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語》中的倫理思想
一、孔子生態(tài)倫理思想的理論前提—自然的天
“天”的概念在我國思想史上是變化的,從宗教之天、義理之天到自然之天,統(tǒng)統(tǒng)謂之“天”。在人類社會初期,由于受認識水平的限制,人們面對大自然,只有畏懼和依從,認為天就是上帝。但是到了商、周時期,人們開始認識到人與天之間是存在一定聯系的,天的神秘色彩才稍稍有所弱化。春秋晚期,孔子則明確地將天解釋為自然之天,這可算是孔子的最大的貢獻之一。天即自然界的功能,就是運行和生長。在《孔子家語》中,孔子曾多次在不同的場合明確提到“天道”: 夫其行已不過乎物,謂之成身,不過乎,合天道也。貴其不已也。如日月東西相從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閉而能久,是天道也;無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之,是天道也。在這里,孔子不僅承認了天的獨立存在,而且把“天道”、“地道”、“人道”并稱。孔子從萬物來源于上天就像人來源于祖先的角度,解答了魯定公關于帝王郊祭祖先,以讓他們配享上天的疑惑。在這里,人們郊祭祖先即象征人們要效法天道,顯明天象。同時這段話也隱喻出天道自有其運行規(guī)律,人們要自覺遵守。這個傳統(tǒng)經孔子和歷代儒家的倡導,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質方面的一個重要特點?!痹诳鬃幽抢?,對于天的解釋除了“自然之天”,還有“義理之天”之義,也就是說,賦予天以倫理性,把天的特性和人的道德緊緊相連。在“知天命”的基礎上,孔子又提出了“畏天命”的觀點,要求人們按自然規(guī)律辦事。
二、孔子生態(tài)倫理思想的核心理念—“仁”
孔子十分強調生命的價值,他說“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 孔子以人為本的思想在人與其他生命并存時表現得尤為突出??鬃油顺?,馬廄起火,孔子說:“‘傷人乎?’不問馬。”這表現出孔子以人為本的思想。當人與馬同時因意外災害而受到傷害時,他首先想到的當然是人。但是,馬就不值得尊重和關心嗎?
由此可見,在孔子心目中,人的德行不應僅僅停留在愛人的層面,還應類推到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即“愛物”。雖然“愛物”的學說首先由孟子明確提出,在孔子的學說中已經蘊含著這方面的內容?!都艺Z》中反映孔子“愛物”的具體表現還有“好生”與“不殺” 孔子曰:“舜之為君也,其政好生而惡殺,其任授賢而替不宵,德若天地而靜虛,化若四時而變物,是以四海承風,暢于異類,鳳翔麟至,鳥獸馴德,無他也,好生故也。” 由此可見,在孔子的哲學中,“仁”既縱向融通于人類中的此人和彼人,也橫向貫通于不同類的人道與天道之間。“究天人之際,‘仁’既可以沿著‘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思維路向,從‘天’之所‘命’順延下來,落腳到人之教化,也可以循著‘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的認識路徑,逆推至無言的天道。
三、孔子生態(tài)倫理思想的旨歸—天人和諧
孔子將“畏天命”與“君子”人格結合起來,體現了一種天人合一的生態(tài)倫理意識。在效法自然的基礎上實現天人和諧也是孔子的人生理想之一。 如何實現天人和諧,在孔子看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知天命”的前提下要“畏天命”。敬畏是一種深沉的宗教情感,“畏天命”體現了一種宗教精神。與基督教敬畏上帝,康德敬畏心中的道德律令以及天上的星空不同,孔子的敬畏直接與自然界有關,說到底,就是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首先,這種情感落實到實踐中是孔子的“時”和“順”的概念: 孔子認為凡是不在適當時機行事的行為都應視作違反禁令,罪不可赦。而“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則反映出敬事、誠信、節(jié)用、愛人都是同一個層次的道德范疇,都是針對統(tǒng)治者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
其次,孔子的生態(tài)資源節(jié)用觀也是其“畏天命”的一種表現形式,且與儒家“愛人”、“惠民”的政治倫理思想緊密聯系在一起,是儒家主張統(tǒng)治者以德治國必須具備的道德觀念: 孔子還把“君子惠而不費”作為“五美”(五種美德)之首,表面上是對君子而言,實際上也是對統(tǒng)治者的道德要求。即使是對儒家所看重的“禮”,孔子都提出“禮,與其奢也,寧檢”。孔子的這種節(jié)用觀無疑在當時生產力水平不發(fā)達,直接可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對減少民眾疾苦,維持日常生活,以及生態(tài)資源保護有重要的進步意義。
四、結語
孔子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在他的整個思想體系中所占比重并不多,但我們仍可以從《孔子家語》等資料中窺見一斑。孔子及以他為代表的儒家生態(tài)倫理思想對當今社會是一個寶貴的精神支撐。體味孔子關于自然之天的理解,了解孔子以“仁”為核心的生態(tài)倫理理念,以及孔子熱愛自然的生命倫理情懷,我們可以得知,天人和諧是孔子生態(tài)倫理思想的旨趣所在。雖然孔子的生態(tài)思想并不能直接解決當今社會的生態(tài)問題,但至少我們可以學習孔子,對自然抱以敬畏之心,親近自然、熱愛自然、尊重自然,以自然界為家園,從而創(chuàng)造我們自己的生存家園以及心靈家園。轉貼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