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文學視野下的紅色經典
“紅色經典”主要是指建國后五六十年代出現(xiàn)的那一批體現(xiàn)出當時意識形態(tài)特征的文學作品?!秳?chuàng)業(yè)史》、《紅日》、《保衛(wèi)延安》等以宏大的敘事規(guī)模,多線并行的結構線索以及復雜的人物形象來表現(xiàn)人類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雖然備受主流文藝體制推崇,但閱讀起來卻總欠缺些趣味性。與此同時,以《林海雪原》、《鐵道游擊隊》、《烈火金剛》、《紅旗譜》等為代表的一批小說在體現(xiàn)“革命”主題的前提下,卻因為繼承了中國古典通俗文學的傳統(tǒng),而在讀者群中大受歡迎并極具可讀性。侯金鏡在1958年曾對這類作品有如下評論:“故事性強并且有吸引力,語言通俗、群眾化,極少有知識分子或翻譯作品式的洋強調,又能生動地描繪出人民斗爭生活的風貌,它們的普及性也很大,讀者面更廣,能夠深入到許多文學作品不能深入到的讀者層去?!薄?】這類作品后來被很多評論家稱之為“革命通俗小說”。這些作品形式活潑,故事性強,在普通民眾中受到廣泛的歡迎。建國后,主流文藝規(guī)范一直在強調文藝大眾化,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通俗文學提供了生存空間,所以很多紅色經典作品在保證主題革命性的同時,也開始紛紛借鑒通俗文學的創(chuàng)作手法。
一、英雄敘事
在中國文學歷史上,英雄故事無論在什么時代都是很多作家鐘愛的敘事類型,從先秦的
神話到明清的英雄傳奇小說,再到建國后的紅色經典,無不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的英雄情意結。我們會在紅色經典作品中感受到濃重的英雄情結。但五六十年代特殊的社會體制形態(tài),決定了在紅色經典作品中會抹去英雄身上那些具有奇幻色彩的因素,而更加注重英雄形象本身的描繪。像《林海雪原》、《敵后武工隊》、《烈火金剛》等小說明顯借鑒了元末明初誕生的英雄傳奇小說及其衍生出的其他類型如俠義公案小說。
首先,古代的英雄傳奇小說更多是描寫英雄行走江湖,鋤強扶弱,注重對英雄個人能力方面的刻畫,《水滸傳》、《說岳全傳》、《七俠五義》中不乏身懷絕技的英雄,某些紅色經典小說就遵循了這一手法。以小說《林海雪原》為例,小分隊一行人穿梭于林海雪原之間,與兇殘的國民黨殘匪周旋并最終全部殲滅,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鋤強扶弱,尤其是在智取威虎山一段情節(jié)中,小分隊在夾皮溝武裝當地民眾,組織生產自救,同樣是在行俠仗義。由于東北特殊的地貌,常規(guī)兵團作戰(zhàn)不適合,更適合靈活的游擊戰(zhàn)形式,這也決定了小分隊戰(zhàn)士個個身懷絕技。如偵查英雄楊子榮,孤身入匪穴,憑借其機智和過人的膽識識破了敵人的多次試探,智斗小爐匠,最終和小分隊里應外合殲滅土匪。另一部小說《鐵道游擊隊》則描寫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山東棗莊一帶的敵后武裝,這些戰(zhàn)士在千里鐵路沿線上和敵人斗智斗勇,截軍列、打洋行、扒火車、炸橋梁,行俠仗義,劫富濟貧,宛然古代民間英雄再現(xiàn)。小說《紅旗譜》中的朱老忠同樣也是一個忠肝義膽的草莽英雄,故事中朱老忠經過黨的思想指引,最終成長為一名無產階級戰(zhàn)士,但其身上草莽氣息依然很濃厚。從楊子榮到朱老忠,這類角色大都借鑒了古代英雄傳奇小說對英雄角色的刻畫。
其次,英雄的成長必然是要經歷很多磨難的,按照巴赫金的成長理論所論述的:“主人公不應作為定型不變的人來表現(xiàn),而應該是成長中的變化中的人,是受到生活教育的人?!薄?】紅色經典作品中的英雄同樣也離不開成長中的磨難?!都t旗譜》中的朱老忠小時候被馮家害的家破人忙,父親姐姐慘死,小小年紀背井離鄉(xiāng)出外闖關東,吃了無數的苦。
最后,紅色經典小說在對英雄形象進行刻畫時,往往注重英雄群像的刻畫,這種群體化模式依然是借鑒傳統(tǒng)通俗小說的手法。《林海雪原》中是三十六個戰(zhàn)士組成的英雄群體;《鐵道游擊隊》是二三十人組成的短槍隊;《烈火金剛》則是戰(zhàn)士和民兵組成的小分隊。紅色經典小說同樣在刻畫英雄群體的同時,會對某些極有個性的人物做重點刻畫。這種既重視群體刻畫同時又重個人形象刻畫的方式在傳統(tǒng)小說中應用極廣,比如典型的“五虎將”模式。具體就是“一個大型的英雄團體,往往是由五個人組成,每個人物身上突出一種主要性格,有的是忠,有的是勇,有的是謀,有的是技(才),有的是德,等等,有主有次,互為襯照?!薄?】《林海雪原》中也有五虎將,少劍波忠勇雙全,劉勛蒼驍勇威猛,楊子榮膽識過人,欒超家身懷絕技,孫達德吃苦耐勞。同樣的模式也出現(xiàn)在《鐵道游擊隊》中,隊長劉洪智勇雙全,副隊長王強心思細密,林忠憨厚老實,小坡機智靈活,魯漢則有點急躁魯莽。無論是英雄群像刻畫還是五虎將人物設置模式,在古代通俗小說和當代紅色經典中都反復出現(xiàn)。
二、愛情敘事
愛情在古往今來的文學作品中一直是個永恒的話題。尤其是在敘事性作品中,“才子佳人”成為備受作者和讀者青睞的類型,這也許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觀念有關。但凡涉及愛情話題,“才子佳人”組合已然成為通用的思維模式和寫作套路。嚴格意義上的愛情故事大都來自于小說,唐傳奇小說中就有不少是描繪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的,如《李娃傳》、《鶯鶯傳》、《柳毅傳》等,到了明清時期,則出現(xiàn)了專門的“才子佳人”小說,當然還有近代以來的鴛鴦蝴蝶派的言情小說。作為一種特殊的小說類型,這類作品往往具備了一種程式化的套路:才子才華橫溢,英俊瀟灑;佳人美麗善良,溫柔多情;雙方在特定時間地點邂逅,一見鐘情;中間第三方阻礙力量出現(xiàn);最后則是大團圓結局。
在建國后的文學時代,由于文藝體制要求,紅色經典直接描寫愛情行不通,但可以對傳統(tǒng)的“才子佳人”模式進行改造?!安抛印北恢脫Q成了革命英雄和社會主義新人,“佳人”則被置換成了女戰(zhàn)士、進步女青年。以《林海雪原》為例,少劍波這樣一位智勇雙全、文武全才的英雄,博得了小分隊衛(wèi)生員白茹的愛慕。由于當時時代大環(huán)境的影響,作品不可能花太多筆墨去寫兩人之間的情愫,而且兩人之間的感情也沒有太多新意,卻也凸顯了才子佳人小說特有的情趣。
如果說《林海雪原》由于其戰(zhàn)爭題材的特性決定其對愛情的描寫有點蜻蜓點水,同時代的另一部紅色經典《青春之歌》則更多借鑒了才子佳人小說的模式。嚴格來講,《青春之歌》不能算作為通俗小說,但作品中的愛情橋段則又是典型的才子佳人故事,尤其是林道靜與余永澤之間的愛情,是傳統(tǒng)才子佳人故事的現(xiàn)代翻版。由以上作品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紅色經典的愛情敘事完全是古代“才子佳人”小說常用的橋段,雖然在那個年代,愛情敘事不可避免帶有濃重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但其對古典通俗小說的借鑒依然清晰可見。
三、復仇敘事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復仇敘事是最常見的一種敘事類型。新文學出現(xiàn)之后,雖然文學一直在追求現(xiàn)代性,但依然對復仇敘事鐘愛有加,如復仇意識強烈的魯迅,就寫了《鑄劍》、《復仇》等小說。建國后的十七年文學時期,復仇故事依然在被不斷講述,紅色經典也不例外?!读趾Q┰?、《紅旗譜》、《烈火金剛》等作品或多或少都有復仇的故事情節(jié)。以《紅旗譜》為例,這是一個典型的復仇故事,并且是家族復仇的類型?!都t旗譜》講述了三家三代人之間的恩怨糾葛,而導火線就是家族復仇。另一部紅色經典《林海雪原》也有傳統(tǒng)的復仇敘事,楊子榮在十八歲時候,父親被惡霸地主折磨致死,母親也病死了,自己也被毒打,后來懷著仇恨在外闖蕩,參軍入了黨。小說《烈火金剛》也同樣如此,主人公丁尚武也是因為父母妹妹被害而立志復仇,最終走上了革命之路。
紅色經典的復仇故事雖取材于傳統(tǒng)文學,但受當時主流思想的影響,還是具有其時特點的,很多故事的導火線雖然是個人復仇,但逐漸開始與“革命”、“民族解放”、“戰(zhàn)爭”等因素匯合,個人復仇逐漸被階級斗爭所取代。朱老忠受黨的進步思想影響,意識到個人的力量畢竟微弱,應該團結廣大農民階層一起抗爭,對他來說,個人仇恨上升到階級仇恨;楊子榮、少劍波也把為家人復仇上升到了階級仇的高度,這些被壓迫者在接受進步思想指引后成為了無產階級戰(zhàn)士,明白了革命道理,最終成為英雄人物,原來的復仇故事也就具有了時代氣息和意識形態(tài)色彩, 紅色經典的復仇敘事也就突破了傳統(tǒng)的敘事模式,階級斗爭和革命成為了小說的關鍵話語。
四、文化淵源
紅色經典與古代通俗文學之間有著密切聯(lián)系,紅色經典的俗文學特征是植根于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的。中國文化從始至終都有著世俗化的特點。與西方文化不同,中國文化始終對宗教是一種排斥的態(tài)度,更多的則是肯定人的生命以及對現(xiàn)世幸福的追求,這種觀念在早期哲學中就有所體現(xiàn)。儒家的核心觀念“天”與道家的核心觀念“道”表面看有點高深玄遠,但實際上都是立足現(xiàn)實,對世俗人生一直是持以肯定的態(tài)度。這種文化的世俗根基自然也會反映到文學創(chuàng)作上,中國的文學一直是關注現(xiàn)世人生的,哪怕是像詩、文這類雅文學,其立足點依然是現(xiàn)實,更不用說小說這類通俗文學。在一個民族的發(fā)展歷史中,文化總是具有極強的傳承性,所以,紅色經典的俗文學傳統(tǒng)也就從文化母體上顯現(xiàn)出來了。
紅色經典作為新中國初期那個特殊年代的產物,一直以來被更多地從政治方面來解讀了,但是通俗文學的很多傳統(tǒng)并沒有消失,并且借助了紅色經典的名義得以保存和傳播。
欄目分類
- 鄉(xiāng)村振興視域下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路徑研究
- 現(xiàn)象級產品到城市產業(yè)能級躍遷 ——從《哪吒之魔童鬧?!房磾底治膭?chuàng)產業(yè)鏈升級的成都模式
- 果咖助農模式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路徑優(yōu)化
- “十五五”時期低空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策略
-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工智能的應用策略研究
- 新媒體時代運動員“網紅化”現(xiàn)象影響分析
- 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融入高校黨員干部黨性修養(yǎng)教育路徑研究
- 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高質量發(fā)展的核心引擎
- 論《紅樓夢》中植物意象在人物命運暗示中的文化語義
- 清潔能源外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綠色實踐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