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孩子的感恩教育

作者:盧連榮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6-09-23人氣:951

我們要感恩,感恩爸爸媽媽,給了我們無盡的愛和祝福;

感恩老師,給了我們知識和希望;

感恩朋友,給了我們友誼和快樂;

感恩每一個幫助過我們的人,感恩他們的每一句叮嚀、每一次微笑、每一份關愛…

孩子要達到這樣的感恩境界僅僅靠學校的教育活動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還是來自家庭的感恩教育。做為家長首先應該要以身作則,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之心。愛孩子要讓孩子懂得體驗權利和義務的對等性。而不是過份而無目的的溺愛和縱容自己孩子的各種自私行為。要從生活的細節(jié)上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心理,在孩子的心理播下愛的種子。讓孩子學會“感恩”,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這些都是家庭教育孩子的重要內(nèi)容。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長始終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必須以自己感恩的言行影響和感染孩子,令孩子從家長的言行中學會感恩。家庭的感恩教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感恩意識

我們可以在有意無意中創(chuàng)設感恩的氛圍,把感恩的思想觀念貫穿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如在孩子的幼兒時期,我們可以利用晚上臨睡前給孩子講故事的機會,有意識地挑選諸如“羔羊跪乳”“烏鴉反哺”和“大黃狗報恩”的故事,告訴孩子,做人要知道報答,要有情有意,要像烏鴉那樣,將來有能力回報他人;在路上行走的時候,看到灑水車一邊播放音樂,一邊向道路兩旁噴灑著清水,我們在這個時候也有意無意地告訴孩子,這不僅僅好玩,環(huán)衛(wèi)叔叔是在工作,是為社會作奉獻,不要埋怨水珠噴濺到自己的褲子上,應該從心里感謝叔叔們的勞動,正是他們,才使我們有了一個好的生活環(huán)境。

2、在成人的榜樣下進行感恩教育

相信很多人都被電視上一句“媽媽,我?guī)湍阆茨_”的廣告詞深深地感動,可以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而家長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小孩的各種習慣與行為首先來源于家人,所以當您或者您的孩子接受了別人的幫助時,請示范表達感激之情;當您為孩子服務時,請告訴他,應該謝謝您;無論你的工作有多忙、多累,都別忘了在假期帶上孩子去看望雙方的老人;春暖花開時帶上孩子一起陪老人去公園賞花觀景;過年過節(jié)、老人生日時和孩子一起為老人選購禮物;朋友送來的稀有食物先給老人留出一份……久而久之孩子會在這樣的氛圍下,不自覺的表達自己的愛與關心,“媽媽上班很累,等她回來,我要給媽媽倒杯水”等等。

3、在游戲中開展感恩教育

在游戲中體驗并學會感恩是讓孩子直接體驗接受的良好途徑。游戲是孩子的伙伴,孩子的一日生活都離不開游戲。在孩子們的游戲中開展感恩教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我來當媽媽”游戲中,要求孩子們抱著一個小娃娃去走路、吃飯等等,孩子們真切的體驗到當媽媽的不易;在家中要尋找機會和孩子互換角色,如讓孩子代替父母考慮一天的油鹽柴米問題和家務安排,使孩子真正明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使其體會父母持家之不易,真正體會到父母之恩深似海。

4、在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中實施感恩

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論上,更要落實在行動中。因而必須做到知行合一,在具體的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中去活動、去沖突、去體驗,讓他們在“親近自然、融入社會和認識自我”的實踐活動中開展感恩活動。

堅持開展家庭“感恩”活動,經(jīng)常對父母說說體貼或感激的話——“爸爸、媽媽,您們辛苦了!”經(jīng)常給爸爸、媽媽寫一封信,交流思想感情;經(jīng)常為爸爸、媽媽等長輩制作“感恩”卡——例如:生日卡、節(jié)日卡等,寫上一句祝福的話。

在生活中力求自強自理,在雙休日想方設法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掃地、洗碗、拖地板、燒飯、做菜等;多為父母做一些侍奉性的事——例如“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擦擦汗等,盡自己的一份“孝”心。

多欣賞孩子的閃光點,對孩子進行識恩、知恩、感恩、報恩以至于施恩的教育,讓孩子從小有一顆感恩的心,以點帶面,開展更扎實有效的感恩活動,并把“感恩”的真情實感由父母推廣到鄰居、師長、全社會成員及整個世界。讓孩子成為一個能把自身之物給予他人,并從中體驗快樂,學會感恩的人。

有這么一首歌,歌名就叫《感恩的心》。其中有這樣的一句歌詞特別感動:感恩的心 ,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 ,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 ,我依然會珍惜!在教給孩子所有技能的同時,也教會他們唱這樣一首歌,讓他們學會感動,學會感恩,學會愛與被愛!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