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計算機教育的普及問題-計算機論文
作者:中州期刊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2-09-04人氣:1123
80年代初在我國掀起了第一次計算機普及高潮,1981年,中央電視臺、中國電子學會計算機普及委員會和中央電大聯合舉辦計算機知識普及講座,由我向全國講授BASIC語言,當年收看人數超過100萬人,次年起年年重播,收看人數超過300萬人。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國度里掀起這樣規(guī)模壯闊的群眾性的普及計算機知識的活動,不僅對中國、而且對世界都是一件具有深遠意義的大事。
在第一次計算機普及高潮中,普及的對象主要是以下三種人:(1)大學中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師生;(2)部分在職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3)大城市中的部分中學生。普及的內容偏重于計算機知識,尤其是計算機高級語言。通過十年的努力,已經在大學的所有專業(yè)普遍開設了計算機課程,結束了大學畢業(yè)生仍然屬于“計算機盲”的歷史。大家取得如下共識:計算機知識是當代知識分子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90年代出現第二次計算機普及高潮
從90年代初,在我國掀起了全國性的第二次計算機普及高潮。如果說第一次高潮的普及對象主要是具有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識分子,那么第二次高潮的對象已擴展到廣大公務人員、企業(yè)管理人員以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一般知識分子,包括所有機關、團體、學校、企業(yè)中的人員。涉及的對象范圍比第一次計算機普及高潮廣泛得多。這次普及帶有職業(yè)和崗位的特點,應用計算機的能力成為人們求職的重要條件,各地各部門都制定了對工作人員在晉升職務、職稱和工作考核中在計算機方面的要求,并要求通過相應的計算機等級考試。普及的內容主要是文字處理以及常用的一些應用軟件。
經過第二次計算機普及高潮,我們在計算機應用領域縮小了和發(fā)達國家的差距。
(二)新世紀初出現新的計算機普及高潮
剛剛進入21世紀,人們清楚地看到在我國已開始出現了一次新的計算機普及高潮。這次高潮的普及的對象是一切學知識的人。例如:根據教育部的規(guī)劃,在21世紀的前10年,將分三步在全國中小學中普及信息技術課程,即:2001年前全國所有高中都要開設信息技術課程,2005年前全國所有初中都要開設信息技術課程,2010年前全國所有小學都要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應當說,這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大事。以后凡是受過義務教育的人都有初步的計算機知識和初步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全國總工會也決定在全國職工中普及計算機應用。爭取在3年內在全國2.4億職工中,至少有50%掌握計算機知識,提高職工自主擇業(yè)和崗位競爭能力。全國所有領域將全面普及計算機的應用,所有公務人員和在職干部都要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掌握計算機的應用。
在這次高潮中,學習計算機的切入點將是網絡應用。
三次普及高潮,一浪高過一浪,學習計算機的人數成指數增長。如果在第一次普及高潮中學習計算機知識的人數以百萬計的話,那么,在第二次普及高潮中學習計算機知識的人以千萬計,在第三次普及高潮中學習計算機知識的人數以億計。
這樣規(guī)模的群眾性學習計算機活動,不僅在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是我們當前開展工作的外部環(huán)境和有利條件。
二、關于計算機證書考試
近年來,各種社會考試風起云涌,尤其是計算機的考試更令人注目。我認為在改革開放深入發(fā)展的今天,出現社會考試的熱潮不是偶然的,它是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在每年的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咨詢會上,不少畢業(yè)生手中拿著四、五個證(畢業(yè)證、學位證、英語等級證、計算機等級證書、還有公務員考試證書、駕駛證等),以證明他的能力。只要有人才存在,證書考試就不會消亡,相反會更加成熟、更加規(guī)范。學歷在整體上反映一個人的知識水平,而證書則在一個側面反映持證者的能力。目前計算機證書考試的種類有:1.信息產業(yè)部主辦的軟件水平考試。2.教育部主辦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全國計算機應用技術證書考試(NIT);全國少兒計算機考試(少兒NIT)。3.勞動部主辦的高新技術技能測試。4.各地方、各部門舉辦的考試,如職稱計算機考試、大學生計算機統(tǒng)一測試等。
以上幾種考試對象各不相同,程度也有區(qū)別。
有人問:計算機證書考試有沒有含金量?通過以后有什么好處?我的看法是:證書考試是一種社會考試,目的是提供一個科學的、公正的、客觀的標準,供用人單位參考。但是通過了考試,不會自動增加工資或晉升職稱或職務。含金量是有的,但不是由考試機關賦給的,而是由于考試得到社會認可,被有關單位賦予了含金量。例如北京市規(guī)定40歲以下的干部晉升科級以上職務必須通過等級考試一級B的考試,有些科技部門要求所有技術人員都要達到二級標準,國家稅務總局規(guī)定所有業(yè)務人員都要有通過NIT的模塊測試,有些省市規(guī)定凡持有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或NIT證書的,可以免考自學考試的一門計算機課程等等。這些都為計算機證書考試創(chuàng)造了很有利的環(huán)境,使它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有人問: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與NIT有什么區(qū)別?我認為:等級考試是通用性的考試,它大致反映一個人計算機知識的水平。如同跳高的標桿,不論你的職業(yè)和崗位,你跳過一級的桿,表示你已有初級的計算機知識。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自1994年開考以來,發(fā)展很快,至今已有400多萬人參加了考試。NIT是應用技能型的考試,側重培訓過程,采取模塊化的方式,與職業(yè)、崗位緊密結合。如果你想當秘書,可以學計算機基礎、文字處理、Internet等模塊,你想當廣告設計人員,可以學計算機基礎、圖形圖像制作等模塊,拿這幾個證書去求職,有針對性。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與NIT都是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的,是不同類型的考試,兩者是互為補充的。不同的人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
前一時期,社會上對計算機證書考試有不少議論,有褒有貶。我認為:主流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具體說,它的好處有:提供客觀公正的社會標準,供用人單位參考;為應試者提供證書,有利于證明個人能力;不少單位借鑒證書考試的大綱和內容,作為教學和培訓的內容,推動了社會的計算機的普及。
在第一次計算機普及高潮中,普及的對象主要是以下三種人:(1)大學中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師生;(2)部分在職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3)大城市中的部分中學生。普及的內容偏重于計算機知識,尤其是計算機高級語言。通過十年的努力,已經在大學的所有專業(yè)普遍開設了計算機課程,結束了大學畢業(yè)生仍然屬于“計算機盲”的歷史。大家取得如下共識:計算機知識是當代知識分子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90年代出現第二次計算機普及高潮
從90年代初,在我國掀起了全國性的第二次計算機普及高潮。如果說第一次高潮的普及對象主要是具有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識分子,那么第二次高潮的對象已擴展到廣大公務人員、企業(yè)管理人員以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一般知識分子,包括所有機關、團體、學校、企業(yè)中的人員。涉及的對象范圍比第一次計算機普及高潮廣泛得多。這次普及帶有職業(yè)和崗位的特點,應用計算機的能力成為人們求職的重要條件,各地各部門都制定了對工作人員在晉升職務、職稱和工作考核中在計算機方面的要求,并要求通過相應的計算機等級考試。普及的內容主要是文字處理以及常用的一些應用軟件。
經過第二次計算機普及高潮,我們在計算機應用領域縮小了和發(fā)達國家的差距。
(二)新世紀初出現新的計算機普及高潮
剛剛進入21世紀,人們清楚地看到在我國已開始出現了一次新的計算機普及高潮。這次高潮的普及的對象是一切學知識的人。例如:根據教育部的規(guī)劃,在21世紀的前10年,將分三步在全國中小學中普及信息技術課程,即:2001年前全國所有高中都要開設信息技術課程,2005年前全國所有初中都要開設信息技術課程,2010年前全國所有小學都要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應當說,這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大事。以后凡是受過義務教育的人都有初步的計算機知識和初步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全國總工會也決定在全國職工中普及計算機應用。爭取在3年內在全國2.4億職工中,至少有50%掌握計算機知識,提高職工自主擇業(yè)和崗位競爭能力。全國所有領域將全面普及計算機的應用,所有公務人員和在職干部都要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掌握計算機的應用。
在這次高潮中,學習計算機的切入點將是網絡應用。
三次普及高潮,一浪高過一浪,學習計算機的人數成指數增長。如果在第一次普及高潮中學習計算機知識的人數以百萬計的話,那么,在第二次普及高潮中學習計算機知識的人以千萬計,在第三次普及高潮中學習計算機知識的人數以億計。
這樣規(guī)模的群眾性學習計算機活動,不僅在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是我們當前開展工作的外部環(huán)境和有利條件。
二、關于計算機證書考試
近年來,各種社會考試風起云涌,尤其是計算機的考試更令人注目。我認為在改革開放深入發(fā)展的今天,出現社會考試的熱潮不是偶然的,它是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在每年的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咨詢會上,不少畢業(yè)生手中拿著四、五個證(畢業(yè)證、學位證、英語等級證、計算機等級證書、還有公務員考試證書、駕駛證等),以證明他的能力。只要有人才存在,證書考試就不會消亡,相反會更加成熟、更加規(guī)范。學歷在整體上反映一個人的知識水平,而證書則在一個側面反映持證者的能力。目前計算機證書考試的種類有:1.信息產業(yè)部主辦的軟件水平考試。2.教育部主辦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全國計算機應用技術證書考試(NIT);全國少兒計算機考試(少兒NIT)。3.勞動部主辦的高新技術技能測試。4.各地方、各部門舉辦的考試,如職稱計算機考試、大學生計算機統(tǒng)一測試等。
以上幾種考試對象各不相同,程度也有區(qū)別。
有人問:計算機證書考試有沒有含金量?通過以后有什么好處?我的看法是:證書考試是一種社會考試,目的是提供一個科學的、公正的、客觀的標準,供用人單位參考。但是通過了考試,不會自動增加工資或晉升職稱或職務。含金量是有的,但不是由考試機關賦給的,而是由于考試得到社會認可,被有關單位賦予了含金量。例如北京市規(guī)定40歲以下的干部晉升科級以上職務必須通過等級考試一級B的考試,有些科技部門要求所有技術人員都要達到二級標準,國家稅務總局規(guī)定所有業(yè)務人員都要有通過NIT的模塊測試,有些省市規(guī)定凡持有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或NIT證書的,可以免考自學考試的一門計算機課程等等。這些都為計算機證書考試創(chuàng)造了很有利的環(huán)境,使它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有人問: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與NIT有什么區(qū)別?我認為:等級考試是通用性的考試,它大致反映一個人計算機知識的水平。如同跳高的標桿,不論你的職業(yè)和崗位,你跳過一級的桿,表示你已有初級的計算機知識。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自1994年開考以來,發(fā)展很快,至今已有400多萬人參加了考試。NIT是應用技能型的考試,側重培訓過程,采取模塊化的方式,與職業(yè)、崗位緊密結合。如果你想當秘書,可以學計算機基礎、文字處理、Internet等模塊,你想當廣告設計人員,可以學計算機基礎、圖形圖像制作等模塊,拿這幾個證書去求職,有針對性。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與NIT都是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的,是不同類型的考試,兩者是互為補充的。不同的人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
前一時期,社會上對計算機證書考試有不少議論,有褒有貶。我認為:主流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具體說,它的好處有:提供客觀公正的社會標準,供用人單位參考;為應試者提供證書,有利于證明個人能力;不少單位借鑒證書考試的大綱和內容,作為教學和培訓的內容,推動了社會的計算機的普及。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