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細節(jié)與歷史課堂-教學論文
作者:鄭青青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4-30人氣:889
歷史充滿著魅力,在幾千年的歷史舞臺上演繹了一幕幕豐富多彩,扣人心弦的活劇。人們總是會想以前的人們是怎樣的?是如何生活的?我們的祖先是誰?我們的國家是怎樣來的……應該說歷史課堂是學生了解歷史、知道過去的一個重要的渠道,是對學生充滿吸引力的地方。然而歷史的魅力并不等于歷史課的魅力,實際上,很多學生對歷史課并沒有好感。有的學生認為歷史課是枯燥的純粹的“背誦課”,想學好卻力不從心;有的學生覺得歷史課無聊且難學,認為歷史老師無非都是在照本宣科,毫無可聽之處。
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現在社會上《百家講壇》、《明朝的那些事兒》等一些節(jié)目、書籍,卻受到大眾的熱烈歡迎。這種對比促使我思考:怎樣將歷史的魅力變成歷史課的魅力呢?使學生對之有強烈的興趣。
為什么《百家講壇》會那么火呢?經過觀察我發(fā)現每位演講者都很注重歷史細節(jié)的描述。通過細節(jié)使人物真實、鮮活,有靈魂。在歷史細節(jié)的描述下,聽者仿佛時空變幻,自己也投身在歷史場景之中,和歷史人物一起感受著時代跳動的脈搏。而我們的歷史課堂卻恰恰少了歷史細節(jié)的支撐。我們的課堂往往提煉過多,議論過多,大量豐富的細節(jié)卻湮沒在時間、地點、知識體系中,結果讓歷史課堂離學生越來越遙遠。學生喪失了學習生活中原有的精神世界的豐富和愉悅。
細節(jié)還往往具有啟發(fā)性,通過細節(jié)可以引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等思維活動,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所以我們要敏銳地捕捉生動的細節(jié)信息,微觀地切入和描述,以小見大,在學習過程中欣賞、感悟和提升,讓學生真正感受歷史課的魅力。
二、問題的解決
那么如何在課堂上抓住細節(jié)、運用細節(jié)呢?筆者認為教科書受篇幅的影響,往往言簡意賅,提綱挈領。教科書既是“教本”又是“學本”。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課書資源抓住歷史細節(jié),使學生充分感悟歷史。此外教師還可以增加一些教科書以外的內容來補充課程資源。
1、細節(jié)激發(fā)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歷史教師第一個任務就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讓學生愿意、喜歡上歷史課。學生如果對學習歷史的不感興趣,其他的也就失去了依托。在歷史課堂中,教師有要展現給學生生動詳實的細節(jié),營造濃郁的歷史氛圍,引人入勝。使學生能主動進入歷史課堂,有對歷史探究的原動力。
例如在學習“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這一單元的第二課外交關系得突破”時。我在一開始上課就給學生展示了教材上的一幅照片,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在聯(lián)大通過恢復我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后開懷大笑的照片。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照片中人物的表情、動作。之后我介紹了一下照片的一些情況: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瀟灑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體描述為:“震碎了議會大廈的玻璃!”因為照片中喬冠華的表情是很夸張的,給人的視覺沖擊非常大。所以學生就一下子被吸引了。同時學生也會馬上質疑:什么事笑得如此開心?這時我適時設問:為什么喬冠華部長會如此開懷大笑?當然學生會馬上從課文中獲取答案: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蔣介石集團代表從聯(lián)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圖片是無聲的,但圖片所帶來的情感的渲染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就在現場。這會使他們產生與喬冠華有相同的感受:為我們的國家高興、自豪。新課導入有了這樣的情感鋪墊后,學生自然會對接下來的學習內容有好感,有求知欲。(學生自然會探究相關的新課內容)。
2、細節(jié)能創(chuàng)設情境,感悟真實。在歷史課堂中會有這樣的現象,對教師的設問學生或者無所適從,或者偏離主題。這主要是學生與歷史有距離感,學生沒有感悟到歷史。我們可以在平常教學中,精心挑選一些歷史細節(jié)知識,利用歷史細節(jié)來創(chuàng)設情境,喚醒學生的情感、思維的主動參與,培養(yǎng)探究能力。
例如在講授中國古代農業(yè)這一課的都江堰的內容時,如何能使學生理解其巧妙的設計,感悟其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典范的地位。教師先帶領閱讀書上資料卡片中司馬遷關于李冰開鑿都江堰的的史料記載,知道是李冰開鑿出來的。那么李冰是如何開鑿的呢?向學生展示陳都平原的地圖,設問從地勢地形看古人為何選址在都江堰市?都江堰選址這個細節(jié)對學生來說既有感興趣又有一定的思考性,因此學生就會進入情境,調動思維積極探究。學生各抒己見,羅列各種方法,課堂思維活躍,討論熱烈.最后學生得出了古人采用的最科學的方法:用火燒熱巖石,冷水澆灌。古代的人們用這種方法來開鑿峭壁上的巖石,要用多大的人力和物力啊!學生在這一情境中感受到了古人的聰明才智、和修筑水利工程的艱辛,對我們的祖先充滿敬佩之情。把握歷史細節(jié),讓細節(jié)成為開放的有效的課程資源。
3、用細節(jié)來理解教材。誠如我前面所說的,歷史是豐富多彩、有血有肉的,但囿于篇幅的限制,課本往往是高度凝煉、概括的語言。言簡意賅是對課本編寫者的要求,但教師又如何把它傳授給閱歷甚淺的學生呢?須知,對學生而言,幾乎所有的歷史都發(fā)生在遙不可及的年代,過程性的敘述是難以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別是一些結論性的語言,學生讀起來更是形同嚼臘。歷史失去了鮮活。從信息的性質上講,細節(jié)有一種活的屬性,這在信息傳遞時最容易被接受,又不容易被遺忘。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細節(jié)解決在教學中的一些難點問題,使教學得到升華和深化。
文藝復興這塊內容最主要的是人文主義的理解,教材只有一些結論性的語言和一些代表性的文藝作品。帶領學生解讀文藝作品,才能感受到那激動澎湃的時代脈搏,理解那掙脫枷鎖的思想解放。細節(jié)的作用舉足輕重。
4、細節(jié)點燃思想的火把,升華情感。古希臘散文家普羅塔戈說:“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歷史是一門有科學的史實,又有人文的情感,充滿智慧與感情的學科。如何讓我們的歷史課堂閃爍著思想的火花呢?歷史教師所要做的就是選用恰到好處的細節(jié)啟迪學生的思想,讓歷史情感在課堂流淌。
三、歷史細節(jié)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對教師提出的要求?!耙煌八鸵煌胨钡年P系告訴我們,教師必須擁有廣博的知識基礎。教師要精通自己的學科專業(yè)知識,以及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必備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教師在平時應博覽群書,并做個有心人認真收集;勤于思考、注重知識更新。
2、細節(jié)運用要注意目的明確。歷史細節(jié)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的興趣?;钴S課堂氣氛。但是,課堂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眾多的細節(jié)都用上。應當根據教學目標篩選最有價值的細節(jié)服務于教學,并課堂教學的最佳時機呈現。讓歷史事件記憶深刻、歷史人物豐滿、歷史情節(jié)感人。切不可沖淡教學主題,讓歷史課成為故事會。
3、細節(jié)運用要真實。葉小兵曾說:“有時歷史教學中科學性的錯誤,往往是出在細節(jié)上?!比绻x的材料不是真實的歷史,那么細節(jié)就失去了教學的意義。課堂是嚴肅的圣地,史學以真實為崇高。在歷史細節(jié)的選擇上切忌為了渲染氣氛,有意歪曲史實,憑空想象拼湊,就會失去教學的價值。課堂運用的細節(jié)應出自可靠的第一手原始資料或摘自權威性著作。
4、對教材要充分利用?,F行的歷史教科書自身內容也很豐富。就像前面所講教材中補充文字、圖片及圖注、歷史地圖、文獻資料、注釋、等都是很好的細節(jié)素材。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科書資源。不必一邊放著現成的素材不用,一邊要花時間、精力去上下翻騰找材料。
我們每個人回顧以往學過的知識,其系統(tǒng)性、邏輯性大多遺忘,留下的往往是一些經典的例子、生動的趣事或觸動心弦的震撼。從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細節(jié)對于歷史教學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讓歷史課堂因細節(jié)而熠熠生輝,因細節(jié)而魅力無邊。我們?yōu)楹尾粡默F在開始就改變改變我們的課堂呢!
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現在社會上《百家講壇》、《明朝的那些事兒》等一些節(jié)目、書籍,卻受到大眾的熱烈歡迎。這種對比促使我思考:怎樣將歷史的魅力變成歷史課的魅力呢?使學生對之有強烈的興趣。
為什么《百家講壇》會那么火呢?經過觀察我發(fā)現每位演講者都很注重歷史細節(jié)的描述。通過細節(jié)使人物真實、鮮活,有靈魂。在歷史細節(jié)的描述下,聽者仿佛時空變幻,自己也投身在歷史場景之中,和歷史人物一起感受著時代跳動的脈搏。而我們的歷史課堂卻恰恰少了歷史細節(jié)的支撐。我們的課堂往往提煉過多,議論過多,大量豐富的細節(jié)卻湮沒在時間、地點、知識體系中,結果讓歷史課堂離學生越來越遙遠。學生喪失了學習生活中原有的精神世界的豐富和愉悅。
細節(jié)還往往具有啟發(fā)性,通過細節(jié)可以引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等思維活動,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所以我們要敏銳地捕捉生動的細節(jié)信息,微觀地切入和描述,以小見大,在學習過程中欣賞、感悟和提升,讓學生真正感受歷史課的魅力。
二、問題的解決
那么如何在課堂上抓住細節(jié)、運用細節(jié)呢?筆者認為教科書受篇幅的影響,往往言簡意賅,提綱挈領。教科書既是“教本”又是“學本”。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課書資源抓住歷史細節(jié),使學生充分感悟歷史。此外教師還可以增加一些教科書以外的內容來補充課程資源。
1、細節(jié)激發(fā)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歷史教師第一個任務就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讓學生愿意、喜歡上歷史課。學生如果對學習歷史的不感興趣,其他的也就失去了依托。在歷史課堂中,教師有要展現給學生生動詳實的細節(jié),營造濃郁的歷史氛圍,引人入勝。使學生能主動進入歷史課堂,有對歷史探究的原動力。
例如在學習“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這一單元的第二課外交關系得突破”時。我在一開始上課就給學生展示了教材上的一幅照片,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在聯(lián)大通過恢復我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后開懷大笑的照片。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照片中人物的表情、動作。之后我介紹了一下照片的一些情況: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瀟灑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體描述為:“震碎了議會大廈的玻璃!”因為照片中喬冠華的表情是很夸張的,給人的視覺沖擊非常大。所以學生就一下子被吸引了。同時學生也會馬上質疑:什么事笑得如此開心?這時我適時設問:為什么喬冠華部長會如此開懷大笑?當然學生會馬上從課文中獲取答案: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蔣介石集團代表從聯(lián)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圖片是無聲的,但圖片所帶來的情感的渲染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就在現場。這會使他們產生與喬冠華有相同的感受:為我們的國家高興、自豪。新課導入有了這樣的情感鋪墊后,學生自然會對接下來的學習內容有好感,有求知欲。(學生自然會探究相關的新課內容)。
2、細節(jié)能創(chuàng)設情境,感悟真實。在歷史課堂中會有這樣的現象,對教師的設問學生或者無所適從,或者偏離主題。這主要是學生與歷史有距離感,學生沒有感悟到歷史。我們可以在平常教學中,精心挑選一些歷史細節(jié)知識,利用歷史細節(jié)來創(chuàng)設情境,喚醒學生的情感、思維的主動參與,培養(yǎng)探究能力。
例如在講授中國古代農業(yè)這一課的都江堰的內容時,如何能使學生理解其巧妙的設計,感悟其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典范的地位。教師先帶領閱讀書上資料卡片中司馬遷關于李冰開鑿都江堰的的史料記載,知道是李冰開鑿出來的。那么李冰是如何開鑿的呢?向學生展示陳都平原的地圖,設問從地勢地形看古人為何選址在都江堰市?都江堰選址這個細節(jié)對學生來說既有感興趣又有一定的思考性,因此學生就會進入情境,調動思維積極探究。學生各抒己見,羅列各種方法,課堂思維活躍,討論熱烈.最后學生得出了古人采用的最科學的方法:用火燒熱巖石,冷水澆灌。古代的人們用這種方法來開鑿峭壁上的巖石,要用多大的人力和物力啊!學生在這一情境中感受到了古人的聰明才智、和修筑水利工程的艱辛,對我們的祖先充滿敬佩之情。把握歷史細節(jié),讓細節(jié)成為開放的有效的課程資源。
3、用細節(jié)來理解教材。誠如我前面所說的,歷史是豐富多彩、有血有肉的,但囿于篇幅的限制,課本往往是高度凝煉、概括的語言。言簡意賅是對課本編寫者的要求,但教師又如何把它傳授給閱歷甚淺的學生呢?須知,對學生而言,幾乎所有的歷史都發(fā)生在遙不可及的年代,過程性的敘述是難以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別是一些結論性的語言,學生讀起來更是形同嚼臘。歷史失去了鮮活。從信息的性質上講,細節(jié)有一種活的屬性,這在信息傳遞時最容易被接受,又不容易被遺忘。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細節(jié)解決在教學中的一些難點問題,使教學得到升華和深化。
文藝復興這塊內容最主要的是人文主義的理解,教材只有一些結論性的語言和一些代表性的文藝作品。帶領學生解讀文藝作品,才能感受到那激動澎湃的時代脈搏,理解那掙脫枷鎖的思想解放。細節(jié)的作用舉足輕重。
4、細節(jié)點燃思想的火把,升華情感。古希臘散文家普羅塔戈說:“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歷史是一門有科學的史實,又有人文的情感,充滿智慧與感情的學科。如何讓我們的歷史課堂閃爍著思想的火花呢?歷史教師所要做的就是選用恰到好處的細節(jié)啟迪學生的思想,讓歷史情感在課堂流淌。
三、歷史細節(jié)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對教師提出的要求?!耙煌八鸵煌胨钡年P系告訴我們,教師必須擁有廣博的知識基礎。教師要精通自己的學科專業(yè)知識,以及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必備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教師在平時應博覽群書,并做個有心人認真收集;勤于思考、注重知識更新。
2、細節(jié)運用要注意目的明確。歷史細節(jié)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的興趣?;钴S課堂氣氛。但是,課堂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眾多的細節(jié)都用上。應當根據教學目標篩選最有價值的細節(jié)服務于教學,并課堂教學的最佳時機呈現。讓歷史事件記憶深刻、歷史人物豐滿、歷史情節(jié)感人。切不可沖淡教學主題,讓歷史課成為故事會。
3、細節(jié)運用要真實。葉小兵曾說:“有時歷史教學中科學性的錯誤,往往是出在細節(jié)上?!比绻x的材料不是真實的歷史,那么細節(jié)就失去了教學的意義。課堂是嚴肅的圣地,史學以真實為崇高。在歷史細節(jié)的選擇上切忌為了渲染氣氛,有意歪曲史實,憑空想象拼湊,就會失去教學的價值。課堂運用的細節(jié)應出自可靠的第一手原始資料或摘自權威性著作。
4、對教材要充分利用?,F行的歷史教科書自身內容也很豐富。就像前面所講教材中補充文字、圖片及圖注、歷史地圖、文獻資料、注釋、等都是很好的細節(jié)素材。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科書資源。不必一邊放著現成的素材不用,一邊要花時間、精力去上下翻騰找材料。
我們每個人回顧以往學過的知識,其系統(tǒng)性、邏輯性大多遺忘,留下的往往是一些經典的例子、生動的趣事或觸動心弦的震撼。從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細節(jié)對于歷史教學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讓歷史課堂因細節(jié)而熠熠生輝,因細節(jié)而魅力無邊。我們?yōu)楹尾粡默F在開始就改變改變我們的課堂呢!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