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新課改下語文教學的幾點反思
作者:黃寶成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3-02-01人氣:686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是對語文課程性質(zhì)的最新認識。過去語文課上,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熏陶。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功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nèi)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xiàn)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蓵r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師認為,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為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后、過時。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結巴巴。試想,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么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
因此,我們強調(diào)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決不能以削弱學生的基本語文訓練為代價。只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把提升人文素養(yǎng)滲透于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xiàn)。
二、強調(diào)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jīng)過短暫的困惑后馬上接受下來并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xiàn)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chuàng)新。因此,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首先,要留空白。教師要在重點、關鍵的地方,集中精力講好,學生可以懂的要少講或不講,留給學生自己解決。其次,留時間。在教學當中,應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看書,思考,討論,歸納,各自處理學習的問題。再次,創(chuàng)條件。教師講課時,不僅要留給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內(nèi)容,而且要有誘導學生積極自主探索學習的內(nèi)容,更要有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自主學習的有效方法,以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最后,創(chuàng)機會。教師應將課內(nèi)與課外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在課外勤于自主學習,打破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始終堅持自己閱讀,獨立思考,運用有效的自主學習方法,解決在學習中的疑難問題,真正把握好自主學習的權力,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三、鼓勵合作學習,但不能忽視獨立思考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采用。但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那種人人參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xiàn)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
新課改實踐中,不少教師片面地理解合作學習,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的甚多。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yōu)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合作學習中,經(jīng)常會看到如下場面:其一、小組中有一個成員在權威地發(fā)言,其他成員洗耳恭聽,匯報時當然也是小權威的“高見”。其二、小組成員默不作聲,自己想自己的。其三、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fā)言,但沒圍繞主題,討論時氣氛熱烈,卻沒解決實際問題。
以上種種的合作學習,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究其原因,一是教師沒能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二是未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系。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見問題就討論,動不動就合作的語文課堂只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語文課。我們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啟發(fā),共同探究,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協(xié)作能力。只有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加強學生之問的交流,才能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因此,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一要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二要組織好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教給合作的方法,重視對合作學習的評價,做到互動學習與個別輔導相結合;三要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全面實現(xiàn)教學目標。
總之,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弊端必須革除,但我們不能矯枉過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在新課程的語文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只有不斷地深入學習,冷靜地思考,不斷的反思,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的走進新課程。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是對語文課程性質(zhì)的最新認識。過去語文課上,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熏陶。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功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nèi)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xiàn)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蓵r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師認為,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為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后、過時。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結巴巴。試想,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么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
因此,我們強調(diào)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決不能以削弱學生的基本語文訓練為代價。只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把提升人文素養(yǎng)滲透于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xiàn)。
二、強調(diào)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jīng)過短暫的困惑后馬上接受下來并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xiàn)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chuàng)新。因此,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首先,要留空白。教師要在重點、關鍵的地方,集中精力講好,學生可以懂的要少講或不講,留給學生自己解決。其次,留時間。在教學當中,應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看書,思考,討論,歸納,各自處理學習的問題。再次,創(chuàng)條件。教師講課時,不僅要留給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內(nèi)容,而且要有誘導學生積極自主探索學習的內(nèi)容,更要有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自主學習的有效方法,以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最后,創(chuàng)機會。教師應將課內(nèi)與課外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在課外勤于自主學習,打破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始終堅持自己閱讀,獨立思考,運用有效的自主學習方法,解決在學習中的疑難問題,真正把握好自主學習的權力,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三、鼓勵合作學習,但不能忽視獨立思考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采用。但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那種人人參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xiàn)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
新課改實踐中,不少教師片面地理解合作學習,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的甚多。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yōu)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合作學習中,經(jīng)常會看到如下場面:其一、小組中有一個成員在權威地發(fā)言,其他成員洗耳恭聽,匯報時當然也是小權威的“高見”。其二、小組成員默不作聲,自己想自己的。其三、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fā)言,但沒圍繞主題,討論時氣氛熱烈,卻沒解決實際問題。
以上種種的合作學習,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究其原因,一是教師沒能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二是未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系。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見問題就討論,動不動就合作的語文課堂只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語文課。我們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啟發(fā),共同探究,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協(xié)作能力。只有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加強學生之問的交流,才能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因此,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一要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二要組織好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教給合作的方法,重視對合作學習的評價,做到互動學習與個別輔導相結合;三要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全面實現(xiàn)教學目標。
總之,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弊端必須革除,但我們不能矯枉過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在新課程的語文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只有不斷地深入學習,冷靜地思考,不斷的反思,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的走進新課程。
欄目分類
熱門排行
推薦信息
期刊知識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