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在公路路基設計中的應用
摘要:為改善軟土地基因其特殊地質對公路帶來的不利影響,本文著重探討了包括墊層處理法、置換填土法、強夯法、擠密壓實法、排水固解法、攪拌樁法和灌漿膠結法等多種處理技術在公路路基設計中的應用,旨在提高路基的穩(wěn)定性和承載力,確保道路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希望能為相關領域人員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軟土地基;公路路基設計;軟基強化技術;應用
一、公路工程軟土地基的危害
軟土地基通常指主要由粘土、淤泥或淤泥質土等細顆粒土壤構成的地層,這些土壤具有高含水量、低滲透性和高壓縮性,導致在荷載作用下容易發(fā)生顯著的沉降和側向變形。這種沉降和變形不僅影響公路的平整度和行車舒適性,還可能導致路基結構的破壞,增加維護成本,縮短公路的使用壽命,甚至引發(fā)交通安全事故。因此,加強軟土地質區(qū)域的公路路基設計顯得尤為重要[1]。首先,軟土地基的高壓縮性意味著在車輛荷載和自重作用下,路基會發(fā)生較大的沉降,這不僅會導致路面的不均勻磨損,還可能引起路基的不均勻沉降,從而影響道路的穩(wěn)定性和承載能力。其次,軟土地基的低強度特性使得在交通荷載的反復作用下,路基容易發(fā)生破壞,尤其是在重型車輛頻繁通行的區(qū)域,這種破壞更為嚴重。此外,軟土地基的不均勻性還會導致路基在不同區(qū)域的沉降差異,這種差異性沉降是造成路面裂縫和損壞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公路設計常用的公路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一)墊層處理法
墊層處理是指將砂土、礫石、碎石等填料覆蓋于軟弱土層上,從而達到增強其承載力,減小其沉降的一種新方法。此法施工簡便,造價低廉,尤其適合于軟弱土層厚度不大、荷載要求不太高的公路。為了保證緩沖墊層對載荷的擴散與轉移,降低軟弱土的應力集中,在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基礎的特殊條件及公路設計的載荷需求,由此合理進行墊層的材質及厚度的合理設計。
(二)置換填土法
置換方法就是將軟基上的松軟層清除,代之以高強度的土、石等物質,提高其承載能力及穩(wěn)定性能。該方案適合于深厚、高承載力條件下的公路軟基設計中,但造價相對較高,且可能在施工過程中出現較大的煙塵污染,所以在實際工程設計中應兼顧經濟性與環(huán)保性,謹慎選擇是否采用這種方案。
(三)強夯法
強夯法是一種通過重錘自由落體對地基進行沖擊(如圖1所示),以提高地基的密實度和承載力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軟土地基較為松散的情況,通過強夯可以有效地減少地基的孔隙率,提高其強度和穩(wěn)定性。強夯法的實施需要精確控制夯擊能量和夯擊次數,以避免過度夯擊導致地基破壞。

圖1 公路軟土路基強夯法處理
(四)擠密壓實法
這種方法是利用振動、靜壓等方法,實現對軟弱土層中的物質結構重組,從而達到增強壓實度的一種方法[2]。該技術適合于軟弱土層材質比較均一、土層較薄的情況下,在公路軟基處理設計中采用擠密法能夠減小基礎沉降,從而達到改善地基承載力的目的。但為了保證路基的均勻、穩(wěn)定,必須對壓實過程中的壓實過程進行嚴格的控制。
(五)排水固結法
這種技術是指在軟基上建立一個排水體系,使土體內部的水快速排出,進而加快土體的固化進程。該技術適合于含水量高、固結速度慢的軟基處理,采用排水固結法可以顯著縮短固化周期,增強其承載力。
(六)攪拌樁法
攪拌樁是將混凝土與水泥土等固結物質摻入到軟弱土層中,形成一種砼樁支撐結構,從而達到增強其承載力及穩(wěn)定的目的。該方案適合于軟基條件比較差、要求迅速改善的路基,能夠顯著改善基礎的強度與剛度,減小基礎沉降與水平位移。為了保證樁身的均勻及強度,必須對攪拌樁的摻混厚度及配比進行嚴格的設計。
(七)灌漿膠結法
注漿加固法是將水泥砂漿或其它膠凝物質灌注于軟弱地層中,從而達到增強土體強度和承載能力的一種技術。該技術可用于軟弱地層中有裂隙或空洞而需進行補強時使用。注漿加固方法能使基礎空隙得以填充,增強結構的完整性和穩(wěn)定性。注漿加固方法在設計時,要求對注漿壓力及注漿總量進行嚴格的控制,以防止注入過少或過多引起路基破壞等問題。
三、基于軟基處理技術的公路路基設計應用
(一)因地制宜確定最佳的軟基處理設計方案
軟基處理技術方案并不唯一,在軟基地區(qū)公路工程設計中,如何合理選擇軟基處理方案,是公路路基設計的關鍵。首先要結合工程路基的實際情況,做好前期勘察,了解公路土層厚度、土質均勻性、地下水位、土體的壓縮性、承載力、強度等,結合地質情況進行設計。比如,在淺層加固的情況下,采用墊層法或換填法等措施,就可以起到理想的加固設計效果。但在較深的軟基上,為了保證整體的穩(wěn)定,還應采取更深層次的加固措施,如攪拌樁、灌漿加固等設計方案。其次,在軟基設計時,還應充分重視對環(huán)境的影響。有些加固措施對周圍的環(huán)境有很大的擾動,比如強夯地基處理會引起噪聲、振動等,而采用排水固結法則會對地下水流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具體的設計時,還應考慮周邊區(qū)域的環(huán)保要求,盡量減少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的不良沖擊,同時在制定軟基處理設計方案的同時,也要采用適當的環(huán)境保護對策。再次,工程造價也是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為不同設計方案的造價有一定的差別,所以,在進行軟基加固設計方法,不僅要考慮能否起到有效的加固效果,還可綜合考慮投入與收益,減少不必要的投資,確定性價比高的軟基處理方案。同時,在進行軟基加固時,還應充分考慮到技術的可行性,有的軟基處理技術在應用時,要想達到理想的加固效果,要求有專門的裝備、材料,可能在偏遠地區(qū)、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時難以做到的。所以,在進行軟基處理方案設計時,要根據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條件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用適合于本地區(qū)的加固設計方案。
(二)不同軟基處理技術的搭配設計
在工程實踐中,一些地質情況比較差的公路工程為了取得較好的軟基處理效果,可能需要采用不同加固方法的聯合應用。比如,先利用排水固結法加快軟基加固,然后利用攪拌樁來改善地基的承載力。將不同技術方案優(yōu)勢互補,才能起到有效的路基加固效果。因此為了保證道路工程設計的科學性,必須從對工程實際的工程實際出發(fā),考慮適宜的一種,或多種軟基加固技術聯用的設計方案,達到最佳的加固處理設計效果。
四、結語
綜上,由于軟土路基具有高壓收縮、低強度及不均勻性等特點,在軟基上修建的公路工程,極易發(fā)生沉降不均勻、穩(wěn)定性差等病害,對公路質量、服役壽命及安全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公路路基設計中,一定要結合地質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如何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軟基處理方案,達到提升公路設計質量的目的。
文章來源:《產品可靠性報告》 http://www.12-baidu.cn/w/kj/32519.html
- 別被這個老掉牙的報紙理論版投稿郵箱誤導了!最新核實91個報紙理論版投稿郵箱通道,一次集齊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