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網(wǎng)絡回帖寫作:民間意識形態(tài)的公共論域——中州學刊

作者:李有光、曾超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07-25人氣:875
 隨著“圍觀改變中國”這一積極理念的深入人心,作為網(wǎng)絡圍觀的直接物化形態(tài),網(wǎng)絡回帖、跟帖寫作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文化研究者的關注。近期,有好事者將多年來各大論壇在虛擬圍觀中產(chǎn)生的精彩回帖段子集錦后上傳,閱讀者無不對其中的草根智慧和精妙的語言表達擊節(jié)贊佩。在大歷史的視域下,我們完全可以將這種回帖寫作視為中國歷代民間創(chuàng)作的口頭謠諺的電子版本。就像古代謠諺往往因為真實地表達了底層大眾的聲音和立場而成為中國歷代綿延不絕的文學潛流一樣,今天的回帖寫作也是最能代表民眾話語和社會情緒的真實表達方式之一,是民間意識形態(tài)的當代表征和集散地。對于一個各種傳播媒介、書面表達渠道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高度合流的社會,欲了解民眾的真實心聲、體察沉潛于民間的質疑精神,必須與這些回帖寫作發(fā)生“親密接觸”。
網(wǎng)絡回帖本質上是一種寫作與閱讀即時、交互的在場性對話方式。每一個回帖者既是寫作者,同時也是他人跟帖的閱讀者。這種作者與讀者身份的合一、創(chuàng)作與閱讀行為的合一,注定了回帖作為一種全新的電子文本生產(chǎn)與消費模式的旺盛生命力。網(wǎng)上流傳著這樣一則由多人拼貼而成的段子:“教授搖舌鼓齒,四處摟錢,越來越像商人;商人現(xiàn)身講壇,著書立說,越來越像教授;醫(yī)生見死不救,草菅人命,越來越像殺手;殺手出手麻利,不留后患,越來越像醫(yī)生……”像這樣的不斷接龍、跟帖而作,由于都是源于生活實踐的精煉的總結性表述,因而大大激發(fā)了寫作者的創(chuàng)造力和閱讀者的會心共鳴。精辟的表述和總結往往會得到回帖者的“力頂”,吸引更多的人參與互動,共同創(chuàng)作和閱讀,從而產(chǎn)生更強烈的圍觀影響力和更廣泛的傳播效果。此外,網(wǎng)絡回帖寫作還具有一種即時的對話性質,像這樣的問答形式很普遍:“問:我最近在味千拉面里吃出電池,在盼盼法式軟面包里吃出螺絲帽,為什么?答:這是變形金剛在分期分批地侵入地球!”“哪位高人能好心說下,現(xiàn)在吃什么是安全的?答:吃虧最安全?!本科鋵嵸|,每一場圍觀和回帖鏈,都是由眾多寫作者圍繞共同話題而形成的對話性場域,這種對話是在多個回帖者共同構建的公共論域中即時發(fā)生的,每一位寫作者都會有很強烈的在場感、即時感和對話感。
這些寶貴的感覺也極大地調動了參與者的表達原創(chuàng)力,從而寫出極富睿智和幽默的段子。
一、網(wǎng)絡回帖的寫作特征
中國現(xiàn)當代敘事文學中“左風”盛行和“偽現(xiàn)實主義”泛濫,新寫實主義對嚴肅社會問題的回避,傳媒對重大社會矛盾的過濾性和選擇性報道,流行審美文化愈演愈烈的“娛樂至死”傾向,如此等等,造就了廣大民眾對認識社會問題進而表達社會真相的饑渴感。于是,借助網(wǎng)絡隱匿真實身份所獲得的相對安全感,回帖寫作徑直地在社會現(xiàn)象中的“問題”面上給力,針砭時弊,嬉笑怒罵皆文章,使得“多暴露、少頌揚”成為回帖最顯性的寫作特征,當然也構成其最為吸引網(wǎng)民的內在特質。譬如,這樣一則拼貼而成的段子:“養(yǎng)二奶的越來越多,養(yǎng)奶奶的越來越少;出書的人越來越多,讀書的人越來越少;耍手腕的人越來越多,耍手藝的人越來越少;未婚同居的越來越多,婚后同居的越來越少;知道周迅的越來越多,知道魯迅的越來越少……”雖然這樣的歸結有些片面,但寫作者和閱讀者皆陶醉于對社會問題的真實揭露和修辭敘述中,樂此不疲。畢竟,敘述問題和真相不僅僅基于對那種常見的掩飾態(tài)度的厭惡,更是一種符合人性的自然之舉。正是以社會現(xiàn)象中的陰暗面為主要題材,才成就了回帖寫作的鮮明特色和巨大動力。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當下多頌揚、少暴露的表達語境中,回帖寫作所張揚的求真意識、批判精神和懷疑精神顯然是值得肯定的。正是這一點,沉痛地擊中了中國當代文藝創(chuàng)作和新聞寫作的致命軟肋;也正是這一點,在潤物細無聲中悄悄啟蒙著中國、提升著中國、改變著中國。
回帖寫作是當代人的情愛觀、利益觀、權利觀、政治觀、消費觀、文藝觀、教育觀、道德觀、時局觀、環(huán)保觀的真實顯現(xiàn),在虛擬的公共場域中所表達的這些觀念和訴求始終堅守著兩個基本視角。首先是“民生”視角。由于高污染、高房價、高物價等給當代都市人帶來巨大的壓力和煩惱,因此回帖中不可避免地充斥著大量相關的調侃與諷刺。譬如:“問:上世紀30年代美國發(fā)生經(jīng)濟危機,于是農(nóng)場主把過剩的牛奶倒進河里。今天中國也發(fā)生了類似的現(xiàn)象,會有什么不同?答:中國的魚得了腎結石?!毕啾冗@些以睿智的調侃來關注民生、凸顯人文精神的段子,我們更推崇那些在捍衛(wèi)民生的基礎上進一步伸張“民權”的寫作。例如:“老張上街買菜,掏錢的時候慢了點,菜販子催促:大哥你快點兒,一會兒城管來了我這車菜就全沒了。老張說:廢話,我不想快點兒?我回去晚了沒準房子都沒了?!庇秩纾骸氨愚k了個澡堂子,包給狐貍,狐貍又包給松鼠,松鼠雇幾只螞蟻搓澡接客。有一天,獅子去洗澡,掉浴盆里淹死了?;⒋笸跽鹋?,派警察調查情況,罵了狐貍,打了松鼠,最后抓了8只螞蟻。因為他們竟然沒搓澡證!”正是這些令人捧腹而后沉思的寫作,在或顯或隱中伸張了民眾的平等權、財產(chǎn)權、知情權、參與權、監(jiān)督權、表達權,進而實現(xiàn)了寫作的深度追求,體現(xiàn)了回帖的啟蒙價值。其次是“民間”視角。幾乎所有精彩的回帖段子,都秉持著一種體制外的民間立場。虛擬場域中表達的相對安全性讓回帖者可以自由地流露真情實感,,進而也使得這種以真實為底色的寫作成為民間意識形態(tài)的凸顯。當然,體制外的民眾聲音對公權力掌控下的歷史話語和現(xiàn)實生態(tài)所作的揭露與批判,也需要發(fā)揮語言的曲盡其妙和詼諧的草根智慧,否則仍可能遭到“刪帖”的命運。需要補充的是,即使對主流媒體和流行文化共同炒作以致形成定論的事物,回帖寫作有時仍能以樸素的民間視角得出直逼事物本相的另類批評。譬如對紅極一時的電影《山楂樹之戀》,有這樣一段評論帖子很受歡迎:“昨晚跟老婆一塊兒看《山楂樹之戀》,只見男主角一會兒借著木棍牽了女孩的手,一會兒借送泳衣跟女孩戲水,一會兒借口暴露身份在騎自行車時把女孩放在懷中,最后,還把女孩帶上了床……老婆憤怒了:這TM還純情吶?分明就是泡妞老手!”
讓人過目難忘的回帖段子往往是以幽默的語言呈現(xiàn)的,很多還帶有黑色幽默、冷笑話的色彩。例如:“有位外國小伙子,身型壯碩,體格健康,得益于他在國外的時候多年堅持每天長跑2—3小時。后來小伙子工作原因來到北京生活,即使再繁忙好習慣也從未改變,每日仍偷閑堅持在三環(huán)上長跑。于是,兩年之后,他不幸患肺癌去世了?!笨梢钥闯?,好的幽默寫作是源于生活,基于智慧,指向諷刺的。它需要回帖者從生活中提煉出富于意蘊的細節(jié)和特色,運用反諷的基調表達出令人忍俊不禁而又若有所思的主體性蘊涵。譬如:“問英語老師‘山寨’怎么說,老師一下愣住了,過了會兒,一字一頓地說道:made in china.”又如:“一人去算命,算命先生摸骨相面掐算八字后,說,你二十歲戀愛,二十五歲結婚,三十歲生子,一生富貴平安家庭幸福晚年無憂。此人先驚后怒,道:我今年三十五歲,博士,光棍,木有戀愛。先生聞言,略有沉思后說:年輕人,知識改變命運?。 奔词挂恍吧纥S”的段子,也不像生活中單純的男女題材笑話,而是語帶譏諷,內蘊著意圖明顯的所指。這類回帖寫作其實只是借性題材吸引眼球,制造笑料,但真正的立意卻有表里兩層。正是這層深意,使之與普通的男女笑話區(qū)分開來,并提升了寫作的文本意蘊。
毋庸諱言,回帖寫作也有許多肆意惡搞和瘋狂嬉戲的現(xiàn)象,沾染上流行審美文化的游戲心態(tài)。但要注意到,精彩的回帖段子即使表面看起來有惡搞之嫌,其實搞笑只不過是噱頭,譏諷現(xiàn)實的用意仍是昭然若揭的。例如:“老總上班后,坐在那里郁悶,秘書問何故。老總:‘昨天我收到一個家伙的信,說如果我不離開他老婆他就殺了我!’秘書:‘您離開他老婆不就行了嘛!’老總:‘可那家伙沒有署名!’”這種扎根于社會現(xiàn)實的辛辣嘲諷與那種無厘頭式的惡搞顯然判然有別。而且,段子寫得短小精悍,生動形象,不啻于一篇意蘊豐厚的小小說,讀者為其鮮活的現(xiàn)實笑料所打動,更為其內蘊的草根智慧所折服。譬如這則諷刺餐館的霸王條款之作:“一夫婦帶著吃奶的孩子去餐廳用餐,孩子哭鬧,女人趕緊掀衣,服務生制止,女大怒:難道這也不行嗎?服務生說:露胸可以,但不能自帶飲料!”
當然,一般的回帖寫作只是對原創(chuàng)和轉帖的簡單認同或否定,最單一的表達只有一個“頂”字,并沒有上述段子的生動、幽默和睿智。但為了將回帖作為一種自覺的電子書寫行為研究并方便于分析,我們選擇了那些精彩的可以獨立構成表達文本的內容。應當承認,很多回帖寫作持一種偏激的思維方式,常常將少數(shù)的社會現(xiàn)象、新聞事件作為普遍性的生活本相來論述,因而不可避免地給人以偏概全之感。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