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解析小說《德伯家的苔絲》的方言翻譯策略

作者:林青,肖蓉來源:《芒種》日期:2015-08-24人氣:4534

1、 方言的對等翻譯策略

    一直以來,文學作品中的方言都是翻譯工作者最為棘手的問題,可以說是對翻譯工作的絕對挑戰(zhàn)。如果從作品的整體分析,方言不僅僅是字面上所表達出來的意思,更重要是帶有很豐富的地域性特色和文體功能的體現(xiàn)。例如,運用方言會讓作品更加真實可信,讓讀者趕到更為親切,或者在塑造人物形象,增強文本藝術效果和體現(xiàn)作品諷刺意味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世界各地的方言因為語種和地域的不同會在文化內(nèi)涵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譯文如何體現(xiàn)這一功能,成為翻譯工作者的首要難題。因而,在不同的翻譯實踐中,譯者的翻譯策略一直是翻譯界爭論的焦點并且往往難以達成一致。然而,方言對譯的出現(xiàn)改變了這一狀況,這種翻譯策略竟然前所未有的受到了翻譯界的一致歡迎。這種方法就是采用目標語的方言來代替原語方言,許多學者在實踐中采用這一翻譯策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具體翻譯的時候,如何翻譯文學作品中的方言以及如何將英語文學作品中的方言翻譯成漢語需要我們進一步討論。第一,方言與標準語的翻譯有很大差異,方言翻譯很難真正做到“對等”或者是忠實原文。在語體或者語義上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失;第二,在確認方言功能方面的工作遠比翻譯要重要得多,例如,表達地理位置信息的方言就無法用任何方式翻譯,只能保持原文的語音,如果是表達人物身份或者教育的方言,則可以采用對等法進行補償翻譯。例如將原文中的方言翻譯成口語化和地方化的漢語,而原文中的標準語則翻譯成正式的,標準的漢語。孫致禮先生在翻譯《德伯家的苔絲》這部小說時,針對方言采用的就是漢語通俗表達法。

    我國很多翻譯工作者都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翻譯,例如《德伯家的苔絲》中苔絲與媽媽的對話在翻譯時就因策略的不同而出現(xiàn)了很大的分歧。苔絲的媽媽是一個農(nóng)村婦女,只會說威賽克斯方言,她弄不懂家族的名字,不懂歷史。張若谷在翻譯的時候就用很多山東方言對威賽克斯方言進行翻譯,比如叨登、叨咕、暈達乎兒,意思是回憶過去,絮絮叨叨和喝醉酒的意思。這種方言對等的翻譯模式自然會讓譯文妙趣橫生;孫致禮先生在翻譯的時候則完全采用了通俗漢語的翻譯模式。很多學者提倡方言對等翻譯,但是也有很多學者持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兩個完全不同語種之間是無法進行對等翻譯的。如張若谷的譯本中雖然用山東方言表達了苔絲媽媽的想吐氣息,但是卻將很多其他功能丟失了,原文本的語言特點也有很大程度的扭曲。但是與孫致禮的翻譯策略不同,張若谷的翻譯策略卻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凸顯出了巨大的效果。他用山東方言展現(xiàn)了一個喋喋不休、喜歡炫耀的農(nóng)村婦女形象。在國外,方言是有社會標志的,所以會影響到操方言者的尊嚴問題,但是在中國沒有這種顧慮,翻譯過錯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嚴重。但是我們能否承認說方言的對等翻譯是不可行的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雖然對縫翻譯會給文本信息造成損失,但是出于藝術效果和社會影響的考慮,仍然不失為一種可取的翻譯策略。

2、 冗余信息的增加

    翻譯的目的,是實現(xiàn)不同語種之間的互相轉換,以便達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譯者在這里可謂是責任重大,他不僅是原文的讀者,更是目標語譯文的作者。譯者可以說是一個信使,他首先要接收原語文本的信息,然后再將其進行處理和傳遞,最后面對目標語讀者進行發(fā)送。所以,譯者必須要了解原文作者的寫作背景、風格、修辭手法、藝術手法、文本要表達的內(nèi)涵等等一系列的信息,然后再次基礎上進行轉碼處理,然后將處理后的信息再以接受者最容易接收的方式傳達出去。

    翻譯時必然會出現(xiàn)一種狀況,那就是冗余信息的增加,總的來講,那就是要原文省略的部分要補足,重復的部分要體現(xiàn),隱含的語義要表達出來,歷史文化背景等等知識要進行補充說明。這些信息的增加都是為了目標語讀者能更好地理解譯文,以達到了解和理解原文的目的。學者們提出,這種文本之外的信息,其實不應該參與到文本本身的翻譯中,而是應該以解釋,注釋的形式進行正文外說明。尤其是對于原文本的歷史背景,風俗習慣等等,譯者必須要注釋。張若谷在翻譯《德伯家的苔絲》時,就在譯注這方面做得很是成功,例如,他打著喳喳兒說:“三個利亞,都為的是一個拉結呀”,注解說明在《舊約·創(chuàng)世紀》中,雅各為拉班工作,只是為了能得到拉結拉結的故事來讓讀者能明了,這里引用這個典故就是為了表明克萊對苔絲的愛。因為中國的讀者不甚了解西方文化,所以這種歷史背景或者古典根據(jù)的注釋是必須的。另外,還有針對西方的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也必須讓中國的讀者在了解的基礎上再去欣賞作品,這樣才是對原文以及原作者的最大尊重。這時,必要的冗余信息的增加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結論:

    英國十九世紀著名的小說家、詩人托馬斯·哈代于1891年發(fā)表了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德伯家的苔絲》。以悲劇的手法展現(xiàn)了維多利亞時代發(fā)生在英國農(nóng)村的一個美麗少女的悲劇故事。從小說問世起,整個社會都感受到了這個悲劇帶來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但是也引來了評論界的種種爭議。哈代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塑造了一個失貞而且殺夫的女性并且對她進行贊揚和歌頌,為當時的社會難以接受。但是哈代本著敢于挑戰(zhàn)權威和思想道德的勇氣,為后人留下了一部稀世珍品。

本文來源:http://www.12-baidu.cn/w/zw/1534.html芒種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