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教育論文 > 正文

優(yōu)化歷史課堂教學的幾大要素

作者:于景堯來源:《魅力中國》日期:2021-06-03人氣:659

一、提取知識,全面有效

有效提取知識點是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工作,也是一項頗有難度的工作。全面、準確的提取知識點是歷史學科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提取知識點的重要方法是:圍繞學科知識的構成要素來確立知識點。

歷史知識是由“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和歷史人物”構成的,而 “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和歷史人物”又是由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經過、內容、結果、意義等構成的。詳細的歷史知識點還表述為背景(原因、前提、條件、目的、導火線等)、時間(年月日、時期、朝代,流行于、盛行于等)、地點、人物(建立者、發(fā)動者、指揮者等)、經過(過程、始末等)、內容(措施、功績、表現(xiàn)等)、結果(性質、意義、作用、影響、危害、評價等)。

例如,七年級上冊第15課《兩漢的科技和文化》一課中的“歷史巨著《史記》”一目,要求掌握的是《史記》的作者、內容和評價三塊知識點,我們可以這樣表達:

歷史巨著《史記》:

1作者:_____,偉大的____家。

2內容:記述了從傳說中的____到____時約____年的史事。

3評價:是中國古代第一部_____體通史。

二、精置問題,有效探索

課堂教學以問題為主線,好的問題有利于開啟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積極探索,積極思考。所以課堂教學中要選擇那些靠近知識主體的、有思維含量的重點問題進行探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類似于“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但新法并沒有被廢除,這說明了什么?”這樣的問題,其思維的著力點在于“商鞅變法的社會價值”,通過現(xiàn)象看本質,思維向深處發(fā)展,這樣的問題就是有效的。

三、精致環(huán)節(jié),準確定位

精巧細致的安排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使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必要的。剪除那些不必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例1“出示學習目標”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應該果斷的舍棄,因為再簡單的學習目標都要轉化為具體的問題才能被學生領會并探討,同時學習目標和具體問題同出一轍,取其一則舍學習目標而取具體問題。

例2合作學習作為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來使用,占用很長的教學時間,而收效不像教育美文中描述的那樣神奇,費力不討好。所以應該把它作為非必要教學環(huán)節(jié),適時而用,用之必要,用之必好。萬不可用之嘩眾取寵。

例3“學生讀”這個環(huán)節(jié)也要慎用,諸如,朗讀學習目標,朗讀一段課文,朗讀一個人物簡介等。受小學語文的影響,學生“律格”式的朗讀著實浪費了點時間。

例4學生盤點收獲,風行一時而背棄了具有學科特點的歸納總結式的教師盤點總結,這是一種追風現(xiàn)象,千篇一律是的學生盤點,幾句同樣的點評式的語言翻來覆去的使用,用長了,聽常了也就不新鮮了,所收到的教學效果也就不大了。所以建議我們的教師要視情況選擇正確恰當?shù)目偨Y方式。

四、獨立自學,培養(yǎng)能力

歷史學科是人文社會學科,它的基礎性特點和時代對學生學習的要求,決定了“獨立自學”是歷史學習最為重要的學習方法和手段。它的基本方法是“問題引領自學”,即以每目為單位,用“留白(挖空)”的方式,給學生提供自學問題(同時也含有思考題、材料研讀題等題型),印發(fā)給學生或課件出示呈獻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自學解答問題?!傲舭住钡奈恢靡欢ㄒx擇在該知識的重點處、關鍵處,都是學生應知應會的歷史知識,都是學生必要必須探索的問題。這樣做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形成有助于終身學習的自學能力。

五、必要講述,“講與不講”

歷史課程標準要求運用多種方式展現(xiàn)歷史發(fā)展的態(tài)勢,尤其是通過教師清晰明了的講述,使學生知曉歷史的背景、主要經過和結果,通過具體、生動的情節(jié)感知歷史,清楚地了解具體的歷史狀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對歷史進行正確的理解,對史事做出合理的判斷。如通過具體講述歷史人物典型的言行事例,使學生有真切的感悟,加深理解和認識。

歷史教學的講是“點”講,而不是泛講,講在學生不懂之處,講在知識的在疑難處。歷史教學的講,要遵循“講、不講”原則,即學生自學學會的不講,學生自學沒學會的要講,理解上有難度的要講,或強調、或解釋,或說明,或糾錯,決不能重復性講解。

比如,一位教師在講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8 課《百家爭鳴》一課時,只講了(解釋了)“無為而治”、“仁者愛人”、“兼愛”的等幾個疑難詞語,幫助學生克服障礙,理解歷史知識??傊?,歷史學科的講述要精講、善講,克服重復性講解,克服盲目拓延,克服信口開河,克服漫無邊際……。立足學科,立足教材,立足初中,專注特點和規(guī)律,有計劃、有目的、有條理的進行教學。

六、論從史出,形成素養(yǎng)

所謂“論從史出”,通俗的講,就是歷史的結論或論斷來源于歷史事實,不是憑空捏造,要有理有據(jù)。

例1,論從史出,出于教材?!皬拇笥碇嗡氖论E中可以看到大禹什么樣的精神?”。在這里,“治水事跡”就屬于歷史事實,所體現(xiàn)的“精神品質”就屬于歷史的論斷或結論。用論從史出的方法可以這樣引導得出結論:

(1)大禹的父親用“堵”的方法治水,9年沒有成功,而大禹用疏導的方法治水,十年努力,消除了水患——創(chuàng)新精神。

(2)全身心投入治水,三個家門而不入——奉獻精神。

(3)10年努力——堅持不懈的精神。

例2,論從史出,出于材料?!皯浳糸_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說一說,詩中描繪了開元時期什么樣的情景?解讀材料,弄清材料含義,依義而答。得出結論:開元盛世的時候,人口眾多,糧食豐收。倉廩豐實,百姓富足。社會安定繁榮。

※論從史出,既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態(tài)度。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www.12-baidu.cn/w/wy/25805.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