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裸體吃中餐》中的創(chuàng)傷書寫-文學論文
一、文化夾縫的掙扎
當代美國亞裔學者安林·成的《種族的抑郁》(2001)改造了弗洛伊德的抑郁論,研究美國集體文化和歷史記憶中的種族創(chuàng)傷。美國的自由、民主和進步意識形態(tài)掩蓋了白人/黑人/亞裔之間種族認同的抑郁創(chuàng)傷。主流的白人政治話語建構的美國民族認同,以對黑人、亞裔等種族他者的抑郁癥式內(nèi)并、憎恨和排斥為底色。作為種族他者的少數(shù)族裔之主體建構,也以對種族自我身份的抑郁癥式憎恨和責難為基礎?!堵泱w吃中餐》通過對羅碧飲食和愛情的書寫,體現(xiàn)了華裔女性處于中西文化夾縫中生存的掙扎。
在《裸體吃中餐》中,每位讀者都會對小說中飲食與性關系的刻畫印象深刻,而小說的標題就清楚地明確這種關聯(lián)。小說題目暗指主人公羅碧在使用中國食物時產(chǎn)生的脆弱和焦慮,以及她在性、食物和種族之間尋找自我身份的艱難過程。在整篇小說中,“中餐”作為中國文化的主要符號也隱喻了羅碧對中國傳統(tǒng)又愛又恨的態(tài)度。
羅碧一方面和其他美國女孩一樣,是吃著漢堡包喝著咖啡和可樂長大的一代。但和許多華裔青年一樣,她也羞于承認自己對中餐的偏愛——因為中餐總是和骯臟不堪的唐人街和小餐館聯(lián)系在一起。在十幾歲時,羅碧對家人的飲食習慣感到羞恥,在父母殺螃蟹時她逃離廚房,吃了大把零食。她希望沒有出生在殺死生靈作為食物的家庭,希望自己不是居住在洗衣房后。羅碧對父母殺死螃蟹的厭惡來自她對家庭所處的種族地位的拒絕。在她的理解中,華裔移民父母的飲食習慣與其他同學的父母不同,是被發(fā)達社會所遺棄的飲食習慣。另外一方面,羅碧經(jīng)常給男友買中餐,擅長做飯選菜是她愛情信心的砝碼,希望通過食物來贏得白人男性的愛情。但是中國文化的教育讓她把好吃的留給別人,而男友尼克卻吃光了所有的好肉把骨頭留給了她。羅碧與白人男友尼克的關系總是忽好忽壞,究其根本,還是在于種族的差異、膚色的不同。無論羅碧自視多么不同于自己的家人,但在她的男友尼克的眼里,她依然是一個“中國女人”。在一次瑣碎的爭斗之后,尼克對羅碧說:“當你疏遠我的時候,我就在想,那個站在我房間里的丑陋的中國女人是誰呢,現(xiàn)在你來到我的面前,這么漂亮,我竟然都注意不到你的中國性了。你就是我愛的羅碧?!蹦峥藷o意識中把“漂亮”與“中國性”視為對立的二元,羅碧與他疏遠時,就成了“丑陋的中國女人”,而與他親近時,就變漂亮了,其“中國性”就隱而不顯了,在此,尼克顯然是把“丑陋”與“中國性”畫上了等號。
不僅羅碧如此,她的父母處于文化夾縫中更是飽受痛苦。父親富蘭克林堅守著中國文化傳統(tǒng),而在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男性的角色在社會經(jīng)濟生活中處于地位的頂端,擁有絕對的支配地位和權力。但是移民美國之后盡管他努力工作為美國服過兵役,但他仍然只能從事對白人沒有威脅的“女人的職業(yè)”,終日勞碌而所得甚微。多年的邊緣化經(jīng)歷使他沉默寡言,內(nèi)心郁積著不滿,導致他總是通過關注電視中的悲劇新聞來尋求心理安慰甚至幸災樂禍的快感。她的母親貝爾是個典型的照片新娘,到美國之后吃不慣西餐,對美國生活的不適應和帶給她的無盡的勞累感到很痛苦。同時語言的不通和文化認知的不足又使她難以與外界溝通,內(nèi)心深處十分孤苦無依。
從《裸體吃中餐》中,我們看到深受種族歧視的華裔女兒所受的創(chuàng)傷,在對母親、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復雜情感之間徘徊掙扎,接受的西方文明教育沒有使羅碧找到真正的自我,反而使她走向了更深層的失落。身處華裔文化傳統(tǒng)和西方現(xiàn)代文明的夾縫狀態(tài),使眾多像羅碧一樣的華裔兒女在美國主流社會中面臨著不被接受、無法參與的被邊緣化的無奈。但是,羅碧對唐人街的逃離和回歸最終都是為了在中西文化的夾縫之中尋找自己能夠認同為家的自我空間,都是為了在中西文化中尋求自己真正身份所做的掙扎與努力。
二、家庭情感的疏離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家庭是一個系統(tǒng),家庭中的任何事件都會在每一個人身上留下痕跡。愛與恨都能夠通過家庭一代代傳遞,而過多的創(chuàng)傷徹底改變了生命感覺,并且在家庭的集體無意識中留下了足以導致更多苦難的陰影。創(chuàng)傷給民族的文化心理帶來的巨大影響正是通過一個個家庭具體呈現(xiàn)的。當華裔美國人遭遇到生存中的諸多磨難時,他們在父母一輩的創(chuàng)傷記憶中尋找到了理解當下的線索。
創(chuàng)傷敘事的家庭性是《裸體吃中餐》的重要部分。苦難之于華裔家庭是真實的切膚之痛,是橫亙在夫妻、母女間揮之不去的心理現(xiàn)實。中華民族的苦難不僅給苦難中的中國人帶來創(chuàng)傷,也影響著他們的子女——華裔美國人,影響著他們的個人成長、婚姻、家庭。伍鄺琴的小說把籠罩在羅碧家的那種令人窒息的沉默感和疏離感,清晰而真切地傳遞給讀者。
在唐人街父母的洗衣店中,作者描述了各種矛盾:移民父母之間的矛盾、父母與美國出生女兒的矛盾,以及女兒內(nèi)心對自己所處種族既愛又恨的復雜心理。所有的矛盾都在羅碧大學畢業(yè)回家第一天吃晚飯時凸顯出來,羅碧第一次發(fā)現(xiàn)父母不在一起吃飯:“母親給自己盤子里放點菜,然后拿著去地下室吃,而父親一個人在廚房吃。”這個細節(jié)預示羅碧要卷入的家庭矛盾,這也是父母多年相互疏離、性生活不協(xié)調(diào)的縮影。
在家庭中幾乎缺乏語言和肢體方面的情感表達。在羅碧的記憶里,小時候她曾驚訝于白人說“你好”和“再見”的時候都會親吻,而相比之下在她的家庭里家人之間沒有親吻,沒有身體接觸,甚至沒有交談。父母連晚上睡覺都不在一起,一個在地下室,一個在樓上的臥室。別的小孩小時候都坐在父親腿上玩耍,而羅碧卻沒有和父親如此親近的機會。對于女兒的歸家,母親貝爾非常激動,但她明顯感到和女兒之間的距離,因為“羅碧那么生硬地坐著,好像害怕回到自己的家”。羅碧對唐人街家的情感是矛盾的:對家和母親,她有極大的依戀,但她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表達對家人的愛和依戀。
深受中國的父權制影響的父親富蘭克林也是美國種族社會的犧牲品。中國男人在美國社會地位極其低下,其男子雄風只能在家里得到些微的展示,勉強維持男性的自尊。富蘭克林為了謀生在洗衣房終日勞累,卻得不到主流社會的認可,更別說獲得友誼和尊重。一方面,他生怕妻子離開自己,用謊話欺騙妻子而不讓妻子去學英語。另一方面,邊緣化的生活經(jīng)歷使他沉默寡言,內(nèi)心的苦痛難以排遣。明知道妻子心地善良愛護動物,他還是用籠子關住菜園里的松鼠,從松鼠可憐的慘叫和妻子的不忍中得到快感。
依據(jù)耶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杰弗里·亞歷山大的界定:當個人和群體覺得他們經(jīng)歷了可怕的事件,在群體意識上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成為永久的記憶,根本且無可逆轉(zhuǎn)地改變了他們的未來,文化創(chuàng)傷就發(fā)生了。父母的相處方式會影響到孩子以后的家庭關系。羅碧的哥哥結婚后家庭關系相比原來并沒改善多少。婚后麥克癡迷于音樂而不顧及家庭,導致其妻子的嚴重不滿,三個孩子的出生也沒有使他改變。對于母親想進行一次家庭聚會的愿望到最終都沒有實現(xiàn),孫子們都長大了,祖母給孩子們準備的衣服都沒有機會送出去。
在《裸體吃中餐》中,華裔移民由于被剝奪了公民政治權利,種族主義給他們帶來了長久而深刻的心理傷害。夫妻之間、子女和父母之間關系疏離。羅碧目睹了家庭生活的一切:父親對母親的冷言冷語和呼來喝去,夫妻二人缺少交流;姐姐和自己的競爭對家庭資源的爭奪;哥哥反叛不羈,結婚生子離家多年不與家人往來。
三、結 語
華裔作家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家庭背景和歷史時期以及特殊的雙重民族、文化身份是他們所受傷痛的來源,也是他們在美國文壇獲得巨大成功的基石?,F(xiàn)代性的文化語境下,人的自由選擇空前擴大了,人不斷地在經(jīng)歷創(chuàng)傷,但也有了更多的機會治療創(chuàng)傷。只要從自己的經(jīng)歷出發(fā),結合自己的人生需要,就可以在反思與探索中走出創(chuàng)傷的泥沼。人類可以在各種艱難困苦中生活下去是因為有愛??上驳氖亲髌返慕Y尾我們看到愛的力量是《裸體吃中餐》中治療創(chuàng)傷的良藥。
文章來源于《名作欣賞》雜志2012年下旬刊第10期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