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巾幗英雄愛國主義的再次高揚-電影論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12-baidu.cn來源:《電影文學》袁棠華日期:2012-10-25人氣:1237

  顧全大局、英勇犧牲、一心為國為民的愛國精神是楊門女將故事得以千古傳誦的精髓所在。電影在接受小說中楊家將愛國主義主題的同時,為了更好地彰顯與傳播楊門女將的愛國主義,重新設置了楊門女將出征的時間、背景、人物及矛盾沖突。

  一、出征時間、背景的重新設置

  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選取了最能體現(xiàn)楊門女將陽剛之美及愛國之情的“十二寡婦征西”這一情節(jié)。但是小說中“十二寡婦征西”的時間是宋神宗年間,出征的背景是楊文廣在白石關戰(zhàn)役中被敵軍圍困,而此時朝廷奸臣還陷害楊家,宋神宗聽信讒言,將楊家男女老少綁縛到朝廷,楊家女眷認為這是對楊家莫大的羞辱,在“朝廷聽信讒言,不肯矜恤楊家,動輒全家抄斬,亦不須領朝廷兵”的情況下,楊宣娘打算聚集家兵與滿堂春等人去救兄弟楊文廣,保衛(wèi)大宋江山。此時的穆桂英早已去世,楊文廣也已不再年輕,是一名老將軍了。電影卻將出征的時間重新設置為宋仁宗年間,佘太君、柴郡主、穆桂英等人都還在世,由于朝中救兵不至,傳來大宋軍全軍覆沒、楊宗保慘死的消息,在明知朝中奸臣想要趁此剪除楊家力量的情勢下,穆桂英強忍喪夫之痛,披掛上陣,帶領楊家遺孀,奔赴戰(zhàn)場,同其他楊門女將英勇殺敵,保家衛(wèi)國,血灑疆場。此時的楊文廣還是個在穆桂英保護下的稚氣少年,朝廷將帥印交給了楊文廣。

  二、不同的出征女性

  由于出征的時間、背景不同,便使電影和小說中出征女將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小說中出征的女將是楊宣娘、滿堂春、鄒夫人、孟四嫂、董夫人、周氏女、楊秋菊、耿氏女、馬夫人、白夫人、劉八姐、殷九娘,書中描述說:“此十二女俱寡婦也?!边@些女性多是楊文廣的父輩或同輩,她們是自發(fā)自愿地領楊家軍前征戰(zhàn)場。而電影中出征女將是楊家四代女性,由楊文廣掛帥,帶領佘太君、柴郡主、穆桂英、楊大娘直到楊八姐、楊九妹十二位主要女將,燒火丫頭楊排風等女性也加入跨馬出征的隊伍中。她們被奸臣所迫,帶著強烈的悲痛去征討西夏,盡管這樣,她們依然舍生忘死,為國而戰(zhàn)。

  電影將出征時間、背景及出征女將重新設置,用意極深。將楊家最有實力、最機智、勇敢、善戰(zhàn)的四代女將集于一堂,更有利于表現(xiàn)楊家女性的力量及楊家風貌。在幾代楊門女將中佘太君是巾幗英雄的領帥。早在楊繼業(yè)效忠漢主時,在漢主被宋軍圍困,無人能救,嚇得瑟瑟發(fā)抖時,是令婆及時趕到救駕。令婆作為女性,堅毅勇敢地保護了作為男性的漢主;柴郡主身懷絕技,助破青龍陣中;穆桂英更是勇智超群,在大破天門陣中立下汗馬功勞;楊八娘、楊九妹與楊六郎一起在與欲乘新君初嗣之機進犯中原的遼軍對陣中大敗遼軍。

  對四代女性強強聯(lián)合的設置,使影片更能吸引觀眾,使電影更顯張力,更能深化這些有陽剛之氣的巾幗英雄的愛國主題。她們?yōu)閲⊙獖^戰(zhàn),為國拼搏,恰能說明楊家“一堂忠義”“滿門忠烈”的思想不僅體現(xiàn)在男性身上,更在這些女性身上體現(xiàn)出來。在楊家年長的男性前赴后繼地為國捐軀后,救國的任務就落在這幾代寡婦身上,面對失去丈夫、失去親人的痛苦,她們并未顯出半點柔弱、并未意志消沉,而是在痛苦中勇于承擔起這份保家衛(wèi)國的責任,這是在任何一個朝代、任何一個家族都未曾有過的現(xiàn)象。

  三、細節(jié)的追加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jié)是燒火丫頭楊排風為了能在戰(zhàn)場上全力以赴,奮力砍殺敵兵,剃去自己的頭發(fā)。在這看似幼稚,甚至有點可笑的情節(jié)中,更能彰顯出愛國之心滲透在楊家的每個角落,即使一個地位不高的丫環(huán)在國難當頭時也甘愿奉獻自己的力量。在她的感召下,其他丫環(huán)也紛紛削發(fā),為了國家她們可以削去心愛的、象征女性美的頭發(fā),這正是楊門女將個個是英雄,個個忠心愛國的有力證明。

  四、矛盾沖突的多樣化

  對于愛國題材的作品,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愛國與忠君、忠奸矛盾斗爭都是必不可少的故事線索。電影與小說都不同程度地展現(xiàn)了這些矛盾,為了塑造生動的巾幗英雄形象及愛國主題,影片加入了親情與愛國的矛盾。

  1.關于愛國與忠君的矛盾。影片與小說都表現(xiàn)出愛國與忠君是既統(tǒng)一又矛盾的。國家有難時,楊家總是奮勇當先,即便男將先后犧牲了,女將毅然決然、毫無顧忌地承擔起救國的重任,而當國家安危和君王權威發(fā)生沖突時,他們也能恪守“社稷為重君為輕”的原則,將國家置于君王之上。小說中明確寫出雖君主昏庸、朝廷三番五次聽信小人讒言,使楊家遭受種種磨難,但當國家有難時,楊家仍能不計前嫌,以國事為重,認為國家利益高于一切。電影未正面展現(xiàn)這對矛盾,但從影片開始的朝廷命楊文廣出征中,也可隱約了解到宋帝的昏庸及楊家愛國與忠君的矛盾。當潘太師、王大人奉旨命楊文廣為先鋒、佘賽花為監(jiān)軍上戰(zhàn)場,聽到朝廷欲派一萬大軍抵擋敵人十萬大軍的圣旨時,楊門女將極度憤慨,認為這是置楊家于死地。柴郡主道出對朝廷的不滿:“自太祖創(chuàng)建大宋王朝數(shù)十年來,綱紀不整,奸臣當?shù)?,忠臣報國無門,我們楊家?guī)状袃簥^戰(zhàn)沙場、忠心報國,灑盡一腔熱血,卻落得滿門孤寡,心寒淚盡?!辟芴齾s說“圣命大于天,軍令如山”,將忠君與愛國看為一體,在對君命不滿的無奈中顯出其一腔愛國之心。她們雖對愛國與忠君有不同的認識,但為了國家利益,她們?nèi)栽秆獮⑸硤觥?/p>

  2.關于忠奸矛盾。影片與小說都力圖表現(xiàn)“自古權奸害賢良,不容忠義立家邦”的思想。但影片中的楊門女將不像小說中的楊門男將對奸臣采取一味的忍讓態(tài)度。她們在愛國的同時,痛恨奸小害忠誤國,她們敢于當面質(zhì)問、怒罵甚至要挾奸臣。穆桂英敢于當面與奸臣王強對質(zhì)為什么不早下發(fā)兵軍令;柴郡主更是直接揭露了王強國難當頭,他為了一己之私,不以國家利益為重,反倒陷害忠良的丑惡嘴臉:“眼下兩軍交戰(zhàn),你死我活,你不發(fā)兵救援,居心叵測,來到了三關陣前,你不設對敵之策,反而要殺主帥大將,這分明是自毀長城,為敵障目?!彼€以武力奪得王強大印,下令發(fā)兵抗敵救宋。

  3.關于親情與愛國的矛盾。電影將楊門女將還原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像《水滸傳》的顧大嫂、孫二娘、扈三娘,雖然有陽剛之氣,但是缺少女人味。戰(zhàn)場上的楊家女將除武藝高超外,其女性本身的母性及柔情的展現(xiàn)也是電影中的一大亮點。隨著親情與愛國矛盾的置入,她們形象更加豐滿,作為巾幗英雄承擔的壓力其實比男性更大。面對國家與家庭的矛盾,她們做著艱難的抉擇,在矛盾的抉擇中更顯出她們對親情的眷顧及義無反顧的愛國之情。

  影片中與兒子一起出征的穆桂英將愛國與母性展現(xiàn)得極好。當主帥楊文廣誤以為被敵軍綁在囚車上的人是自己的父親時,一時沖動,要闖入敵營,面對不甚成熟、意氣用事且為主帥的兒子穆桂英想讓激動中的兒子冷靜下來,對他說“囚車上的人不是你父親,而是敵人的陰謀”,可是楊文廣根本不聽勸,大敵當前,身為母親及軍人的穆桂英既不想讓兒子冒險闖敵營,又不想讓兒子置大軍于不利,于是她冒著陣前奪帥的死罪名,毅然決然地將主帥的楊家旗換成穆字旗。但當她作出這一決定時,實際上是非常矛盾的,因為她的兒子在違命獨自闖入敵營后生死未卜,夜間她因掛念、擔心兒子而傷心不已。當奸臣王強以與楊文廣匯合在宋營中為借口,企圖騙穆桂英進營時,所有人都明知這是王強的陰謀,但當佘太君、柴郡主欲以穆桂英身負重傷不便前往為借口來保護穆桂英時,穆桂英卻說:“自從文廣下落不明,桂英寢食難安,況且現(xiàn)在兵臨城下,如今難得有了他的下落,時間緊迫,不管他真與假,只要能讓王強及時發(fā)兵抗敵,桂英死而無憾?!毖哉Z中既透出濃濃的母愛,又顯出其真摯的愛國之心。進入王營后,王強正欲以陣前奪帥的罪名治穆桂英于死地時,楊文廣出現(xiàn)在穆桂英面前,此時的穆桂英眼神中充滿了對兒子的疼惜,在面臨兒子和自己只能存活一人時,她堅定地選擇犧牲自己。

  穆桂英與楊宗保的愛情已成為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電影在小說的基礎上,將穆桂英與楊宗保的情感刻畫得更細膩化,更真情化。楊宗保與穆桂英初次見面時,楊宗保雖被調(diào)皮機敏的穆桂英放在籠子里活捉,但他不但未生怨心,反將其用刀割下的穆桂英頭發(fā)保留在身邊,并對穆桂英說“青絲在人在”。所以在影片開頭才會有當穆桂英看見白鴿子叼著自己的青絲,以為楊宗保已不在人世的痛苦。

  當再次見到仍在人世的楊宗保時,失而復得的喜悅之情使穆桂英激動地緊緊抱住楊宗保。正在一家人剛剛團聚之時,奸臣王強便讓楊宗保作出選擇,或是殺死有陣前奪帥死罪的妻子,或是殺死有刺殺之名的兒子,看著陷于兩難之境痛苦中的丈夫,作為妻子的穆桂英不愿為難丈夫,讓楊宗保下令殺死她,并安慰丈夫“能再與你相見,我已死而無憾”。在看似她無所謂的決定中,穆桂英對兒子及丈夫有許多的不舍,并且選擇有價值地與丈夫一起戰(zhàn)死在衛(wèi)國的沙場。這既是對國難當頭而糾結(jié)于挑起內(nèi)部矛盾的奸臣給予最大的蔑視,又是對兒子、對丈夫最大愛的體現(xiàn)。當奄奄一息的楊宗保愧疚地對穆桂英說“我欠你太多了,下輩子我再還給你”時,穆桂英在深情地說完“下輩子你一定要還給我,因為下輩子我還是你的娘子”后死在了楊宗保的胸前。此時的穆桂英似乎與之前潑辣、剛強的穆桂英判若兩人,但電影是文學亦是人學,導演努力將剛強、奮不顧身、保家衛(wèi)國的巾幗英雄穆桂英還原為一個具有生活真實的、有復雜人性的巾幗英雄。此時的觀眾不會再去追究歷史上是否有穆桂英這一人物,因為電影用的是傳奇手法,如能塑造出真實的符合生活的人物形象,那這個人物就是藝術的真實。在親情與愛國的矛盾中,穆桂英完成了一個母親、妻子、軍人的角色,體現(xiàn)出對家庭的真愛及以生命殉國的拳拳愛國之心。

  影片《楊門女將》雖在敘事上有些拖沓,但在接受小說《楊家府演義》的愛國主題時,使巾幗英雄的愛國主義在現(xiàn)代社會中再次得到高揚、傳播,有很深刻的教育意義。

 文章來源于《電影文學》雜志2012年第18期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