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東云閣大酒店的餐飲環(huán)境與視覺導識
東云閣大酒店在柳州市的高新區(qū)的核心地帶,船型建筑群的風格手法簡約,結構嚴謹而富有視覺張力。首層造型如船身弧形狀,上寬下窄,從二層到五層的餐飲空間的總平面整體按比例縮小約2.5米,使船身的上層建筑設計更是匠心獨到,既滿足了餐飲空間的功能需求也很大程度地實現(xiàn)了風光觀賞等的人文關懷,展示出該酒店在快速發(fā)展經濟中所應有的南方重工業(yè)大都市的氣度與風貌。
東云閣大酒店的空間布局既嚴謹又合理,設計手法考究。認真研究其空間設計方法還是從收銀總臺與大堂、鮮活區(qū)、電梯區(qū)的空間布局開始,幾個不同功能空間(特別是大堂、次大堂、鮮活展示區(qū)、收銀總臺)縱橫穿插,人流相互影響相互干擾的可能性很大。在處理這問題上設計師采用了虛擬空間的感知手法,通過水平界面圖案、形狀與材質的變化處理,讓人從感知上認識是不同功能的空間,從而限定了空間的功能性。限定空間里的人的行動就會在相應空間范圍內進行而互不干擾了。在鮮活區(qū)與總臺過道的空間處理上頗為本案的突破口。在一次設計的平面上兩棟船型大樓交接處有一個大約300平方米的三角形空草地,相間在大堂和廚房之間。設計師們利用了該場地的位置特殊性和功能合理性,把草地改建為玻璃墻的透明鮮活區(qū)。在總臺左邊的玻璃墻體上開一門,大堂的客人既可以穿行于兩地選魚和入座,也可以隔窗看海鮮,也可以遠眺室外無限江景。這使大堂空間得到了兩度的空間延伸,空間開闊而相互滲透,視域廣而豐富。
本案的二、三、四樓是包間,其總平面的外周要比一樓的平面整體縮小約2米,使得二樓每個包間都有一個室外觀景臺。二樓有一個約1000多平面的長弧形連廊,連廊架空如橋。連廊設有6個包間,可以直觀江景。自二樓起,室內空間采用船身的中軸線為中心通道,包間在靠窗兩邊。中軸線通道受兩面墻體的影響而光線不足,在這問題上設計師通過對角線給光的光環(huán)境設計成了本案設計的又一亮點。對角線光的采用以避免天花光在光滑地面反射成眩光對人的不適影響。同時,對角線的光源可以使局促的通道空間有開拓感。二、三、四樓的包間結構基本相同,但三、四樓的包間采用室內臨窗觀景。通道左右兩邊的包間分為商務包間和豪華包間。每個包間都設有備餐區(qū)和衛(wèi)生間,而豪華包間比商務包間多一個休閑區(qū)。在裝飾手法上,從天花、墻面到地面的材料、色澤、花紋、光照等的運用都很有考究。天花主要以白色為主,水晶吊燈為主光源,四周則為一級吊頂?shù)牟劭?,采用漫反射照明,兩面主題墻用古典的歐式墻紙和戴安娜米黃石材,地面為暖色的大花富貴地毯,歐式豪華餐椅雍容華貴,使整個用餐空間彰顯大氣與高貴,溫馨與熱情,饕餮盛宴即將上演。在豪華間里,從用餐區(qū)走入休閑區(qū),要經過一道三重光的寬大的門,寓意是經過三道光的洗禮,步入潔白圣地,遺棄熱鬧與宣揚,享受悠然怡情環(huán)境。
三、視覺導識
中國約在上世紀90年代出現(xiàn)視覺導識。導識系統(tǒng)中的“導”是“指導”、“引導”,行為主體;“識”是“認識”、“識別”,是行為客體。視覺導識就是行為主體通過在符號的“引導”、“指導”下對對象加以“認識”、“識別”的行為過程。
視覺導識與環(huán)境渾然一體而又功能卓越,當不需要它時,它是環(huán)境的點綴,與環(huán)境相得益彰;當需要它時,它承擔起信息傳遞和信息溝通的橋梁作用。置身于陌生環(huán)境,你總希望看到有一個明顯易懂的物來幫助空間認知。在這一心理需求指引下,以人體工程學為基礎、對人的行為加以組織和分析,用獨特的視覺語言以感性形象表達理性的內容的視覺導識,可以克服語言的障礙,即使不同國籍、不同語言的人也可以識別。視覺導識幫助人們識別空間和了解環(huán)境信息,直接引導人們到達目的地,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又使得餐飲環(huán)境變得更加井然有序,是餐飲空間的現(xiàn)代文明程度的體現(xiàn)。
在東云閣大酒店餐飲空間設計的開始,設計師就把視覺導識納入空間環(huán)境的設計體系中來。其室內導視功能規(guī)劃有:
1、大堂導視落地索引牌
2、區(qū)域指示牌(方向)
3、轎廂電梯樓號及功能指示牌
4、功能區(qū)域分布懸掛燈箱
5、消防逃生通道平面警示牌
6、其它警示、指示、功能特殊牌(包括落地)
7、特殊功能性門牌及指示牌(開水間、衛(wèi)生間、提示等)
四、視覺導識與空間的分析
對于一個綜合性的大型餐飲空間來講,正確引導人們按照餐飲空間的設計巧妙安排人流的就餐與離席,是餐飲空間交通功能的體現(xiàn),交通功能的高度文明就是追求視覺導識“無人而治”的最高境界。東云閣餐飲空間依循了主題核心表現(xiàn)和設計語言高度統(tǒng)一的設計理念,從個方位展示了視覺導識服務于人滿足于人既科學又感性的內容。
4.1一級導視:
東云閣大酒店的最外延的視覺效果是酒店的入口處,從功能定位上界定它是進入酒店的第一個導引標識。主入口在大樓臨江的一樓左側面,能第一時間進入人們的視線(如圖1)。從設計心理學來說,人總是想在精彩的地方出現(xiàn),所以入口作為關鍵點是該案例精彩序幕開始。用高貴含蓄的戴安娜米黃大理石素雅地包裝了大門兩邊的墻體,而兩邊墻體靠近門洞六十厘米處開有兩手指寬兩人高的米黃色燈槽,燈槽的上中部裝有典雅高貴的水晶壁燈,鎏金的祥云鐵藝大門端莊、典雅、高貴地靜候你的到來。
4.2 二級導視:
二級導視是指示方位及功能定位,包括各層室內區(qū)域導視牌、停車場牌等,通常是通過區(qū)域分布的平面圖來體現(xiàn)(如圖2)。東云閣的二級導識有兩棟大樓的平面圖,有主大堂和次大堂之分,空間造型與功能復雜。進入東云閣主大堂,璀璨而大氣的空間令人舒適、喜悅而高貴,大堂兩根鎏金發(fā)叉樣的柱子更彰顯著空間的靈動與韻味。大堂空間造型中間大兩頭小,中軸線的交通線路清晰明朗,但大堂與次大堂、鮮活區(qū)、電梯間、樓梯的空間關系相應復雜交錯,對初來乍到的人來說如需要要準確定位一個空間,需要導識指引與配合。
4.3 三級導視
從二級導視近一步的延伸,進入到餐飲空間的內部。指示功能區(qū)域或者工作區(qū)域的。例如:大堂的索引牌、各功能區(qū)的指示、電梯間及辦公樓層指示牌、懸掛區(qū)域指標牌等(如圖3)。
三級導識主要出現(xiàn)的是懸掛指示牌,這給空間的整體感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在空間設計與空間布局上要非常注重于空間構成協(xié)調的關系,要把握視覺的主次關系的恰當處理,既要清晰顯眼易讀但又不能喧賓奪主,影響大環(huán)境,導識系統(tǒng)的圖形、色調、燈光等細節(jié)要與大空間、大環(huán)境相互影響協(xié)調。各種不同類型的指示牌在不同的空間所處的位置也有所不同,其造型上也是按照空間設計語言來進行,形成獨特的細節(jié)韻味。把空間設計元素惟妙惟肖融合到視覺導識中來,使視導在空間形態(tài)的使命最大程度的體現(xiàn)。在本案中的圖3電梯出口處的兩個標識,一個是前行箭頭通往包間區(qū),另一個“S”形指向衛(wèi)生間,之所以標識用“S”的圖像符號來暗喻通道的形狀,乃是設計師為了追求圖形與空間的統(tǒng)一而用心良苦。
4.4 四級導視
四級導視是最終要到達的目標,是識別的最后功能性定位。導識包括各類門牌、地點等。四級導視讓人在通過視覺尋覓與辨別中找到“歸宿”,是識別圓滿成功,那那么在終結點的設計上要別出心裁,方可錦上添花,實現(xiàn)更大的滿足感與收獲感。門牌的設計在造型、材質、光色上更能滿足視覺上的奇特要求。門牌極簡的造型與通道相符,門板的深紫色玻璃材質倍現(xiàn)空間的奢華,發(fā)光字體的光色與通道的主色調相協(xié)調,卻與直接依附處(門)的材質顏色相互補。其因視覺沖擊而成為視覺焦點,清晰易辨,使沉悶的通道彰顯清爽活力(如圖4)。
結語
視覺標識設計屬于平面形態(tài)的設計范疇,很少考慮環(huán)境或場所的因素,而本案通過這四級導視系統(tǒng)的建立,將環(huán)境和視覺這兩個領域進行結合的一個完整的設計理念得以體現(xiàn),對整個餐飲環(huán)境各區(qū)域的流動以及有效交通,最大限度地提高餐飲的可能性和休閑性,是藝術與科學規(guī)劃合理性的結合。東云閣大酒店視覺導識系統(tǒng)的規(guī)劃設計,提升了餐飲品牌的認知度和品牌的服務文明程度,使餐飲空間設計真正體現(xiàn)的讓消費者了解餐飲、了解環(huán)境、了解服務、了解文化。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