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阿凡達》中的仙境之美——電影文學
作者:陳虹杉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09-10人氣:1346
近年來3D電影的火熱來襲,觀眾們對3D電影的喜愛有增無減,3D電影通過專門的技術將虛擬世界的電影畫面以一種立體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在觀眾視野中。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阿凡達》為3D技術帶來了全新的突破,使得它成為一部史無前例的經典影片。《阿凡達》的大熱不僅僅是因為它高超的3D技術,還在于它美輪美奐的電影場景?!栋⒎策_》從2009年上映至今,迅速刷新了人們對電影的理解,票房一次次創(chuàng)下新高。美術和動畫的完美結合,使得整部影片的畫面更具美感,從色調、造型、場景、配飾等方面,讓觀眾沉浸在《阿凡達》美輪美奐的仙境中。
一、《阿凡達》中的仙境賞析
原始的東西有一種純粹質樸的美感,它是一種抽象的理想化元素。電影通過視覺語言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觀眾進入電影的世界去了解,美術動畫設計中體現(xiàn)的美感成為這種語言效果的外衣,營造出電影唯美的視覺效果。筆者在這里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意象符號分析《阿凡達》中的仙境。
(一)影調
影調是電影中的關鍵部分,它是電影中不可或缺但又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元素。《阿凡達》在整體上給我們營造的是一種冰冷、理性、憂郁的藍色調,這與科學的顏色相接近,透著一種神秘和未知。在進入潘多拉星球以后在藍調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綠色調,這是生命最原始的狀態(tài),那些翩翩起舞的種子,是生命最可貴的原始力量,代表著人類的夢想和希望。故事發(fā)展到后來,是在藍色的基礎上增加了充滿熱情和激情的紅色,這是在激烈的對抗中表現(xiàn)出來的顏色,在漫天的藍色中騰起的火紅的戰(zhàn)火,顏色的鮮明對比,在視覺上給觀眾帶去很大的沖擊力。在電影技術效果的處理上,《阿凡達》達到了歷史的巔峰水平。在影調處理技術上非常嫻熟,觀眾在目不暇接的視覺盛宴中流連忘返,從一個高潮又進入另一個高潮。潘多拉星球的廣闊、平坦、寬廣讓觀眾在這里徜徉,這里充滿著最原始的生命狀態(tài)和最質樸的原始情感。自由流動的藍色霧靄,山林間的溪流,懸崖上翱翔的飛龍,樹葉上晶瑩的露珠,一切都是鮮活的充滿著生命力的。紅色象征著希望,影片中的飛龍之王有火紅的色彩,這象征著力量。這些光彩的塑造和色調的搭配都是影調的充分運用,宏大的場面,細致入微的細節(jié)呈現(xiàn),豐富的畫面層次美感,都為《阿凡達》增色不少。
(二)型調
型調是電影中向我們展現(xiàn)的一個重要方面,畫面上呈現(xiàn)出的各種造型語言在最終的豐富呈現(xiàn)中達到統(tǒng)一?!栋⒎策_》是場面恢宏的巨制,在人物造型以及場面的設定上都呈現(xiàn)出宏大的氣勢。因為畫面的恢宏,所以《阿凡達》在型調的設定上力求實現(xiàn)統(tǒng)一。阿凡達進入潘多拉星球以后,他發(fā)藍的面容與周圍的環(huán)境協(xié)調起來,與星球上奇異的植被、人物造型渾然一體。藍色在電影中將原始潘多拉星球子民的靈魂與他們的正值和淳樸展現(xiàn)出來。藍色是一種有效的語言形式,將影片中相去甚遠的造型元素恰到好處地調和起來。在《阿凡達》中,人物、動物、飛鳥、植物地貌等都具有非凡的造型,由此可見主創(chuàng)團隊別具一格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同時也讓讀者們感嘆的是美術語言的巨大能量。我們在欣賞影片時往往會忽視型調這一方面,電影呈現(xiàn)出的絕妙旅程,是創(chuàng)作者消滅了造型的斷裂性,形成了造型上的連續(xù)性和可比性。
(三)情調
情調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它是透過作品本身感受到的電影的基本情感基調。一部成功的電影總是能夠通過強烈的憂傷或者快樂的情調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栋⒎策_》對觀眾的影響是巨大的,影片上映后,在觀眾中得到了較大的反響,其中讓筆者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位叫伊瓦爾·希爾的影迷,她看完電影之后說:“昨天我看了《阿凡達》。今早醒來時,我覺得世界變得灰暗起來,好像我的整個人生,我做過的和正為之努力的事都失去了意義。我找不到繼續(xù)前進的理由,我生活在一個垂死的世界?!边@是《阿凡達》帶給觀眾的情調的集中反映。在視覺效果上,潘多拉星球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3D效果下的潘多拉星球亦幻亦真,好像伸手便能觸碰到這些縹緲的樹種,但一切又并非真實存在的。叢林中的野生氣味,花草中的芬芳都帶領觀眾進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三百米高的參天大樹,色彩斑斕的花草,懸浮在空中的山,在夜晚發(fā)光的植物,所有的一切都顯得那么美麗。但當這些美麗因為人類的貪婪就要被破壞時,一切就變得冰冷了。各種飛行利器摧毀著曾經美麗的家園,潘多拉對自然的眷戀,已經在人類貪婪的征服欲望中逐漸消失。因此前后對比強烈的表現(xiàn)手法,非常自然構建出整部電影的感情基調,是在和諧中體現(xiàn)出的無與倫比的憂傷。
二、《阿凡達》的內在景觀
內在景觀是指讓觀眾發(fā)自內心地去感受電影本身傳達給我們的情感,關心銀幕上的變化發(fā)展趨勢,感受銀幕上的生存危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主要是追求各式各樣的外在景觀,平面化的生活充斥著人們的消費文化。在電影中代表著時代文化的特征,比如好萊塢電影中的跑車、時裝、別墅等。但《阿凡達》卻并非如此,它主要通過塑造外在的仙境來村托其內心的偽裝?!栋⒎策_》是消費文化符號典型中的典型,可是它卻營造出了一種內在景觀的美感,從內在讓觀眾們對它流連忘返,難以割舍。
在影片的一開始,穿過云霧繚繞的太空,龐大的宇宙透著藍光,那是一種凌晨的藍光,充滿生命力和魅力。透過金屬柵欄般的外殼我們能看到內部火紅的光線,這給了人類希望。進入影片中的宇宙飛船,我們看到的是冰冷的藍色,是一種缺乏生機、缺乏人情味的藍色。我們仿佛進入了一個世界:惟有生存的恐懼和殘酷的競爭。這樣恐懼壓抑的情感體驗一直持續(xù)到了海軍陸戰(zhàn)隊登錄“潘多拉”的過程,陰冷不安的色調一直籠罩著這些海軍,即使是沉靜的藍色,在此時都顯得有些慌亂。這些都使得觀眾隨著情節(jié)的深入發(fā)自內心地去關心銀幕上人們的生存危機,好像是在關注和自己息息相關的人一樣,在觀眾內心形成一種獨特的體驗,我們可以稱之為“內在景觀”。
影片為我們打造了一個完美的視覺盛宴,《阿凡達》的出現(xiàn)迅速引發(fā)了觀影的熱潮。影片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并不在于其表面的光鮮亮麗和美輪美奐,而是透過表面,源自于其內在場景的塑造。阿凡達和野獸對峙的場景中,觀眾看到的是深處在黑暗之中,發(fā)著綠光的眼睛,這些眼睛都會讓我們情不自禁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中的狼,那是充滿饑餓和貪婪的象征。阿凡達是受人類思維控制的,因此他用人類的防御方式來擊退野獸,因此他點燃了火把,力圖用火把來驅逐野獸,可是不幸的是熊熊的火把并沒有帶給觀眾安全感,而是讓觀眾看到了更為恐怖的畫面。面目猙獰的怪獸一擁而上,他們向阿凡達發(fā)起進攻,貪婪的本性瞬間暴露。在最危急的時刻,納美人首領的女兒救了阿凡達,納美人子民對野獸的態(tài)度也是和人類不同的,我們憎恨曾對自己構成威脅的野獸,而納美人公主卻面對兇殘的野獸尸體,也流露出了她的悲憫之情。因此在這里我們感受到人的欲念和野獸的貪婪,敵對來自于人的心靈預設,真正的力量存在于信念中,這樣的信念是構成電影內部景觀的重要能量,內在景觀可以喚起人類對原始情愫的眷戀和向往。
三、《阿凡達》的仙境神話意蘊
無論是從《阿凡達》的美術制作,還是它的內在景觀上來看,都給觀眾帶來了絕美的視聽享受。我們還記得電影中的那一首I see you,我知道你,我懂你,這樣的情感流露讓我們也在潘多拉的仙境中難以自拔,跟隨潘多拉星球的命運,與飛龍、生命樹、子民們一起要想未來,憧憬未來。《阿凡達》如此受歡迎,很大一部分原因還依賴于它出色的,別出心裁的仙境神話意蘊。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視覺和聽覺元素,都需要通過神話意蘊進行傳達,從而在電影短短的兩個小時內,迅速營造一種內在景觀,達到敘事的效果。潘多拉是來源于希臘神話的一個神話原型,在原始神話中,潘多拉意味著美好與邪惡并存的源頭。如果沒有將潘多拉的盒子打開,那么純粹的價值理念也不會受到玷污,原有的純粹價值觀營造出的美好也吸引了無數(shù)充滿邪念的目光。因此《阿凡達》借用了潘多拉此處的內涵,在電影中人類用欲念、力量和技術竭盡全力打開了潘多拉星球的大門,讓我們覺得諷刺的是,當人類真正攻入潘多拉星球,將星球上的美好據為己有時,潘多拉的美麗和生命力已經蕩然無存,惟一留下的是一堆冒著黑煙的焦土,曾經人類向往的純粹和美好因為人類的破壞蕩然無存。
對于生和死的描述是神話故事的基本主題。《阿凡達》的生命狀態(tài)是和地球與潘多拉相連的,阿凡達受控于人類的意念和力量,阿凡達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腿有殘疾的,在電影一開始我們看到他用意念行走時都不由自主心生慰藉,是對能夠奔跑的阿凡達的祝福和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愿望達成的欣慰。神話故事中的生與死,在《阿凡達》中表現(xiàn)的唯美而又驚心動魄,那一場充滿血雨腥風的交戰(zhàn)。我們看到潘多拉星球的原始子民和人類的神兵利器之間的較量。人類的飛機炸彈、潘多拉子民的原始自衛(wèi)工具,兩者之間的力量形成鮮明的對比。當敵機來臨時他們甚至還不知道自己正面臨著種族滅絕的威脅。他們的淳樸善良和人類的貪婪形成鮮明的對比。神話故事中的唯美仙境讓我們對這個星球心生向往,也為潘多拉的命運而憂心。來源于神話的《阿凡達》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充滿神奇和冒險的仙境之旅,讓我們在亦幻亦真的世界中感受電影的內在景觀,感受它的藝術美感。
綜上所述,《阿凡達》的熱映不僅僅是因為它出色的3D技術,還在于它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我們看到的是一次新的生命體驗,一種充滿想象力的冒險之旅,男女主人公駕馭神獸在縹緲的仙境中翱翔的畫面至今令人難忘,那是一種將恢宏氣勢和細膩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的美輪美奐畫面?!栋⒎策_》在視覺上帶給我們的巨大沖擊力都使得我們對這個虛擬的世界充滿好奇,近乎完美的電影技術和美術元素之間的融合,高超的動畫設計理念和技術,塑造出一幕幕驚心動魄的電影畫面,體現(xiàn)出感人至深的仙境之美。
[參考文獻]
[1] 呂效平,丁亞平.影視文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17-23.
[2] 劉洪.《阿凡達》中美術語言的神話意味[J].電影文學,2010(10).
[3] 呂志昌.影視美術設計(修訂版)[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一、《阿凡達》中的仙境賞析
原始的東西有一種純粹質樸的美感,它是一種抽象的理想化元素。電影通過視覺語言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觀眾進入電影的世界去了解,美術動畫設計中體現(xiàn)的美感成為這種語言效果的外衣,營造出電影唯美的視覺效果。筆者在這里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意象符號分析《阿凡達》中的仙境。
(一)影調
影調是電影中的關鍵部分,它是電影中不可或缺但又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元素。《阿凡達》在整體上給我們營造的是一種冰冷、理性、憂郁的藍色調,這與科學的顏色相接近,透著一種神秘和未知。在進入潘多拉星球以后在藍調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綠色調,這是生命最原始的狀態(tài),那些翩翩起舞的種子,是生命最可貴的原始力量,代表著人類的夢想和希望。故事發(fā)展到后來,是在藍色的基礎上增加了充滿熱情和激情的紅色,這是在激烈的對抗中表現(xiàn)出來的顏色,在漫天的藍色中騰起的火紅的戰(zhàn)火,顏色的鮮明對比,在視覺上給觀眾帶去很大的沖擊力。在電影技術效果的處理上,《阿凡達》達到了歷史的巔峰水平。在影調處理技術上非常嫻熟,觀眾在目不暇接的視覺盛宴中流連忘返,從一個高潮又進入另一個高潮。潘多拉星球的廣闊、平坦、寬廣讓觀眾在這里徜徉,這里充滿著最原始的生命狀態(tài)和最質樸的原始情感。自由流動的藍色霧靄,山林間的溪流,懸崖上翱翔的飛龍,樹葉上晶瑩的露珠,一切都是鮮活的充滿著生命力的。紅色象征著希望,影片中的飛龍之王有火紅的色彩,這象征著力量。這些光彩的塑造和色調的搭配都是影調的充分運用,宏大的場面,細致入微的細節(jié)呈現(xiàn),豐富的畫面層次美感,都為《阿凡達》增色不少。
(二)型調
型調是電影中向我們展現(xiàn)的一個重要方面,畫面上呈現(xiàn)出的各種造型語言在最終的豐富呈現(xiàn)中達到統(tǒng)一?!栋⒎策_》是場面恢宏的巨制,在人物造型以及場面的設定上都呈現(xiàn)出宏大的氣勢。因為畫面的恢宏,所以《阿凡達》在型調的設定上力求實現(xiàn)統(tǒng)一。阿凡達進入潘多拉星球以后,他發(fā)藍的面容與周圍的環(huán)境協(xié)調起來,與星球上奇異的植被、人物造型渾然一體。藍色在電影中將原始潘多拉星球子民的靈魂與他們的正值和淳樸展現(xiàn)出來。藍色是一種有效的語言形式,將影片中相去甚遠的造型元素恰到好處地調和起來。在《阿凡達》中,人物、動物、飛鳥、植物地貌等都具有非凡的造型,由此可見主創(chuàng)團隊別具一格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同時也讓讀者們感嘆的是美術語言的巨大能量。我們在欣賞影片時往往會忽視型調這一方面,電影呈現(xiàn)出的絕妙旅程,是創(chuàng)作者消滅了造型的斷裂性,形成了造型上的連續(xù)性和可比性。
(三)情調
情調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它是透過作品本身感受到的電影的基本情感基調。一部成功的電影總是能夠通過強烈的憂傷或者快樂的情調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栋⒎策_》對觀眾的影響是巨大的,影片上映后,在觀眾中得到了較大的反響,其中讓筆者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位叫伊瓦爾·希爾的影迷,她看完電影之后說:“昨天我看了《阿凡達》。今早醒來時,我覺得世界變得灰暗起來,好像我的整個人生,我做過的和正為之努力的事都失去了意義。我找不到繼續(xù)前進的理由,我生活在一個垂死的世界?!边@是《阿凡達》帶給觀眾的情調的集中反映。在視覺效果上,潘多拉星球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3D效果下的潘多拉星球亦幻亦真,好像伸手便能觸碰到這些縹緲的樹種,但一切又并非真實存在的。叢林中的野生氣味,花草中的芬芳都帶領觀眾進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三百米高的參天大樹,色彩斑斕的花草,懸浮在空中的山,在夜晚發(fā)光的植物,所有的一切都顯得那么美麗。但當這些美麗因為人類的貪婪就要被破壞時,一切就變得冰冷了。各種飛行利器摧毀著曾經美麗的家園,潘多拉對自然的眷戀,已經在人類貪婪的征服欲望中逐漸消失。因此前后對比強烈的表現(xiàn)手法,非常自然構建出整部電影的感情基調,是在和諧中體現(xiàn)出的無與倫比的憂傷。
二、《阿凡達》的內在景觀
內在景觀是指讓觀眾發(fā)自內心地去感受電影本身傳達給我們的情感,關心銀幕上的變化發(fā)展趨勢,感受銀幕上的生存危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主要是追求各式各樣的外在景觀,平面化的生活充斥著人們的消費文化。在電影中代表著時代文化的特征,比如好萊塢電影中的跑車、時裝、別墅等。但《阿凡達》卻并非如此,它主要通過塑造外在的仙境來村托其內心的偽裝?!栋⒎策_》是消費文化符號典型中的典型,可是它卻營造出了一種內在景觀的美感,從內在讓觀眾們對它流連忘返,難以割舍。
在影片的一開始,穿過云霧繚繞的太空,龐大的宇宙透著藍光,那是一種凌晨的藍光,充滿生命力和魅力。透過金屬柵欄般的外殼我們能看到內部火紅的光線,這給了人類希望。進入影片中的宇宙飛船,我們看到的是冰冷的藍色,是一種缺乏生機、缺乏人情味的藍色。我們仿佛進入了一個世界:惟有生存的恐懼和殘酷的競爭。這樣恐懼壓抑的情感體驗一直持續(xù)到了海軍陸戰(zhàn)隊登錄“潘多拉”的過程,陰冷不安的色調一直籠罩著這些海軍,即使是沉靜的藍色,在此時都顯得有些慌亂。這些都使得觀眾隨著情節(jié)的深入發(fā)自內心地去關心銀幕上人們的生存危機,好像是在關注和自己息息相關的人一樣,在觀眾內心形成一種獨特的體驗,我們可以稱之為“內在景觀”。
影片為我們打造了一個完美的視覺盛宴,《阿凡達》的出現(xiàn)迅速引發(fā)了觀影的熱潮。影片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并不在于其表面的光鮮亮麗和美輪美奐,而是透過表面,源自于其內在場景的塑造。阿凡達和野獸對峙的場景中,觀眾看到的是深處在黑暗之中,發(fā)著綠光的眼睛,這些眼睛都會讓我們情不自禁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中的狼,那是充滿饑餓和貪婪的象征。阿凡達是受人類思維控制的,因此他用人類的防御方式來擊退野獸,因此他點燃了火把,力圖用火把來驅逐野獸,可是不幸的是熊熊的火把并沒有帶給觀眾安全感,而是讓觀眾看到了更為恐怖的畫面。面目猙獰的怪獸一擁而上,他們向阿凡達發(fā)起進攻,貪婪的本性瞬間暴露。在最危急的時刻,納美人首領的女兒救了阿凡達,納美人子民對野獸的態(tài)度也是和人類不同的,我們憎恨曾對自己構成威脅的野獸,而納美人公主卻面對兇殘的野獸尸體,也流露出了她的悲憫之情。因此在這里我們感受到人的欲念和野獸的貪婪,敵對來自于人的心靈預設,真正的力量存在于信念中,這樣的信念是構成電影內部景觀的重要能量,內在景觀可以喚起人類對原始情愫的眷戀和向往。
三、《阿凡達》的仙境神話意蘊
無論是從《阿凡達》的美術制作,還是它的內在景觀上來看,都給觀眾帶來了絕美的視聽享受。我們還記得電影中的那一首I see you,我知道你,我懂你,這樣的情感流露讓我們也在潘多拉的仙境中難以自拔,跟隨潘多拉星球的命運,與飛龍、生命樹、子民們一起要想未來,憧憬未來。《阿凡達》如此受歡迎,很大一部分原因還依賴于它出色的,別出心裁的仙境神話意蘊。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視覺和聽覺元素,都需要通過神話意蘊進行傳達,從而在電影短短的兩個小時內,迅速營造一種內在景觀,達到敘事的效果。潘多拉是來源于希臘神話的一個神話原型,在原始神話中,潘多拉意味著美好與邪惡并存的源頭。如果沒有將潘多拉的盒子打開,那么純粹的價值理念也不會受到玷污,原有的純粹價值觀營造出的美好也吸引了無數(shù)充滿邪念的目光。因此《阿凡達》借用了潘多拉此處的內涵,在電影中人類用欲念、力量和技術竭盡全力打開了潘多拉星球的大門,讓我們覺得諷刺的是,當人類真正攻入潘多拉星球,將星球上的美好據為己有時,潘多拉的美麗和生命力已經蕩然無存,惟一留下的是一堆冒著黑煙的焦土,曾經人類向往的純粹和美好因為人類的破壞蕩然無存。
對于生和死的描述是神話故事的基本主題。《阿凡達》的生命狀態(tài)是和地球與潘多拉相連的,阿凡達受控于人類的意念和力量,阿凡達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腿有殘疾的,在電影一開始我們看到他用意念行走時都不由自主心生慰藉,是對能夠奔跑的阿凡達的祝福和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愿望達成的欣慰。神話故事中的生與死,在《阿凡達》中表現(xiàn)的唯美而又驚心動魄,那一場充滿血雨腥風的交戰(zhàn)。我們看到潘多拉星球的原始子民和人類的神兵利器之間的較量。人類的飛機炸彈、潘多拉子民的原始自衛(wèi)工具,兩者之間的力量形成鮮明的對比。當敵機來臨時他們甚至還不知道自己正面臨著種族滅絕的威脅。他們的淳樸善良和人類的貪婪形成鮮明的對比。神話故事中的唯美仙境讓我們對這個星球心生向往,也為潘多拉的命運而憂心。來源于神話的《阿凡達》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充滿神奇和冒險的仙境之旅,讓我們在亦幻亦真的世界中感受電影的內在景觀,感受它的藝術美感。
綜上所述,《阿凡達》的熱映不僅僅是因為它出色的3D技術,還在于它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我們看到的是一次新的生命體驗,一種充滿想象力的冒險之旅,男女主人公駕馭神獸在縹緲的仙境中翱翔的畫面至今令人難忘,那是一種將恢宏氣勢和細膩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的美輪美奐畫面?!栋⒎策_》在視覺上帶給我們的巨大沖擊力都使得我們對這個虛擬的世界充滿好奇,近乎完美的電影技術和美術元素之間的融合,高超的動畫設計理念和技術,塑造出一幕幕驚心動魄的電影畫面,體現(xiàn)出感人至深的仙境之美。
[參考文獻]
[1] 呂效平,丁亞平.影視文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17-23.
[2] 劉洪.《阿凡達》中美術語言的神話意味[J].電影文學,2010(10).
[3] 呂志昌.影視美術設計(修訂版)[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