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派”對當今中國動畫創(chuàng)作的啟示
根據《電影藝術詞典》在對“美術片”的注釋:“中國美術電影,因在國際影壇上獨樹一幟,被稱為中國學派?!庇纱丝梢姡爸袊鴮W派”是中國動畫學派的簡稱,即發(fā)軔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成熟于六十年代,收獲于七、八十年代的一批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動畫作品的統(tǒng)稱。下面對“中國學派”的發(fā)展歷程做簡單介紹:
一、中國學派”的發(fā)展歷程
(一)發(fā)軔期
“中國學派”誕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從客觀和主觀兩方面講:客觀上,“中國學派”出現在建國后和平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下。動畫師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作自由度的增大使得動畫片的題材和形式得到拓展。加之處于計劃經濟時期,政府以及電影部門從物質上和精神上給予動畫創(chuàng)作以資金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動畫作品的藝術質量。主觀上,“中國學派”的誕生是中國動畫片內在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動畫人為中國動畫片樹立民族身份的結果。
(二)高峰期
“中國學派”掀起了創(chuàng)作的兩次高潮,分別是1955年至1966年文革前的民族之路的開創(chuàng)和文革后的復興,這個興盛期一直延續(xù)到90年初。這一時期,中國動畫片的創(chuàng)作數量和藝術質量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頻頻在國際上獲獎。水墨動畫片的誕生就是這個高潮的重要標志之一。
(三)衰弱期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總是不可避免地打上鮮明的時代烙印。隨著90年代美日等國動畫片的大量涌入,“中國學派”開始走向沉寂并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中國學派”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當然,這樣的時期,動畫片創(chuàng)作無法完全擺脫政治氛圍和生活斗爭的干預,也必然埋下了日后“逐漸走向衰落的隱患。
二、“中國學派”與傳統(tǒng)文化
“中國學派”以其鮮明的民族風格著稱于世界,題材大多源于中國古代的神話、民間故事、寓言、古典小說等,具有濃厚的東方神秘主義色彩。美術設計的創(chuàng)作思路來源于豐厚的本土傳統(tǒng)藝術形式,如水墨畫、皮影戲等,重在突出本民族的審美意趣。做到雅俗共賞,別具韻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題材立足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故事
中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文化博大精深,民間傳說、諺語故事等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老一輩動畫藝術家在傳統(tǒng)故事的基礎上加以修改潤色,創(chuàng)作出多部“中國學派”的經典動畫。
(二)美術設計中體現出強烈的中國本土特色
“中國學派”的首要特點是角色造型成功地借鑒中國傳統(tǒng)藝術形式,簡約而含蓄,傳神而生動,凡是和民間文化有關的元素都能被信手拈來的借用。如:開山之作《驕傲的將軍》通過京劇臉譜、服飾、道具等不僅標志出角色的身份和性格,還增加了角色造型的戲劇效果。如將軍的大花臉,食客的白鼻子,賦性格于臉譜中,含蓄地傳達創(chuàng)作者對將軍的驕傲自滿、食客的阿諛奉承的批判意圖。
(三)動畫中蘊含中國式哲思
中國自古有孔孟哲學、老莊哲學等,其中不乏蘊藏著亙古不變的真理和引人深省的哲思,“中國學派”多部作品當中均閃耀著中國式的哲思。如:動畫片《三個和尚》是根據中國有一句諺語創(chuàng)作的,以生動活潑的畫面,簡單的形象和文化學的視角揭示出“一個和尚挑水、兩個和尚抬水、三個和尚沒水”這個中國民間流傳已久的哲理。
三、“中國學派”對當代中國動畫創(chuàng)作的啟示
從“中國學派”所創(chuàng)作的動畫作品中表現出的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親近性中,可以看出他們的創(chuàng)作在內容和形式方面改變了中國動畫片的面貌,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動畫獨樹一幟的風貌。因此說,他們的創(chuàng)作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對當今中國動畫的發(fā)展具有指向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要深入挖掘“民族化”
從技術上和經驗上講,向外國學習是必要的,但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也去片面模仿,就必然失去民族藝術的光彩。即使學習外國動畫,也應當以吸收融合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作為出發(fā)點來創(chuàng)作出具有自己民族風格的美術片。例如:《功夫熊貓》這樣一部有著濃郁中國風味的動畫片卻非“中國制造”,這令不少國人深感遺憾。中國有著五千年輝煌燦爛的文明史,歷史文化積淀豐厚,從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到文學名著,創(chuàng)作和改編題材取之不盡,可以說是一個方寶地。展望全球動畫的發(fā)展態(tài)勢,我們期待從本土文化中誕生的真正的中華民族的動畫作品。
(二)“民族化”與“國際化”的結合
當今的世界是各國文化的大熔爐。世界更容易接納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藝術,而民族化的文藝也更加容易走出國門,更易被人關注。雖然我國數千年的文化積淀提供給動畫創(chuàng)作以豐富的題材資源,民族的文化理所應當作為動畫創(chuàng)作的根基。但是在尋求動畫的民族化本土化道路時,也要避免走向極端。所謂物極必反, “民族性”一味被抬高到極致,必然成為局限自身的枷鎖。這就要求中國動畫必須接受現代化改革,使民族化的外延和內核符合現代社會的審美需求,真正地將民族化融入國際化。例如一部國產動畫即使改編自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或者童話、小說時也需要考慮如何用國際化的藝術語言去敘述,如何為全世界認所欣賞所接納。
由此可見:以表現中國本土文化和民族精神為核心的“中國學派”,繼承和發(fā)展了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還通過動畫創(chuàng)作的方式讓世界知道了中國,了解了中國,這將會為當今中國提高國際競爭力的主要手段-文化的力量起到很好的典范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黎明.談中國動畫的民族藝術特色[J].戲劇之家,2010(03)
[2]何國清.由“中國學派”動畫勢微說起[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8(04)
[3]潘魯生.美哉,中國動畫—從本土形象中尋找動畫形象[J].設計藝術,2005(01)
[4]邢丹.當代動畫藝術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文化解讀[D].上海:上海大學碩士論文,2004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