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社科論文 > 正文

技術治理背景下數字形式主義問題的生成邏輯與破解路徑

作者:王鴿鴿來源:《河南經濟報》日期:2024-11-18人氣:583

隨著信息技術與公共行政和社會治理的高效融合,有效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和決策者的理性能力。但對技術的過度依賴也產生了過度數字化的基層社會留痕管理、載體依賴、和虛擬政績等數字形式主義問題。具體表現為各種評比、拉票、宣傳,開發(fā)各種更新滯后、功能相似的政務網站和軟件等。背離了技術治理的初心,阻礙數字政府的進一步發(fā)展,成為數字政府轉型和基層減負成效甚微的深層次難題。

一、數字形式主義問題的生成邏輯

(一)橫向競爭與壓力體制的傳導

壓力型體制的運作邏輯是通過將任務數量化分解,以層層發(fā)包的方法,將任務分配到下級機關。隨著數字技術和電子政務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面對面迎檢由線下轉為線上,下級部門在資源競爭的情況下往往會自我加壓,這通常體現在臺賬、報告、材料的完整度和提交的時間前后,政務網站的建設、發(fā)文、圖片的數量多少等問題上的不良競爭,增加了基層工作者的負擔。

(二)工具依賴與技術萬能的誤區(qū)

社會問題錯綜復雜,涉及面廣,也充滿了很多偶然性、隨機性和不確定性,而針對許多結構性、制度性、個人性方面的問題,并不能僅僅借助于會議的次數、軟件的注冊量、公眾號的關注量等數字化任務來衡量和解決。數字技術只是治理實踐的輔助工具,并非萬靈之藥。具體運用何種技術、如何運用及其在治理體系中的角色,都是復雜且需要深度考察平衡的問題。

(三)實際需求與管理理念的錯位

大量功能相似的政務網站系統(tǒng)建成之后,內容更新慢甚至自建成之后就不再更新,導致信息系統(tǒng)空殼化和低效率。過度追求數字化工具和技術,導致了很多無效的數字化投入和過度依賴數字化工具的現象,沒有從解決群眾需求和實際政務實效的角度進行技術開發(fā),從而導致了行政資源的浪費和效率的低下,阻礙數字化治理的進一步發(fā)展。

二、數字形式主義問題的破解路徑

(一)以服務為宗旨糾正政績觀念與管理理念的偏離

處理好治理與服務的關系是破解數字形式主義問題的核心。技術是為人服務的,要秉承“以人為本”而不是“以技術為本”的理念,堅持人民至上。只有在治理中堅持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一致性,才能在技術嵌入治理中把握好正方向和主基調。堅決糾正留“痕”不留“績”、留“跡”不留“心”的錯誤政績觀。堅決糾正亂作為和不作為、慢作為、不擔當不負責等問題。

(二)以實效為目標把握痕跡管理與痕跡主義的尺度

規(guī)范痕跡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是遏制數字形式主義的關鍵舉措。堅持以公開、透明為原則,以評促改為目的,以讓群眾滿意為宗旨,在績效評估中實現技術理性與價值理性的有機結合。建立科學的容錯糾錯機制,嚴格控制層層發(fā)文、層層開會的現象,嚴肅問責卻不濫用問責。利用數據的留痕功能,科學衡量政務痕跡,充分發(fā)揮工作痕跡在政績考核中的積極作用。

(三)以需求為導向推進技術賦能與體制機制的調適

要加快對“數字治理”的總體規(guī)劃,把分散的、零碎的、低效的、不成體系的數字資源與平臺進行整合與活化。打破數字壁壘,做到數字資源和治理資源的有序共享。數字政府建設不僅要對政府現行的工作方法和模式進行變革,還要樹立起“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的工作理念,也就是從人民群眾的需求角度出發(fā),并對群眾需要的東西進行設計,并提供與之相適應的服務。

(四)以技術為依托平衡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天秤

既不能否定技術對于治理實踐的巨大輔助作用,也不能盲從技術萬能論。要對技術有清晰的認知和定位,技術是手段,是輔助工具,將技術無限運用到治理中不是最終目的。在數字治理中價值理性常常讓位于工具理性,忽視了公平、正義、民主等倫理價值,同時由于數字鴻溝,讓一部分人成為數字弱勢群體,缺乏治理的溫度。平衡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以最大程度的實現工具在治理實踐中的積極作用。

三、技術治理的價值理性回歸

政府數字化轉型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技術導入過程,它是技術與制度,技術與人的復雜調適過程。在推進治理現代化的大背景下,思考當代中國基層治理的現代化問題,要從制度和人的角度去探索優(yōu)化治理的方案。這是一種手段與目的、制度與技術、發(fā)展與安全、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之間復雜調適過程。規(guī)避“技術風險”給社會秩序和社會治理格局帶來的負面效應。要從制度和人的角度去探索優(yōu)化治理的方案。在制度上要健全信息公開制度、監(jiān)督制度、問責制度;在“人”上要提升基層干部數字素養(yǎng)與能力。真正發(fā)揮數字技術對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輔助功能,推進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數字治理體系。


文章來源:  《河南經濟報》   http://www.12-baidu.cn/w/qt/34236.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