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三李”對“香草美人”比興手法的繼承與發(fā)展

作者:張晴晴來源:《文學(xué)教育》日期:2017-05-05人氣:3955

楚辭,以豐富華美的辭藻,“香草美人”的比興象征手法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學(xué)史浪漫主義道路。李白、李賀、李商隱將楚辭的風(fēng)格特色、藝術(shù)手法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以自己的喜好消解和融化楚辭的原型意象,形成自己獨有的象征意義系統(tǒng)。

 

一 李白對“香草美人”比興手法的繼承與發(fā)展

《離騷》中兩大意象:美人、香草。美人意象一般比喻君王,或者自喻。香草,一方面為獨立人格的象征物;另一方面和惡草相對,象征著政治斗爭的雙方。 “香草美人”意象構(gòu)成了一個復(fù)雜而巧妙的比興象征系統(tǒng)。

楚辭之中獨有的“香草美人”式的比興象征手法,在李白那里得到了繼承。在《古風(fēng)》第四十九首中,李白用南國美人遭人嫉妒排擠來比喻自己有志難伸。

李白拓展了“香草美人”的比興象征手法,形成自己獨有的象征系統(tǒng)。萬物都可以成為李白詩中的比興意象,包括神話、傳說、故事中的人物。如龍喻為君者,鼠喻竊國者(《遠別離》(“君失臣兮龍為魚,權(quán)歸臣兮鼠變虎”)。驊騮和蹇驢分別比喻賢人和庸才(《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李白還特別繼承和發(fā)展了宋玉辭中的“云”的意象。

宋玉善寫云,《高唐賦》與《神女賦》中多次寫到“朝云”“浮云”“云雨”,借云之無定摹神女神秘飄渺,搖曳多姿。李白的筆下,沿承宋云“云”的象征比興意義,如“美人美人兮歸來,莫作朝云暮雨兮飛陽臺”(《寄遠十一首》其十一)。

然而,李白筆下的“云”意象更加多元,指隱逸者之“云”,如:“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贈孟浩然》);漂泊無依游子之“云”,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指理想之云,如“天開青云器,日為蒼生憂。”(《贈清漳明府侄》)。

 

二 李賀對“香草美人”比興手法的繼承與發(fā)展

李賀常用“比興”寫飄渺的意象,其比喻本體除卻其固有的屬性外,還被擬人化了。 如“芙蓉泣露香蘭笑”(《李憑箜篌引》,“衰蘭送客咸陽道”(《金銅仙人辭漢歌》),“冷紅泣露嬌啼色”等。在這些詩句中,“芙蓉”、“香蘭”、“衰蘭”、“冷紅”能哭能笑,被賦予了人的感情。

李賀擅用通感手法,風(fēng)有“酸風(fēng)”,雨有“香雨”,簫聲可以“吹日色”(《難忘曲》),月光可以“刮露寒”(《春坊正字劍子歌》)。

在對楚辭的意象繼承方面,李賀還著重繼承發(fā)展楚辭中原有的“鬼”和“蘭”的意象

李賀擅于寫“鬼”,“鬼”意象在其詩中比比皆是。而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屈原可謂寫鬼的始祖,《九歌》中《山鬼》一篇,細致刻畫了去赴約的山鬼復(fù)雜曲折的心態(tài),將其赴約過程寫得纏綿曲折,對其衣食居處,服飾車輿、習(xí)性行蹤、容貌體態(tài)進行了細致的描寫,表現(xiàn)了山鬼對純真愛情的癡情與渴求。

李賀有一篇樂府詩作《蘇小小墓》,則兼具《山鬼》的形與神。

與《山鬼》不同的是:李賀沒有寫其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而是擇取典型的意象,寫其含淚的眼睛,用“幽蘭露”進行比喻,運用了通感的手法,再加上冷色調(diào)的選用,形象地為我們展示了一位凄涼,楚惋,妖艷、幽澀的女鬼形象。

屈原擅寫“蘭”,《夢辭·九歌·少司命》中有“秋蘭兮青青”“秋蘭兮糜蕪”等句。楚辭中常見主人公以蘭為佩物,象征自己的高潔情操。李賀的詩作之中也常用“蘭”的意象,如“芙蓉泣露香蘭笑”(《李憑箜篌引》),“幽蘭露,如啼眼”(《蘇小小墓》)等等。不同的是,李賀的“蘭”意象在原有驅(qū)除邪惡,品質(zhì)高潔的基礎(chǔ)上,還增加了一份貴氣。

三 李商隱對“香草美人”比興手法的繼承與發(fā)展

屈騷寫“香草美人”,為“發(fā)憤抒情”之作,表達自己在政治和人生挫折中的怨憤之情。李商隱心儀屈原,很自然接受了其“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他曾自述:“某前因暇日,出次西溪,既惜斜陽,聊裁短什。蓋以徘徊勝景,顧慕佳辰,為芳草以怨王孫,借美人以喻君子。”(《謝河?xùn)|公和詩啟》)不同之處:李商隱將“香草美人”意象所表達的詩意朦朧化,含蓄的意義處于似與不似之間。

錢鐘書先生在《談藝錄》中論及李商隱《錦瑟》詩時說:“《錦瑟》一篇借比興之絕妙好詞,究風(fēng)騷之甚深密旨,而一唱三嘆,遺音遠籟,亦吾國此體之絕群超倫者也。”此詩全是比興,發(fā)展了楚辭的比興手法,但詩中所呈現(xiàn)的意象群,如莊生曉夢、杜鵑啼血、良玉生煙、滄海珠淚,所構(gòu)成的不是一個完整畫面的境界,而是錯綜糾纏于其中的悵惘、傷感、向往、寂寞、失落等情緒。讀者說不清楚其中具體所指,卻能體會到纏綿感傷的情緒。詩本身構(gòu)成了多層次的朦朧境界。是對楚辭原有的“香草”美人比興手法的向內(nèi)部心靈的開拓和發(fā)展。

李商隱對楚辭“香草美人”比興手法繼承的另一個方面,在其詠物詩中得到體現(xiàn)。楚辭中《橘頌》一篇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早的詠物詩,贊美橘樹,實際上是用來寫作者的高尚情操。李商隱也寫了大量的詠物詩,如《流鶯》《野菊》等,同《橘頌》一樣,李商隱筆下的物也是來寫詩人自己,但是卻脫卻了《橘頌》原有的簡單粗糙的比附痕跡,而是進入了一種內(nèi)在精神的高層次契合,其寄托之意,似在有無之間,更加渾然一體。


本文來源:《文學(xué)教育》:http://www.12-baidu.cn/w/wy/63.html

網(wǎng)絡(luò)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zé)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