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從反映論到中介論——從情感的中介作用論文藝社會學的新視野

作者:許婧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6-09-09人氣:830

文藝社會學的宗旨在于界定文藝與社會二者的關系如何, 而這恰恰又是以往的文藝社會學未曾很好解決的問題, 正如約翰霍爾所說 :“傳統(tǒng)的文學社會學的主要弱點之一, 是不能確定文學與社會之間的確切聯系?!盵1] 一段時期,蘇聯文藝社會學的模式就是機械的反映論。我國的文藝界也曾深受蘇聯機械反映論的影響,文藝社會學的研究思路一度偏向反映/被反映、決定/被決定的機械方法。

文藝社會學中的“中介論”認為,文藝與社會生活之間經過一系列復雜的中介建立聯系,相互作用并相互轉化,這是一個雙向、能動、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一般說來,這一系列的中介包括思想、心理、情感、價值、形式、文化等等。本文就從情感這一中介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和特征來把握文藝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一、情感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動力作用

    情感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作用主要是“促動”。所謂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即只有“情動于中”才會有真正的文學創(chuàng)作。也就是說,情感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動力和源泉。人類的所有創(chuàng)造活動.當然也包括文學的創(chuàng)作都伴隨著情感活動。這是因為文學創(chuàng)作者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受到生活中的某些人事景物的觸動,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心靈世界掀起了情感的波浪。這種情感的激發(fā),打破了心靈世界的平衡,為了求得新的平衡,文學創(chuàng)作者必須通過某種形式向外渲泄這種情感,緩解情感在心靈中的壓力。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多次引用“憤怒出詩人”的名言,更是生動地說明情感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推動作用。這種作用不論古今中外已成為普遍的認識,并且可以從無數的文學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印證。例如魯迅的名著《阿Q正傳》,是什么促使魯迅先生創(chuàng)作了這部著作,通過讀俄文版《阿Q正傳序》及《著者自敘傳略》、《阿Q正傳成因》,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正是魯迅先生出于對國民劣根性的哀痛,源于“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強烈情感才創(chuàng)作了這部著作。

    2、情感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組織素材的作用

在文藝創(chuàng)作過程中,對現實生活的選取和評價,并不只是理智起作用,情感同樣也起作用。在作家的創(chuàng)造心理中,認識是情感的基礎,但只有經過情感體驗,認識功能才能轉化為審美功能,因為作家的創(chuàng)作是對生活的一種獨特的審美表現。作家在創(chuàng)作中的愛和恨、肯定或否決的情感態(tài)度,是與他的生活態(tài)度相互滲透并保持一致的,它們都源于作家的生活實踐。正是作家自己對生活的情感態(tài)度影響著他對現實生活的審美認識。因此,他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不僅要按照自己的情感體驗來感受現實,對生活素材進行選擇,而且要按照自己的情感評價來塑造藝術形象。十九世紀歐洲許多進步的作家,如巴爾扎克、雨果等,他們無不是從自己所親身經歷的生活中選擇那些曾為之感動過的素材,并將強烈的情感貫注于藝術形象之中,進而創(chuàng)作出了偉大的作品。巴爾扎克每天進行十六小時左右的辛苦寫作,但是稿酬卻非常的少甚至因不能按時還清債款而入獄。這使他對巴黎的金錢社會有著非常深刻的體驗。所以,他成功的創(chuàng)作了“創(chuàng)造了金錢和買賣的史詩?!钡腋顾耐晟钍重毧?,所以他的創(chuàng)作中更加注重描寫社會的貧苦階層,而且特別關注那些被資木主義制度壓榨的兒童的命運。他的長篇自傳體小說《大衛(wèi)·科波菲爾》可以說是他情感的結晶。不論是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赤裸的金錢王國,還是狄更斯筆下不幸的孤兒形象,都不是純客觀地映照現實,而都滲透著作家對現實生活真實的情感體驗,正是這樣的情感奠定了他們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礎。

3.情感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連接作用

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無論作品怎樣復雜,總是隱含著一條與作家的創(chuàng)作主旨密切相關的情感結構線索,構成作品內在的情感基調。情感推動想象,組合表象,使零散的表象聯結成完整的藝術形象,表現出統(tǒng)一的情調基調。文學作為語言藝術與其他藝術一樣,按照創(chuàng)造主體不同的情感態(tài)度、審美傾向形成作品不同的情感基調,不存無情感基調的作品。作家為了表現某種主觀感情,作品中表象的組合,可以不完全按照生活的客觀規(guī)律,但是必須遵循真實的情感邏輯。可以有虛構的情節(jié),但卻不能有虛假的情感。湯顯祖的《牡丹亭》就是以作家真實的情感邏輯把非現實的故事情節(jié)連接起來,從而取得了感人的藝術效果。

以上通過對情感這一非理性因素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作用的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文藝創(chuàng)作并不是反映論認為的是對生活的直接反映,文藝創(chuàng)作必須要經過情感等中介的轉換,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文藝社會學研究方法的轉變,即:從決定論走向過程論,從反映論走向中介論。這種轉變打破了傳統(tǒng)反映論的思維定勢,拓展了現代文藝社會學的新視野。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