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先生始終是勤奮的——紀念季羨林先生百年誕辰-文學論文

作者:長沙理工大學法學院—尚陽陽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1-11-07人氣:1459
謝冕先生曾經(jīng)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先生始終是青春的——林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今天,我假先生之名,借以紀念我們偉大的永恒的質(zhì)樸的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
一個人遠去了,但是我們始終記著他,記著他飄逸的神采,爽朗的笑聲,記著他宣父似的儒雅,沉默的背影。還有更重要的,就是他留給我們的獨特文化,獨特精神。先生已作古,牛棚雜憶小牛犢;斯人還未老,羅摩衍那新翰林。他在我們心中,是不落的黃昏——落日心猶壯,季先生病榻筆耕,把勤奮和執(zhí)著楔入骨髓,刻進歷史。
今天,我在古城商丘,緬懷先生,不只是因為他是我們中國的一面文化大旗,更重要的是,他首先是我的老鄉(xiāng)。然則,于我這里是無所謂私情不私情的。從小就敬佩先生,聽說過先生,仰望過先生,只是素未謀面,待到我上了大學,想要去拜謁的時候,先生卻已經(jīng)作古,只留下大運河邊的那個還在一直抬頭張望的孩子。先生是山東人,魯西北大地上,從來哺育的是樸實勤奮執(zhí)著的人民,先生繼承的就是冀東南魯西北豫北平原最精神的血液。古往今來,在這片土地上,誕生了夏商傳奇,燕趙品性,好漢風骨,還有義和拳的民族氣概。先生正是這片土地上誕生的一朵奇葩,歷久彌新,老而彌堅。
我們懷念先生,懷念他的文化,懷念他的作品,但是,先生留給我們最恒久的東西于我看來當是其樸實的人格魅力和堅忍不拔的學習精神。先生的作品,好多我是沒有拜讀的,一個是太深奧,就像錢鐘書先生的《管錐篇》,我怕是消化不了的,但是,更重要的另一個原因是,我怕擠時間。說實話,我是確實怕擠時間的,因為,好多的青春都浪費在看書上,害怕以后回憶時沒有可以嬉戲的青春??墒乾F(xiàn)在,將近過了四分之一世紀的我,回憶從前,卻也感覺空虛。憶德州,最憶是西塘,童年留下的也就只有這些。一直到了大學,我在這里,憶長沙,最憶是云塘,卻發(fā)現(xiàn)大學留下的也只是匆忙的背影,不時還能聽見《天天向上》的“民謠”。前次我臨著湘江水,感嘆古人逝者如斯夫之感,今次我臨著紅旗渠,長感先輩勤堅之力長。與先生相比,我恐怕就只是個“湯屠夫”吧。因為我確實把打包的青春快給捂死了。所以,幻先生,懷先生,夢先生,只為了遺承先生:勤且意堅矣。
漳河和衛(wèi)水流了千年,鬲津迷煙也戀了千回。如今的大運河,已不是“至今千里賴通波”,卻唯有先生的精神和影響還在艄公的歌謠里傳唱。我迷戀著先生,敬佩著先生,于是我追隨著先生,一直來到紫禁城,海淀園,來到北大,來尋訪先生的足跡。朗潤園里,風聲又起,先生的荷塘又是亭亭如蓋了。只是,我把鄉(xiāng)音帶來了,獨缺不見了古人。遙想當年,紅樓書生,意氣風發(fā)冠九州,水木清華,曾記否,大浪歌罷掉頭東。我來尋先生,來尋我們魯西北大平原上那個讓我為之癡醉的翩翩鴻儒,我把鬲津的水也帶來了,這水從臨清一直流到寧津,然后流進大海,先生似海,遠眺難以望其遠,低首亦不能見其底。而先生的人格就像扎根于黃土地里的紅高粱,把根深深的扎進土壤,扎進黃沙下的大地,北風呼嘯,縱使狂風勁吹,難倒根深之大物。就像先生的作品,先生的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從最原始的地方汲取最新鮮的營養(yǎng)。這次,我未尋著先生,卻看到了先生手植的荷花開的正濃。清水白荷花,一如中山裝下的你。百年來,我們都一直在跟你在做中山先生的弟子。振興中華,你振興的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我一直認為二十世紀的魯北有四大才子,先生高壽淵博,乃當之無愧于首。其一人,乃是曾經(jīng)的北大“文化大鱷”,學生運動的領(lǐng)袖,山東“大炮”傅斯年,傅先生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為中國文化之傳承和發(fā)掘亦作了不朽的貢獻,其提倡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原則影響深遠。但是,傅先生卻真真是去黃泉找東西了,而且走得還很急。另一人,則是國家圖書館館長,北大名師任繼愈先生,任先生之功乃是破解了千古之謎孫子故里,并領(lǐng)導了新中國佛學的研究史。而且兩位先生均是同日乘化,想必百年后,都做了如來的弟子吧。還有一人,是當今世界名校哈弗大學的畢業(yè)生,中國古代史研究的領(lǐng)導人之一,北大教授齊思和先生。齊先生是近百年來魯北大地上唯一的哈佛生,其影響可見一斑。我謂此四人“魯北四大才子”當之無愧。
此四人中,獨有先生,始而發(fā)奮,勤且意堅,老而彌久。承平年代自不必講,動蕩時期,更顯先生風骨。至今牛棚,群犢出谷,燕園荒徑,已草長鶯飛。亦唯有先生于民族家國之中尋著人類的文明,至今兩古國,彌勒玄奘說大乘。塔克拉瑪湮沒史,吐火羅文頌真經(jīng)。
我在前面講過,先生最寶貴的東西就是他的堅韌不拔的精神和樸實的作風,實際上先生確確實實是這么做的。從濟南的高等學堂,到北大清華的圖書館,先生一生致力于學習,他就像紅高粱,找根中華文化的深厚土壤,曾經(jīng)的風云大鱷傅斯年其實是可以有如先生之成就的,可他偏偏從黃土地跑到紅土地,而后又跑到了椰樹林,失去了中國文化最直接的最本真的營養(yǎng)來源,于是乎,狀元府第轟然倒下。先生從最窮的縣最窮的村走出來,以東方為歸宿,雖德國之古堡與萊茵之清冽不為折倒。戰(zhàn)火烽煙,夜夜仰望北國的大熊東方的輪船,安逸自在,難以磨滅那顆虔誠的心——回到東方,回到祖國。就像當年向警予在法國馬賽爾港口一樣,他焦急“中國,我偉大的中國,你什么時候可以真正的強大?!庇谑?,一襲素裝,萬里歸國。簡簡單單,未名湖從此多了一個穿中山裝的人,從中年到壯年再到晚年,唯一變的就是那漸白的稀疏頭發(fā)?!拔也徽J為我有什么優(yōu)點,若有的話,那就是勤奮。”這是先生遺世前對自己的評價。而最后一次在公眾面前出現(xiàn),他只說了四個字:受之有愧。這就是先生,一生為眾之先生?!坝械娜怂懒?,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蓖瑯邮巧綎|人的臧克家先生的話于季先生,我感覺亦是恰到好處。季先生就像《老馬》一樣,把東方文學扣進了肉里,把中華文化扣進了肉里。
“遙睇 燕云十六州 ,商量舊學幾經(jīng)秋?!笔窍壬簧膶懻?。
晨際驚聞大師隕,七月風悲雷震明。大運河注入了長江水,先生鑄進了中華氣。伏惟尚饗,謹記之。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