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陳情表》的思想感情與語言藝術(shù)
李密《陳情表》一文是古典作品中的名篇之一,也是早期駢體文的著名篇章。千百年來,一直受到歷代文人的重視,人言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早在南朝時的梁朝,蕭統(tǒng)就將其收入《昭明文選》。此后《古文觀止》、《駢體文鈔》等文集也選錄此文。后人稱其語言委婉,感情真摯。
“表”寫作的要求是“標(biāo)著事緒,明白而告乎上也”(〈文章緣起〉)。李密此表旨在辭謝征召,其理由是“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全文以此為據(jù),言切意真,主題鮮明。
文章始言作者“不能廢遠”,必須終養(yǎng)祖母的原因。作者六個月喪父,四歲母親改嫁,家無兄弟叔伯,“零丁孤苦”,只得依命祖母劉氏,且其幼年凄苦,“少多疾病”,九歲尚不能走路。祖母撫養(yǎng)他成人后,因年高而“夙嬰疾病”,侍奉湯藥的人只有李密。如此景況,怎能應(yīng)召?
次言朝廷征召與祖母病篤的矛盾。盡管李密對祖母“不能廢遠”,可晉廷仍“詔書特下”,初授郎中,尋除洗馬。李密因祖母病重而“具以表聞,辭不就職”。但詔書又下,措辭“切峻”,郡縣逼迫,州司催促,“急于星火”,使他“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biāo)角?,則告訴不許”,進退兩難,“實為狼狽”。
最后再次申述辭謝的原因。一是“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國方針,凡屬故老,可得哀憐養(yǎng)育,自己的祖母劉氏,最為孤苦,當(dāng)然應(yīng)受朝廷恩澤,得到終養(yǎng)。二是表明自己辭不就職,并非“有所希冀”,心懷“逋慢”,全因“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之故。以區(qū)區(qū)之心來奉養(yǎng)年高病篤的祖母,正是奉行“圣朝”孝治的具體表現(xiàn)。這樣的陳述,既可解朝廷猜疑,又使請乞終養(yǎng)的理由有了政策依據(jù),使養(yǎng)親與赴命的矛盾得以合理解決。三是委婉說明自己剛屆中年,祖母即將百齡,因此,盡節(jié)于朝廷的時間還長,報答祖母撫育之恩的日子屈指可數(shù)。況且,“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也是“皇天后土”所共鑒,可見“不能廢遠”確屬實情。及至祖母百年之后,當(dāng)效犬馬之勞,隕首不惜。
實際上,李密上表情解的真正原因,并非都是祖母病篤,更主要的是當(dāng)時的政冶境況。首先,李密為蜀人,對諸葛亮在蜀國的文治武功自有深情。李密從小以“孝謹”聞名鄉(xiāng)曲,且“治,《春秋左傳》,博覽《五經(jīng)》,多所通涉,機警辨捷,辭義響起”(《華陽國志》),被同學(xué)譽為子游與子夏.其才氣在當(dāng)時是出類拔萃的,以年少俊彥,少仕蜀郎中,多次奉使于吳,頗受吳主及群臣贊賞。263年,司馬昭滅蜀,李密成了“亡國賤俘”,這對“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的李密,不無悲憤之思。其次,司馬氏滅蜀后,為防止蜀國舊臣東山再起,便將蜀之故臣通通召至洛陽,委職任用,司馬氏的用意李密了然于心,自然不肯輕就晉之官銜!但是,不愿事晉的思想又切切不可流露,便以祖孫相依為命為由,再次上表乞免赴召。
真摯的感情,是文本張?zhí)撗趯崱⒏腥朔胃牧α克?。奉養(yǎng)祖母,對李密來說雖是事實,但并不是他不能就職的原因。此前他仕于蜀國,并未因此而妨事,何獨晉召而不能“廢離”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不愿侍奉祖母只不過借口而已。但由于敘述其“更相為命”的情況相當(dāng)真切,便喧賓以掩其主。李密幼時的孤苦,祖母暮年的凄清,言之令人動情,讀之催人淚下。祖母把他撫養(yǎng)成人,而今心力耗盡,“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此情此景,怎能投身仕途,置祖母于不顧呢?烏鴉尚有反哺報恩之情,何況人呢?用深情切辭,巧妙地掩飾了“辭不勝命”的真實思想。由于敘事真切,感情真摯,盡管作者不著意抒情,卻情透紙背,感人肺腑。所以晉武帝覽此表后嘆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其征召(《晉書·李密傳》)。晉武帝為“嘉勉其誠款,賜奴婢二人,下郡縣供養(yǎng)其祖母奉膳”(《華陽國志》)。
語言簡潔精辟是本文的又一特點?!氨碇醒勰?,全在破題,要見盡題意,又忌太露……大抵表文,以簡潔精致為先,用事忌深僻,造語忌纖巧”(吳訥《文章辨體》)。根據(jù)這個要求以觀此文,行文皆合表達要求。本表的破題全在最后,其中“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是全表的眼目所在,這幾句“見盡題意”又不過于顯露。為說明祖母“余年”不長,而效力之時指日可待,又補充說“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全文從立意上看,嚴密、深刻、無懈可擊;從措辭造句上看,字字精確、無可移易,句句中的,毫不纖巧。另外,本文用典少而簡,全文只用“烏鴉反哺”、“結(jié)草還報”兩個典故。這種典故為人們所普遍知曉,既不高深又很典雅,這在駢文中并不多見。
從全篇來看,用語十分樸實精致?!段男牡颀垺ふ卤怼氛f:“然懇惻者辭為心使,浮侈者情為文使,繁約得正,華實相勝,唇吻不滯,則中律矣?!北砦囊院啙嵕聻橄?,故以四言為主。然而隨著感情跌宕和表意精確的需要,又夾以五至九言,這是“辭為心使”之必然。如敘幼弱時候的“零丁孤苦”,則是“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把孤弱情況寫得歷歷在目;其成人之后的凄苦則是“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童,煢煢孓立,形影相吊”,形象地寫出了孤身只影、窮困無依的情形。寫祖母劉氏的年老多病則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重淺,朝不慮夕”,生動地表現(xiàn)出劉氏病篤、岌岌可危的情景。而寫征召急催引起的矛盾,則是“詔書切峻,責(zé)臣逋慢”、“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文中無論長句短句,概出自“懇惻”之情,無論寫己寫劉,還是敘述急召,都是言其真情,所以文不浮侈,“繁約得正,華實相勝”,使人讀之“唇吻不滯”。
本文語言新穎貼切,膾炙人口,許多句子,如“煢煢孓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等后來成為成語,為后世廣泛傳用,足以顯現(xiàn)出作者的語言功力。
本文來源:《文學(xué)教育》:http://www.12-baidu.cn/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xué)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xué)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fù)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yīng)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biāo)準(zhǔn)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xué)術(shù)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