空間。從學術層面看,當前社會輿情的研究正發(fā)生從網絡輿情內容及走勢研究向大數據輿情研究的轉向的過渡期,在此大背景下,高校網絡輿情的研究也正發(fā)生著研究方向的轉向,譬如逐漸將輿情治理作為研究的重點,同時也是高校宣傳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在研究內容方面,當前對于高校網絡輿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的師生輿情管理機制上,而對于高校網絡輿情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內涵與定義還存在分歧。譬如對于高校網絡輿情的客體是在高校中發(fā)生的輿情還是涉及到高校師生的都包括在內,學術界還未形成統(tǒng)一的意見。目前學術界雖然對于大數據技術給社會生活帶來的挑戰(zhàn)與機遇研究的比較詳實,但是對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技術變革對于高校網絡輿情帶來的變化研究較少,對于高校網絡輿情治理的現(xiàn)狀研究卻較少,特別是案例研究較為缺乏,對于一些已經發(fā)生的產生強烈社會影響的輿情治理案例缺少個案分析,特別是對成功的、正面的輿情治理案例缺乏研究與分析。在高校網絡輿情的管理機制研究上,主要集中于對網絡輿情演變的原因、特征的探討,而應用大數據理念與技術對高校網絡輿情治理機制的研究缺乏。
在研究成果方面,學術界還未形成較為成熟、完善的理論成果與研究體系,更多的是借助管理學、傳播學、信息技術等對網絡輿情的生成機制及傳播趨勢走向進行預測。同時,對于這些層面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觀概況,而缺乏對實踐操作方面的指導及見解。在研究視角上,學者應用多種學科理論進行了研究,有學者應用演化博弈理論建立了網絡輿情的演化模型對輿情治理對策進行了研究;有學者借助協(xié)同理論視角探究高校網絡輿情治理邏輯;在研究方法上,目前大多數學者都側重于應用信息學模型等工具闡釋網絡輿情的發(fā)生機制以及解析其中的傳播規(guī)律,并且這種研究主要以理論探索為主,實證研究較為缺乏,即使有少量的實證研究,研究的總體數量和樣本量也相對較窄。此外,多數學者對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機制的研究多采用傳統(tǒng)的方法和手段,對大數據、物聯(lián)網、云計算等技術的利用、挖掘和融合還存在不足。
(二)研究展望分析
結合當前的研究內容,未來可以著重從以下幾個議題開展研究并加強理論構建。
一是重視相關理論的前瞻性研究,深化學科交叉研究。在大數據時代的高校網絡輿情研究是一個復雜命題,其背后隱藏了時代發(fā)展特點與特定的社會背景,涉及到傳播學、情報學、社會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多種學科,因而,對于該課題的研究,應當考慮從整體性研究思路出發(fā),從宏觀角度進行多學科的交叉研究,力求多角度、全方位、系統(tǒng)性揭示高校網絡輿情的熱點、走向與趨勢、引導機制等。并且要注重融合實證研究方法對高校網絡輿情現(xiàn)狀、傳播特征、引導策略等進行研究,對不同的輿情引導策略、機制設置、戰(zhàn)略管理等做效果的量化評價。
二是探索數據和技術雙重驅動的研究范式,重點關注隱性風險的輿情治理。
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各種網絡平臺如春筍般層出不窮,高校網絡輿情逐漸呈現(xiàn)出隱蔽性強、監(jiān)測難、研判不及時,高校網絡輿情熱點爆發(fā)時間難以預測,隱性網絡輿情風險更為突出等特點。因而亟需探索以數據與技術雙重驅動下高校網絡輿情治理路徑,運用大數據等技術為輿情治理提供技術支持、保障,建立高校網絡輿情監(jiān)控模型,通過采取監(jiān)測、預警、研判等措施及時察覺隱性網絡輿情,力求從源頭上察覺網絡輿情動向,避免輿情進一步發(fā)展產生不良影響。此外,針對大數據時代數據量巨大、價值密度低等特點,應用大數據技術篩選出有價值的輿情信息進行深入研究,從數據中探測到事件背后的隱形真相,獲取更有指導性的網絡輿情引導策略。
文章來源: 《文化產業(yè)》 http://www.12-baidu.cn/w/wy/32640.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