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1)第五單元教學分析------以五年制高職教學為視角
一、 本單元的地位與概況
歷史必修(1)主要是從政治角度介紹了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中一個基本趨勢:從專制走向民主。
本單元時間跨度從1840年至1949年,內容主要是中國近代從專制走向民主的艱辛過程。這一單元是一個屈辱的、痛苦的過程,又是一個抗爭的、進步的過程,更是各階級、階層人士尋求救國真理,發(fā)展中國走向民主的探索史。因而就本章節(jié)在整個教材中突顯了中國民主政治的艱辛過程,對理解整個教材關于民主政治的內涵具有見證性的作用。
本單元每一課都展現了本教材重大的政治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抗日戰(zhàn)爭等等,在中國政治史上均具有劃時代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分析
本單元有兩大內容,一是“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包括(1)1840年至1901年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以及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事跡。(2)日軍的罪行及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理解和探討抗日戰(zhàn)爭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二是 “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包括(1)太平天國運動及其作用與局限性。(2)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及意義。(3)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及其影響。(4)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史實,及意義。本單元的特點是教學內容多,時間跨度大。針對高職學生學習能力及歷史知識積累較高中學生弱的實際情況,在目標設計上要通過鮮活的歷史事件,激發(fā)學生探究歷史,啟發(fā)思維的目標,并通過歷史與現實的聯(lián)系以及歷史研究的學術觀點,提升歷史學習內涵。
1、 知識與能力
高職歷史教學要有別于高中教學重視知識點掌握的特點,而要更強調通過了解史實,能用歷史眼光和歷史意識理解第五單元中重點事件,形成感悟與歷史的思考。因此,本單元知識與能力首先要注重分析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前因后果與縱橫聯(lián)系,一方面分析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理清為什么會發(fā)生外來侵略;另一方面要把歷次戰(zhàn)爭及人民的抗爭聯(lián)系起來分析比較,理解列強對中國侵略的程度加深以及中國人民反侵略屢次失敗原因,也進一步分析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其次,高職課程總體特點是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緊密,因此,在歷史教學設計上也可以貫穿這一特點,將教學內容與時政熱點緊密聯(lián)系,例如本章對于日本近代侵華暴行以及影響,可以鏈接近年日本各政府對侵略戰(zhàn)爭的認識、戰(zhàn)爭歷史問題對中日交往的影響等社會關注的問題,深層次理解日本侵略戰(zhàn)爭的影響。第三,高職歷史教學應在學生的專業(yè)特點上有所體現。如果教學對象是職業(yè)學校財經專業(yè)的學生,教學內容目標中就可以聯(lián)系學生學過的國際法課程有關內容的角度來分析近代中國的不平等條約,也可以探究和平條約和停戰(zhàn)條約的區(qū)別等等,因為在近代,外國侵略者多任意歪曲條約內容,取得條約中本來根本不存在的要求,如外國在中國設立租界的權利,就是歪曲可以在通商口岸永久租賃土地、房屋和居住的條文而取得的。
2、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本單元是最容易在愛國精神上讓學生產生強烈共鳴的一個單元?!奥浜缶鸵ご?”、 “知恥而后勇” 均能在本單元得到充分的的展示。對于五年制高職學生而言,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上更要強調的是通過情感的共鳴形成青年的責任感。通過1840-1949年中國人民為國家獨立、強大而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中感受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上了國家振興之路,感受到在此過程中有無數的仁人志士、無數的有志青年為此付出了鮮血、生命。例如“辛亥革命”一課,讓學生分組調查并用PPT向同學們介紹三位民主革命宣傳家,鄒容、陳天華為民主毅然犧牲自己年青生命的壯舉;章炳麟為革命堅持不懈努力,讓學生們感受到這些平凡的學者、學生視國家強大為已任的高尚情懷。課堂上能感受到他們對革命者的佩服,對青年責任有了一次心靈的碰撞。
通過教學,筆者認為對高職學生更要注重情感目標的挖掘,讓學生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對國家興亡的責任產生共鳴。
3、過程與方法
實踐教學是高職教學的特色, 其主要的教學方法就是“做中學,學中做”。借鑒高職教學的特色,本單元的教學可以以體驗和探究為主線,充分運用合作學習、調查法等“做”的學習方法實現教學過程。
一是體驗。體驗就是設置歷史情境,引導學生體驗歷史發(fā)展過程。歷史情境可以通過歷史圖片、影視資料、課堂劇等形式來設置。在本章,通過小組收集帝國主義的侵略暴行片斷圖片、截取影視資料(《林則徐》、《鴉片戰(zhàn)爭》、《火燒圓明園》、《甲午風云》、《屠城血證》)等讓學生體驗落后就要挨打的悲痛。對于中國人民的抗爭,可以通過電影《狼山五壯士》《地雷戰(zhàn)》《臺兒莊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等體驗中國各階層為民族利益英勇無畏的精神。動漫專業(yè)的學生,可以采用動漫片制作來完成體驗,在制作過程中產生心靈共鳴,也滿足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和沖動。要使學生對創(chuàng)設的情境產生預期體驗的目標,還要特別注意點燃激情。通過生動的圖片,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的欲望。
二是探究。探究是使學生主動地獲得知識。五年制高職使用的高中歷史教材的課程標準也強調,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多層次、開放式的學習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主動探究歷史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碧骄康闹饕J骄褪窃O疑—思疑—解疑。在設疑環(huán)節(jié),一方面可以通過本單元的學思之窗 的思考來實現,如“抗日戰(zhàn)爭”一課“學思之窗”“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從人性變?yōu)榉慈祟惖墨F性?”,學生通過分析日本軍國主義教育的傳統(tǒng)、日本由來以久的大陸政策等得出答案;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歷史研究熱點或是學生特點來設疑,如:辛亥革命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其政治制度的創(chuàng)新對中國以后的發(fā)展有保影響?學生通過分析辛亥革命解決的社會的主要矛盾得出結論,通過探究此后中國政治制度的發(fā)展演變認識辛亥革命的政治理論成果。在思疑和解疑的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答辯、小組分工合作、討論、舉辦學生個人歷史問題小講堂等多種方式來實現。
二、教學后記
1、本單元有真切的情感體驗。本單元是情感價值實現的重要單元,所生成的愛國主義、責任意識是扎實有效的。學生在近代求民主的道路中能充分體會到社會的進步,增強責任意識的教學目標完成較為理想。例如,抗日戰(zhàn)爭一課,通過全民族抗戰(zhàn)的過程學習,在教學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用一句話表達學習后的感覺”,同學們情緒激昂,“加強國防建設”“我們要為經濟建設作自己的貢獻”“國家一定要強大”“我們要團結,國家要和平”“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黨”等等,出自肺腑,感受到了學生心中的吶喊。
2、多樣的教學方法能激發(fā)學生產學習熱情。本單元多采用體驗與探究的教學方法。如分小組自制PPT,向同學分享學習的內容,各小組及發(fā)言代表態(tài)度積極,從各種途徑研究主題內容,并能從吸引同學聽講的角度,在PPT中配用了音樂、視頻等。老師也通過重點難點問題的課堂進一步點拔,讓同學們感覺在自學過程中的不足,便于進一步提高自學的能力。
3、內容目標的鞏固需要更扎實的方法。高職歷史只是部分文科類專業(yè)的選修課,在激發(fā)興趣的基礎上,如何讓更多的學生當堂掌握基本的教學內容,值得進一步的探討。同時,選修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啟發(fā)學生的思考,本單元貫穿著“革命”, 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呈現出長期性、艱巨性和曲折性的特點,為什么一定要“革命”,是通過本單元的幾課的聯(lián)系而逐步產生的結論,有先進階級理論的重大作用,也有農民階級、愛國實業(yè)家、工人階級通過不斷的實踐得出的結論,但高職學生對知識的聯(lián)系及有關背景的理解能力較弱,如何設計教學,幫助他們提高歷史縱向及橫向的鏈接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高中歷史第一冊第五單元是激發(fā)情感、激發(fā)思維的單元,筆者幾次讓同學們寫學習收獲和感受時,,他們談到“歷史課不是背背內容,而是對心有觸動的課程”“讓我懂了很多道理”等感悟都來自于對第五單元的學習。當然,作為選修課,出于激發(fā)學習興趣的角度,還要特別注重根據各專業(yè)特點挖掘內容,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使五年制 高職歷史課程在師生互動,思維碰撞中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與目標。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