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作者:鄒慧茹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10-30人氣:1295
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而言,文化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如錢穆先生所說:“一切問題,由文化問題產生;一切問題,由文化問題解決。”當下法治已成為社會運行的實際狀態(tài),落實依法治國方略,是當前法治建設的主要任務。法治文化作為法治建設的重要支撐,代表著一個國家民主、法治的發(fā)展程度,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法治動力和發(fā)展方向,是影響法治建設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法治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法治作為迄今為止最好的治國理政方式為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采用。它的表層含義是一種社會管理模式,深層含義則是一種體現(xiàn)治國理念和規(guī)范人們言行的文化精神。
(一)法治文化的概念
法治文化是有關法律的物質成果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包括人們的法律心理、法律理念,體現(xiàn)著法治的精神和理念,原則和制度,運作實踐和生活方式,是現(xiàn)代人的一種法律文化共識和價值取向,是將法治的理念和態(tài)度轉化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和生活方式,最終實現(xiàn)和諧社會秩序狀態(tài)的進步文化。
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與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相適應,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為主干,以依法辦事和自覺守法為基礎,以構建社會主義法治秩序為目標的法治文明狀態(tài)。其內涵就是將包容了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崇尚法治權威、依法辦事的意識和行為習慣等諸多價值要素和蘊涵的精神輸入全體公民的頭腦,以法律規(guī)范作為個人社會行為的圭臬,以法治精神作為個人社會活動的底線原則;就是將各種法治精神具體融入到立法、執(zhí)法、司法、法律監(jiān)督等具體的法治實踐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靈魂。
(二)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特征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社會主義的。這是區(qū)別于其他法治文化的最根本特征。毛澤東同志講過:“我們在政治上經濟上有社會主義因素,反映到我們的國民文化也有社會主義的因素?!敝饕憩F(xiàn)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tǒng)一。首先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而法治文化又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構建當然離不開中國共產黨這個領導核心,這是一條不可動搖的政治原則。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突出和強化了人民的主體地位。人民群眾是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和受益者,法治文化建設要依靠人民、為了人民,要以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目的。最后,依法治國方略的確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法治文化建設就是將依法治國理念與法律運行實踐相結合,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具有歷史傳承性。世界各國的法治文化由于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歷史文化傳統(tǒng)、法的淵源和結構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中國作為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同樣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法治文化。首先是人本主義。早在兩千六百多年前管仲就明確提出:“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即立法當以便民為本,這種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念正是今天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所倡導的。其次注重道德教化?!懊鞯律髁P”、“德主刑輔”,主旨是通過道德教化來預防犯罪。這對于我們探索如何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有效地預防和矯治犯罪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最后是賢人政治?!拔奈渲荚诜讲?。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蕿檎谌恕薄V袊姆ㄖ蔚缆穼儆谡七M型,決定了領導層必須具有較強的法治觀念,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能力?!边@為我們提供了一條非常寶貴的治國經驗,對于我們今天規(guī)范政府官員的行為具有非常積極的價值。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具有開放性。開放性就是發(fā)展性,我們已經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是封閉的,是隨著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而不斷完善的。這種開放性不僅體現(xiàn)在植根于既有法治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展,還體現(xiàn)在對西方法治理論和思想的移植和借鑒。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法律文化呈現(xiàn)融合趨勢,在強調中國特色的同時,我們法治文化建設中的西方元素、國際元素也在增多,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因之具有了更為明顯的思想開放性。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