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標”定“點” 步步推進上出語言“本真”——以四年級上冊《頤和園》一課的教學為例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已明確地告訴我們:語文課程的目標和內(nèi)容應聚集于“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那語文課堂中怎樣做才能有效地“學習語言文字運用”,上出本真的“語言味”呢?筆者認為,教師必須立足年段,以教材為抓手,借助《標準》,把準每個年段的教學落點和教學尺度,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步步推進,才能上出本真的“語言味”。下面,筆者以四年級上冊《頤和園》一課的教學為例,談談個人的看法。
1.立足年段,依“標”定點,著眼本真的“語言味”
四年級上冊的《頤和園》一課,它是一篇游記。對于這種體裁的文章,三年級學生已接觸,五、六年級的學生還是會學到,那對于四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生應如何定位呢?
執(zhí)教者認真研討教材,發(fā)現(xiàn)本單元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是:認真閱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境,留心文章表達的方法。而《頤和園》一課的課后練習更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一是討論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瀏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二是找出描寫景物的句子,體會作者描寫的方法。表面一看,落點夠清晰了,但之后又細細一想,有了這些還不行,因為還不清楚三年級學生曾學過什么,五年級的學生要學些什么,也就是說,執(zhí)教者教這一課的教學點是什么,起點在哪,尺度去到哪。于是,執(zhí)教者又深入地研讀了《標準》與《教學參考書》,通過解讀這兩本書,執(zhí)教者發(fā)現(xiàn),三、四、五年級的教學要求都不一樣,三年級下冊的要求是:學會有序地觀察,能抓住景物,把具體的場景表達清楚。四年級的要求是學會移步換景的方法,學習抓住特點具體表達的方法,初步認識過渡句的特點,五年級的要求是能用移步換景的方法表達景物,并能運用排比等修辭手法將景物寫具體生動,融入真情實感等。
有了這么清晰的指引,執(zhí)教者決定細化目標,根據(jù)年段以及課文的特點,把這篇課文的教學點定為:
(1)認識移步換景這種寫作方法,并嘗試運用過渡句體現(xiàn)移步換景。
(2)通過感悟語言美來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把景物寫具體的方法,并嘗試運用。
從這兩個教學點我們看到,執(zhí)教者不再繞著內(nèi)容去教,而是真正的在用教材,因為從教者確定的兩個教學點發(fā)現(xiàn),課堂不但關注了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指導學生讀懂“寫什么”,更關注了語言的表達形式和寫作方法,讓學生通過感悟語言來學習“怎樣寫”,最后還讓學生嘗試“怎樣寫”,通過嘗試學會“怎樣寫”,這樣的課堂,一定是充滿“語言味”的課堂。
2.立足方法,步步推進,練出本真的“語言味”
學習《頤和園》一課,必須要指導學生學習移步換景的方法,這是大部分的老師都知道的,關鍵是采用怎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才符合四年級的年段特征,省時高效地讓學生明白并學會運用。為此,執(zhí)教者再次研讀《標準》,找出三、四、五年級的年段要求,進行對比,然后把準四年級的目標,采用了“三步走”的辦法,讓學生在讀中發(fā)現(xiàn),導中理解,練中運用。
(1)默讀課文,想想作者介紹了哪幾個景點?
(2)作者用了哪些句子把這些景點連起來的?畫出有關的句子。
(3)把句子讀一讀,想想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叫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4)作者按照自己的瀏覽順序,有條理地介紹景點,這種寫法叫什么?
(5)小結(jié)移步換景的寫法:
(6)要把移步換景這個方法用好,還要用上什么詞把景點串連在一起?
(7)嘗試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來介紹校園。
我們的學校
( )學校雄偉壯觀的大門,就會看見幾個大花壇,花壇上……
( )鮮花盛開的花壇,( )我們的教學樓……
從飄滿書香的教學樓( ),( )一樓的活動室,準會看到一個綠草如茵的大操場……
從案例中,我們清楚地看到,教師選擇的起點是先讓學生找出作者介紹了哪幾個景點,因為從第一點中我們已知道,學生三年級學會了“有序地觀察,能抓住景物,把具體的場景表達清楚”。所以完成這樣任務是沒有難度的,教者也沒多作指導,但后面找“過渡句”,學習“移步換景”的方法,是新知識,也是這一節(jié)要突破的重難點,因此教者花了一定的時間,安排了多個環(huán)節(jié):先是讓學生在讀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接著在讀中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句子的特點,讓學生初步認識什么叫“過渡句”,然后通過觀察、對比,認識“移步換景”這種寫法,最后遷移運用,嘗試用所學的方法介紹校園,學生就是在這種步步推進的思維訓練中,練出了本真的“語言味”。
3.立足能力,扶放有度,品出本真的“語言味”
閱讀教學的核心任務是教學生“學會閱讀”,形成基本的閱讀能力。課堂上只帶著學生理解一篇文本寫了什么顯然不夠,突出“語文知識、語文策略和語文技能”這樣的本體性內(nèi)容,培養(yǎng)閱讀能力,才是閱讀教學的重點。而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著眼點都應放在引導學生品讀課文這個環(huán)節(jié)上,這已是教師們的共識。但現(xiàn)實中,往往很多教師都沒有真正掌握品讀的方法,不知道如何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品讀,也不知道不同年段的學生應該如何把握品讀的度。其實這時候只要你細細解讀《標準》與《教學參考書》,書中已把各個年段的學生品讀中要達到什么目標,要達到怎樣的度都已清楚列明。
如四年級上冊,《標準》在領悟體會方面,要求教者引導學生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在欣賞評價方面,要求教者引導學生嘗試進入文字所描繪的情境,初步感受作品中的生動形象和優(yōu)美語句。既然都是初步感受,那說明學生在三年級沒有太多的訓練,因此,我認為四年級上冊的教學應采用“半扶半放”的教學手段,扶放有度地引導學生學習揣摩語言文字,感悟其中的奧妙。
下面以四年級上冊《頤和園》一課的教學為例來談一談。
▲指導品讀句子“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
(1)指名讀句。
(2)能把“這一種花、那一種花”換上花的名字讀讀嗎?
(3)換上花的名字寫也不錯呀,可作者為什么用“這一種花”“那一種花”來表達呢?我們再來讀讀,看讀出了什么?(長廊兩旁的花木品種多、數(shù)量多)
(4)讀著讀著,我又發(fā)現(xiàn)有一對詞有問題,你發(fā)現(xiàn)了嗎?(謝——開)
(5)質(zhì)疑:把一組反義詞放在同一句話中,不矛盾嗎?
(6)變換著節(jié)奏引讀。讀后問:有什么感覺?(眼前的花越來越多,感覺眼花繚亂)
(7)小結(jié)方法:讀書就是要這樣慢慢地讀,細細地品,才能品出句子的意蘊、情感。
從案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教者沒有直接告訴學生這句寫花美,也沒有只停留在花美這么淺層的理解上,而是通過一次次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領悟品讀句子的方法,掌握閱讀的技巧。課堂中,教者先讓學生找出描寫花的句子讀一讀,再讓學生換上花的名字對比讀,體會長廊兩旁的花木品種多、數(shù)量多,然后讓學生讀中發(fā)現(xiàn)“謝”與“開”這一對反義詞,并在引讀中感受花越來越多,說出眼花繚亂花的感覺,最后通過小結(jié),讓學生明白層層深入地品讀“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這十四個字,目的就是學習如何品讀句子,才能發(fā)現(xiàn)作者遣詞造句的奧秘所在。筆者相信,如果教者長期通過這樣的指導去引導學生進行品讀訓練,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欣賞評價能力一定能快速提高。
總之,《標準》在我們的閱讀教學中有很強的導向作用,所以,我們在上課前必須認真研讀教材與《標準》,找準每一課的教學點與落腳點,重視引導學生感悟課文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法,重視學生方法的習得與運用。這樣,教者在課堂中就一定能上出本真的“語言味”,學生的語文能力也一定能得到提高。
欄目分類
- 2025-2026年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列表-理科南大核心目錄完整版
- 為什么發(fā)表論文都不開雜志社的發(fā)票呢?
- 2021-2022年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列表-理科南大核心目錄完整版
- 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列表(2023-2024年度)南大核心目錄
- 融媒體環(huán)境下地方新聞網(wǎng)站媒體的發(fā)展路徑
- 創(chuàng)新與繼承:70周年獻禮片“三杰”研究
- 人本導向下的城市更新規(guī)劃思路探索——以上海松江區(qū)中山街道老城區(qū)為例
- 預制裝配式地鐵車站施工技術
- 從框架理論看“中國學習的人”
- 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古都洛陽城市形象建構(gòu)與傳播探析
- 別被這個老掉牙的報紙理論版投稿郵箱誤導了!最新核實91個報紙理論版投稿郵箱通道,一次集齊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gòu)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