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淺析如何深度挖掘廣播短消息

作者:汪盈來源:《視聽》日期:2015-11-02人氣:937

    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對信息需求量不斷增加,使短消息在媒體尤其是廣播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很多人認為,新聞的長短是衡量新聞價值大小的主要依據(jù);也有人認為短消息沒有分量,不容易挖掘新聞的深度、廣度;還有人認為短消息好寫,寫短消息反映不出記者的水平。其實,衡量一篇新聞的分量,不在篇幅的長短,而在于它的內(nèi)容是否新鮮,是否有深度、有特點,是否能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用恰當而又精美的文字把它們表述出來,是記者的職責。

    廣播短消息并非指簡單意義上篇幅的縮短和字數(shù)的減少,而是對內(nèi)容與形式進行的一種新聞觀念上的創(chuàng)新。提倡寫短消息,就是要改變當前新聞報道冗長的文風,換之以短小、鮮活、新穎的報道形式,這也是“走、轉(zhuǎn)、改”活動的根本要求之一。

    在今年的“走、轉(zhuǎn)、改”活動中,筆者逐漸體會到,要寫出好的廣播短消息,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把廣播短消息寫準,文章中見新聞的核心

    一般來說,一篇短消息只能有一個具體而鮮明的主題,圍繞主題選擇一兩個主要事實加以報道。這樣不僅重點突出,結(jié)構(gòu)嚴謹,而且還會節(jié)約許多文字,使消息短下來。采寫人物、事件新聞,應避免過多敘述過程,而要選擇事件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找準最佳切入點,把主要精力放在表現(xiàn)事物的深刻內(nèi)涵和人物的精神世界上。這就要求我們的記者編輯在做新聞時,必須高度濃縮新聞,去掉一切可有可無、枝枝蔓蔓的東西,把新聞中的主要內(nèi)容表現(xiàn)出來。開化人民廣播電臺作品《開化滿山唱<九娘歌>傳承人林延輝》,是一個單純的人物報道,在一個短短1分半時間內(nèi),用聲音告訴你具體可感的故事和人物,該新聞特寫能抓住細節(jié)來做文章,因而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二、把廣播短消息寫活,文章中見典型人物、典型細節(jié)

    廣播短消息要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打動聽眾,就必須把短消息寫活,避免平淡無奇、呆板沉悶。要把短消息寫活,選擇典型人物來反映事件主題、運用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來凸顯主題,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容易讓聽眾入耳入心。高溫酷暑時節(jié),省道上的交警們奮戰(zhàn)在一線指揮交通,如何讓這類報道更“凝練”更“鮮活”?在現(xiàn)場,通過觀察,記者擷取了一名執(zhí)勤交警現(xiàn)場被烈日烤脫了警用鞋鞋跟,卻渾然不知繼續(xù)在40多度高溫的柏油路面上執(zhí)勤這一細節(jié),以小見大,僅用一分多鐘,就采制了錄音特寫《高溫不下“火線”  烈日“烤”脫警用鞋》,較好地反映了交通警察們“忘我工作 堅守崗位”的主題,從而增加了這條廣播新聞的深度。抓典型的細節(jié)對拓展事實判斷有明顯作用,典型的細節(jié)也常常能使報道增輝。而且,細節(jié)以直觀的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很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把廣播短消息寫出特色,文章中見典型音響

    短消息因為短,往往會“先天不足”,不能靠細膩的描述來感人。因此,只有選取最具表現(xiàn)力的聲音,才能打動觀眾。而音響,恰恰是廣播的一大特色,也是廣播的一大優(yōu)勢,廣播短消息要充分發(fā)揮這種優(yōu)勢,增強作品的現(xiàn)場感和感染力。開化人民廣播電臺廣播作品《華埠鎮(zhèn)安全轉(zhuǎn)移8000名被困群眾》就是一篇成功運用了典型音響的短消息。作品中,采用了大量現(xiàn)場救援的聲音,群眾的呼喊聲、救援汽艇的馬達聲、大雨聲……反映了救援的緊迫,現(xiàn)場感很強。

    另外,獲得浙江省廣電集團鮮活新聞一等獎作品《暴雨中的村支書》中,記者第一時間深入重災一線,采訪錄制了多段寶貴音響素材。在這短短一分半鐘的短消息中,使用了七段音響,其中有疏散群眾和搶救物資的現(xiàn)場聲、暴雨山洪的轟鳴聲、村支書面對一片在山洪倒塌的房屋廢墟時的抽泣聲,還有四段很具代表性的人物語言,有受災群眾對安置情況的描述、有對新生活的展望。音響和人物語言鋪排得當,讓人聽起來一氣呵成,又層層深化了主題。

    在廣播短消息中,運用清晰、自然、典型、貼切的音響,能深刻地揭示作品的主題,同時使聽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四、把廣播短消息寫得深刻,文章中見理性思考

    對新聞事實進行理性思考,就是脫離事物的具體形態(tài),去尋找同類事物共有的特征,從認識個別個性到把握一般共性。對新聞事實來說,同類事物在現(xiàn)象層面可能是千差萬別的,在本質(zhì)層面卻有許多共同之處,是有規(guī)律可尋的。

    隨著時代變遷,一些事物的消長本屬正常。但作為全社會每個公民都應弘揚的美德,“雷鋒精神”不應在人們心目中消逝。廣播短消息《雷鋒精神到底離我們有多遠》一稿中,作者沒有單純地就中小學生“學雷鋒”做報道,而是及時捕捉到學生“學雷鋒”背后,普通市民對“學雷鋒”的漠視,街頭隨機采訪到位,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引發(fā)世人深思。

小結(jié)

    新聞報道和新聞事實一樣,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新聞手段和方法也會不斷出現(xiàn),這就要求記者必須深刻領會深度新聞的實質(zhì),形成科學的廣播短消息深度報道觀念,在正確的觀念指導下,再去把握一些操作方法,這樣,才能在實踐中變得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本文來源:http://www.12-baidu.cn/w/xf/9501.html 視聽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