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的演進、成因及應對措施——改革與戰(zhàn)略
作者:羅奕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09-03人氣:1096
歐洲經濟本可在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重歸復蘇軌道,但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以下簡稱歐債危機)愈演愈烈,主權信用評級頻頻下調,投資者信心步步下跌,許多歐元區(qū)國家經濟不斷惡化,逐漸被歐債危機推入破產的邊緣。歷時兩年多,歐債危機的性質已由開始單一的財政危機逐漸向銀行危機、政治危機等多種形式轉化,影響區(qū)域由局部的歐元區(qū)國家逐漸向包括歐美國家在內的全球范圍擴散,影響領域由財政金融領域逐漸向就業(yè)、貿易、政治等全方位領域進行延伸,應對措施也由開始依靠救助的單一方式向多種方式轉變。無論是其演進過程和產生原因,還是所采取的應對措施,本次歐債危機具有前所未有的獨特性。近期一些國內學者對這些問題的討論具有一定程度的涉及,但是各種觀點存在差異,而且比較分散,仍沒有達成統(tǒng)一認識,至今仍在討論中。鑒于此,本文將根據歐債危機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系統(tǒng)地梳理歐債危機的演進過程、形成原因和應對措施,以便人們更為透徹地了解歐債危機的發(fā)展過程和更為全面地理解歐債危機的形成機理和應對策略。
一、歐債危機的演進過程
自2009年底以來,國家過度債務引起市場恐慌,信用恐慌的債權者要求更高收益,高額的借款及其成本進一步增加本已高負債國家的負債。歐洲危機在這種惡性循環(huán)下經歷了爆發(fā)、發(fā)展、升級和惡化等四個演化階段。
(一)危機爆發(fā)
2009年10月,希臘首相帕潘德里歐宣布,其前任隱瞞了大量的財政赤字。2009年11月,希臘財政部長宣布,希臘2009年財政赤字占GDP比重為13.7%,遠遠超過了原來預測的6%,公共債務占GDP比重為113%,分別遠遠超過了歐盟《穩(wěn)定與增長公約》規(guī)定的上限(分別為3%和60%)。希臘市場開始出現(xiàn)恐慌,其國債CDS價格開始急劇上升。緊接著,鑒于希臘政府財政狀況顯著惡化,2009年12月,標準普爾、惠譽和穆迪等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紛紛下調希臘主權評級,進一步引發(fā)眾多投資者的恐慌,投資者開始大規(guī)模拋售希臘國債,希臘主權債務危機開始全面爆發(fā)。
與此同時,希臘主權債務危機恐慌已經開始在關心歐洲態(tài)勢的投資者中產生,并在2010年初及以后有所加強。2010年1月11日,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將下調其國債評級。2010年2月4日,西班牙財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整體公共預算赤字恐將占GDP的9.8%;同日,德國預計2010年預算赤字占GDP的5.5%。2010年2月5日,債務危機引發(fā)市場恐慌,西班牙股市當天急跌6%,創(chuàng)下15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2010年2月9日,歐元空頭頭寸已增至80億美元,創(chuàng)下歷史最高紀錄。2010年2月10日,美國銀行業(yè)在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及西班牙的風險敞口達1760億美元。由此看出,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的傳染效應開始在歐洲出現(xiàn),包括希臘、愛爾蘭、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在內的歐元區(qū)成員國家也開始陷入債務危機,逐漸表現(xiàn)出難以為預算赤字和負債進行再融資。隨著這些國家和其他歐盟國家之間的債券收益價差和信用違約互換價格逐漸加大,這些歐盟國家的信心危機也開始產生,主權債務危機在歐洲開始全面爆發(fā)。
(二)危機發(fā)展
2010年第1季度,希臘公共債務占GDP比重為115%,而且呈上升趨勢。2010年4月,希臘政府宣布如果在5月前得不到救援貸款,將無法為即將到期的200億歐元國債再融資。與此同時,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的信用危機逐漸加重,主權債務問題也開始依次爆發(fā),也開始與希臘一樣難以或幾乎不可能為其債務進行再融資。2010年3月24日,惠譽將葡萄牙主權信用評級下調為AA-;4月22日,愛爾蘭財政赤字在GDP總額中所占比例被修正至14.3%;4月27日,標準普爾將希臘主權債務級別調整到BB+;4月28日,標準普爾率先下調西班牙主權信用評級,將評級展望前景定為“負面”;2010年底,意大利公共債務占GDP的比例高達119.0%。據標準普爾估計,投資者將由于這些違約事件的發(fā)生損失30%-50%。全球股市和歐元貨幣由于這些公告而全線下降。2010年5月1日,希臘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嚴格措施來消減開支和增加稅收,但是,2010年5月5日,全民罷工反對這些嚴格措施。2010年9月,愛爾蘭銀行無能力再融資,政府第3個年頭為銀行擔保,這些對愛爾蘭政府債券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三)危機升級
2010年11月,希臘債務和赤字水平表明,2011年的任務更加艱巨,出現(xiàn)了比當初恐慌更為嚴峻的蕭條。截至2010年末,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20個國家的財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已超過3%的國際警戒線。包括歐盟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歐盟第四大經濟體西班牙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都卷入債務危機的漩渦。2011年4月,不管愛爾蘭政府采取了怎樣的措施,穆迪還是將愛爾蘭銀行債務調整到垃圾級別。
(四)危機惡化
2011年5月,希臘公告?zhèn)鶆毡憩F(xiàn)更為突出,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希臘人民普遍拒絕嚴格措施,并通過憤怒的街頭示威來表達他們的不滿。2011年6月底,希臘政府提出了另外一項未來5年內280億歐元開支消減計劃,如果這項提議被通過,它將獲得歐元區(qū)的120億歐元的救助方案,否則希臘將不得不讓7月中旬到期的貸款違約。2011年6月13日,標準普爾根據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雙邊審計的結果——他們要求更為嚴格的措施,將希臘主權債務級別調整到CCC。2011年7月6日,穆迪將葡萄牙的信用級別調整到垃圾級。2011年9月20日,標普將意大利主權信用評級從A+下調至A,評級前景為“負面”。2011年11月24日,惠譽將葡萄牙主權評級由BBB-下調至BB+,并給予“負面”展望。2012年1月27日,惠譽下調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塞浦路斯以及斯洛文尼亞等五個歐元區(qū)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評級前景均為“負面”,并警告歐元區(qū)債務危機將會進一步影響這些國家的融資能力。
一、歐債危機的演進過程
自2009年底以來,國家過度債務引起市場恐慌,信用恐慌的債權者要求更高收益,高額的借款及其成本進一步增加本已高負債國家的負債。歐洲危機在這種惡性循環(huán)下經歷了爆發(fā)、發(fā)展、升級和惡化等四個演化階段。
(一)危機爆發(fā)
2009年10月,希臘首相帕潘德里歐宣布,其前任隱瞞了大量的財政赤字。2009年11月,希臘財政部長宣布,希臘2009年財政赤字占GDP比重為13.7%,遠遠超過了原來預測的6%,公共債務占GDP比重為113%,分別遠遠超過了歐盟《穩(wěn)定與增長公約》規(guī)定的上限(分別為3%和60%)。希臘市場開始出現(xiàn)恐慌,其國債CDS價格開始急劇上升。緊接著,鑒于希臘政府財政狀況顯著惡化,2009年12月,標準普爾、惠譽和穆迪等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紛紛下調希臘主權評級,進一步引發(fā)眾多投資者的恐慌,投資者開始大規(guī)模拋售希臘國債,希臘主權債務危機開始全面爆發(fā)。
與此同時,希臘主權債務危機恐慌已經開始在關心歐洲態(tài)勢的投資者中產生,并在2010年初及以后有所加強。2010年1月11日,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將下調其國債評級。2010年2月4日,西班牙財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整體公共預算赤字恐將占GDP的9.8%;同日,德國預計2010年預算赤字占GDP的5.5%。2010年2月5日,債務危機引發(fā)市場恐慌,西班牙股市當天急跌6%,創(chuàng)下15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2010年2月9日,歐元空頭頭寸已增至80億美元,創(chuàng)下歷史最高紀錄。2010年2月10日,美國銀行業(yè)在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及西班牙的風險敞口達1760億美元。由此看出,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的傳染效應開始在歐洲出現(xiàn),包括希臘、愛爾蘭、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在內的歐元區(qū)成員國家也開始陷入債務危機,逐漸表現(xiàn)出難以為預算赤字和負債進行再融資。隨著這些國家和其他歐盟國家之間的債券收益價差和信用違約互換價格逐漸加大,這些歐盟國家的信心危機也開始產生,主權債務危機在歐洲開始全面爆發(fā)。
(二)危機發(fā)展
2010年第1季度,希臘公共債務占GDP比重為115%,而且呈上升趨勢。2010年4月,希臘政府宣布如果在5月前得不到救援貸款,將無法為即將到期的200億歐元國債再融資。與此同時,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的信用危機逐漸加重,主權債務問題也開始依次爆發(fā),也開始與希臘一樣難以或幾乎不可能為其債務進行再融資。2010年3月24日,惠譽將葡萄牙主權信用評級下調為AA-;4月22日,愛爾蘭財政赤字在GDP總額中所占比例被修正至14.3%;4月27日,標準普爾將希臘主權債務級別調整到BB+;4月28日,標準普爾率先下調西班牙主權信用評級,將評級展望前景定為“負面”;2010年底,意大利公共債務占GDP的比例高達119.0%。據標準普爾估計,投資者將由于這些違約事件的發(fā)生損失30%-50%。全球股市和歐元貨幣由于這些公告而全線下降。2010年5月1日,希臘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嚴格措施來消減開支和增加稅收,但是,2010年5月5日,全民罷工反對這些嚴格措施。2010年9月,愛爾蘭銀行無能力再融資,政府第3個年頭為銀行擔保,這些對愛爾蘭政府債券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三)危機升級
2010年11月,希臘債務和赤字水平表明,2011年的任務更加艱巨,出現(xiàn)了比當初恐慌更為嚴峻的蕭條。截至2010年末,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20個國家的財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已超過3%的國際警戒線。包括歐盟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歐盟第四大經濟體西班牙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都卷入債務危機的漩渦。2011年4月,不管愛爾蘭政府采取了怎樣的措施,穆迪還是將愛爾蘭銀行債務調整到垃圾級別。
(四)危機惡化
2011年5月,希臘公告?zhèn)鶆毡憩F(xiàn)更為突出,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希臘人民普遍拒絕嚴格措施,并通過憤怒的街頭示威來表達他們的不滿。2011年6月底,希臘政府提出了另外一項未來5年內280億歐元開支消減計劃,如果這項提議被通過,它將獲得歐元區(qū)的120億歐元的救助方案,否則希臘將不得不讓7月中旬到期的貸款違約。2011年6月13日,標準普爾根據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雙邊審計的結果——他們要求更為嚴格的措施,將希臘主權債務級別調整到CCC。2011年7月6日,穆迪將葡萄牙的信用級別調整到垃圾級。2011年9月20日,標普將意大利主權信用評級從A+下調至A,評級前景為“負面”。2011年11月24日,惠譽將葡萄牙主權評級由BBB-下調至BB+,并給予“負面”展望。2012年1月27日,惠譽下調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塞浦路斯以及斯洛文尼亞等五個歐元區(qū)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評級前景均為“負面”,并警告歐元區(qū)債務危機將會進一步影響這些國家的融資能力。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