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淺議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創(chuàng)新教育-思想品德論文

作者:彭虎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2-26人氣:1548

近年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仍存在不少中學政治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手段陳舊落后的問題。而“21世紀是創(chuàng)新教育的世紀?!睂嵤﹦?chuàng)新教育是時代的呼喚,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這就亟待我們的學校教育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轉軌,重視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初中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應如何適應時代的需要呢?

一、創(chuàng)新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課堂教學改革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重點。

導學式、參與式、討論式、啟發(fā)式等新的教學方法與模式,擺正了“教”與“學”的關系,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的作用在于“導”。它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從而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為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奠定基礎,具體的做法是:

第一,變“理性”到“感性”為“感性”到“理性”,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往往因問題而產生,而政治課教學中容易激起學生思維興趣的,往往是對事實材料、社會現實情況的分析。例如,教材正文間隙有不少小字材料、插圖、表格等,教師都可以擬出思考問題,讓學生進行一番討論總結,由此而得出的結論,不僅易于鞏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識記、理解和運用,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趣味性,而且更易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第二、變機械直接的提問為靈活有效的提問。

在課堂教學中,應避免機械的直接的提問。那么,如何才能使我們的提問更藝術呢?其一,提問的題型要靈活多樣,可以有填空、選擇、判斷、簡答、辨析、材料分析題等。其二,要提高提問的效益。即設計的提問對考查學生學習情況具有效性。例如,要考查學生對“生產關系三個方面的關系”這一知識的掌握程度,可以讓學生換個角度思考:請你運用生產關系三個方面的關系來分析說明資本主義私有制是資產階級剝削工人階級的基礎。如此提問,情形將大不一樣。其三,提問要注意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已學知識的識記鞏固,也能讓學生整體感知知識點。比如,在學習“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巨大進步” 這一內容時,可引導學生回憶: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是歷史的巨大進步,為什么?引導學生思考:要判斷一個社會制度代替另一個社會制度進步與否必須以什么為標準?再讓學生思考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否是歷史的進步,這不僅鞏固了舊知識,容易整理出答案,而且使學生對判斷一種社會變革進步與否的知識點有了整體感知,提高了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深度。

第三,變“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片面教學為整體教學。怎樣才能達到此目的呢?對教師來說,必須做到“細讀全書,精鉆章節(jié)”。在新學期伊始,首先要通曉全書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這樣既有利于整體教學,又有利于知識之間的綜合比較,避免斷章取義,割裂知識點間的聯系。在此基礎上,要理清框與框之間的聯系,歸納大小知識點,對知識點進行分析歸類,從而掌握重點,摸準難點,理清知識線索。這樣才能有的放矢,課堂教學才能改變過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弊端,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水平。

第四,變給學生知識為教會學生自主學習。21世紀是一個知識激增的世紀,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和創(chuàng)新才能有立足之地的世紀,因此,政治課教學在進行道德教育、知識傳授的同時,必須教會學生學習,即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繼續(xù)學習和終身學習夯實基礎。那么怎樣教會學生學習呢?所謂會學,有人將之歸為會讀、會疑、會寫、會憶、會用。會讀,就是指導學生課前預習,課后鞏固,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會問,就是鼓勵學生勤學好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寫,就是培養(yǎng)學生巧記筆記和整理筆記的習慣,提高從不同渠道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會憶,就是在識記的基礎上,逐步學會“咀嚼、反饋、消化”六個字的記憶術,將學過的知識加以理解、聯系、概括和綜合;會用,就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聯系社會熱點,主動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處理問題的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二、使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面對信息激增、科技迅猛發(fā)展的新世紀,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已直接影響學習本身,學生信息來源不再以相對固定的課本與教師為主,而開始直接面對現實問題,直接尋找、檢索并收集與學習目標相關的信息和資源。課堂教學中的學生不是被動接受教育,而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報刊、文獻、電視傳媒,收集、整理運用資料,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總之,任何先進的觀念要轉變成現實,都離不開一定技術手段的支持。創(chuàng)新學習是一種先進的教育觀念,它的實現也離不開一定的技術手段,多媒體、互聯網等先進的信息傳輸技術,能使創(chuàng)新學習的觀念更快、更好的實現,已開啟了創(chuàng)新學習的一扇大門。

三、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是培養(yǎng)學生會創(chuàng)造的核心。

在教學中,要注意結合政治課教學內容,深挖細研,巧設疑問,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開動腦筋,鼓勵其標新立異。首先,設疑啟發(fā)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關鍵。思源于疑,有疑問,才有思維,才有創(chuàng)新。通過設疑啟發(fā),才能使學生從原有認識結構中產生矛盾,激發(fā)思維欲望,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設疑要針對教材的重點和難點,設疑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更要注意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其次,鼓勵學生培養(yǎng)敢于懷疑,敢于批判的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政治教師要鼓勵學生要有敢于懷疑和質疑前人的勇氣。簡而言之,旁征博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深刻性;鼓勵質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獨立性;畫龍點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敏捷性;由淺入深,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邏輯性。

四、突破應試框架,改變考試模式。

為了突出創(chuàng)新精神和時代精神,以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加強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全國許多省市的中考紛紛實行開卷或半開卷的形式。這無疑是思想品德課的一次大解放。當今的中學生思想比較活躍,思維敏捷,求知欲強,他們以自己的眼光觀察社會,了解社會關心社會。目前施行“雙開考試”,開放性試題的答題可以不唯一,貴在言之有理。特別對學生在開放性試卷考核中有獨創(chuàng)性見解還予以加分的獎勵制度,這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特別是實行開卷考試,由于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核,試題大多在教材中找不到現成的答案,而要求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具備較強的審題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綜合運用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等。這就迫使學生改變過去的不良學習方法和習慣,更注重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促使他們平時關心身邊的小事和國內外大事,收集與教材有關的資料,擴大視野。沒有現成答案的束縛,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學生改變舊知識,探索新知識;改造舊事物,創(chuàng)造新事物,提供了機會和領域。

因此,作為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思考,不斷創(chuàng)造和運用創(chuàng)新學習的教學方法,做到教師自己創(chuàng)新不斷,只有這樣創(chuàng)新才會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政治課教學只有善于“變中求進”,才能為學生更好地播種,培養(yǎng)這顆“創(chuàng)造種子”,取得更高、更優(yōu)的教學效益。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