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干部應該輪流擔任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 》明確提出要“提高或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而通過搭建學生干部崗位平臺,則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更多的學生在這個舞臺上得到大局觀念、責任意識和服務行為的強化與鍛煉。
通過對陜西省某高校142份學生問卷調(diào)查得知:班干部、少先隊、共青團、學生會干部,小學階段基本上是老師指定的;初中和高中階段多為老師推薦名單,同學選舉;大學的干部職位絕大多數(shù)采取先自薦再競聘的方式完成。有18.5%的學生從小學到高中一直擔任學生干部,而絕大多數(shù)學生并沒有擔任學生干部的機會。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極為不利。
調(diào)查問卷的結果顯示: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大部分學生干部都是由教師指定的,而且任期較長。為了改變這種狀態(tài),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當學生干部,中小學也應該實行公開競聘制度,通過民主推選的方式來選拔學生干部,而且對學生干部還要實行學期輪流擔任制,落實機會均等機制,使學生在每個學段都能夠得到實際鍛煉和集體責任感的體驗。
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班主任一定要轉變觀念,不要將指定學生當干部看成是自己的特權,而要認識到這是事關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進程的大事。要善于選拔學生干部,更要關注對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公平、民主和法制意識,樹立服務意識,強化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和自律意識,培養(yǎng)膽略、心胸、謀劃、組織、協(xié)調(diào)、指揮以及思考、說話、做事的能力,為培養(yǎng)高素質(zhì)公民奠定良好基礎。
改革學生干部選拔任用制度,需要學校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制度固定下來。在改革的具體實踐中,校長要親自抓,德育處具體負責,班主予以落實。還要做好學生家長工作,以免擔心當干部影響學習成績。學校督導評估指標體系要把學生干部制度的改革納入進去,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督導部門和教研部門要檢查,并進行逐級考核。對學生干部制度落實好的學校和人員應予表彰和獎勵。社會責任感要從孩子抓起,給孩子更多鍛煉的平臺,才能培養(yǎng)出一批有社會責任感的新人,擔負起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使命。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