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從《史記?大宛列傳》看漢王朝對西北民族的治理及對中亞、南亞民族的認識——學術探索
作者:王文光、尤偉瓊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07-04人氣:1661
在司馬遷沒有寫出《史記·大宛列傳》之前,中國人對于廣義西域的民族情況認識基本上是模糊的,公元前3世紀成書的《穆天子傳》是記述華夏族認識廣義西域的第一部著作,書中假托周穆王從東周的都城洛陽出發(fā)西征,向西到了華夏族心目中最西邊的“西王母之國”,由于《穆天子傳》具有強烈的神話、傳說色彩,所以一般是不作為信史的,只是把《穆天子傳》作為中原地區(qū)的民族對西部民族及其文化的初步認識,因此也就談不上是民族研究的基本文獻。
雖然《史記·大宛列傳》中的許多內容都是張騫的親身經(jīng)歷,但是在《史記》中沒有“張騫傳”,關于西域的民族情況是通過張騫的親身經(jīng)歷和在大宛等地的轉述記錄下來的,①所以《史記·大宛列傳》是以張騫出使西域為主線,引出西域、中亞乃至更為遙遠的西方的民族情況,使中國人第一次將民族研究的目光從漢王朝的轄境放眼到今天的中亞乃至歐洲,從而使《史記·大宛列傳》具有了世界史的性質。[1]因此司馬遷說“漢既通使大夏,而西極遠蠻,引領內鄉(xiāng),欲觀中國。作《大宛列傳》第六十三。” [2](P3318)從司馬遷“西極遠蠻,引領內鄉(xiāng),欲觀中國”的思想中可以看到在張騫出使之前,華夏族認為世界的中心在華夏,華夏之外的民族都是野蠻人,但是這種觀點在張騫出使之后,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漢武帝開始與西方的交往。因此,我們才認為《史記·大宛列傳》具有世界的性質。
在漢武帝時代,漢民族與匈奴的民族關系是漢王朝的主要矛盾,這個矛盾制約著漢王朝對內對外的國家大政,所以張騫出使西域的歷史背景是漢武帝為了聯(lián)合月氏攻擊匈奴,即“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遁逃而常怨匈奴,無與共擊之。漢方欲事滅胡,聞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騫以郎應募,使月氏?!盵3](P3157)張騫第一次出使親臨的國家是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傳聞的國家是烏孫、奄蔡、安息、條支、黎軒、身毒。因此,《史記·大宛列傳》可以認為既是中國西北民族歷史、中國西北地方歷史、中亞民族歷史,又是張騫傳、中國西北民族關系史,還是中國西北、中亞的民族志。故《史記·大宛列傳》是研究中亞史、西域民族關系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第一手材料,其學術價值重大。
如前所述,漢匈民族關系是漢王朝政治生活的核心,它制約著漢王朝對內對外的大政方針,所以有了張騫出使西域,目的是尋找大月氏夾擊匈奴。對此,梁啟超在《張博望、班定遠合傳》中說:“冒頓時代,匈奴大強,西域諸國,皆被服屬,憑籍深厚,為中國憂,故當時欲弱匈奴,不可不有事匈奴。而發(fā)此議而實行之者,自張博望始。”[4](P2022)
據(jù)《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是在西漢文帝時進入西域的,漢文帝在他即位的第四年,接到了匈奴單于的一封信:“今以小吏之敗約故,罰右賢王,使之西求月氏擊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馬強力,以與夷滅月氏,盡斬殺降下之。定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以為匈奴。諸引弓之民,并為一家?!盵3](P2896)信中講的是公元前176年匈奴單于冒頓打敗月氏,進入西域的情況,匈奴控制了樓蘭、烏孫、呼揭等民族,于是與漢王朝發(fā)生了對西域的爭奪。匈奴勢力進入西域后,首先扶持烏孫,并通過烏孫間接地開始了對西域的控制,“西域諸國大率土著,有城郭田畜,與匈奴、烏孫異俗,故皆役屬匈奴。匈奴西邊日逐王置僮仆都尉,使領西域,當居焉耆、危須、尉犁間,賦稅諸國,取富給焉……自烏孫以西至安息,近匈奴。匈奴嘗困月氏,故匈奴使持單于一信到國,國傳送食,不敢留苦。及至漢使,非出幣物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騎?!盵5](P3872)由此也就引發(fā)了漢匈在西北地區(qū)的矛盾沖突,漢武帝決定派張騫出使西域,目的是聯(lián)合西域各族共同對付匈奴,于是西域的民族關系更加復雜。因此《史記·大宛列傳》記載的雖然是廣義西域的民族,但其出發(fā)點仍然是為了完成漢代建立強大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這個宏觀戰(zhàn)略目的,聯(lián)合西域民族夾擊匈奴。只有看到這一點,才能更深地理解《史記·大宛列傳》。
張騫是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出使的,在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返回,共歷時十三年,在這十三年中,先是被匈奴扣留十年,“終匈奴,匈奴得之,傳詣單于……留騫十余歲,與妻,有子,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居匈奴中,益寬,騫因與其屬亡走月氏,西走數(shù)十日至大宛?!盵3](P3158)大宛國王欲漢的財物,希望為騫尋月氏,得漢財物,但最終聯(lián)合大月氏夾擊匈奴不成,“(時)大月氏王已為胡所殺,立其太子為王。(月氏)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饒,少寇,志安樂,又以遠漢,殊無報胡之心。騫從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領?!?[3](P3158~3159)可是張騫卻達到了大宛、康居,抵月氏,游大夏,較為全面地了解了當時上述各地各民族的情況。
雖然《史記·大宛列傳》中的許多內容都是張騫的親身經(jīng)歷,但是在《史記》中沒有“張騫傳”,關于西域的民族情況是通過張騫的親身經(jīng)歷和在大宛等地的轉述記錄下來的,①所以《史記·大宛列傳》是以張騫出使西域為主線,引出西域、中亞乃至更為遙遠的西方的民族情況,使中國人第一次將民族研究的目光從漢王朝的轄境放眼到今天的中亞乃至歐洲,從而使《史記·大宛列傳》具有了世界史的性質。[1]因此司馬遷說“漢既通使大夏,而西極遠蠻,引領內鄉(xiāng),欲觀中國。作《大宛列傳》第六十三。” [2](P3318)從司馬遷“西極遠蠻,引領內鄉(xiāng),欲觀中國”的思想中可以看到在張騫出使之前,華夏族認為世界的中心在華夏,華夏之外的民族都是野蠻人,但是這種觀點在張騫出使之后,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漢武帝開始與西方的交往。因此,我們才認為《史記·大宛列傳》具有世界的性質。
在漢武帝時代,漢民族與匈奴的民族關系是漢王朝的主要矛盾,這個矛盾制約著漢王朝對內對外的國家大政,所以張騫出使西域的歷史背景是漢武帝為了聯(lián)合月氏攻擊匈奴,即“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遁逃而常怨匈奴,無與共擊之。漢方欲事滅胡,聞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騫以郎應募,使月氏?!盵3](P3157)張騫第一次出使親臨的國家是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傳聞的國家是烏孫、奄蔡、安息、條支、黎軒、身毒。因此,《史記·大宛列傳》可以認為既是中國西北民族歷史、中國西北地方歷史、中亞民族歷史,又是張騫傳、中國西北民族關系史,還是中國西北、中亞的民族志。故《史記·大宛列傳》是研究中亞史、西域民族關系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第一手材料,其學術價值重大。
如前所述,漢匈民族關系是漢王朝政治生活的核心,它制約著漢王朝對內對外的大政方針,所以有了張騫出使西域,目的是尋找大月氏夾擊匈奴。對此,梁啟超在《張博望、班定遠合傳》中說:“冒頓時代,匈奴大強,西域諸國,皆被服屬,憑籍深厚,為中國憂,故當時欲弱匈奴,不可不有事匈奴。而發(fā)此議而實行之者,自張博望始。”[4](P2022)
據(jù)《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是在西漢文帝時進入西域的,漢文帝在他即位的第四年,接到了匈奴單于的一封信:“今以小吏之敗約故,罰右賢王,使之西求月氏擊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馬強力,以與夷滅月氏,盡斬殺降下之。定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以為匈奴。諸引弓之民,并為一家?!盵3](P2896)信中講的是公元前176年匈奴單于冒頓打敗月氏,進入西域的情況,匈奴控制了樓蘭、烏孫、呼揭等民族,于是與漢王朝發(fā)生了對西域的爭奪。匈奴勢力進入西域后,首先扶持烏孫,并通過烏孫間接地開始了對西域的控制,“西域諸國大率土著,有城郭田畜,與匈奴、烏孫異俗,故皆役屬匈奴。匈奴西邊日逐王置僮仆都尉,使領西域,當居焉耆、危須、尉犁間,賦稅諸國,取富給焉……自烏孫以西至安息,近匈奴。匈奴嘗困月氏,故匈奴使持單于一信到國,國傳送食,不敢留苦。及至漢使,非出幣物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騎?!盵5](P3872)由此也就引發(fā)了漢匈在西北地區(qū)的矛盾沖突,漢武帝決定派張騫出使西域,目的是聯(lián)合西域各族共同對付匈奴,于是西域的民族關系更加復雜。因此《史記·大宛列傳》記載的雖然是廣義西域的民族,但其出發(fā)點仍然是為了完成漢代建立強大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這個宏觀戰(zhàn)略目的,聯(lián)合西域民族夾擊匈奴。只有看到這一點,才能更深地理解《史記·大宛列傳》。
張騫是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出使的,在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返回,共歷時十三年,在這十三年中,先是被匈奴扣留十年,“終匈奴,匈奴得之,傳詣單于……留騫十余歲,與妻,有子,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居匈奴中,益寬,騫因與其屬亡走月氏,西走數(shù)十日至大宛?!盵3](P3158)大宛國王欲漢的財物,希望為騫尋月氏,得漢財物,但最終聯(lián)合大月氏夾擊匈奴不成,“(時)大月氏王已為胡所殺,立其太子為王。(月氏)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饒,少寇,志安樂,又以遠漢,殊無報胡之心。騫從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領?!?[3](P3158~3159)可是張騫卻達到了大宛、康居,抵月氏,游大夏,較為全面地了解了當時上述各地各民族的情況。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 鄉(xiāng)村振興視域下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路徑研究
- 現(xiàn)象級產(chǎn)品到城市產(chǎn)業(yè)能級躍遷 ——從《哪吒之魔童鬧?!房磾?shù)字文創(chuàng)產(chǎn)業(yè)鏈升級的成都模式
- 果咖助農(nóng)模式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路徑優(yōu)化
- “十五五”時期低空經(jīng)濟高質量發(fā)展策略
-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工智能的應用策略研究
- 新媒體時代運動員“網(wǎng)紅化”現(xiàn)象影響分析
- 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融入高校黨員干部黨性修養(yǎng)教育路徑研究
- 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高質量發(fā)展的核心引擎
- 論《紅樓夢》中植物意象在人物命運暗示中的文化語義
- 清潔能源外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綠色實踐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