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跨文化視角下國際貿易過程中的文化差異
文化是一個社會成員所共有的由社會習得的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是指受社會成員決定和制約的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歷史、地理、風俗習慣、政治法律制度、經濟制度、宗教信仰、價值觀念等,還包括文學、藝術、宗教、哲學、科學、教育等等。在跨文化交際中,如果不去了交往對手所處文化的差異,只顧及本民族文化習慣,就會出現(xiàn)一些摩擦,甚至出現(xiàn)障礙,誤解和隔閡。
人們的消費需求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響,因此在國際貿易中無論是貨物貿易還是電子貿易,文化因素的加入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任務,這樣在當前不斷發(fā)展的國際貿易中,結合本國文化,融通各民族的異文化,在此基礎上有望提升本國的國際競爭力,推動國際貿易的不斷發(fā)展。對外貿易的客戶來自不同的民族,不同國家,導致了各種習俗的差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際貿易的商談,接待,郵件往來等,都需要和外國客戶接觸交流,溝通交流中不同背景和文化也必然存在。處理好交流中的文化沖突,尊重各國的貿易禮儀規(guī)范是商務活動中關鍵。
1 文化差異對國際貿影響
1.1 風俗習慣的文化差異
1.1.1 語言交際中的差異
在中國,人們初次見面就會去詢問對方的個人情況,以表示對對方的關心和友好,通常會問到對方的年齡、家庭、工資狀況等個人的問題。對于中國人來說這是為了增進相互了解,為進一步的交往探底增進彼此信任,通過私人問題的了解有的甚至可能成為親密的朋友。在國際貿易中,中國人比較習慣“打感情牌”,在彼此熟悉信任的條件下更容易達成合作。在各方面因素的綜合考慮下,中國人可能更多的會偏重情感的考慮,在選擇合作對象時,會更多考慮熟悉或者合作過的人。西方人卻與此不同,他們一般不會談及個人情況,認為涉及到了個人隱私。他們一般不會提及對方的年齡。即使提及到,對方也不會如實相告。他們在國際貿易中更多的是考慮,合作對象的公司理念,產品質量,可行性等因素,而不會把個人情感放在頭位。所以在交往中會保留個人空間,更不會談及個人隱私。當然中國人也不是完全沒有隱私觀念,只是中國人對隱私的顧忌點和西方有所不同。中國人講究互相關心,并給予對方關懷和幫助。與此相反,西方人特別注重保留個人空間尊重個人隱私,對不很親密的人不會過多說到自己的個人情況,也不喜歡別人對自己過于“關懷”。
在社交中,恭維語是英漢共有的言語行為,被稱為"口頭禮物","社交場合的潤滑劑"。說到恭維語,常常被認為是一種貶義的用法。實則不然,恭維語在中國有雙重含義。不僅具有緩解矛盾,維系人際關系等作用,還有諂媚、利用他人的作用。諂媚含義的用法比如:為取悅上級,會說恭維上司的話語。但是在東西方文化中恰當運用恭維語都有拉近關系,增進感情的作用。
1.1.2 時間觀念的差異
時間觀念上,中國認可“環(huán)形時間觀”,時間周而復始,晝夜更替,季節(jié)交替,因此喜歡向后看,立足于歷史。英語文化認可“線性時間觀”,認為時間有始有終,去而不返,喜歡著眼于未來。簡言之,也就是中國人的時間觀念比較隨意,例如在和別人約定見面或辦事時,不會做長遠計劃安排,總是臨時約定時間,一般人都沒有行程計劃表,當場就可以和別人約定一個隨機的時間,即使約定了時間也不一定嚴格遵守,臨時“變卦”,遲到赴約的人并不罕見。時間上的隨意,會讓時間觀念比較強的西方人難以接受,因為他們通常會規(guī)劃時間,把工作、生活中要處理的事情安排好,嚴格按照時間行程表辦事。他們懂得合理安排時間,也不浪費別人的時間
因此,在國際貿易中,了解客戶的文化背景十分重要。在對待時間的態(tài)度上,要尊重各國對時間的掌握,及時的調整時間安排。提前了解客戶所在國家的時間觀念有利于做出合理的安排,在商務活動中非常重要。在中國禮節(jié)比時間更重要,在國際化的商業(yè)戰(zhàn)場上,尊重對方的時間觀和效率觀是一項必修課。
1.2 思維方式的差異
在思維方式上,西方傾向于線性序列的演繹推理,而中國的思維方式主要運用形象思維,重視直覺。眾所周知,東方人習慣強調整體,他們更愿意把事物看作一個有機整體,從整體結構思考問題。西方人則與此相反,西方人更善于邏輯思維,強調個性,他們習慣把事物看成一個個彼此有聯(lián)系的獨立個體。在處理問題時,東方人善于總體把握,從大局出發(fā);西方人則更多的關注細節(jié),因此,西方人更善于集中注意力,更有分析性。我們在國際貿易中,也要學會認同各種不同思維方式的并存,學會融會貫通,不能一意孤行,只有在理解別人的思維方式的基礎上,才能虛心接納,共同協(xié)商,達成協(xié)作。
1.3 價值觀念的差異
中國人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已經潛移默化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商務貿易中則表現(xiàn)為強調團隊精神,征求他人意見,而不是個人觀點為首。先建立朋友關系,再建立業(yè)務關系,這被視為建立長期貿易往來的基礎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反,西方人則更加注重個人價值觀,在社交場合中他們敢于為自己說話,這也是他們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在商貿中他們更注重通過自己的力量讓商業(yè)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強調與同伴合作來達到目標。因此對合作伙伴的個人問題的關懷更是缺乏。中國人強調集體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在與集體利益矛盾時應不分條件地服從集體利益,并認為這才是值得被推崇和贊揚的,是正確的,理應大公無私,公而忘私。而西方人非常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他們崇尚個人主義,個人價值至上,以個人為本。
掌握不同的價值觀并有效利用這種差異,在國際貿易談判時,可以根據(jù)文化的不同,尊重并利用西方人的談判方式,單刀直入,在遇到分歧又關系到原則問題時,應該毫不留情的拒絕。在與客戶的商務交往中,做到既熱情周到又要把握分寸,不卑不亢。過分的客套和關心反而會讓對方不舒服,產生負面影響。
3 如何應對文化差異
首先,要加強與國外的文化交流,各民族的歷史淵源決定了沉淀的文化是有差異和各有特色的,且文化是不斷變化中,可以通過交流而相互融通的。在對外貿易中不斷加強國際文化交流,有助于消除一些貿易阻礙。其次,無論是外資企業(yè)還是合資企業(yè)都必須在日常的生產經營中做到與當?shù)匚幕M行融合,通過創(chuàng)造容易被當?shù)亟邮芎驼J可的產品,達到企業(yè)經濟利益和效益的提升,既要創(chuàng)造出適合銷售國文化的產品,又要合適的估量消費水品制定合理的價格機制。此外,掌握地習慣的銷售渠道,以購買對象最熟悉的方式進行宣傳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培養(yǎng)推進文化融合的跨文化管理人才也是當務之急。主要對國際商務從業(yè)人士提供文化理解、文化實地查和文化交流的培訓。培訓內容,不僅要包含不同國家的人文與社會發(fā)展狀況,還要包含當?shù)氐娘L俗特性、消費習俗、商業(yè)貿易中的職場禮儀等,再結合本國的相應的文化方面去做比較,加深對各國異文化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實戰(zhàn)演習。應用在商務貿易中。在不斷的適應及應用中,不斷融合他們的文化,做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4 結語
在國際經貿中,文化差異備受關注。這也是因為在經濟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人們會更多的去關注精神上的需求,這就與文化密切相關。了解并正確利用文化差異使交際者站在對方的角度,用對方的思維方式來理解對方的話語,從而避免產生誤解、曲解,使交易順利進行。
在現(xiàn)代化的商務貿易中無論是貨物貿易還是電子貿易,文化因素的加入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任務,這樣在當前不斷發(fā)展的國際貿易中,結合本國文化,融通各民族的異文化,在此基礎上有望提升本國的國際競爭力,推動國際貿易的不斷發(fā)展。
本文來源:《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http://www.12-baidu.cn/w/qk/21223.html
- 館藏《(增修)施南府志》的修復與保存
- 紙媒介在平面設計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與教學方法探討
- 廣電媒資從紙質向數(shù)字化轉型中的敘事重構研究
- 空間設計教學中紙藝技術的創(chuàng)意應用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 人工智能驅動下的紙質出版智能化轉型:技術融合與創(chuàng)新路徑
- 非遺傳統(tǒng)手工藝中紙張應用的技術體系與活態(tài)傳承策略
- 紙藝術的跨文化符號:中西方剪紙的英譯對比研究
- 數(shù)智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路徑——以河南剪紙為例
- 基于環(huán)保視角的紙制品企業(yè)廢物管理與再利用策略
- 圖書館紙質文獻數(shù)字化存儲平臺的優(yōu)化設計與文件管理方法研究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