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壩壩踵等效應力法
作者:王春濤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4-01-23人氣:2605
目前大壩的應力分析主要有材料力學方法和彈性力學方法,材料力學方法由于沒有考慮壩體和地基的相互作用,其應力解在地基以上30%的范圍內不可靠,彈性力學方法(一般用有限元法得到數(shù)值解)在壩體的大部分區(qū)域的應力解答都比較準確,只是在壩踵、壩趾部位由于應力集中影響,其應力解答失真。所以按彈性力學方法,只要確定了壩踵、壩趾的應力分布,則可以知道整個壩體的應力分布。而壩趾和壩踵的受力狀態(tài)不同,因為壩趾受到的是壓應力,當其壓應力超過混凝土抗壓強度時,由于混凝土的塑性應力重分布使壩趾應力降低而不至于開裂。即使壩趾區(qū)開裂,也可以形成穩(wěn)定裂縫,不至于影響大壩安全[1]。所以問題的核心是確定壩踵處的應力大小。
1 現(xiàn)有的壩踵應力問題的研究方法和不足
按彈性力學理論壩踵區(qū)由于應力集中,其應力理論解為無窮大。所以應用有限元法計算壩踵應力,會出現(xiàn)隨著網格加密應力逐漸增大的現(xiàn)象,這是隨著網格加密逐步逼近理論解產生的。對此問題人們做了很多研究,得出了很多有用的結論,主要有:對于各種網格劃分方案,各種壩的平均相對拉力區(qū)長度基本不變[2];有限元計算結果在距離壩踵角點1%~2%H的范圍以內應力失真,在此之外其應力解答可滿足要求[3]。據(jù)此,有人提出了以壩踵附近位置的應力代表壩踵處應力的方法[3]。即:以壩踵角點為圓心,以1%~2%H為半徑,在此圓周上的一圈應力代表壩踵處的應力。這樣就可以簡便的得到壩踵(等效)應力。
該方法的合理之處在于:①在很小的尺度內混凝土不能看做是均質彈性材料,因此費大力氣找出壩踵這個點處的應力沒有意義;②混凝土的強度也是在一定尺度下試驗獲得,即使得到了一個點處的應力,也無法跟混凝土強度比較。所以,應該把求一個點處的應力轉變?yōu)榍髩熙嘁欢▍^(qū)域內的應力。
這種方法為研究壩踵應力提供了新的途徑,即不再費力求解壩踵區(qū)的精確應力,而以應力代表值(等效值)來代表壩踵區(qū)應力,這可能是以后研究壩踵應力的發(fā)展方向之一。但這種方法也有不足之處:①忽略了應力集中的影響。盡管壩踵處的應力不會像理論上為無窮大,但畢竟應力集中是存在的,壩踵處的應力應該比其它部位有突變;②不滿足靜力平衡條件。圖1表示某一重力壩沿建基面的正應力分布,圖1.1表示由有限元法計算所得的應力分布,圖1.2為應力等效方法所得的應力分布,在只承受靜水壓力和自重時,建基面上正應力的代數(shù)和等于壩體的重力,即陰影部分之和(矢量和)等于壩體的自重。很明顯圖1.2代表的近似方法所得的應力分布不滿足靜力平衡條件。
2 壩踵等效應力法
壩踵應力應能滿足靜力平衡條件且考慮到壩踵應力集中的影響,可把由離開壩踵1%~2%H處的應力代表壩踵應力改為由壩踵區(qū)域的平均應力代表壩踵應力。平均應力可由圖1.1中壩踵區(qū)域的應力面積除以壩踵區(qū)域長度得到。此方法可稱為壩踵等效應力法。
壩踵應力等效法的正確性需要受到驗證,為此建立如圖2所示的有限元模型:壩高為100m,下游壩面坡度為1:0.7,上、下游地基長度取200m,地基深度為200m,上、下游地基取水平約束,地基底面為固定端,壩體受到上游面靜水壓力和自重作用,且上游河床受到靜水壓力,不計入揚壓力?;炷翉椥阅A咳?100Mpa,密度取2400kg/m3,地基彈性模量取2100MPa。單元劃分方案為:在建基面上由疏到密分為P1、P2、P3、P4、P5五種方案。在距壩踵角點2m的范圍內單元個數(shù)分別為1,2,4,8,16。計算模型如圖2所示。
圖3是計算后得到的豎向正應力分布,圖中僅截取了距壩踵3m范圍內的應力分布??梢钥闯觯诰嚯x壩踵2.5m以外,五種方案結果一致,在距離壩踵1m以外,P2、P3、P4、P5四種方案應力分布基本相同,而在距離壩踵1m以內各方案的應力相差較大。所以需重點研究距離壩踵角點1m以內的應力變化,將此范圍內稱為壩踵區(qū)域。在壩踵區(qū)域內,有以下特點:①在距離壩踵1m之內,豎向正應力離散性很大,五種方案的豎向正應力最大值分別是0.35、1.25、2.20、3.59、5.42Mpa。②方案P5的網格最密且壩踵應力最大,但方案P5的應力曲線部分落在其它方案的應力曲線之下,即各種方案的應力分布曲線相互交叉。說明并不是網格越密,壩踵區(qū)所有位置的應力都越大,而是隨著網格加密,壩踵角點的應力急劇增大,而壩踵區(qū)域其它點的應力有減小的趨勢。
把應力分布曲線與直線y=0形成的面積稱為應力面積。對計算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P2、P3、P4、P5四種方案壩踵區(qū)域的應力面積(總拉力)分別是930kN,1410kN,1750kN和1960kN,由此得出壩踵區(qū)域的應力平均值分別是0.93MPa,1.41MPa,1.75MPa,1.96Mpa,如圖4所示。相對于壩踵應力值來說,P3、P4、P5方案的平均應力值已經很接近了,說明用此方法可以得到比較穩(wěn)定的壩踵平均應力值。
3 結語
文中以壩踵處豎向正應力為例研究了壩踵應力等效方法,是因為建基面一般比較薄弱,一般豎向正應力決定了壩踵是否開裂。同樣地,對其它應力分量也可以這樣確定壩踵應力,作為判斷壩踵是否會開裂的依據(jù)。當壩踵等效應力超出混凝土抗拉強度時,則認為壩體會產生裂縫,形成新的邊界,此時應按邊界改變后的模型重新計算,其壩踵應力還可以用壩踵等效應力法計算,以考察壩踵是否會形成新的裂縫,如此重復,直到裂縫穩(wěn)定為止。
本文通過總結以壩踵角點附近的應力作為壩踵角點的應力的方法,提出了以壩踵區(qū)域的平均應力做為壩踵代表應力的壩踵等效應力法。這種方法可以得到比較穩(wěn)定的壩踵應力值,解決了壩踵應力隨網格的變化而變化的問題,而且它既能反映壩踵區(qū)域的應力集中,又能反映結構的靜力平衡條件,具有明確的物理意義且計算簡便,是一種較為實用的方法。
1 現(xiàn)有的壩踵應力問題的研究方法和不足
按彈性力學理論壩踵區(qū)由于應力集中,其應力理論解為無窮大。所以應用有限元法計算壩踵應力,會出現(xiàn)隨著網格加密應力逐漸增大的現(xiàn)象,這是隨著網格加密逐步逼近理論解產生的。對此問題人們做了很多研究,得出了很多有用的結論,主要有:對于各種網格劃分方案,各種壩的平均相對拉力區(qū)長度基本不變[2];有限元計算結果在距離壩踵角點1%~2%H的范圍以內應力失真,在此之外其應力解答可滿足要求[3]。據(jù)此,有人提出了以壩踵附近位置的應力代表壩踵處應力的方法[3]。即:以壩踵角點為圓心,以1%~2%H為半徑,在此圓周上的一圈應力代表壩踵處的應力。這樣就可以簡便的得到壩踵(等效)應力。
該方法的合理之處在于:①在很小的尺度內混凝土不能看做是均質彈性材料,因此費大力氣找出壩踵這個點處的應力沒有意義;②混凝土的強度也是在一定尺度下試驗獲得,即使得到了一個點處的應力,也無法跟混凝土強度比較。所以,應該把求一個點處的應力轉變?yōu)榍髩熙嘁欢▍^(qū)域內的應力。
這種方法為研究壩踵應力提供了新的途徑,即不再費力求解壩踵區(qū)的精確應力,而以應力代表值(等效值)來代表壩踵區(qū)應力,這可能是以后研究壩踵應力的發(fā)展方向之一。但這種方法也有不足之處:①忽略了應力集中的影響。盡管壩踵處的應力不會像理論上為無窮大,但畢竟應力集中是存在的,壩踵處的應力應該比其它部位有突變;②不滿足靜力平衡條件。圖1表示某一重力壩沿建基面的正應力分布,圖1.1表示由有限元法計算所得的應力分布,圖1.2為應力等效方法所得的應力分布,在只承受靜水壓力和自重時,建基面上正應力的代數(shù)和等于壩體的重力,即陰影部分之和(矢量和)等于壩體的自重。很明顯圖1.2代表的近似方法所得的應力分布不滿足靜力平衡條件。
2 壩踵等效應力法
壩踵應力應能滿足靜力平衡條件且考慮到壩踵應力集中的影響,可把由離開壩踵1%~2%H處的應力代表壩踵應力改為由壩踵區(qū)域的平均應力代表壩踵應力。平均應力可由圖1.1中壩踵區(qū)域的應力面積除以壩踵區(qū)域長度得到。此方法可稱為壩踵等效應力法。
壩踵應力等效法的正確性需要受到驗證,為此建立如圖2所示的有限元模型:壩高為100m,下游壩面坡度為1:0.7,上、下游地基長度取200m,地基深度為200m,上、下游地基取水平約束,地基底面為固定端,壩體受到上游面靜水壓力和自重作用,且上游河床受到靜水壓力,不計入揚壓力?;炷翉椥阅A咳?100Mpa,密度取2400kg/m3,地基彈性模量取2100MPa。單元劃分方案為:在建基面上由疏到密分為P1、P2、P3、P4、P5五種方案。在距壩踵角點2m的范圍內單元個數(shù)分別為1,2,4,8,16。計算模型如圖2所示。
圖3是計算后得到的豎向正應力分布,圖中僅截取了距壩踵3m范圍內的應力分布??梢钥闯觯诰嚯x壩踵2.5m以外,五種方案結果一致,在距離壩踵1m以外,P2、P3、P4、P5四種方案應力分布基本相同,而在距離壩踵1m以內各方案的應力相差較大。所以需重點研究距離壩踵角點1m以內的應力變化,將此范圍內稱為壩踵區(qū)域。在壩踵區(qū)域內,有以下特點:①在距離壩踵1m之內,豎向正應力離散性很大,五種方案的豎向正應力最大值分別是0.35、1.25、2.20、3.59、5.42Mpa。②方案P5的網格最密且壩踵應力最大,但方案P5的應力曲線部分落在其它方案的應力曲線之下,即各種方案的應力分布曲線相互交叉。說明并不是網格越密,壩踵區(qū)所有位置的應力都越大,而是隨著網格加密,壩踵角點的應力急劇增大,而壩踵區(qū)域其它點的應力有減小的趨勢。
把應力分布曲線與直線y=0形成的面積稱為應力面積。對計算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P2、P3、P4、P5四種方案壩踵區(qū)域的應力面積(總拉力)分別是930kN,1410kN,1750kN和1960kN,由此得出壩踵區(qū)域的應力平均值分別是0.93MPa,1.41MPa,1.75MPa,1.96Mpa,如圖4所示。相對于壩踵應力值來說,P3、P4、P5方案的平均應力值已經很接近了,說明用此方法可以得到比較穩(wěn)定的壩踵平均應力值。
3 結語
文中以壩踵處豎向正應力為例研究了壩踵應力等效方法,是因為建基面一般比較薄弱,一般豎向正應力決定了壩踵是否開裂。同樣地,對其它應力分量也可以這樣確定壩踵應力,作為判斷壩踵是否會開裂的依據(jù)。當壩踵等效應力超出混凝土抗拉強度時,則認為壩體會產生裂縫,形成新的邊界,此時應按邊界改變后的模型重新計算,其壩踵應力還可以用壩踵等效應力法計算,以考察壩踵是否會形成新的裂縫,如此重復,直到裂縫穩(wěn)定為止。
本文通過總結以壩踵角點附近的應力作為壩踵角點的應力的方法,提出了以壩踵區(qū)域的平均應力做為壩踵代表應力的壩踵等效應力法。這種方法可以得到比較穩(wěn)定的壩踵應力值,解決了壩踵應力隨網格的變化而變化的問題,而且它既能反映壩踵區(qū)域的應力集中,又能反映結構的靜力平衡條件,具有明確的物理意義且計算簡便,是一種較為實用的方法。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