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麥克白》的20世紀后半期研究
作者:殷振文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4-01-08人氣:1604
《麥克白》的主題不是野心或恐怖,而是屠殺。歷史已經(jīng)退化到最原始簡單的形式, 殺戮和被殺。“野心只是殺戮中的意圖和策劃??植绖t是殺人犯的記憶,新的謀殺的不可避免。”當然在莎氏的歷史劇中也是謀殺不斷,新國王就是謀殺老國王的罪犯。這仿佛就是歷史的規(guī)律。但在《麥克白》中,這種原理和規(guī)律卻像一個不斷加劇恐怖氣氛的噩夢,整部戲大部分發(fā)生在夜里,整個夜里:深夜,午夜,和黎明前。麥克白問:夜過去了多少了?麥克白夫人說:差不多到了黑夜和白晝的交界,分不出是晝還是夜。
所以,也沒有一部戲像《麥克白》一樣重視睡眠;謀生者已經(jīng)謀殺了自己的睡眠,麥克白再無法入睡?!罢麄€蘇格蘭,沒有人能安然入睡。除了噩夢,再沒有安然的夢與睡眠。”因為不止麥克白和夫人被不安的睡眠折磨,同樣的噩夢也折磨著班柯:“孩子,夜已經(jīng)過了幾更了?”“催人入睡的疲倦,像沉重的鉛塊一樣壓在我身上,可是我卻一點不想睡。慈悲的神明! 抑制那些罪惡的思想,不要讓它們潛入我的睡夢之中。”(第二幕、第一場)在悲劇中,所有人都面帶苦痛、心存恐懼,“每一分鐘都產(chǎn)生新的禍難”。劇中沒有絲毫的友誼或愛,甚至連欲望都被謀殺的鮮血沾染。謀殺使得一個人變成噩夢的玩物,并從生活的世界墜入無邊的虛無和恐懼。
麥克白意識到屠殺的恐怖,但這個邏輯是:想通過謀殺去阻止謀殺的發(fā)生,而且只有謀殺才是得以解脫的途徑,這似乎就是屠殺的可怕之處!麥克白的悲劇告訴我們?nèi)祟愄幘车恼鎸崰顩r,沒有辦法擺脫大屠殺的噩夢。麥克白殺死國王,因為他不肯接受他懼怕殺死國王的事實,謀殺國王以后的麥克白,卻又不接受自己是殺人犯的事實?!胞溈税字\殺因為他想擺脫噩夢,但謀殺本身卻是噩夢的必然。 噩夢令人恐怖就在于它沒有結(jié)尾?!盵3](P74)麥克白陷入虛無越來越深,他每次選擇都令他發(fā)現(xiàn)自己更加可怕和陌生,“他自己的靈魂都在譴責它本身的存在?!盞ott 將麥克白的處境存在主義化,“存在對于麥克白變得意義含糊或至少是兩重的;這是一種在生存和本質(zhì),自在(In itself)和自(For Itself),兩者之間永恒的矛盾?!蔽覀儫o法接受我們自己,因為接受意味著接受屠殺的記憶和噩夢作為現(xiàn)實,承認除了屠殺之外還有什么呢?
麥克白夢想一個再沒有屠殺的世界,所有的謀殺都會被人遺忘,所有死去的人就這么被埋葬,新的開始繼續(xù)。“在陷入噩夢越來越深的時候,麥克白希望噩夢的結(jié)束;他渴望一個沒有罪惡的世界,卻是在他越來越深地陷入罪惡。麥克白最后的希望是希望死去的不要再起來?!丙溈税谆孟胗幸淮沃\殺可以讓所有的謀殺終結(jié),但在戲中,班柯的鬼魂對麥克白可見,因為死者還會歸來?!胞溈税撞幌虢邮墁F(xiàn)實和噩夢的不可回避,同時不能面對自己,協(xié)調(diào)自己,他將自己的罪行視為他人?!盵3](P76)但最終麥克白知道,他逃不出噩夢,因為這是人類的真實處境。“他們已經(jīng)縛住了我的手腳,我不能逃走,可是我必須像熊一樣掙扎到底?!薄拔液喼币呀?jīng)忘記了恐懼的滋味。…我的習慣于殺戮的思想,再也沒有什么悲慘的事情可以使它驚悚了。”麥克白最終發(fā)現(xiàn)一切的行為和選擇都是荒誕,或者說根本沒有選擇:“熄滅了吧,短促的燭光!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劃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了喧嘩與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保ǖ谖迥弧⒌谖鍒觯┰诳绿乜磥?,麥克白已經(jīng)接近人類體驗的極端,麥克白最后已經(jīng)徹底陷入虛無,他不再相信人類的尊嚴,他再沒有什么要反抗的和感到罪責的,“在他死去之前所能做的就是將自己打入虛無之境像很多活著的人那樣?!边@是世界的荒誕的最后結(jié)果。
柯特認為,《麥克白》的主題是大屠殺,而且它在講述人類的真實境地。當考慮到柯特的猶太血統(tǒng),以及猶太大屠殺的歷史背景,這不難令柯特提供了一個不同于梯利亞德或其批評學者全新的詮釋角度。20世紀的歷史上發(fā)生太多的屠殺,《麥克白》被不斷重新閱讀或者也是因為人類的命運依然像麥克白和麥克白的同代人。
第二、政治批評
政治批評的主要特點是將《麥克白》和莎士比亞時期的政治問題聯(lián)系起來。“政治的這個詞所指的僅僅是我們把自己的社會生活組織在一起的方式,及其所涉及的種種權力關系”。[8](P196)一般的政治批評認為,《麥克白》參與到詹姆斯一世的一項政治計劃:努力提出一套系統(tǒng)而有說服力的絕對王權國家(Absolutist State)的意識形態(tài),這部悲劇是特別獻給詹姆斯一世的?!罢繎驇е庾R形態(tài)色彩不遺余力地將麥克白不合法,而將他的反對者合法化。”[1](P125)
艾倫·辛尼菲爾德(Alan Sinifield) 稱這種“詹姆斯式的意識形態(tài)(Jamesian ideology)解讀”指的是:詹姆斯一世以國君的絕對權威身份主持并書寫戲劇。這種意識形態(tài)出現(xiàn)在16世紀從封建制(Feudalism)步入絕對君主制(Absolutist State)的過程當中。在封建制時代,國王權力往往比名義上要微弱,因為他不得不與教會、貴族和封建領主分享權威。而在絕對集權的王權制度下,權力中心集中在國王身上,君王是絕對的合法性根源。絕對的君主集權必須通過壟斷暴力合法性來源和依據(jù)才能實現(xiàn)封建制向君主制的轉(zhuǎn)化進程。這種意識形態(tài)先要區(qū)分“正當暴力”和“不正當暴力”。當暴力服務于普遍權威時,它是正當;反之則非正當。在戲劇開端,麥克白在鎮(zhèn)壓叛亂時,他在鄧肯的許可下使用暴力是被贊譽和鼓勵的壯舉;但當謀殺鄧肯時,麥克白則是一個可怕的罪惡的殺人犯和篡位者。
按照“詹姆斯式的意識形態(tài)”方法解讀,《麥克白》戲劇本身參與了詹姆斯一世的政治權威建構,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此劇恰好迎合絕對君主制的需求。所以暴力的合法性被成功地壟斷在絕對的君主那里,現(xiàn)代政府就開始使人民接受合法的暴力,或者服務于君主或國家的暴力行為本身不會被視為暴力行為。“《麥克白》恰好趕在它(絕對君主制)確立暴力合法性壟斷地位的歷史關頭。”[1](P122)
詹姆斯式解讀的第二特點是明確區(qū)分“合法君主”和“不合法的僭主”。合法的君王相信自己是由人民承認和接受的,因為他的權柄來自于上帝,他必須對上帝負責。而不合法的僭主則剛剛相反,他以非法和暴力手段取得王位,他無法得到人民認可,反而是他認可和任命人民,他放縱自己的欲望和激情不受約束和限制,他以追逐最高權利和最大利益為核心;“很明顯,詹姆斯一世努力避免絕對王權與類似麥克白之類有任何相似之處。他認為合法繼承的君王不可能成為僭主。而這一點在《麥克白》中似乎是很明顯的。麥克白是一個徹底的僭主,因為他順從自己的欲望和野心,謀殺合法的君王取而代之,并為確保自己權力的穩(wěn)固對自己的部下臣民任意殺戮,從而落得眾叛親離,死于非命。按照詹姆斯式的解讀,麥克白死于非命表達了一個主題:正義和邪惡較量而最終以正義得勝。而且麥克白從來沒有爭取到自己權力和國王位置的合法性,從劇中他一次有一次展開殺戮可以看出?!霸趹騽〗Y(jié)尾,麥克白最終被滅掉,似乎他從來都沒有成為一個真正的國王?!盵1](P126)辛尼菲爾德認為麥克白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僭主,他通過謀殺合法國王的方式取得王位;而同時麥克白被反對者殺死時,他的反對者依然沒有被看作一個合法君王。
但辛尼菲爾德又試圖揭示,另外一種解讀方式會讓我們得出另外的結(jié)論,而非“詹姆斯式解讀”那么簡單,這種途徑就是被稱作“布坎南的干擾(Buchanan Disturbance)”。辛尼菲爾德以它取代詹姆斯式的解讀。 布坎南的著作可能是《麥克白》的歷史素材和思想來源。“布坎南理論是詹姆斯解讀法的實質(zhì)性的對立,它后來被用于辯護革除詹姆斯的兒子查理,……對于布坎南來說,君主權來自于人民并且保持于人民; 行使權力違背人民意愿的君主就是僭主,并且應該被革除或推翻。”[1](P127)合法的君主也可能成為僭主,因而被人民推翻也是合法的。按照布坎南理論,合法君王和僭主的二分法沒有依據(jù)。辛尼菲爾德人文布坎南理論是為了論證1567年推翻詹姆斯王的母親瑪麗女王的行為合法性?!艾旣惻跫仁且粋€合法的君主,但卻又是一個僭主,所以推翻她的人篡位者是合法的。 她的很多品行都可以與麥克白放在一起進行類比:人們說她厭惡臣屬的正直,聽信巫婆的預言,任用外來的唯利是圖者,在政治對手的家里安排密探,威脅他們的生命?!盵1](P127)瑪麗女王的下場跟麥克白又何其相似!“布坎南理論”一下子打破“詹姆斯式解讀”的僭主與合法君主的二分觀念,這不但揭示詹姆斯的絕對王權的內(nèi)在矛盾,同時也顛覆了對麥克白的解釋和批評。
和“布坎南理論”相比,“詹姆斯式解讀”破綻百出。鄧肯的權威和地位是令人懷疑的:“他的權威如何運行是不為人知的,他缺乏感知和判斷能力,在麥克白謀反篡位之前,蘇格蘭已經(jīng)亂作一團。”辛尼菲爾德努力將戲劇解讀為推翻僭主的合法性。而且班柯的態(tài)度也很模糊和不明確,在面對鄧肯被謀殺的意外事件時,他沒有明確反對麥克白;而且他對巫婆的預言保持沉默,這些都似乎暗示班柯視這個秘密為他的希望。同樣,在悲劇結(jié)尾,麥克德夫殺死麥克白,擁戴馬爾康為王;這一點與戲劇開端麥克白的角色和處境何其相似,麥克德夫成為一個制造國王的機器,這些都令合法君王的權威仍然處于不明確中,馬爾康的權威依然可能受到挑戰(zhàn)。悉尼費爾德甚至設想麥克德夫與女巫的再次相遇,這些都在說明詹姆斯式的解讀的簡單化與矛盾,在向絕對王權的轉(zhuǎn)型中,權力關系的不穩(wěn)定性是罪惡發(fā)生的條件和因素,而且追求國家暴力合法性的訴求沒有明確效果。
麥克德夫和馬爾康的對話也抹去了合法君王和僭主之間的區(qū)別。馬爾康說:“要是我有一天能夠把暴君(僭主)的頭顱放在足下踐踏,或者把它懸掛在我的劍上,我的可憐的祖國卻要在一個新的暴君(僭主)的統(tǒng)治之下,孳生更多的罪惡,忍受更大的苦痛,造成更分歧的局面?!瘪R爾康說的新的僭主就是他自己。而麥克德夫回答:“人性中無限制的縱欲是一種虐政(僭政),它曾經(jīng)顛覆了不少王位,推翻了無數(shù)君主……誰也不能禁止您滿足您的分內(nèi)的欲望。您可以一方面盡情歡樂,一方面在外表上裝出莊重的神氣,世人的耳目是很容易遮掩過去的。”(第四幕、第三場)這一幕對話抹除了區(qū)分僭主和合法君王的企圖?!胞溈说路蜃屛覀兛吹?,詹姆斯試圖描繪的絕對王權下的君主的美德只是意識形態(tài)的操作,這種假象足夠保持他的制度得以維持下去?!盵1](129)辛尼菲爾德非??粗亍尔溈税住返牡谒哪坏谌龍龅倪@段對話,就是讓我們意識到麥克白的僭主與僭政不是個別性的案例,其實在合法的君王和僭主的品行之間存在著諸多的疊合。
第三、性別批評
瑪麗蓮·法蘭西(Marilyn French)認為男性主義的原則與英勇、占有和勇氣、權威、獨立、正確、權利、合法等聯(lián)系在一起,男性中心主義通過權力去維持秩序。女性的原則是服從和適應權威和秩序。如果愛和生育代表女性,那么殺戮和死亡代表男性。因為世界永遠處在暴力和攻擊的威脅之中,所以男性原則就占據(jù)優(yōu)勢?!吧勘葋喦逍训乜吹缴鐣心行栽瓌t主導一切的危險性,他反思了讓暴力,權威去跨越壓倒其他價值(女性原則)的代價?!鄙勘葋喌臍v史劇多具是男性主義色彩,因為從亨利六世和理查三世的四部曲,到理查二世與亨利五世的四部曲,多屬于權力角逐和陰謀殺戮的世界;他的悲劇也多展現(xiàn)男性氣概(Masculine Principle)與女性氣質(zhì)(Feminine Principle)之間的沖突,以及后者被前者壓制和貶斥?!尔溈税住返闹黝}是女性原則被壓抑帶來的危險。“這部戲劇不是關于野心本身的,而是關于為了一部分原則放棄另一部分,為滿足野心去犧牲所謂不必要的原則與價值?!盵4](P241)整部戲是對男性原則主宰的世界貶低抹殺女性原則和男女性別原則不和諧與失衡的后果的想象。
關于性別問題,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麥克白》男女的性別模糊。三個女巫是女性,但卻有胡須?!尔溈税住吠ㄟ^模糊兩性特征,在戲劇揭示了男性原則如何占據(jù)主導,并且貶低女性原則的。法蘭西認為,“Holinshed的歷史描述在蘇格蘭,女人們帶著強壯、勇敢和頑強的嗜血習性去戰(zhàn)斗,莎士比亞聽到這以后,受到震撼并激發(fā)起想象力?!盵4](242) 蘇格蘭是戰(zhàn)亂不斷、充滿鮮血的野蠻世界,它的文化是崇拜英雄的文化,在這里,生活的享樂應是拋在一邊,生育繁衍也很貧瘠,維持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男性原則勢必在當時的蘇格蘭占據(jù)主導地位。在這個英雄崇拜的世界里,女人不得不像男人一樣,女性原則的喪失和被抹殺應該是悲劇主題。
我們毫不懷疑麥克白是一個屠夫。但麥克白在劇末尾不比劇前的英雄形象更像屠夫。 貫穿全劇,男性身份被等同于去殺戮的能力,在此文化中,權力即等于戰(zhàn)事上的英勇?!狈ㄌm西認為麥克白夫人在劇中及其令人憎惡不在于她的殘暴,而是她違背了男女性別原則的和諧,她違背了自己在社會中的身份與職能,她沒有阻止自己的丈夫謀殺國王、父親和客人,反而是誘惑和放縱潛藏在麥克白心里的野心去謀殺鄧肯。她放棄自己的女性特質(zhì),去追求男性原則:“來!注視著人類惡念的魔鬼們,解除我的女性的柔弱,用最兇惡的殘忍自頂至踵貫注在我的全身;……進入我的婦人的胸中,把我的乳水當作膽汁吧!”(第一幕第五場)她認為自己的丈夫身上充滿過多男性溫柔的乳臭。在當時的蘇格蘭,女人喜歡“戴上”胡須,表現(xiàn)男性的勇猛;麥克白夫人認同蘇格蘭當時文化的男性價值觀,男人即是殺戮。
在謀殺鄧肯的前一刻,麥克白處在猶豫之中,麥克白夫人譏諷丈夫的猶豫和軟弱:“你不敢讓你在行為和勇氣上跟你的欲望一致嗎?你寧愿像一只畏首畏尾的貓兒,顧全你所認為生命的裝飾品的名譽,不惜讓你在自己眼中成為一個懦夫。讓我不敢永遠跟隨在我想要的后面嗎?”麥克白反駁到:“只要是男子漢做的事,我都敢做;沒有人比我有更大的膽量?!丙溈税追蛉死^續(xù)敦促麥克白,以同樣的邏輯,讓麥克白無法反駁:“是男子漢就應當敢作敢當;要是你敢做比你更偉大的人物,那才更是一個男子漢?!丙溈税追蛉藦氐追艞壛俗约簱嵊蛻z憫的女性特質(zhì):“我曾經(jīng)哺乳過嬰孩,知道一個母親是怎么戀愛那吮吸她乳汁的子女;可是我會在他看著我的臉微笑的時候,從他的柔軟的嫩嘴里摘下我的乳頭,把他的腦袋砸碎”。(第一幕、第七場)麥克白無法反駁夫人在于他們認同:男性氣概(Manliness)是行動的最高準則。在謀殺班柯以后,麥克白看見鬼魂,導致自己暫時精神錯亂,麥克白夫人當時問“你是一個男子嗎?”以及“你的男子氣都失掉了嗎?”麥克白回答:“我是一個堂堂男子?!保ǖ谌弧⒌谒膱觯┊敼砘晗?,麥克白最終變得鎮(zhèn)定,他說:I am a man again.(朱譯是“我的勇氣又恢復了。”)
男性原則占主導促成了謀殺。但這種男性原則造成的結(jié)果是徒有其表的勝利,或者說所有人都是這種原則的犧牲品。接二連三的謀殺不斷發(fā)生,當那個完全靠個人自我約束的圈套被暴力打破后,男女兩性原則失去平衡,整個世界完全變成了地獄,充滿謀殺和暴力。蘇格蘭也不再被稱為母親,而是墳墓。
鄧肯的形象也似乎模糊了男性與女性原則?!八瑫r具有男性的權威和女性的溫柔。”[4](P247)他除了權威和神圣氣質(zhì),還保有憐愛與輕信等女子氣質(zhì)。他毫不掩飾地贊揚麥克白,帶著女性的愛撫鼓勵麥克白:“我已經(jīng)開始把你栽培,我要努力使你繁茂。”(第一幕、第四場)鄧肯卻又認同和贊賞麥克白的行為,認同男性原則等同于殺戮。法蘭西最后說:“跟麥克白一樣,鄧肯的毀滅是因為他們都贊同的占據(jù)文化主導地位的男性原則”。[4](P131)
另一位女性學者珍妮特·阿德爾曼(Janet Adelman)則從性別心理學的角度提供了另種批評方法。在《受扼制的母親》(Suffocating Mother)一書中,作者認為母性力量(Maternal power)貫穿全《麥克白》劇作,女巫和“魔鬼一樣的”麥克白夫人激發(fā)起母性力量。悲劇通過再現(xiàn)麥克白與她們的關系,展現(xiàn)了男性自我身份的建立和追求,與來自女性力量威脅的內(nèi)在矛盾;女性權力能夠支配控制男性行為思想、并重新建構起男性身份。
通過父親缺失,母性力量帶給男性的威脅在劇中表現(xiàn)出來;鄧肯是權威的中心,尊嚴和血統(tǒng)的淵源,但他又表現(xiàn)出孕育呵護臣屬,提攜培養(yǎng)后代的側(cè)面;“在鄧肯被謀殺之前,這種父性與母性的平衡已經(jīng)被打亂?!盵2](P131)鄧肯在政治上軟弱無力,父親權威不斷被侵蝕;而母性一面占據(jù)主導:鄧肯表現(xiàn)出柔弱、輕信,過于依賴于麥克白和班柯。在鄧肯的國家,女巫的母性權力已經(jīng)吞噬了男性權威和蠱惑敗壞了秩序?!爱斷嚳想x死亡愈近,鄧肯的女性化就更突出。”[2](P133)鄧肯的死亡似乎在暗示鄧肯曾經(jīng)作為家長和父親的權威代表,已經(jīng)蛻變成女性化的角色,一個充滿女性氣質(zhì)的男性。
阿德爾曼認為,當父親權威缺失,母性力量就操縱了麥克白的行動與思想。最惡毒和有力的女性是麥克白夫人,她的可怕不是她試圖取消女性功能,而在于她的女性功能本身的可怕。“你們這些殺人的助手,你們無形的軀體散滿在空間,到處找尋為非作惡的機會,進入我的婦人的胸中,把我的乳水當作膽汁吧(to take my milk for gall)!”阿德爾曼認為,to take my milk for gall的意思不是拿乳水去換膽汁;而最合適的理解應是麥克白夫人要魔鬼吸取自己的乳水,并將乳汁作為毒液供養(yǎng)他們?!叭樗旧砭褪悄懼D(zhuǎn)換根本不需要。”這些話集中體現(xiàn)了一種文化恐懼:母性哺育可能傳遞各種疾病和病毒,麥克白夫人將這種恐懼生動化。麥克白夫人母性力量還體現(xiàn)在她對自己丈夫的控制:如果麥克白不按照她定義的男性方式去行動,他就會受到變成柔弱嬰孩的威脅。她曾哺育過嬰孩,但她能無情地砸碎嬰孩的腦袋,嬰孩面對母性力量是完全軟弱和無抵抗力的;“如果麥克白不按照夫人的男人標準去做事,他就會變成一個嬰孩一樣的人。”[5](P140) 為了擺脫女性權力對麥克白男性身份的侵犯,避免自己成為夫人眼中軟弱無能的人,麥克白決心謀殺鄧肯?!霸改闼娜悄泻⒆樱驗槟愕臒o畏的精神,只應該鑄造一些剛強的男性?!保ǖ诙?、第七場)麥克白通過幻想麥克白夫人成為剛強男性的母親,使自己擺脫了男性的軟弱缺點。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去擺脫女性權力,就是女巫似是而非的預言,麥克白不會被女性所生的人傷害。但反諷的境況是不是從母腹中產(chǎn)下的嬰兒依舊是來自母性。麥克白幻想逃離女性權力完全失敗。
同時,戲劇情節(jié)也暗示母性權力的衰弱與消失;女巫在第四幕以后再沒有出現(xiàn)或被提及,麥克白夫人最終走向毀滅。麥克德夫的經(jīng)歷也恰好體現(xiàn)了這一點,拋妻棄子,家庭的毀滅和妻兒的死亡使他成為一個無畏的男人;而且他告訴麥克白他是被剖腹從母親的子宮內(nèi)取出的,這竟然成為他戰(zhàn)勝麥克白的利器,或者是麥克白最終喪失依靠的關鍵因素。最后麥克德夫與麥克白的戰(zhàn)斗與第一幕麥克白與麥克唐華德的戰(zhàn)斗處于類似境地:為擺脫女性權力而戰(zhàn),為確立男性的獨立與自主而戰(zhàn), 戰(zhàn)斗的結(jié)果是被從母性身上切割出來和沒有家庭的麥克唐華德戰(zhàn)勝依賴女性權力的麥克白。
《麥克白》還暗示一個獨立于母性權力的國度:英格蘭;最終馬爾康和麥克德夫在英格蘭的幫助下,打敗依靠女巫力量的麥克白;在劇中,蘇格蘭是一個女巫很有勢力的國度,并且女性的權威對男性的行為影響之大可以體現(xiàn)在麥克白與夫人的關系中。英格蘭作為一個和藹的父親形象,幫助“沒有親近過女色”(第四幕、第三場)的馬爾康,去戰(zhàn)勝麥克白,最終建立一個沒有母性權力參與的男性社會。
所以,也沒有一部戲像《麥克白》一樣重視睡眠;謀生者已經(jīng)謀殺了自己的睡眠,麥克白再無法入睡?!罢麄€蘇格蘭,沒有人能安然入睡。除了噩夢,再沒有安然的夢與睡眠。”因為不止麥克白和夫人被不安的睡眠折磨,同樣的噩夢也折磨著班柯:“孩子,夜已經(jīng)過了幾更了?”“催人入睡的疲倦,像沉重的鉛塊一樣壓在我身上,可是我卻一點不想睡。慈悲的神明! 抑制那些罪惡的思想,不要讓它們潛入我的睡夢之中。”(第二幕、第一場)在悲劇中,所有人都面帶苦痛、心存恐懼,“每一分鐘都產(chǎn)生新的禍難”。劇中沒有絲毫的友誼或愛,甚至連欲望都被謀殺的鮮血沾染。謀殺使得一個人變成噩夢的玩物,并從生活的世界墜入無邊的虛無和恐懼。
麥克白意識到屠殺的恐怖,但這個邏輯是:想通過謀殺去阻止謀殺的發(fā)生,而且只有謀殺才是得以解脫的途徑,這似乎就是屠殺的可怕之處!麥克白的悲劇告訴我們?nèi)祟愄幘车恼鎸崰顩r,沒有辦法擺脫大屠殺的噩夢。麥克白殺死國王,因為他不肯接受他懼怕殺死國王的事實,謀殺國王以后的麥克白,卻又不接受自己是殺人犯的事實?!胞溈税字\殺因為他想擺脫噩夢,但謀殺本身卻是噩夢的必然。 噩夢令人恐怖就在于它沒有結(jié)尾?!盵3](P74)麥克白陷入虛無越來越深,他每次選擇都令他發(fā)現(xiàn)自己更加可怕和陌生,“他自己的靈魂都在譴責它本身的存在?!盞ott 將麥克白的處境存在主義化,“存在對于麥克白變得意義含糊或至少是兩重的;這是一種在生存和本質(zhì),自在(In itself)和自(For Itself),兩者之間永恒的矛盾?!蔽覀儫o法接受我們自己,因為接受意味著接受屠殺的記憶和噩夢作為現(xiàn)實,承認除了屠殺之外還有什么呢?
麥克白夢想一個再沒有屠殺的世界,所有的謀殺都會被人遺忘,所有死去的人就這么被埋葬,新的開始繼續(xù)。“在陷入噩夢越來越深的時候,麥克白希望噩夢的結(jié)束;他渴望一個沒有罪惡的世界,卻是在他越來越深地陷入罪惡。麥克白最后的希望是希望死去的不要再起來?!丙溈税谆孟胗幸淮沃\殺可以讓所有的謀殺終結(jié),但在戲中,班柯的鬼魂對麥克白可見,因為死者還會歸來?!胞溈税撞幌虢邮墁F(xiàn)實和噩夢的不可回避,同時不能面對自己,協(xié)調(diào)自己,他將自己的罪行視為他人?!盵3](P76)但最終麥克白知道,他逃不出噩夢,因為這是人類的真實處境。“他們已經(jīng)縛住了我的手腳,我不能逃走,可是我必須像熊一樣掙扎到底?!薄拔液喼币呀?jīng)忘記了恐懼的滋味。…我的習慣于殺戮的思想,再也沒有什么悲慘的事情可以使它驚悚了。”麥克白最終發(fā)現(xiàn)一切的行為和選擇都是荒誕,或者說根本沒有選擇:“熄滅了吧,短促的燭光!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劃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了喧嘩與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保ǖ谖迥弧⒌谖鍒觯┰诳绿乜磥?,麥克白已經(jīng)接近人類體驗的極端,麥克白最后已經(jīng)徹底陷入虛無,他不再相信人類的尊嚴,他再沒有什么要反抗的和感到罪責的,“在他死去之前所能做的就是將自己打入虛無之境像很多活著的人那樣?!边@是世界的荒誕的最后結(jié)果。
柯特認為,《麥克白》的主題是大屠殺,而且它在講述人類的真實境地。當考慮到柯特的猶太血統(tǒng),以及猶太大屠殺的歷史背景,這不難令柯特提供了一個不同于梯利亞德或其批評學者全新的詮釋角度。20世紀的歷史上發(fā)生太多的屠殺,《麥克白》被不斷重新閱讀或者也是因為人類的命運依然像麥克白和麥克白的同代人。
第二、政治批評
政治批評的主要特點是將《麥克白》和莎士比亞時期的政治問題聯(lián)系起來。“政治的這個詞所指的僅僅是我們把自己的社會生活組織在一起的方式,及其所涉及的種種權力關系”。[8](P196)一般的政治批評認為,《麥克白》參與到詹姆斯一世的一項政治計劃:努力提出一套系統(tǒng)而有說服力的絕對王權國家(Absolutist State)的意識形態(tài),這部悲劇是特別獻給詹姆斯一世的?!罢繎驇е庾R形態(tài)色彩不遺余力地將麥克白不合法,而將他的反對者合法化。”[1](P125)
艾倫·辛尼菲爾德(Alan Sinifield) 稱這種“詹姆斯式的意識形態(tài)(Jamesian ideology)解讀”指的是:詹姆斯一世以國君的絕對權威身份主持并書寫戲劇。這種意識形態(tài)出現(xiàn)在16世紀從封建制(Feudalism)步入絕對君主制(Absolutist State)的過程當中。在封建制時代,國王權力往往比名義上要微弱,因為他不得不與教會、貴族和封建領主分享權威。而在絕對集權的王權制度下,權力中心集中在國王身上,君王是絕對的合法性根源。絕對的君主集權必須通過壟斷暴力合法性來源和依據(jù)才能實現(xiàn)封建制向君主制的轉(zhuǎn)化進程。這種意識形態(tài)先要區(qū)分“正當暴力”和“不正當暴力”。當暴力服務于普遍權威時,它是正當;反之則非正當。在戲劇開端,麥克白在鎮(zhèn)壓叛亂時,他在鄧肯的許可下使用暴力是被贊譽和鼓勵的壯舉;但當謀殺鄧肯時,麥克白則是一個可怕的罪惡的殺人犯和篡位者。
按照“詹姆斯式的意識形態(tài)”方法解讀,《麥克白》戲劇本身參與了詹姆斯一世的政治權威建構,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此劇恰好迎合絕對君主制的需求。所以暴力的合法性被成功地壟斷在絕對的君主那里,現(xiàn)代政府就開始使人民接受合法的暴力,或者服務于君主或國家的暴力行為本身不會被視為暴力行為。“《麥克白》恰好趕在它(絕對君主制)確立暴力合法性壟斷地位的歷史關頭。”[1](P122)
詹姆斯式解讀的第二特點是明確區(qū)分“合法君主”和“不合法的僭主”。合法的君王相信自己是由人民承認和接受的,因為他的權柄來自于上帝,他必須對上帝負責。而不合法的僭主則剛剛相反,他以非法和暴力手段取得王位,他無法得到人民認可,反而是他認可和任命人民,他放縱自己的欲望和激情不受約束和限制,他以追逐最高權利和最大利益為核心;“很明顯,詹姆斯一世努力避免絕對王權與類似麥克白之類有任何相似之處。他認為合法繼承的君王不可能成為僭主。而這一點在《麥克白》中似乎是很明顯的。麥克白是一個徹底的僭主,因為他順從自己的欲望和野心,謀殺合法的君王取而代之,并為確保自己權力的穩(wěn)固對自己的部下臣民任意殺戮,從而落得眾叛親離,死于非命。按照詹姆斯式的解讀,麥克白死于非命表達了一個主題:正義和邪惡較量而最終以正義得勝。而且麥克白從來沒有爭取到自己權力和國王位置的合法性,從劇中他一次有一次展開殺戮可以看出?!霸趹騽〗Y(jié)尾,麥克白最終被滅掉,似乎他從來都沒有成為一個真正的國王?!盵1](P126)辛尼菲爾德認為麥克白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僭主,他通過謀殺合法國王的方式取得王位;而同時麥克白被反對者殺死時,他的反對者依然沒有被看作一個合法君王。
但辛尼菲爾德又試圖揭示,另外一種解讀方式會讓我們得出另外的結(jié)論,而非“詹姆斯式解讀”那么簡單,這種途徑就是被稱作“布坎南的干擾(Buchanan Disturbance)”。辛尼菲爾德以它取代詹姆斯式的解讀。 布坎南的著作可能是《麥克白》的歷史素材和思想來源。“布坎南理論是詹姆斯解讀法的實質(zhì)性的對立,它后來被用于辯護革除詹姆斯的兒子查理,……對于布坎南來說,君主權來自于人民并且保持于人民; 行使權力違背人民意愿的君主就是僭主,并且應該被革除或推翻。”[1](P127)合法的君主也可能成為僭主,因而被人民推翻也是合法的。按照布坎南理論,合法君王和僭主的二分法沒有依據(jù)。辛尼菲爾德人文布坎南理論是為了論證1567年推翻詹姆斯王的母親瑪麗女王的行為合法性?!艾旣惻跫仁且粋€合法的君主,但卻又是一個僭主,所以推翻她的人篡位者是合法的。 她的很多品行都可以與麥克白放在一起進行類比:人們說她厭惡臣屬的正直,聽信巫婆的預言,任用外來的唯利是圖者,在政治對手的家里安排密探,威脅他們的生命?!盵1](P127)瑪麗女王的下場跟麥克白又何其相似!“布坎南理論”一下子打破“詹姆斯式解讀”的僭主與合法君主的二分觀念,這不但揭示詹姆斯的絕對王權的內(nèi)在矛盾,同時也顛覆了對麥克白的解釋和批評。
和“布坎南理論”相比,“詹姆斯式解讀”破綻百出。鄧肯的權威和地位是令人懷疑的:“他的權威如何運行是不為人知的,他缺乏感知和判斷能力,在麥克白謀反篡位之前,蘇格蘭已經(jīng)亂作一團。”辛尼菲爾德努力將戲劇解讀為推翻僭主的合法性。而且班柯的態(tài)度也很模糊和不明確,在面對鄧肯被謀殺的意外事件時,他沒有明確反對麥克白;而且他對巫婆的預言保持沉默,這些都似乎暗示班柯視這個秘密為他的希望。同樣,在悲劇結(jié)尾,麥克德夫殺死麥克白,擁戴馬爾康為王;這一點與戲劇開端麥克白的角色和處境何其相似,麥克德夫成為一個制造國王的機器,這些都令合法君王的權威仍然處于不明確中,馬爾康的權威依然可能受到挑戰(zhàn)。悉尼費爾德甚至設想麥克德夫與女巫的再次相遇,這些都在說明詹姆斯式的解讀的簡單化與矛盾,在向絕對王權的轉(zhuǎn)型中,權力關系的不穩(wěn)定性是罪惡發(fā)生的條件和因素,而且追求國家暴力合法性的訴求沒有明確效果。
麥克德夫和馬爾康的對話也抹去了合法君王和僭主之間的區(qū)別。馬爾康說:“要是我有一天能夠把暴君(僭主)的頭顱放在足下踐踏,或者把它懸掛在我的劍上,我的可憐的祖國卻要在一個新的暴君(僭主)的統(tǒng)治之下,孳生更多的罪惡,忍受更大的苦痛,造成更分歧的局面?!瘪R爾康說的新的僭主就是他自己。而麥克德夫回答:“人性中無限制的縱欲是一種虐政(僭政),它曾經(jīng)顛覆了不少王位,推翻了無數(shù)君主……誰也不能禁止您滿足您的分內(nèi)的欲望。您可以一方面盡情歡樂,一方面在外表上裝出莊重的神氣,世人的耳目是很容易遮掩過去的。”(第四幕、第三場)這一幕對話抹除了區(qū)分僭主和合法君王的企圖?!胞溈说路蜃屛覀兛吹?,詹姆斯試圖描繪的絕對王權下的君主的美德只是意識形態(tài)的操作,這種假象足夠保持他的制度得以維持下去?!盵1](129)辛尼菲爾德非??粗亍尔溈税住返牡谒哪坏谌龍龅倪@段對話,就是讓我們意識到麥克白的僭主與僭政不是個別性的案例,其實在合法的君王和僭主的品行之間存在著諸多的疊合。
第三、性別批評
瑪麗蓮·法蘭西(Marilyn French)認為男性主義的原則與英勇、占有和勇氣、權威、獨立、正確、權利、合法等聯(lián)系在一起,男性中心主義通過權力去維持秩序。女性的原則是服從和適應權威和秩序。如果愛和生育代表女性,那么殺戮和死亡代表男性。因為世界永遠處在暴力和攻擊的威脅之中,所以男性原則就占據(jù)優(yōu)勢?!吧勘葋喦逍训乜吹缴鐣心行栽瓌t主導一切的危險性,他反思了讓暴力,權威去跨越壓倒其他價值(女性原則)的代價?!鄙勘葋喌臍v史劇多具是男性主義色彩,因為從亨利六世和理查三世的四部曲,到理查二世與亨利五世的四部曲,多屬于權力角逐和陰謀殺戮的世界;他的悲劇也多展現(xiàn)男性氣概(Masculine Principle)與女性氣質(zhì)(Feminine Principle)之間的沖突,以及后者被前者壓制和貶斥?!尔溈税住返闹黝}是女性原則被壓抑帶來的危險。“這部戲劇不是關于野心本身的,而是關于為了一部分原則放棄另一部分,為滿足野心去犧牲所謂不必要的原則與價值?!盵4](P241)整部戲是對男性原則主宰的世界貶低抹殺女性原則和男女性別原則不和諧與失衡的后果的想象。
關于性別問題,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麥克白》男女的性別模糊。三個女巫是女性,但卻有胡須?!尔溈税住吠ㄟ^模糊兩性特征,在戲劇揭示了男性原則如何占據(jù)主導,并且貶低女性原則的。法蘭西認為,“Holinshed的歷史描述在蘇格蘭,女人們帶著強壯、勇敢和頑強的嗜血習性去戰(zhàn)斗,莎士比亞聽到這以后,受到震撼并激發(fā)起想象力?!盵4](242) 蘇格蘭是戰(zhàn)亂不斷、充滿鮮血的野蠻世界,它的文化是崇拜英雄的文化,在這里,生活的享樂應是拋在一邊,生育繁衍也很貧瘠,維持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男性原則勢必在當時的蘇格蘭占據(jù)主導地位。在這個英雄崇拜的世界里,女人不得不像男人一樣,女性原則的喪失和被抹殺應該是悲劇主題。
我們毫不懷疑麥克白是一個屠夫。但麥克白在劇末尾不比劇前的英雄形象更像屠夫。 貫穿全劇,男性身份被等同于去殺戮的能力,在此文化中,權力即等于戰(zhàn)事上的英勇?!狈ㄌm西認為麥克白夫人在劇中及其令人憎惡不在于她的殘暴,而是她違背了男女性別原則的和諧,她違背了自己在社會中的身份與職能,她沒有阻止自己的丈夫謀殺國王、父親和客人,反而是誘惑和放縱潛藏在麥克白心里的野心去謀殺鄧肯。她放棄自己的女性特質(zhì),去追求男性原則:“來!注視著人類惡念的魔鬼們,解除我的女性的柔弱,用最兇惡的殘忍自頂至踵貫注在我的全身;……進入我的婦人的胸中,把我的乳水當作膽汁吧!”(第一幕第五場)她認為自己的丈夫身上充滿過多男性溫柔的乳臭。在當時的蘇格蘭,女人喜歡“戴上”胡須,表現(xiàn)男性的勇猛;麥克白夫人認同蘇格蘭當時文化的男性價值觀,男人即是殺戮。
在謀殺鄧肯的前一刻,麥克白處在猶豫之中,麥克白夫人譏諷丈夫的猶豫和軟弱:“你不敢讓你在行為和勇氣上跟你的欲望一致嗎?你寧愿像一只畏首畏尾的貓兒,顧全你所認為生命的裝飾品的名譽,不惜讓你在自己眼中成為一個懦夫。讓我不敢永遠跟隨在我想要的后面嗎?”麥克白反駁到:“只要是男子漢做的事,我都敢做;沒有人比我有更大的膽量?!丙溈税追蛉死^續(xù)敦促麥克白,以同樣的邏輯,讓麥克白無法反駁:“是男子漢就應當敢作敢當;要是你敢做比你更偉大的人物,那才更是一個男子漢?!丙溈税追蛉藦氐追艞壛俗约簱嵊蛻z憫的女性特質(zhì):“我曾經(jīng)哺乳過嬰孩,知道一個母親是怎么戀愛那吮吸她乳汁的子女;可是我會在他看著我的臉微笑的時候,從他的柔軟的嫩嘴里摘下我的乳頭,把他的腦袋砸碎”。(第一幕、第七場)麥克白無法反駁夫人在于他們認同:男性氣概(Manliness)是行動的最高準則。在謀殺班柯以后,麥克白看見鬼魂,導致自己暫時精神錯亂,麥克白夫人當時問“你是一個男子嗎?”以及“你的男子氣都失掉了嗎?”麥克白回答:“我是一個堂堂男子?!保ǖ谌弧⒌谒膱觯┊敼砘晗?,麥克白最終變得鎮(zhèn)定,他說:I am a man again.(朱譯是“我的勇氣又恢復了。”)
男性原則占主導促成了謀殺。但這種男性原則造成的結(jié)果是徒有其表的勝利,或者說所有人都是這種原則的犧牲品。接二連三的謀殺不斷發(fā)生,當那個完全靠個人自我約束的圈套被暴力打破后,男女兩性原則失去平衡,整個世界完全變成了地獄,充滿謀殺和暴力。蘇格蘭也不再被稱為母親,而是墳墓。
鄧肯的形象也似乎模糊了男性與女性原則?!八瑫r具有男性的權威和女性的溫柔。”[4](P247)他除了權威和神圣氣質(zhì),還保有憐愛與輕信等女子氣質(zhì)。他毫不掩飾地贊揚麥克白,帶著女性的愛撫鼓勵麥克白:“我已經(jīng)開始把你栽培,我要努力使你繁茂。”(第一幕、第四場)鄧肯卻又認同和贊賞麥克白的行為,認同男性原則等同于殺戮。法蘭西最后說:“跟麥克白一樣,鄧肯的毀滅是因為他們都贊同的占據(jù)文化主導地位的男性原則”。[4](P131)
另一位女性學者珍妮特·阿德爾曼(Janet Adelman)則從性別心理學的角度提供了另種批評方法。在《受扼制的母親》(Suffocating Mother)一書中,作者認為母性力量(Maternal power)貫穿全《麥克白》劇作,女巫和“魔鬼一樣的”麥克白夫人激發(fā)起母性力量。悲劇通過再現(xiàn)麥克白與她們的關系,展現(xiàn)了男性自我身份的建立和追求,與來自女性力量威脅的內(nèi)在矛盾;女性權力能夠支配控制男性行為思想、并重新建構起男性身份。
通過父親缺失,母性力量帶給男性的威脅在劇中表現(xiàn)出來;鄧肯是權威的中心,尊嚴和血統(tǒng)的淵源,但他又表現(xiàn)出孕育呵護臣屬,提攜培養(yǎng)后代的側(cè)面;“在鄧肯被謀殺之前,這種父性與母性的平衡已經(jīng)被打亂?!盵2](P131)鄧肯在政治上軟弱無力,父親權威不斷被侵蝕;而母性一面占據(jù)主導:鄧肯表現(xiàn)出柔弱、輕信,過于依賴于麥克白和班柯。在鄧肯的國家,女巫的母性權力已經(jīng)吞噬了男性權威和蠱惑敗壞了秩序?!爱斷嚳想x死亡愈近,鄧肯的女性化就更突出。”[2](P133)鄧肯的死亡似乎在暗示鄧肯曾經(jīng)作為家長和父親的權威代表,已經(jīng)蛻變成女性化的角色,一個充滿女性氣質(zhì)的男性。
阿德爾曼認為,當父親權威缺失,母性力量就操縱了麥克白的行動與思想。最惡毒和有力的女性是麥克白夫人,她的可怕不是她試圖取消女性功能,而在于她的女性功能本身的可怕。“你們這些殺人的助手,你們無形的軀體散滿在空間,到處找尋為非作惡的機會,進入我的婦人的胸中,把我的乳水當作膽汁吧(to take my milk for gall)!”阿德爾曼認為,to take my milk for gall的意思不是拿乳水去換膽汁;而最合適的理解應是麥克白夫人要魔鬼吸取自己的乳水,并將乳汁作為毒液供養(yǎng)他們?!叭樗旧砭褪悄懼D(zhuǎn)換根本不需要。”這些話集中體現(xiàn)了一種文化恐懼:母性哺育可能傳遞各種疾病和病毒,麥克白夫人將這種恐懼生動化。麥克白夫人母性力量還體現(xiàn)在她對自己丈夫的控制:如果麥克白不按照她定義的男性方式去行動,他就會受到變成柔弱嬰孩的威脅。她曾哺育過嬰孩,但她能無情地砸碎嬰孩的腦袋,嬰孩面對母性力量是完全軟弱和無抵抗力的;“如果麥克白不按照夫人的男人標準去做事,他就會變成一個嬰孩一樣的人。”[5](P140) 為了擺脫女性權力對麥克白男性身份的侵犯,避免自己成為夫人眼中軟弱無能的人,麥克白決心謀殺鄧肯?!霸改闼娜悄泻⒆樱驗槟愕臒o畏的精神,只應該鑄造一些剛強的男性?!保ǖ诙?、第七場)麥克白通過幻想麥克白夫人成為剛強男性的母親,使自己擺脫了男性的軟弱缺點。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去擺脫女性權力,就是女巫似是而非的預言,麥克白不會被女性所生的人傷害。但反諷的境況是不是從母腹中產(chǎn)下的嬰兒依舊是來自母性。麥克白幻想逃離女性權力完全失敗。
同時,戲劇情節(jié)也暗示母性權力的衰弱與消失;女巫在第四幕以后再沒有出現(xiàn)或被提及,麥克白夫人最終走向毀滅。麥克德夫的經(jīng)歷也恰好體現(xiàn)了這一點,拋妻棄子,家庭的毀滅和妻兒的死亡使他成為一個無畏的男人;而且他告訴麥克白他是被剖腹從母親的子宮內(nèi)取出的,這竟然成為他戰(zhàn)勝麥克白的利器,或者是麥克白最終喪失依靠的關鍵因素。最后麥克德夫與麥克白的戰(zhàn)斗與第一幕麥克白與麥克唐華德的戰(zhàn)斗處于類似境地:為擺脫女性權力而戰(zhàn),為確立男性的獨立與自主而戰(zhàn), 戰(zhàn)斗的結(jié)果是被從母性身上切割出來和沒有家庭的麥克唐華德戰(zhàn)勝依賴女性權力的麥克白。
《麥克白》還暗示一個獨立于母性權力的國度:英格蘭;最終馬爾康和麥克德夫在英格蘭的幫助下,打敗依靠女巫力量的麥克白;在劇中,蘇格蘭是一個女巫很有勢力的國度,并且女性的權威對男性的行為影響之大可以體現(xiàn)在麥克白與夫人的關系中。英格蘭作為一個和藹的父親形象,幫助“沒有親近過女色”(第四幕、第三場)的馬爾康,去戰(zhàn)勝麥克白,最終建立一個沒有母性權力參與的男性社會。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