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直播連線中的鏡頭設計
電視新聞直播連線,是新聞播報的一種重要方式,鏡頭的選擇和設計,關系到整場新聞報道的質量和傳播效果。在新聞直播連線時,如何能夠選擇和設計最佳的鏡頭、角度來進行電視新聞直播,這就需要現場記者和攝像師對新聞事件具有高度的認知和掌控感。電視新聞直播連線并不是對現場和新聞事件的簡單羅列和呈現,而是需要在短時間內,盡可能地對新聞現場的主要熱點問題、細節(jié)、背景、新聞事件核心當事人等進行信息整合和提煉,將現場的最新情況全面、客觀、真實、生動地展現給觀眾,這都需要現場的記者、攝像師對鏡頭進行精心設計。
一、電視新聞直播連線中的鏡頭切換
在電視新聞播報中,新聞現場的直播連線是最實時同步的報道形式,同時也能帶給觀眾最直觀、最真實的觀看體驗。而電視新聞直播連線中的鏡頭切換,是現場攝像師和記者對新聞核心信息的把握能力的最直觀體現。
在直播連線中,鏡頭的角度設計必須要遵循基本的新聞傳播規(guī)律,比如在直播時要考慮現場的采光、背景顏色,鏡頭內的背景物體是否符合技術標準和新聞主題表達;多組鏡頭之間的內在邏輯、是否具有關聯性、信息的層次遞進等;還有,現場直播連線記者的站位及現場環(huán)境,是不是承載了直播連線的重要信息點;另外還需格外注意,在直播畫面所覆蓋的區(qū)域,要規(guī)避一些不應出現的事物等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jié),處理不好就很可能因小失大;而利用得好,卻有可能成為整個直播中的一個亮點,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鏡頭設計時,畫面必須要有明確的表達力,即畫面內的事物有特定的信息展示,不能是無目的、無信息量的鏡頭,要讓觀眾通過直播畫面獲取更多重要信息。
電視新聞直播連線中的鏡頭設計,與電影或者經過剪輯的視頻完全不同,電視新聞直播,講究現場感和與新聞事件的同步性。如何通過鏡頭切換,來捕捉到稍縱即逝的、有價值的新聞畫面,這都需要新聞攝像、記者在現場準確敏銳去捕捉,并通過多鏡頭切換及時呈現。一般來講,攝影師會將鏡頭首先聚焦一條事件主線,以講故事的形式拍攝和展現事件的開端、發(fā)展等過程,不過在講述重要線索的同時,攝影師也會將鏡頭切換到其他事物上,借助一些外圍信息的敘說,將與主線有關的事件和信息串聯起來,一方面避免單一線索導致的新聞事實局部化,同時也通過鏡頭交代了事件發(fā)生的周邊環(huán)境、背景,以及事件發(fā)生后帶來的影響和變化,讓新聞不僅有第一現場的可視性,更增加了新聞的厚度、廣度和深度。
二、電視新聞直播鏡頭切換的美學意識
電視新聞在直播過程中運用一定的美學法則至關重要。比如說,電視記者要對整個新聞事件的新聞價值有準確認知和高度概括,而就新聞傳播手段和效果來講,卻要遵循和力求畫面的信息量和美感。具體來講,電視新聞直播的鏡頭,同樣需要完成對事實的構建、畫面的美感及鏡頭的內在聯系等使命。電視新聞鏡頭,要根據不同新聞事件、題材,靈活使用遠、全、中、近、特等不同景別的鏡頭切換,以及推、拉、搖、移等運動鏡頭,來對事件的每個側面進行生動的描述,不僅呈現眼前所見的景象,更要通過鏡頭設計,呈現新聞事件中不同事物間的內在關聯,以及其中蘊含的故事、情緒、情感等。有了對于電視鏡頭拍攝和切換的美學考量,看似短平快的新聞,就有了打動人心的真實力量。以上幾點是對電視新聞直播美學價值的重要體現,也是新聞工作者在電視新聞直播當中應該加強和學習的重要理念和技能。
電視新聞直播,被業(yè)界稱為“新聞當中的利器”,它的優(yōu)勢正是,此時此刻電視鏡頭里所呈現的真實、立體、多維度的視頻信息。在電視新聞直播當中,除了不間斷的長鏡頭之外,鏡頭的切換也是使直播信息量和空間感大大增強的一個重要手段。鏡頭切換是攝影師與畫面題材進行對話、篩選的結果,這些都是在電視新聞直播中美學的價值體現。鏡頭切換要符合美學常識,比如事物在組合上是否一致、搭配上是否協調、前后畫面是否存在關聯性等,滿足以上幾點才能在鏡頭中體現出美學價值。此外,鏡頭設計和切換中,對于現場光線的運用、畫面節(jié)奏是否緊湊、對現場環(huán)境的交代、對新聞主題的表達和延伸,也都關乎鏡頭的美感和表現力。
三、電視新聞直播連線中的鏡頭選擇
電視新聞直播中對鏡頭的選擇是體現新聞直播價值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全面展現一場新聞直播的價值、邏輯和意義。新聞現場有大量不可控因素,一個攝像機捕捉到的畫面可能會受到技術和角度限制,所以在現場直播時,往往需要多組攝像機互相合作,不同角度的鏡頭互相配合切換,共同來進行直播連線,可以更全面展現新聞現場的真實狀態(tài)。
直播連線時,對鏡頭的選擇主要考慮以下因素:一是為了更加突出現場某些畫面或者物體,攝像師要給予特寫鏡頭、大全景鏡頭、虛實鏡頭、推拉鏡頭等特定表現手法;二是要整合多組畫面和鏡頭,完成多角度、多側面的畫面呈現效果。比如中央電視臺在進行5.12汶川地震救援報道時,進行現場直播連線中,當記者報道說,雖然現場救援在全力展開,但仍有很多人被壓在建筑下等待救援。這時,導播就將鏡頭直接切向廢墟中正在組織搶救的官兵畫面、以及大全景中的、面積很大的地震現場,通過多組畫面,來交代救援的艱巨性和現實情況;三是根據新聞現場需要,對鏡頭進行選擇。比如在直播連線時,鏡頭既要緊盯現場記者,同時要適時切換鏡頭,拍攝能夠呼應記者此刻所說的重要信息。從新聞直播的即時性來看,要求電視新聞直播中的畫面選擇,既要做好前期安排和準備,還要做好即興選擇。不過,需要注意地是,即便電視新聞直播畫面的即興選擇,也不能偏離敘事主線,偏離新聞事實和主題。
四、電視新聞直播連線中的地點選擇
在電視新聞直播連線中,現場條件大多有限,所以選擇一個合理的拍攝地點,對于電視新聞鏡頭的拍攝和呈現,也至關重要。只有合理的直播地點,才能給鏡頭設計充分發(fā)揮的余地。而鏡頭設計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就是找到一個合適的制高點,能夠讓攝像師一覽無余地拍攝出新聞事件的全貌。比如,當年北約在轟炸南聯盟時,中央電視臺著名新聞節(jié)目主持人水均益要進行現場報道,這時如果想要拍下戰(zhàn)爭的畫面,以及南聯盟被轟炸的廢墟,就要選擇一個制高點,才能展現戰(zhàn)爭此刻的真實情況。于是,主持人水均益和攝像師,最終選擇了站在被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狂轟濫炸的南聯盟一個房頂上,不遠處就有炮彈爆炸的畫面,而這時攝像師就站在水均益的對面,幾十米外就能看到舉槍射擊的士兵,所有這些現場電視畫面語言,是別的報道方式所不能比擬的。生動而準確的電視鏡頭設計,不僅能帶給觀眾視覺沖擊力,同時還能直抵人心,讓觀眾產生強大的心靈震撼。
五、結論
對于一場新聞直播連線,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有很多,但是現場電視鏡頭的設計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過對鏡頭拍攝的景別、切換、美學設計,以及對鏡頭拍攝的地點等多方面因素的精心選擇和綜合有效利用,電視鏡頭所能呈現的視覺傳播效果和信息量,具有著不可估量的潛力。一個好的新聞報道、好的電視新聞直播連線,就要用充滿吸引力、解釋力和張力的鏡頭和畫面,去將現場情況及時、全面地展現給觀眾,這也是每一位新聞攝像師,在如今視頻傳播日益主流化的輿論傳播形勢下,最應該認真思考和不斷突破的“硬功夫”。
本文來源:《視聽》:http://www.12-baidu.cn/w/xf/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